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秀//秋天,去收穫一個遙遠的村莊

2020-12-23 烏蒙文學
沈秀近照

作者:沈秀,女,畢業於鄭州大學,現居雲南玉溪。業餘創作者,有散文、詩歌散見於《河南廣播電視報》、《玉溪》、《泉鄉》、《玉溪日報》等報刊。以文字會真友,以筆墨慰平生。

沈秀生活照

一、 村莊

秋天我們最值得去的地方,是村莊。

最應該去的村莊,最好既有著新村的欣欣向榮,又保留著古村的歲月留痕。在那樣的村莊裡,秋天不僅是豐收、多彩的,也是飽滿、悠遠的,是最能同時品嘗歲月的老酒和新生活的甜蜜的。

那就去青龍街的來保康村吧。

秋天的來保康村幾乎沒有人,人都撒在了豐收的田地裡,忙著收穫。此時,村裡人家的桂花開了,香了。主人不在家,小院大門被上了鎖,一把銅鎖鎖住了滿院子的秋色秋實秋景,卻鎖不住桂花的香氣,那香氣絲絲縷縷、纏纏繞繞、綿綿長長,隨著秋風飄呀飄的,忽遠忽近、若有若無,像一個調皮的姑娘,明明迎面衝你一笑,又忽然偏過頭視而不見般地擦肩而過,等你悵然若失,以為看花了眼、誤解了她的情意,她卻又悄悄從牆角探出身來,燦然又是一笑,逗得你心動神搖、循香而去。

在並不整齊劃一的村落裡,順著被進進出出的皮鞋、布鞋、球鞋踩得鋥亮的石板路徘徊,徘徊在像戴望舒的《雨巷》一樣悠長的小巷裡,陽光在房頂上挪移,在巷子裡投下明明暗暗的光影,一個人走在這明媚或幽暗的街巷裡,像走在畫中,像走在往事裡,又像走在夢裡,平生了幾多情懷和思緒。桂花香馥鬱又縹緲,如美人的柔荑,牽著人不由自主地前行。

循著青磚黛石拾級而上,幾座老房子錯落有致,黃土牆在秋日陽光的籠罩下散發著溫暖和煦的光芒,門前的柿子樹、花椒樹、梨樹在牆上投下斑駁的影子,緊閉的木門,貼著紅紅的門神和春聯,幽幽嫋嫋、濃濃淡淡的桂花香飄過院牆,鑽出門縫,直往人的臉上撲,往你的懷裡拱,那嫋嫋繞繞的香,醇而微甜,清而不齁,像剛剛遠去的夏天裡,我們喝過的山溪清泉,清涼的、甘甜地、涓涓地,從鼻尖流過鼻腔,到達咽喉,落入心底,讓人的心熨帖又微醺。柿子樹和梨樹掛滿還未點燃的小燈籠;看門狗拴在豬圈旁,瞪著好奇而又平和的眼睛,友好地搖著尾巴,守護著兩頭肥豬的睡夢;不聞狗吠,只有風過樹葉的沙沙聲;不見喧鬧,只見靜靜的時光和濃濃的生活小景,它們替主人迎接著我們的到訪。

在這靜謐的秋天的村莊裡,假如能偶遇一個老人,請一定不要輕易道別,更不要簡單粗暴地拒絕她/他的熱情的邀請。就像她一樣爽朗地笑著,答應下來吧,坐在門口的樹墩上,喝一碗茶。順嘴問一下村莊的來歷,後山前湖的來龍去脈,你會發現,你無意打開了一本《一千零一夜》,甚至,老人的故事比作家還要精彩紛呈,充滿了生活的智慧與光陰的神秘。村後的「母山」和「公山」,傳說的仙女和皇帝,村前的龍井湖,村頭的城門樓,村裡的故事大王……在一個普通的老人嘴裡,都會綻放出無邊的魅力,讓人不知不覺聽得入了神,真像老人形容的:「那個人講起故事來,姑娘聽得走不動路,小夥聽了忘記喝酒」。

