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新聞臉:羅文嘉和他的示警|臺灣|羅文嘉|臺灣新聞臉|蔡英文|...

2020-12-17 騰訊網

2020年1月11日,蔡英文挾高票勝選連任,發表勝選感言時她說,「絕對不會因為勝利,就忘記了反省」;

7月19日,蔡英文主持回任民進黨主席後的第一次黨代會,強調民進黨必須用行動來證明「全面執政必定腐化」的劇本不會成真。

但事實卻是,蔡英文人馬涉及的利益輸送不勝枚舉、首度全面「綠化」的臺監察機構也正式走馬上任。對此,民進黨自家人也看不下去。民進黨前秘書長羅文嘉就表示,「民進黨如今已成世俗化政黨,遲早會出事。」面對民進黨當局眼看著「在腐化的土壤中越陷越深」,羅文嘉的警告會否一語成讖?

羅文嘉:昔日「政治金童」 陳水扁重要左右手

羅文嘉是誰?

他曾是叱吒風雲的臺灣「政治鬼才」。現年54歲的羅文嘉,臺灣大學政治系畢業。大學期間,羅文嘉就積極參與學生運動,是臺大學生會第一屆會長。畢業後,羅文嘉從陳水扁民代辦公室幕僚做起,一路跟隨,成為陳水扁的左右手。

1994年陳水扁當選臺北市長後,28歲的羅文嘉出任臺北市府新聞處處長兼市府發言人,成為當時臺灣最年輕的政務官,一度被稱作「政治金童」。

1998年陳水扁競選臺北市長連任時,羅文嘉出任其競選總幹事;1999年陳水扁參選臺灣地區領導人,羅文嘉出任民進黨文宣部主任。2000年陳水扁當選臺灣地區領導人後,34歲的羅文嘉受邀出任臺「文建會」副主管,來年羅文嘉在臺北市北區參選民意代表並當選。

2004年,陳水扁連任,39歲的羅文嘉再受拔擢,出任臺行政機構客家事務部門主管。2005年羅文嘉參選臺北縣長,最終以19萬票的差距敗給國民黨籍候選人周錫瑋。此後羅文嘉又先後在2007年和2011年的民代選舉中相繼敗北,從此淡出臺灣政壇。

身為陳水扁的子弟兵,羅文嘉政治生涯的起起落落,都與陳水扁息息相關。《臺灣新聞臉》嘉賓蔡正元、董智森早年就與羅文嘉相識。據說,當年羅文嘉與陳水扁結緣,還是因為當時身為民代的陳水扁太太吳淑珍。那時候,陳水扁就很重視年輕的力量。在羅文嘉的幫助下,1994年,陳水扁拿下臺北市長寶座,羅文嘉也跟著水漲船高。如果不是當年的臺北市「拔河斷臂事件」,羅文嘉恐怕早成了陳水扁著力培養的臺北市長人選。

2006年,陳水扁陷入「公務機要費案」、「海外密帳案」遭聲押,羅文嘉前往美國波士頓大學發表演說,表達自己對「公務機要費案」的看法,聲稱陳水扁並未貪汙,但對陳水扁用「南線專案項目」為自己抗辯的做法加以批評,認為這是十分糟糕的策略。因為這番言論,羅文嘉被黨內挺扁人士抨擊為「忘恩負義」,還被島內深綠電臺列為民進黨「十一寇」之一。此後2008年隨著「扁家弊案」全面爆發,羅文嘉與陳水扁漸行漸遠。

羅文嘉:民進黨這個「家」 比想像中的問題多

2018年「九合一」選舉民進黨大敗,時任黨主席蔡英文交出黨權,2019年初,卓榮泰從黨內競爭中勝出,接下黨主席職務,找來暌違政壇超過十年的羅文嘉出任秘書長。

有民進黨人曾對「卓羅體制」拍手稱快,認為卓榮泰加上羅文嘉,是民進黨中生代很強大的組合,而兩人合作,會是促成2020選戰大勝的關鍵力量。但事實上,在羅文嘉擔任民進黨秘書長任內,遇上的是殺得刀刀見骨的黨內初選「蔡賴之爭」,以及不分區民代提名等爭議。他與卓榮泰處在最驚濤駭浪的政治環境中,一度陷入內外交迫。

最典型的,是2019年5月1日民進黨召開中常會時,羅文嘉因為事先在臉書上發文,表示「今天要確認2020初選時程表」,被認為是偏袒賴清德,而遭到民進黨內「挺英派」中常委的強力圍剿。最終,羅文嘉被迫將2020初選時程安排「討論案」改成了「報告案」,並由卓榮泰向「挺英派」中常委鞠躬道歉,才算了事。

