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海報新聞臨沂5月22日訊(記者 蔣松群 見習記者 寇曉晨 闞秋晨)一入口,是茶葉通有的淡淡香澀,細細品味後,花芽和鮮果的清香卻悄然霸佔你的味蕾。這就是獨屬北方的奇蹟——蒙山龍霧茶。5月21日上午,由大眾網海報新聞與遠通集團臨沂國華、寶華一汽奔騰4S店主辦、臨沂市體育攝影協會協辦的「追臨沂『沂起』奔騰·尋找臨沂文化符號」活動走進沂水縣院東頭鎮,品嘗龍霧茶的自然花果香,感受非遺茶文化的獨特魅力。
龍霧茶樹生分布在蒙山山脈的群山之中,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實施的「南茶北引」工程,把原本南方生長的茶樹種到了山東內陸海拔數百米的高山之上,這些僑居高山的茶樹歷經了幾十年的風雨,造就了半野生性的品質。空氣好、水源優、土壤肥、少蟲害、光照足使得蒙山龍霧茶不僅具有「葉片肥厚、耐衝泡、內質好、香氣濃」一般山東綠茶的特點,還獨具「花芽和鮮果的清香」,屬山東綠茶之上品,具有很強的市場竟爭力。
上午10時許,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與臨沂市體育攝影協會攝影師一行人走進了蒙山龍霧茶文化體驗園。茶文化的古樸風韻在這一方芳草連天、小橋流水、曲徑通幽之中被淋漓盡致的揮灑出來。龍霧茶第三代傳承人、蒙山龍霧茶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劉霞告訴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蒙山龍霧茶是獨屬北方的奇蹟,沒有一款茶葉像龍霧茶一樣可以生長在如此偏北的地方。龍霧茶一般在清明時節開始採摘,採摘季只有三個月,剩下的九個月則讓茶樹休養生息。頭採茶、雨前茶、早春茶......20多款產品讓龍霧茶文化更加的精彩紛呈。物以稀為貴,山東唯一的天然明前茶就產自這裡。
隨後,劉霞帶採訪團來到了中華茶圖園。在這裡走完一圈,仿佛逛遍了中國的茶園,芽粗葉壯的嶗山茶、色綠微紫的紫娟茶、香鬱形美的西湖龍井等不同品種的茶樹,琳琅滿目。「濃縮中華茶區,展示國飲風韻」。蒙山龍霧中華茶圖園佔地面積約1萬平方米,實景打造中國四大茶區、茶科技區、茶學堂,塑造茶文化綜合體驗區。
甘甜味美的龍霧茶如何產出?採訪團又來到了蒙山龍霧茶文化體驗園內的龍霧茶廠,見證龍霧茶的誕生。龍霧茶成熟後,公司會向茶農統一收購,然後統一加工。上好的龍霧茶要經過攤晾、殺青、理條、磨鍋、輝鍋等多個步驟,歷經8個多小時。其中輝鍋最為關鍵,必須使用人工來壓磨造型和蕩炒提香。今年56歲的李西東師傅就是輝鍋的一把好手,快速的壓磨,流暢的蕩炒,20多年的炒茶生涯讓他的動作格外的乾脆利落。
正是由於龍霧茶的獨特滋味和豐厚的文化底蘊,2019年龍霧茶被列入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劉霞告訴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蒙山龍霧茶每年可產1萬公斤茶葉,不僅暢銷國內各大城市,還遠銷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龍霧茶也極大地推動了院東頭鎮居民脫貧致富的步伐,到目前為止,院東頭鎮約有500多戶茶農,每畝地收入能到達一萬多元。但因為採摘季短,且為保證蒙山龍霧茶的貨真價實,龍霧茶只在實體店售賣,經常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
「沂蒙春來早,龍霧茶飄香。」龍霧茶在致力於茶文化傳承的同時也在不斷改良技術、積極創新、緊跟時代步伐。就像為本次活動助力的一汽奔騰,高度的歷史使命感讓他們尊重傳統文化,進取不止、敢於創新的的奮鬥精神讓他們永遠在路上。
活動中,奔騰T33、T77、T99等多款車型將為「追臨沂」提供充足動力,助力非遺傳承與保護,彰顯責任與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