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偶,和你的童年幸福配套嘛?

2021-02-17 新世物

說到木偶,你會想到什麼?通常會想到捷克吧!可以說木偶是捷克的靈魂,捷克是木偶的故鄉。

你到了捷克旅遊就能深刻的感受到,這裡大街小巷總有一些看似神秘久遠而又充滿靈氣的SHOP,它們天花板垂著閃耀的銀線,絲絲縷縷之間滿是人偶:國王、王后、騎士、公主、廚師、軍官、乞丐、醫生、護士、巫師、巫婆、海盜、警察,或者胖胖的好兵帥克,劫富濟貧的名醜「喀什巴萊克」,長鼻子匹諾曹等等,應有盡有,實在讓人眼花繚亂。

或許你只是曾經子在很小的時候對木偶感興趣過,但是你總是要聽過匹諾曹的故事吧,它充斥著小編的整個小學時代。

關於木偶的誕生,它的歷史還是很悠久的呢~~~

最古老的木偶據說是源於大約3萬年以前,可以尋到的最早書面記錄是在公元422 年的印度。嗷~~~~~印度果然是個神奇的國度,怎麼啥的起源都跟它能扯上關係?

不說印度,只說捷克,木偶可以追溯到中世紀,雖然歷史不是那麼那麼的悠久,但這絲毫撼動不了捷克人對於木偶的狂熱喜愛。也正是珍重狂熱,才賦予了木偶靈魂!

原因很簡單:對於自己種族的保護,給予自己民族自信而延續的希望。看似有些「帽子」太大,但往往這些不引人注意的「小動作」,保護了一代又一代的文明。

故事是這樣滴:「15世紀初,隨著羅馬教庭將捷克宗教改革先驅揚·胡斯(Jan Hus)作為異教徒處以火刑,雙方的矛盾激化至頂點,從而爆發了16世紀初的白山戰役,捷克宗教改革勢力被擊敗。此後,哈布斯堡王朝的天主教勢力開始了對捷克三百多年的統治,捷克不僅徹底喪失了主權和土地,民族文化也幾乎全部被消滅:德語替代捷克語成為官方語言,人民被迫改奉天主教,劇院只能上演德語劇目……捷克人擔心自己民族的語言會因此而消失,於是,在民間偷偷用捷克語來表演木偶劇逐漸成為捷克人建立民族自信的重要工具,大人們時常在自家桌上為孩子們表演木偶劇。 」

自此之後,木偶劇之風從此時悄然興起,大批量的人們開始從事木偶劇演出,這類人包括了各行各業分流出來的人:被開除的軍人、教師、小販成了最初的民間藝人的主力軍。雖然這些木偶藝人常常食不果腹,甚至淪為乞丐,但他們堅信這種娛樂能給苦難中的人們帶來歡樂與放鬆。時間慢慢推移到16世紀中葉至17世紀末,木偶藝人的足跡遍布捷克的城市、村莊、小鎮。而木偶劇也就漸漸成為了捷克人最受歡迎的娛樂活動,而這些藝人們也有了自己固定的表演場所:木偶劇院,也開始遍地開花,從鄉村小廣場延伸至客棧酒館以及農舍民居。木偶作為民族重生的見證者也就成為了捷克人民族精神的寄託,這個木偶劇自然而然的也就成為了捷克人心中的靈魂劇!

既然是靈魂,那自然有傳承靈魂的匠人,他們一直延續著歷史的精神,將木偶的製作精雕細琢後,附上靈魂,才會栩栩如生。雖然說現在有很多木偶已經是機器加工生產。

 

大師——Jiri Trnka

Jiri Trnka——享譽世界影壇的木偶動畫家、傳統的木偶手工藝人,優秀的木偶劇作家。 1912年出生於捷克Plzen,1969年卒於布拉格。他一生創建自己的木偶劇院、動畫工作室,帶領傳統的木偶藝術形式邁入另一個頂峰。

遺作《手》

 