老人講著故事,順手從頭頂的枝丫上摘下一個柿子:「吃吧,這是甜柿,別看它青皮兒的,甜得很。」啃一口,果然又脆又甜。臨走時,老人盛情相邀:「有空再來,過幾天老品種的柿子就紅了爛了,更甜。」肯定再來,還有很多故事沒有聽完呢,還有紅彤彤的柿子在招手呢。到時,那些柿子一定像她講的故事一樣熟,一樣汁液豐滿,一碰就落在手心裡,一咬就滿口軟糯香甜的氣息。

秋天的來保康村,藍的天,白的雲,碧的湖,綠的樹,紅的果,黃的牆, 黑的瓦,青的石板路……豐富的顏色和景物,是一幅自然天成的畫,吸引著寫生的畫家,採風的詩人作家。白天,村莊是屬於這些外來者的,他們選一中意的角落,或揮毫潑墨,或淡淡勾勒,或筆走龍蛇,吸引著留守的孩童們挨挨擠擠地圍觀。畫家們畫著入畫的村莊,孩子們看畫外的世界,光陰在他們之間默默流淌,靜謐而和諧。夜晚,村莊屬於星光、夜空,也屬於熱情奔放的宴席和歌舞,村民和外來者把酒言歡,地裡的桑麻和外面的世界,一起佐酒下飯。村人被外面的世界吸引得做起了夢,外來者被村裡的傳說誘惑得失了神。

只有月色如水,星光閃爍,把村莊萬物籠罩在一片祥和、靜美、神秘的氣氛中,仿佛又一個故事在悄悄醞釀、發酵。

有故事的人永遠不會被遺忘,有故事的村莊也永遠不會被冷落。走吧,走吧,秋天去來保康村,聽一聽故事,走一走過往,就像回到了就別的故鄉。

沈秀生活照

二 、湖水

我從來沒有見過哪片湖,能這樣與村莊和公路和諧相依。

來保康村的龍井湖,就是這樣一片湖,身處煙火之地,就在公路不遠處,卻那麼清澈、幽深、古老、神秘,又不是嫵媚、平和、親切,像大家閨秀,又像鄰家姑娘。讓我看到了清秀柔美,又看到儀態萬方。

湖不大,能剛好將拖背山倒影在湖中,澄澈平靜的湖面,拖背山像一個臥倒的美人瓶,曲線玲瓏、妖嬈多姿。無論是日出微曦的清晨,還是在晚霞漫天的黃昏,無論在絢麗的春夏秋天,還是清冷的南方冬季,湖水都是寧靜、清透的,無限深情地把藍天、白雲、山脈、草木花朵、土牆瓦屋,統統攬入它的湖心。

湖不遠,剛好在村莊的身畔。

好在村莊的身畔。清晨,可以臨湖守候一場日出;黃昏,可以觀湖水映晚霞,期待一片如水月光。掬一捧湖水,像捧起絲滑透明的綢緞,那清涼熨帖的感覺,滑過手掌,沁入胸膛,讓人的心如被春風撩撥了一樣。不必遠行,不必大隱,拋卻一身疲憊,丟開滿心的煩擾,百年老樹下,清凌湖水邊,臨湖照花賞月,閉目聽風冥想,田野裡秋蟲唧唧,樹丫上倦鳥呢喃,那種感覺,是久違的清淨和安寧。這一湖的清淨和安寧,會讓淡定的心生出絲絲縷縷的詩意,會讓你感知生命的美麗在自然地綻放,會讓繁雜的世事變得雲淡風輕,會讓愛與恨、得與失都變得淡漠而遙遠,讓人的心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滌蕩和滋養。更何況,湖底還沉積著那麼多美麗的傳說。沿著湖走一圈,陪著湖邊偶遇的村民、獨坐的老人走一走或坐一坐,聽到的故事就會比湖水還要多,比那汩汩的泉眼還要生動活潑。