經此一役,羅文嘉事後對媒體稱,「我來的時候沒有預料到,這個『家』,比我想像中產生的問題多。」2020大選過後,1月15日,羅文嘉就在民進黨中常會上宣布,自己的任務已達成,請辭秘書長職務,並表達不會留任的態度。

羅文嘉示警:民進黨遲早會出事

重返臺灣政壇短短一年多,羅文嘉轉身裸退離開,未擔任任何公職。回憶這段執掌黨務的經歷,羅文嘉表示,他必須承認,民進黨從政黨文化、派系生態乃至政黨價值,有非常多改變。民進黨如今已成「世俗化政黨」,而且有些處理事情的手法與界線,都超過了他的理解。羅文嘉認為,要是繼續這樣下去,民進黨遲早會出事。

羅文嘉的話,說在蔡英文對黨內廉政做出宣示的當口。而自從蔡英文連任以來,民進黨的所作所為,就被一些臺灣媒體形容為從「一人貪腐」進化到「集體分贓」。不只如此,民進黨更用威權護航貪腐,讓蔡英文口中「清廉勤政愛鄉土」的民進黨價值成了徹頭徹尾的笑話。

《臺灣新聞臉》嘉賓董智森分析,羅文嘉所說的「民進黨世俗化」,背後其實就是貪腐化,民進黨已經開始走「黑金政治」了。這才是羅文嘉內心真正的想法。而在民進黨內,能夠省思或者呼應羅文嘉的人少之又少。他建議羅文嘉不必再感慨了,因為你們支持的這個人,她叫蔡英文,她領導的團隊就是一個貪腐的團隊。羅文嘉講再多的話都沒有用。

昔日跟隨陳水扁,羅文嘉曾目睹權力的巔峰,也見識到它的腐敗。如今民進黨又走上另一個權力巔峰,這位昔日戰友的示警,不知道大權獨攬的蔡英文,能否聽得進去?

8月3日,臺灣資深媒體人、時事評論員董智森以及國民黨政策會前執行長蔡正元做客東南衛視《臺灣新聞臉》,帶您關注權力高度集中、無人制衡的民進黨將走向何方。敬請關注!