神劇——Don Giovanni

至今都是布拉格最受歡迎的木偶劇目,是被稱做「歌劇中的歌劇」的《唐璜》(Don Giovanni)。只是如果你沒有歐洲歷史墊底,可能不是很能適應這個劇目,但是外行看熱鬧吧!最這個可是由莫扎特創作,從1787年一直延續到現在的木偶劇,200多年來其炙手可熱之勢亦未曾改變過。而且1787年10月29日,《唐璜》在布拉格首演,莫扎特親自上臺指揮。

介紹個大概劇情:「脂粉客唐璜毫無道德可言,厚顏無恥,但又勇敢、機智、不信鬼神;他利用自己的魅力,放縱地誘惑女人,但從殺死安娜的父親開始,情場屢屢失手,最終被鬼魂拉進了地獄,面對死亡的審判。渾厚誘人的低音、迷人的小夜曲、平實的宣敘調、晦暗的情慾,以及力行詭異戰慄的悲劇場面,明、暗世界交錯。」這裡小編強烈建議回家自己惡補《唐璜》這本書。十之八九不容易領會精髓,但只看皮毛還是可以湊個熱鬧!

《唐璜》木偶劇在捷克國家木偶劇院演出已超出2000場,但依然是場場爆滿。影響力可謂深厚!

 

這些精美的木偶承載了太多的歷史,它們的誕生從雕刻、裝組、上漆、度身造衣,它們的頭、手、腳先以石膏成型,以及彩筆描畫著色,都承載著工匠以及民族的氣息在裡面。所以,當你再到布拉格的時候,別光顧著拍照扮漂亮,去看個木偶劇,順便買個木偶回家吧!

 

 