這一湖水,滋養著村莊,滋養著山川,也收藏著歷史和傳說。它用它的水和韻,默然又悠遠地,溫潤了整個村莊,豐盈了長長的歲月,也滌蕩和撫慰著每一個路過或停駐過、休憩過的心靈。

靜靜、清清、幽幽的龍井湖,至樸至純至美,讓人路過,就不想錯過。

湖水

三 、花燈調

在小衝箐簡陋的活動室裡,她唱著《思念郎》,感情投入,表情生動。我們都聽得動容,王玉林卻還不滿意。說:應該這樣。蘭花指一捻,煙嗓一起,他化身獨自在家思念外出討生活的丈夫的婦人,把一段思念唱得如泣如訴。

王玉林是非遺傳承人、小衝箐花燈團的團長,因為我們的到來,他丟下農活,擦乾腳,放下捲起的褲管,穿上皮鞋,開上麵包車,把他的戲班子成員們一個個收集上車,從青龍街上拉到了小衝箐,從傳統劇目《三杯酒》、《孔雀東南飛》到稱頌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新編劇目,我們跟隨半農半演的花燈團成員們的唱作念,欣賞了一臺劇場簡陋而內容豐富多彩的花燈演出。

玉溪花燈最早起源於明朝,當時正值軍民屯田,為了擴大農作物種植生產規模,大量江南軍民移民到雲南玉溪,他們的生活模式和文化娛樂生活也被帶到當地。江南小曲旋律細膩華麗,曲風柔蜿嫵媚。後來,這種演唱被逐漸賦予當地特色,故事情節和人物設定更加豐富,有記載曰:清朝良夜,放意自適,處處相聞。或以娛飲,或以勸耕。青龍鎮小衝箐村是玉溪花燈盛行的村莊之一,王玉林說起當年父輩的花燈傳承故事,就有說不完的話。說到傳到他這裡,經歷了分歧、改編、創新、崛起的漫長努力,他的家族表演團隊推陳出新,改編、創作出很多新花燈劇目,在新燈中,反映農村青年男女愛情與家庭生活的劇目,深受農民歡迎,演出的地點也由原來的農村院壩廣場走向燈樓或祠堂古廟中的戲臺,甚至還登上了劇院舞臺。2015年2月,玉溪市花燈劇院為小衝箐花燈授牌「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玉溪花燈戲華寧縣青龍鎮小衝箐花燈團傳承保護基地」;2016年年底,王玉林的「小衝箐花燈團」以花燈歌舞、花燈小戲、花燈劇的形式在青龍鎮做匯報演出,充分展示了民間花燈藝術的獨特魅力,得到了廣大群眾的認可和稱讚,也得到了雲南文明網、玉溪文明網等多家媒體的廣泛宣傳,讓傳統文化得到了良好的傳播。

如今,王玉林的妻子、弟媳婦、堂叔等人都加入他的花燈團,他們都有自己的田地、農活和工作,但是只要有空、有機會、有需要,他們都會洗腳上田,換上戲服,化好妝,迅速投入角色,從地道的農民到純粹的藝術表演者,他們轉換自如。辛勤的勞作沒有消磨他們對於藝術的美好追求,卻更賦予了他們對人間煙火、真情的理解和感悟。

