老照片:戰地攝影師拍下清朝皇家禁地最早的影像

2020-12-22 小歷史

清朝的各處皇家建築,號稱禁地,在同時代全球範圍內堪稱最為金碧輝煌。自從1839年攝影術問世之後,那些皇家禁地何時開始留下影像記錄?是誰最早拍攝了清朝的皇家禁地?今天,為大家揭曉答案。

菲利斯·比託拍攝的清漪園文昌閣。

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的最後一年,英法聯軍進攻北京。在這支侵略軍中,夾雜著一個與眾不同的人物,他就是攝影師費利斯·比託。

菲利斯·比託拍攝的清漪園曇花閣。

費利斯擁有英國與義大利雙重國籍,是最早的戰地攝影師之一,被譽為「軍事新聞攝影的先驅者之一」。他跟隨英法聯軍從廣州一路北上,於1860年9月下旬到達通州,而後西行拍攝了清漪園(後來改稱頤和園)、紫禁城、北海、天壇等皇家建築群(他拍攝大量照片,本文只涉及其有關皇家建築的作品)。

菲利斯·比託拍攝的清漪園智慧海。

10月初,他跟著英軍繞過北京城,來到清漪園,拍攝了幾張被焚毀前的照片。他在此還犯了錯誤,把清漪園當成了圓明園。這個時候,鹹豐帝已經逃往避暑山莊,京西的「三山五園」沒有清軍駐守。

菲利斯·比託拍攝的清漪園琉璃塔。

10月18日、19日,英法聯軍劫掠、焚毀了清漪園。不久,不清楚具體在何時,費利斯再次回到清漪園,拍攝了被英法聯軍焚毀後的影像。我們從照片中看到,昆明湖面上了布滿了殘荷,一片蕭瑟景象;萬壽山麓壯觀的佛香閣在暴行中化作煙塵,不見蹤影。

菲利斯·比託拍攝被焚毀後的清漪園。

英法聯軍進入北京城是在10月13日,費利斯大概也在此時進入北京拍攝。在英法聯軍侵略北京階段,他是唯一跟蹤拍攝的攝影師,因此,他所拍攝的照片在題材上具有唯一性。

菲利斯·比託拍攝的大清門。

11月7日,英法高級官員進入皇城遊覽,費利斯名列其中。他們的路線大致如下:從正陽門進入,經大清門、金水橋、天安門、端門,到達午門,而後繞過紫禁城登上景山,在北海瓊華島結束這次遊覽。

菲利斯·比託拍攝的午門。
菲利斯·比託拍攝紫禁城全景。

整個過程中,費利斯不停地拍攝照片,至今有多張存世。雖然他未能進入紫禁城內部,但午門影像以及他在瓊華島高處拍攝的紫禁城全景,已經佔據了「最早」的位置。他的作品告訴我們,1860年的午門廣場雜草叢生,城臺紅牆斑駁不堪,顯然長期維護不善,不僅僅是鹹豐帝出逃這一個多月所致。

菲利斯·比託拍攝的北海。

在11月中旬離開北京之前,他還進入天壇拍攝。

菲利斯·比託拍攝的天壇。

照片中的祈年殿與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其實並不相同。照片所記錄的祈年殿建於乾隆年間,1889年,這座有近140年歷史的建築被雷擊中,起火燒毀。我們現在看到的是1896年重建的,形制大致與以前的一樣,細節上略有差異。在這個背景下,費利斯拍攝的這張照片有很高的歷史價值。

菲利斯·比託拍攝的天壇祈年殿。

對於鹹豐帝及其繼任者來說,他們很可能根本不知道這一批照片的存在,也意識不到其價值所在。不過在今天看來,它們是第一手的史料,值得仔細研究。

對費利斯來說,他的拍攝工作相當辛苦。1860年的攝影術還是溼版攝影,照相機相當笨重,不僅要帶玻璃板外,還有一個充當暗房的帳篷。每次拍攝的流程非常複雜,每拍攝一張照片需要大約四五十分鐘時間。在攝影術很不成熟的時代留下這些照片,尤其顯得珍貴。