相關焦點

  • 歌德的幸福童年:被疼愛的孩子愛學習
    歌德是一個擁有幸福童年的孩子,而這種幸福感一直伴隨著他,走向人生的未來。歌德的成就,凡夫俗子很難企及,歌德的童年,凡夫俗子都能做到,但很多孩子的童年都被忽略了。一忽略,孩子已經長大。童年,再也回不去了。看了歌德童年,我們就會憤憤的想,為什麼那個被疼愛的小孩不是我?而我們內心,童年那個不被疼愛的小孩,又在心裡哎哎地哭泣。
  • 這張王嘉爾太陽童年可愛的照片是媽媽生日!杜醉融合美好幸福
    4月23日上午,王嘉爾太陽童年在微博為媽媽生日,並發出祝福感謝信:「媽媽 生日快樂,好像在你跟爸爸身邊跟你們一起過,身為你的兒子,每分每秒都很驕傲,也不會忘記你為我們而犧牲的所有,生日快樂 媽媽 。」每當我看到媽媽手臂上的王嘉爾時,我都能看到王嘉爾媽媽臉上已經滿是幸福的日子。王嘉爾媽媽把兒子帶到公園坐在木偶上。王嘉爾媽媽和哥哥雙手都是扶著王嘉爾。他們對王嘉爾的安全做得很好。
  • 八零後們,小時候曾看過的「木偶動畫」,你還能記起幾部?
    木偶片,構思於中國傳統的木偶戲,極富立體感。而有一部木偶電影也表現了一個抗日小英雄的故事——《小八路》。這是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1973年的作品。八零後的童年,同樣受著革命年代革命教育餘波的影響。上面這幾部電影拍攝的年代,八零後還沒有出生。而在八零後開始誕生的年代裡,中國的動畫經歷了文革,又開始慢慢繁榮起來。
  • 70、80後們,50年代的「木偶動畫片」,你還能記起幾部?
    濟公鬥蟋蟀他們挖掘中國傳統文化藝術,製作出極具中國傳統特色的各類動畫片,像水墨動畫、剪紙動畫、紙片動畫、木偶動畫等等。「木偶動畫」脫胎於中國傳統的木偶戲,而且相較於其他類型動畫片,極富立體感。小梅的夢1954年,美術組還拍攝了中國第一部木偶與真人合成的電影——《小梅的夢》,講述的是小女孩小梅夢裡與自己的玩具布娃娃「小辮子」和木頭人發生的一些故事。由靳夕導演。
  • 巧手雕木偶 匠心傳技藝
    成長>> 因看戲而迷上木偶,童年展露天賦湛江木偶戲歷史悠久,它是融合表演、戲曲、雕刻藝術為一體的民間傳統藝術,一直活躍在雷州半島城鄉大地。在餘興師傅的家鄉——遂溪縣,就有很多「木偶世家」。他受到家庭的薰陶,從小就對木偶戲充滿了興趣。「講起我與木偶戲及雕刻木偶的緣分,要從童年時我們村裡節慶時請來一班叫沈華興的木偶戲班。當時戲班演出一場《隋唐演義》之馬玉飛三探聚寶樓戲,扮演馬玉飛的木偶在戲班師傅熟練操縱下,經過重重機關並救下巡察大人,盜回尚方寶劍大印,演得太精彩了,從此愛上了木偶。」
  • 戲劇 Duda Paiva 木偶引導我
    當場燈變暗,聚光燈從他頭頂落下,他講起了自己的童年:因為身體長滿水泡,眼睛失明且疼痛難忍,他被家人帶著去看巫醫。在治病的過程中,他身上的團狀物一個個掙扎掉落,變成閉著眼睛的人形,與它們的「寄主」糾纏與互動,進而相互接受。這個生病的人既是獨角戲《盲》的主人公,也是它的表演者、荷蘭木偶藝術家杜達·派瓦(Duda Paiva)自己。
  • 爸媽我想要一個幸福的童年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福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現在有的父母不負責任,給不了孩子一個幸福的童年,一出生過不久就給公公婆婆照護,因為自己的工作繁忙,一年看不到孩子幾次,也不關心孩子。基本沒得到過父愛的依依,是非常不自信,在心理上也是有很大影響,沒有一個幸福的童年,直到現在成人有了自己的孩子,依依決定一定要把童年的缺少,彌補在自己孩子身上,一定要讓自己的孩子有一個幸福的童年。那麼究竟怎麼讓孩子度過一個幸福的童年呢,今天來說說這個話題。
  • 80後的童年記憶,你還記得多少?幸福童年對孩子成長挺重要
    童年之捉鳥記那時候身邊也沒有形形色色的寵物,於是小夥伴們想到了自己捉來養。把地上設個陷阱,然後放點食物做誘餌,靜靜等待著獵物上鉤的時候。有時候一等就是一天,不得不佩服那時候的耐性是真的好,就算沒有收穫也樂此不彼。現在想想一個人的童年真是千金不換的。既然大人們小的時候都經歷過快樂的童年,那麼對於自己的孩子來說,過個幸福的童年也是必不可少的。
  • 暗影一直存在木偶攻略:木偶通關技巧推薦[多圖]
    暗影一直存在木偶這一關怎麼通關?母親在房間尋找各種線索,只為找到最後的兒子,木偶這一關的難度有點大,很多人都沒有順利通關,這次小編將木偶這一關的通關技巧分享在下方,還沒有通關的小夥伴,希望下面這則木偶攻略能幫到你。