有愛有追求的人,無論身處何地,都具有不可阻擋的感染力。王玉林和他的花燈團隊,就有這樣的感染力。

我們去的那天,王玉林和他的妻子就用一曲《孔雀東南飛》,唱得一個女作家哭紅了眼睛,一個大男人悄悄地抹了把臉。

假如說秋天的來保康村就是生活中的柴米油鹽醬醋茶,那麼龍井湖就是琴棋書畫詩酒花,保留著古老的街巷的新農村和亙古不變的澄湖相依相伴,就完美地融合了生活的現實與浪漫,讓所有出世或入世的心,都能在這裡找到歸屬,得到撫慰。而那代代傳承的花燈調,則是把我們到達不了的從前和遠方,一起搬到了我們的眼前、夢裡,飯畢、茶餘、勞作後,用心、用情,聽一曲花燈,聽一段故事,在二胡的咿咿呀呀和唱詞的跌宕起伏、抑揚頓挫裡,把所有的心事安放其中,和曲中人物一起述說、傾述、釋放,待曲終人散,身心俱是放空和放鬆。

今天,是美好的一天。明天,又是新的開始。還有什麼可說的呢?去吧,趁清風不燥,秋光正好,再去青龍街的村村寨寨走一遭,去收穫一個遙遠的傳說中的村莊。

花燈

聲明:圖片部分系作者提供,部分來自網絡,音樂來自網絡。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投稿請關注「當代作家文學」。