當然,這些照片背後是國貧民弱的恥辱。

相關焦點

  • 最早來華攝影的「戰地攝影師」費利斯·比託:現在常被引用的清朝恭...
    費利斯·比託,義大利原名Felice Beato,戰地攝影師,19世紀20年代出生於義大利,後加入英國國籍。被譽為「軍事報導攝影的先驅者之一」。費利斯·比託是19世紀著名的戰地攝影記者,也是拍攝東亞地區最早的攝影師之一。他作為「軍事報導攝影的先驅者之一」,跟隨軍隊拍攝了1857年的印度反英民族大起義、1860年中國與英法聯軍的第二次鴉片戰爭,留下了大量彌足珍貴的照片,記錄了北京皇家園林的破壞和英法聯軍對天津的佔領。作為為數不多的隨軍攝影師,他有機會接觸並拍攝了清朝的恭親王奕訢,有幸成為了第一位拍攝中國皇室成員的外國攝影師。
  • 攝影師拍下的晚清老照片:圖二洋人坐龍椅,圖四大戶人家妻妾成群
    攝影師拍下的晚清老照片:圖二洋人坐龍椅,圖四大戶人家妻妾成群。真實的清朝護衛,看起來有點瘦,都沒什麼精神。 清朝時期,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幾百年的宮殿裡第一次有了洋人的軍隊,他們還坐在了龍椅上,被視為奇恥大辱。
  • 「戰地攝影師」的經歷,把她從死亡邊緣拉了回來
    原創 芳菲天 她影像「你的夢想是什麼?」絕大部分的記者或者攝影師會回答:「戰地攝影師」,即使這意味著要時刻面臨死亡。但是,在現實生活中,真能做成戰地攝影師的人,卻少之又少。李嶽,就是一位。
  • 百年前,法國攝影師拍下一組真實的晚清舊照,你看完是什麼感受?
    1903年,一個名為《地球檔案》的計劃展開了,他僱傭了10多名攝影師,資助他們前往世界各地,而阿爾伯特·卡恩只需要他們拍下全世界各地的風土人情,作為專業的攝影師,他們也懂得照片的含義,十幾個人帶著助手,扛著沉重的玻璃幹板底片出發了。
  • 老照片:八國聯軍佔領下的紫禁城和頤和園,慈禧太后看了都生氣
    本文選取的老照片,來自山本誠陽編輯、1901年出版的《北清事變寫真貼》,是八國聯軍佔領北京後,日本攝影師拍攝的影像。這些照片呈現了紫禁城、西苑、頤和園等皇家禁地最為恥辱的時刻。紫禁城保和殿。西苑儀鸞殿。
  • 《初見:費利斯·比託,世界最早的東亞影像記錄》攝影展於上海寶龍...
    攝影師費利斯·比託的珍貴歷史影像原作,曾在2017年9月16日謝子龍影像藝術館開館之際大型亮相。本次巡展由謝子龍影像藝術館攜手寶龍美術館聯合主辦,是國內迄今為止對費利斯·比託最大型的回顧,展覽集中展示費利斯·比託在中國、朝鮮、日本的珍貴歷史影像、視頻資料和文獻出版物等,向觀眾完整呈現世界最早的東亞歷史影像記錄。
  • 日本攝影師拍下80年代臺灣,這些老照片你從未見過
    有幸的是,有位日本攝影師 Doi Kuro,他在臉書分享一系列珍貴老照片。全部是他在1979年、1984年兩度來臺時留下的精彩瞬間,所遊覽的地方包括高雄、臺南、臺北等地。近幾年大陸奔赴臺灣的遊客逐漸增多,人們有機會觀賞現在的臺灣。卻無法觀賞到以前的臺灣。圖為1984年,人行天橋上行走的人們,這是當時熱鬧的步行街,相當於現在的成都春熙路。
  • 光緒五年老照片:京城到處是土路,御河兩岸很荒涼
    美國康奈爾大學網站發出一組拍攝於晚清的老照片,時間是光緒五年(1879年),記錄了老北京的人文風貌,非常珍貴。這些定格的影像,為我們認識140年前的中國提供了第一手的史料,我們藉此可以拼湊那個時代局部的社會生活場景。
  • 老照片:原來慈禧太后的攝影師這麼帥!?雙眼皮真好看!
    清朝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末留下了很多老照片,其中就有清末實際統治者慈禧太后的照片,那麼慈禧太后的照片是誰給她拍的呢?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慈禧太后的御用攝影師長什麼樣!相信很多人都見過慈禧太后的老照片,其中有一張是慈禧太后cosplay普陀山觀音大士的。如上圖,慈禧太后自比為「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菩薩,打扮成觀音模樣拍照。