  • 民間故事:男子請老翁做木偶,不料連續發生怪事,老翁:你心太貪
    話說有這麼一天,田裡沒有多少活,胡小飛收工比較早,當他再回到村子裡時,那老人還在大石凳上忙活著木偶,胡小飛實在是忍不住心中的好奇,便走到了老人的身邊,先是看了一會,越看越覺得新奇,於是開口說道:「老人家,能給我做個木偶嗎?」那老人抬起頭,慈祥的看了看他之後笑著說道:「可以,當然可以,來者是客嘛。」
  • 霹靂布袋戲的傳世情緣:小小木偶演盡人生百態
    談起木偶,很多人都有一種親切感:由魯迅先生筆下的兒時江南生活圖景,縈繞回遙遠的童年模糊記憶,一提一拉、一步一頓,皆是珍貴童趣。可惜的是,對於木偶戲,我們曾經很熟悉,卻逐漸感到陌生。要知道,「木偶戲」起源於漢朝,至今已流傳千年,歷經多個朝代的改良、革新,木偶戲已是一門成熟而極具魅力的藝術。不過很慶幸,誕生於20世紀80年代的霹靂布袋戲,在傳統木偶戲的基礎上開拓創新,將身材比例更接近真人的木偶搬上電視熒幕,憑藉現代多媒體形式、完整劇集連載成功俘獲年輕人的喜愛,使傳統藝術煥發新生。
  • 杭州原創的定格木偶動漫 明年亮相歐洲螢屏
    浙江在線12月20日訊 下一個「喜羊羊和灰太郎」在哪裡?這是中國動漫一直在困惑的問題,但近日記者「收穫」了一個來自杭州的答案——杭州的動漫屆最近吹起了一股小清新風,杭州本土出品的木偶定格動漫《木木村的淘氣蟲蟲》在2012年10月法國坎城秋季電視節上,獲得了來自西班牙、瑞典、芬蘭、克羅埃西亞和比利時等十多個歐洲國家的參展商的青睞。
  • 無數人的童年陰影,一部完美懸疑驚悚片,完美木偶觀眾百看不厭
    今天和大家挖掘一下驚悚恐怖電影《死寂》當中的一些元素以及和大家分享一下這部電影的隱藏結局,電影《死寂》算是2007年比較火的一部電影,在此之前很多西方恐怖電影著重視覺刺激,什么元素都有,而這部電影在精神和劇情製造懸念,這要歸功於兩位才華橫溢的年輕人,溫子仁和詹姆斯李,兩位共同合作的
  • 福建南靖:這麼多木偶人你都見過嗎?
    福建南靖:這麼多木偶人你都見過嗎?   12月5日, 「兩岸一家人·『偶』們共傳承」兩岸青少年木偶傳承研學營活動(漳州站)在福建省漳州市南靖縣拉開帷幕
  • 2折優惠、推直播基地 木偶劇院花樣促復工
    《熊貓和小鼴鼠垃圾分類之環保小衛士》是木偶劇院結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為孩子科普「垃圾分類」而排演的劇目,於6月在雲劇場進行了首演。這齣劇目是木偶劇院的頂級IP,獲央視動畫獨家授權,上線以來獲得了極佳的反響。
  • 18部經典懷舊國產動畫短片,滿滿都是童年的影子,你看過幾部
    要說國產動畫短片的經典,本人認為都在上世紀60到80年代,結合我國古老的文化,靈活運用木偶、剪紙、皮影、水墨畫等手法,創作了一部部動畫經典,至今讓人回味無窮。《神筆》上映於1955年,片長20分鐘,是一部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木偶動畫短片,該片改編自我國有名的童話故事,獲得了第八屆國際兒童影片節兒童娛樂片一等獎,這也是第一部在國際上獲獎的中國美術片。
  • 【教育供給看鹽南】希文小學:讓每個孩子擁有幸福童年
    【教育供給看鹽南】希文小學:讓每個孩子擁有幸福童年 2020-11-02 20: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暗影一直存在》木偶玩法攻略詳解 木偶怎麼玩
    導 讀 暗影一直存在木偶怎麼玩?6有什麼技巧?很多玩家可能還不太清楚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了暗影一直存在木偶玩法技巧心得分享,感興趣的玩家一起來看看吧!
  • 著名木偶大師黃海岱傳人 彰化南瑤宮演出《媽祖與龍王》
    11月21日本周六晚間7點,將有請臺灣著名木偶大師黃海岱長孫、薪傳獎大師得主黃文郎,前來演出《海神傳說~媽祖與龍王》戲碼,歡迎大小布袋戲迷,扶老攜幼一起來廟埕看熱鬧。臺灣著名木偶大師黃海岱的第3代傳人黃文郎(左)。
  • 晃頭木偶症候群,你見過嗎?
    診斷為晃頭木偶症候群(Bobblehead-Doll Syndrome),患兒進行內鏡囊腫切除術,術後6周隨訪時患者的症狀部分緩解,頭部晃動的頻率和強度都減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