相關焦點

  • 《臺灣新聞臉》:馬英九的逆襲
    據臺灣媒體報導,馬英九施政8年,先後被告發的司法案件約有300件,前後獲得受理的有144件。也因此,從卸任至今,馬英九不時要出庭,常常跑法院。在綠營媒體的狂轟濫炸之下,民進黨奮力營造「馬英九有罪」的社會氛圍,企圖利用司法手段鬥倒馬英九。說起馬英九的官司,《臺灣新聞臉》嘉賓董智森覺得「荒謬極了,馬英九的那些官司,有很多是亂告的。
  • 《臺灣新聞臉》:臺灣政壇2020年度人物
    回望2020,《臺灣新聞臉》特別梳理這一年島內政壇發生的重大事件,盤點穿梭其中的各色人物,製作了一份2020年度臺灣政治人物風雲榜。入榜的五位政治人物,無論是政治聲量、支持度、討論度或引發的爭議,都對2020年的臺灣政壇影響巨大。
  • 臺灣新聞臉:臺灣光復不能忘
    但為了紀念臺灣光復、向臺灣民眾說清楚臺灣反殖民的歷史,不少臺灣民間的力量一直在努力。在島內眾多紀念活動中,「反殖民與臺灣光復:日據時期臺灣歷史圖文展」影響最大。臺灣知名作家藍博洲先生,就是該展覽的主要策展人。
  • 臺灣新聞臉:臺軍的「表演」與吳怡農的出位
    根據臺灣媒體統計,36年來「漢光演習」共計發生12次重大意外事故,其中有9次是發生在民進黨施政時期,有8人在蔡英文任內的「漢光演習」中殉職,20多人輕重傷。 除了在演習中意外頻發,臺軍還頻頻出現各種「神操作」讓人目瞪口呆: 2016年7月1日,高雄左營軍港內發生「雄三」飛彈誤射事件,擊中一艘臺灣漁船,導致一死三傷。
  • 臺灣新聞臉:高雄市長補選藍綠白之爭
    「沒有對手」的陳其邁陳其邁與高雄淵源頗深,而他的從政之路,似乎一直在問鼎高雄市長寶座方面打轉。陳其邁,1964年12月23日出生於臺灣省基隆市,幼年時隨家人遷居高雄。學醫出身的他,擔任過五屆臺立法機構民意代表,還曾加入過民進黨內由陳水扁掌控的所謂「正義連線」派系,並成為其核心成員。
  • 臺灣新聞臉:蔡衍明的「中天」保衛戰
    10月26日,「臺灣通訊傳播委員會」首度為此舉辦聽證會,旺旺中時媒體集團董事長蔡衍明,以中天新聞臺大股東神旺投資負責人的身份,親上火線發言抗辯。蔡衍明說,自己做媒體已經十一年了,恐怕全臺灣他受到的屈辱是最大的。這位身家70億美元的臺灣知名企業家,為什麼有這樣的感慨?中天又到底做錯了什麼?
  • 《臺灣新聞臉》:專訪反「獨」鬥士邱毅
    本周《臺灣新聞臉》,我們迎來了一位熟悉又特別的嘉賓,他,就是我們欄目的老朋友、中國文化大學邱毅教授。邱教授曾因揭發陳水扁家弊案名聲大噪,是民進黨懼怕的「揭弊天王」。從政近三十年,從李登輝、陳水扁到蔡英文,邱毅對「臺獨」零容忍,揭批不遺餘力,他更立場鮮明,力促兩岸交流,堅定支持兩岸統一。
  • 《臺灣新聞臉》:邱毅憶「反獨大將」郝柏村
    今天,《臺灣新聞臉》由與郝柏村相識多年的嘉賓邱毅主講,談談他眼中的「反獨大將」郝柏村。郝柏村:「出將入相」 經歷傳奇郝柏村,1919年8月8日出生於江蘇鹽城郝榮村,家中共有兄弟姐妹7人。在哥哥和姐姐不幸夭折後,他成了家中長子,從小就被父親寄予厚望。
  • 臺灣新聞臉:國民黨「黨鞭」要換人
    林為洲:出身民進黨的國民黨「黨鞭」 林為洲,1961年7月25日出生於臺灣新竹縣,先後就讀於臺灣「中央大學」中文系、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林為洲出身「學運世代」,參加過「野百合」學生運動,大學畢業後曾任臺北故宮博物院職員、新竹縣西區「扁友會」會長。
  • 臺灣新聞臉:「歐陽娜娜們」錯了嗎?
    而在民進黨當局的「綠色恐怖」之下,當中國認同被肆意攻擊、當兩岸交流被不斷鉗制扼殺,這對臺灣真的是好事嗎? 歐陽娜娜的中國心 9月30日晚,央視綜藝頻道播出「十一」晚會,臺灣藝人歐陽娜娜在節目中,與馬龍、任達華、惠英紅等人合唱了一曲《我的祖國》;另一位臺灣藝人張韶涵則與其他藝人合唱抗疫歌曲《守護》。
  • 臺灣2020大選三副手,誰能給候選人加分?
    身為無黨籍人士,2012年,張善政從科技產業界轉投臺灣政治圈,短短7年,就展現出了對於政治強烈的興趣。尤其,他是馬英九當局最後一任行政機構負責人。在短短109天的任期內,張善政施政廣受好評,成為馬英九當局施政滿意度最高、不滿意度最低的行政機構負責人,這讓他信心倍增。2019年2月20日,張善政宣布要以無黨籍身份參選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
  • 「臺灣這四年」之:潮起潮落的臺灣「第三大黨」
    長期以來,臺灣政壇都由國民黨和民進黨輪流「坐莊」,這樣的情況,自2016年蔡英文上臺以來,並沒有太大變化。然而,通過近幾個月的觀察,《臺灣新聞臉》嘉賓邱毅表示,轉變很難,而他對臺灣民眾黨未來的遠景,更是非常不看好。作為臺灣第三大黨,柯文哲和臺灣民眾黨雄心勃勃,不過在臺灣政壇,第三大黨的名頭,容易得也很容易失去。在臺灣民眾黨之前,「時代力量」就曾是臺灣第三大黨,當年也是風頭無兩。