相關焦點

  • 秋天降臨,村莊與萬物漸次甦醒
    寧古塔印象秋天降臨,在這樣萬物漸次甦醒的早晨,我與所有的人們在城市與村莊的背景下,找尋著曾經失去的記憶和即將到來的夢想。我去看秋天的午後,巖石上隨意翻曬著身軀的螞蟻們,看它們在草叢、溝壑裡艱難地穿行,它們在毫無掩飾地用歌唱拉近著我們之間的距離。還有黃昏中在草地上竟相奔跑的寒冷,一些正在熟睡的莊稼們也被豁然驚醒了,這迫使我在這樣的夜晚,面對大片兀自生存的稻草肅然起敬,於是我將它們寫成我心中的詩歌。
  • 秋天聯想作文:收穫
    我的名字中有一個「秋」字,我知道爸爸媽媽給我取名的意思,秋天是收穫的季節,我就是在那個馬年的秋天來到這個家庭裡的。更深層的意思是他們想讓我知道,只有播種,才能收穫,只要有努力與付出,才會有成功與輝煌。兒時的一則寓言讓我記憶猶新,說的是兩兄弟種葫蘆的故事。哥哥懶惰,而弟弟勤快。
  • 意外收穫
    向沈秀借了一個下人去傳話,一刻鐘不到,燕王府刑房管事太監胡公公帶著人來了。「見過各位主子,蘇女官。」胡太監上前見禮。與一般府裡辦差管事太監不同,胡太監四十歲左右,卻格外幹練些,臉上的戾氣也重。對魏翎下手的目的達到了,同時也有了意外收穫,蘇懷玉是奉韓驍之命來保護她的。這個消息,讓沈秀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復。韓驍的溫情愛意,從來不是用嘴說出來的,而是用行動來表現的。「來人。」沈秀喚著。音兒和琳琅趕緊進來,音兒道:「側妃有何吩咐?」
  • 村莊裡的秋天,向左向右都是溫暖(作者:竹琴月眸)
    文章原創:竹琴月眸十一月了,南方的秋天終於有了色彩。那滿地金黃,染出了一種情緒,也映出了思念的味道。每到秋天,都會想起從前的故鄉,那時候的秋天,總是充滿了歡笑聲。記得秋天村莊裡白樺樹的葉子,枯萎的姿勢都是那麼有魅力。一陣風吹過,那譁譁聲響,碰撞出村莊的靈魂。一到秋天,布穀鳥的聲音從遠山裡傳來,餘音嫋嫋,像是在慶賀豐收的季節。稻田裡都是打稻穀的聲音,吆喝聲,吶喊聲,還有穀粒噼裡啪啦地跳躍聲音,迴蕩在整個山谷。
  • 奔向遙遠的小村莊
    莫老師本是江南城裡人,由於父親的過世,上世紀六十年代他初中一畢業,便隨「上山下鄉」、「支援邊疆」的熱潮去了東北支邊,據說當時年僅十六歲。後來,由於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師範,因此,北方就有他許多同學。莫老師的愛人徐老師就是師範時的同學,是北方滿族人。上世紀八十年代莫老師夫妻倆返回江南。後來又調回老家附近工作,每天騎著摩託車家裡、單位兩頭跑。
  • 天堂太遙遠,人間浮華,到甘肅這個「世外桃源」小村莊住上幾天
    旅行是消除仇恨和無知的最好方法——馬克吐溫文章類型|旅行見聞文章字數|1083,閱讀約3分鐘隨著旅遊業的不斷發展,人們去的地方也越來越多今天我們向大家介紹的這個小縣城,風景優美,自然條件優越,讓每一位來到這個地方的遊客都收穫滿滿。迭部縣是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下轄的一個縣。迭部古稱"迭州",藏語意為"拇指",是被稱為山神"按"開的地方。地處青藏高原東緣向西秦嶺西延的岷迭山和白龍江大峽谷過渡地帶,具有"兩山夾一江"的地形特徵。
  • 喜歡住在一個地方,那裡有一間遙遠村莊的房子
    我喜歡長久住在一個地方,那是一間在遙遠村莊的房子。房子很結實,我在那裡住了很多年,我想我會一直住下去,如果房子一直在,我就一輩子不離開。一輩子只住一間房,進一堂門,睡一張床,聽一夜風涼。我喜歡這樣。只要你在一個地方住一段時間,你會發現許多東西都不耐活。那隻步履蹣跚的老狗前段時間死了,死的時候連一聲嗚咽都沒有力氣;樹上的雀兒突然墜落在院中,還沒來得及撲稜翅膀,便被一隻肥貓叼走;牛棚裡剛添了小牛,可老牛卻因難產而一命嗚呼。你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生老病死,河床乾涸,門前的一棵老水杉被砍下作了房梁。
  • 這個秋天,我想帶你去這些地方
    這個秋天,我想帶你去這些地方 2020-10-20 14: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在哪遙遠的地方,有一個美麗的村莊,那裡有我的故鄉!
    ————東清晨的太陽從東方冉冉升起,陽光覆蓋了整個村莊的角落。我站在村莊的東頭,看著一眼望不到邊的田野。田野裡還有許多勤勞樸實的父老鄉親正在辛勤的耕耘著。看著田野裡綠油油的麥田,就好像大海一樣。隨著風兒的吹動,麥田就好像大海裡的水。來回起伏的飄揚。
  • 王翹楚:美麗的秋天