  • 清朝老照片:圖一是男子在比賽吸菸,圖四的士兵老大爺實在太陽光了
    這張照片拍攝的是清朝時期的兩位男子正在吸菸的情景,看著煙槍跟其他老照片中的有些不一樣,不知是否屬於鴉片。而旁邊幾位男子都坐在椅子上看熱鬧,似乎有點在看他們比賽的意思。
  • 清朝老照片:夫妻在拍結婚照,最後一張是妃子的真實長相!
    清朝老照片:夫妻在拍結婚照,最後一張是妃子的真實長相!清朝時期,夫妻在拍結婚照,男子表情比較木訥,女子有點害羞。 清朝時期的香港,正在算帳的商人。香港,是最後保留清朝文化的地區。如今的香港繁華埠盛,是中國最為出名的城市之一。
  • 老照片:電視劇演不出來的真實晚清社會,還原一個真實的清朝!
    這些老照片記錄了晚清的幾個社會生活場景,非常直觀真實,能帶我們穿越100多年的時光回到歷史中去。我們通常從電視劇中了解從前的生活,事實上,那些演員和布景根本無法還原歷史面貌。 本組圖片收集整理了當時攝影師拍攝的照片,還原一個真實的清朝。
  • 首屆「vivo影像+大師實踐課」雲南開講 肖全、夏永康等頂級攝影師...
    【天極網手機頻道】2020年11月27日,中國,大理 ——11月22日至24日,首期「vivo影像+大師實踐課」在雲南大理正式開課。人像攝影大師肖全和香港藝術攝影師夏永康作為授課導師,親臨現場和來自全國各地的專業攝影師一同採風。
  • 《戰地攝影師》人物原型 攝影記者之王 詹姆斯·納切威
    2002年,紀錄片導演弗雷因為連續跟蹤採訪詹姆斯·納切威而獲得2002年奧斯卡最佳記錄長片提名,所拍成的紀錄片就叫《戰地攝影師》。地震發生後48小時內,這位當今最偉大的戰地攝影師,從泰國趕到了宮城縣氣仙沼市,冒著核輻射危險開始拍攝,他把這場災難形容為「世界末日」。
  •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大清覆滅前夜,法國攝影師拍下了這些照片
    1913年,在第一次巴爾幹戰爭期間,布蘭格成為了進入戰地的為數不多的攝影師之一。在1911年,他甚至還不遠萬裡,踏上了中國這片古老的土地,足跡遍布北京、上海、廣州、澳門、長沙等地,為我們留下了那個特殊歷史時期,中國社會的珍貴影像資料。【圖1】1911年,北京城內的英國公使館,圍牆內佇立著一座座西洋建築,遠處可見紫禁城。
  • 用生命紀實,「新冠」戰「疫」下的「卡帕」式中國攝影師
    著名的匈牙利裔美籍攝影記者,戰地攝影師羅伯特·卡帕曾有一句經典名句:「如果你的照片拍的不夠好,那是因為你靠的不夠近」。今天這句話,也是對疫情一線的逆行攝影師的真實寫照。
  • 他要讓紹興老照片恆久流傳 樓立偉,老照片裡的收藏故事
    紹興福康醫院就是今天的紹興第二醫院,是紹興歷史上最早的綜合性醫院。  作為一名資深的老照片收藏愛好者,樓立偉收藏了很多老照片,包括清末民初,新中國成立後各個年代的照片。其中有很大一部分與紹興有關。隨著時間的推移,回頭看這些珍貴的歷史圖像,更覺時光飛逝,歷史的厚重。近日,記者來到樓立偉家,看到了一箱箱他多年收藏的老照片。
  • 清朝真實老照片:可別被電視劇騙了,窮人富人一眼就看出來!
    清朝真實老照片:可別被電視劇騙了,窮人富人一眼就看出來!清朝時期的官員,肥頭大耳,一看就知道吃的好住的好。 清朝時期,有錢人家的少爺,面龐白皙,衣服很華麗,少爺一般有下人伺候著,還可以接受先進的教育。這組老照片都是外國攝影師拍攝的,通過後期技術上色。
  • 美國攝影師老照片 記錄下1920年的景德鎮陶瓷業盛況
    正在製作米通瓷(玲瓏瓷)的手藝人Two skillful artists cut apertures into wet porcelain這組景德鎮老照片最早刊載於自1920年11月發行的《美國國家地理
  • 一個法國人30多年往返中國近30次,拍下中國人的人生百態
    法國攝影師Patrick Zachmann是馬格南圖片社的一員,也是最早來到中國拍攝的西方攝影師之一。畫面裡,是Patrick Zachmann 所拍攝的電影《風月》的花絮片場。在攝影師的鏡頭裡,每一張照片都包含著深情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