  • 黃智賢開嗆「不承認是中國人,臺灣過啥端午節」!臺網友竟這樣說
    端午佳節即將來臨,臺灣不少人都規劃好要出遊。名嘴黃智賢6月20日在節目《夜問》上提到,下周即將迎來端午節,臺灣也有4天連假可放,但「臺灣人不是中國人嘛,你不是中國人你跟人家過端午節?划龍舟?吃粽子」。延伸閱讀:「一旦兩岸統一,臺獨將連夜縫五星紅旗」,黃智賢這段視頻又火了2019年8月,「臺灣名嘴」黃智賢的一段視頻讓廣大網友齊聲哈哈哈:據觀察者網查詢,這段視頻出自2019年年7月15日東南衛視《臺灣新聞臉》節目。
  • 蔡英文算哪種「臺獨」?|臺灣一周
    在他任職期間,多種藥品價格大幅提高,比如對糖尿病患者而言至為重要的胰島素。所以,當時也有參議員反對阿扎的任職。他們說,要找願意與製藥業的貪婪作鬥爭、降低處方藥價格的衛生部長,而不是從中牟利的人。顯然阿扎代表著「貪婪」的美國製藥業,以他的意思,未來疫苗還是按市場機制推出,即使面對臺灣記者,阿扎提也沒有提到臺灣。真是一句客套話也不肯說。
  • 世衛組織打臉蔡英文,臺灣綠營網軍「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13點聲明,世衛組織打臉蔡英文這邊蔡英文的網軍,攪得臉書一片烏煙瘴氣。另一邊,蔡英文發文「力挺」的廣告,也被世衛組織(WHO)發布的13點聲明連連痛擊,可謂「禍不單行」。;下半部答道Taiwan(臺灣),文案中還控訴臺灣無法加入世衛組織。蔡英文馬上出來「力挺」,聲稱「要把臺灣經驗貢獻給全世界。」不少綠營網軍藉機宣稱「無法從世衛獲得最新資訊」。種種操作。都是在藉助疫情尋求所謂「國際空間」 。
  • 「後蔡英文時代」,掌控臺灣政壇的可能是他們
    2020「大選」,民進黨不僅蔡英文連任,在「立法機構也過半,蔡英文有望回任民進黨主席,「後蔡英文時代」的「府院黨」人事布局,以穩定為主的前提下,行政機構蘇貞昌留任,「立法機構」由遊錫堃搭配蔡其昌,至於蔡英文辦公室人事,原秘書長陳菊確定卸職休養,由即將卸任的立法機構負責人蘇嘉全接任,
  • 李登輝告別禮拜,蔡英文追思文鼓吹「讓臺灣成為臺灣人的臺灣」
    包括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美國國務次卿克拉奇、前日本首相森喜朗等政要皆會出席。臺媒大肆報導稱,這將是「美日臺」同框的歷史畫面。   臺媒提前曝光蔡英文的追思文。蔡英文吹捧,李登輝是「時代的開創者」,年輕時,他兩度負笈海外,學習新知,想要將理想與專業貢獻給故鄉。回臺後,他參與「政府」工作,想在工業騰飛的年代,為農民找到出路,在民主運動風起雲湧的年代,他領導臺灣,在威權反撲和民主理想之間,帶領臺灣走過寧靜革命 ,「讓臺灣成為臺灣人的臺灣」。
  • 李登輝告別禮拜,蔡英文吹「讓臺灣成為臺灣人的臺灣」
    編輯:一水流殤9月19日,臺灣地區前領導人李登輝的告別禮拜在臺灣地區新北真理大學舉行,正在臺灣地區進行「訪問」的美國次國務卿克拉奇、日本前首相森喜朗等政要都會參加。這也被媒體評為「美日臺」首次同臺亮相的歷史性畫面,可見李登輝的個人魅力還是不容小覷的。
  • 臺灣新聞晚播報:何謂蔡英文口中的「臺灣價值」?
    臺灣新聞晚播報1.24.mp302:51來自中國臺灣網關注臺海動態,掌握新鮮資訊!中國臺灣網的聽眾朋友們,大家好,今天是2018年1月24日,歡迎收聽今天的《臺灣新聞晚播報》!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2018年底選戰即將開打,民進黨今年是否繼續和現任臺北市長柯文哲合作備受關注。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日前表示,柯必須對所謂的「臺灣價值」再一次確認,讓民進黨支持者感覺柯是可以一起作戰的人。對此,柯文哲23日反問「也想知道指的臺灣價值是什麼」,他表示,選舉還是照自己的步驟走,競選連任的人把市政做好就好,每天去理外面的人幹什麼?
  • 臺灣資深媒體人撰文勸蔡英文勿使臺灣萬劫不復
    臺灣資深媒體人撰文勸蔡英文勿使臺灣萬劫不復 2016-03-28 16:41:30來源:中國臺灣網 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王詩堯 作者以自己的親歷親聞剖析蔡英文真實的性格特徵與思想理念,並指出時至今日,蔡英文仍只用語意含混的「維持現狀」回應「九二共識」,就怕「現狀」一旦崩解,出現地動山搖的局面,盼望蔡能為2300萬臺灣的生民立命,為臺灣的萬世開太平,勿陷他們於萬劫不復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