    棗兒熟了,像一顆顆紅寶石在樹上晃來晃去,吸引著小朋友們,好像在說:「我成熟了,快來摘我吧!吃一口甜掉你的小牙。」秋風吹過田野。高粱紅著臉兒笑彎了腰,玉米摸著鬍鬚,露出金黃色的牙齒,看著調皮的豆子迫不及待地從小房子裡蹦出來,到田野裡去安家落戶了。大雁飛向遙遠的南方,一會兒排成一個一字,一會兒排成一個人字。
  • 江西婺源最值得去的3個地方,一到秋天美成畫,再不去就晚了
    和徽州的歙縣黟縣相同,婺源同樣是中國秋天最值得去的地方。今天給大家推薦3個地方,對大多數喜歡拍照的遊客來說,一定是不容錯過的地方。篁嶺提到篁嶺,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曬秋。事實上,篁嶺最美的季節是春秋兩季。
  • 秋天去即墨馬山逛一圈,收穫野果無數
    還收穫野生枸杞一小盒,新鮮的枸杞吃起來有點苦味。下山的時候,看看我發現了什麼?一個巨大的絲瓜。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大山也給我們提供了豐富的資源,春天挖野菜,夏天採槐花,秋天摘野果,冬天……抓只野兔好過冬。感謝大自然的慷慨饋贈。
  • 上伊對APP 讓你收穫"秋天的第一杯奶茶"
    不過你在伊對APP上,說不定能收穫"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哦」。"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在各大網絡社交刷屏。其含義是"在這個冷冷的秋天,有一杯熱乎的奶茶心裡特別溫暖,而在意你的人,看到你發的消息,會主動發你52元的奶茶錢,讓你能喝到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一時之間,這一詞條在社交平臺上引發了一場狂歡。
  • 中國最值得去探尋的地方,遙遠神秘、聖潔巍峨,一種難忘的情節!
    是許多人詩裡的「遠方」,這是一個名字,更是一種情節。在遊歷了青海、甘肅、四川後,今夏終於踏上了圓夢之旅,帶著最虔誠的心去探尋遙遠神秘、聖潔巍峨的西藏!布達拉宮是你無論從哪個方向進入拉薩城都無法避開的視覺地標。
  • 黃山歙縣坡山村,安徽的又一個仙境村莊,趁著人少趕緊去自駕
    在這裡,你可以看到錯落有致且風格獨特的陽產土樓,也可以看到雲霧繚繞的新安江,還能看到各種美麗而又小眾的村莊。今天,我想告訴你們,坡山村是在歙縣上看到雲海的最好地方之一。坡山村位於安徽黃山歙縣以南,海拔420米。環境優美,旅遊資源豐富。它是少數幾個適合四季旅遊的小村莊之一。春天是坡山村最受歡迎和最美麗的季節。
  • 等有人陪我去婺源
    收穫季節碩果纍纍滿臉笑容,收穫果實婺源,最人道的秋天你應該在秋天去婺源擺脫噪音並轉換為田園心靈之旅找到寧靜的港灣01李坑小橋流水,白牆黛瓦徽州古鎮是什麼秋風帶來明亮的色彩為了這個優雅的小鎮加入動人的旋律一個接一個小河在村莊周圍流動
  • 鄉情散文:遙遠的打麥場
    比如時間園囿中故鄉遙遠的打麥場。當村莊周圍的田野一夜間由蔥翠變為杏黃,麥穗的焦香像狗一樣遊蕩在大街小巷,家家戶戶便都響起了霍霍的磨鐮聲,鐵器的腥味混合著笑語在空氣中瀰漫升騰。麥收季節如約而至,這時候鄉親們要做的準備工作很多,平整麥場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麥場上的草棵要鋤掉,坑窪要墊平,石子要撿走,還要灑上水,鋪上舊麥秸反覆的碾壓,直至平滑如鏡。
  • 鄉土中國 | 永豐河:這條河谷裡藏著一個遙遠的「湘西南」
    離家太早,我不能一一登上永豐河谷的峻岭,探看那些倚山布局的村莊。那些村莊,它們是在雲端的,和白雲一個高度,於我太陌生。這世上的距離,遠不過雪峰山脈的群山之相互張望。迄今,我的眼光和腳步不能越過永豐河之極邊——右邊的大古鄉、另一側的新寧縣;若是登上桂竹坪村的後山頂——三十六峰上,舒目遠眺,阻斷東西方向的,是長達數十公裡的黃茅嶺,綏寧縣在嶺的西邊,我都無緣見識。
  • 遙遠的箭鎮
    地球是圓的,無論你住哪裡,都沒有遙遠一說。
  • 秋天,一定一定一定要去北京
    北京的秋天,隨處可見的銀杏樹。圖/北京LOOK他寫過「秋天一定要住北平」「北平之秋便是天堂」,讓北京在無數人心中,留下了一個美好的秋日印象。國內賞楓的鼻祖,四大賞楓地之一,所有人都知道去了北京,要去香山。那是因為,山上漫山遍野的黃櫨樹葉,在秋天的時候紅得像火焰一樣,在瑟瑟秋風中舞動,展現出濃濃秋意。要是被霜打過後,還會更加深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