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全媒體記者 肖玲玲
為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挖掘和宣傳群眾身邊的道德典型,推動形成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良好社會風尚,青島市文明委決定組織開展2020年度「感動青島」道德模範評選表彰活動。經各區市、各單位和市內媒體初評申報,全市共推薦候選人224名(含13個團隊)。根據評選標準,按照優中選優原則,經資格審查、評委會評審,產生正式候選人38名(含團隊3個)。根據評選規則和要求,進行集中宣傳公示,接受社會監督。
編號01 匡延珍
匡延珍,女,1933年6月出生,中共黨員,青島國棉九廠退休幹部。
87歲的匡延珍有著70年黨齡,退休後的10多年,她堅持幫助華僑同胞尋找親人,幫助40多個歸僑、臺胞、僑眷家庭團聚。匡延珍曾在青島華僑辦事處工作,想歸僑老人遇到困難還是會找她幫忙。華僑背景特殊,材料內容繁瑣複雜,匡延珍親自幫他們寫材料、找組織,不分晝夜。僑胞和親人分別太久,提供的家人信息都是多年以前的,她走遍青島的大街小巷,只要僑胞們描述出的地方,都一遍遍去打聽。匡延珍熱心社區事務,幾十年如一日幫助鄰居。2004年,匡延珍填寫捐獻器官申請書。匡延珍這一生,心繫群眾、情系社區,她總是在幫別人,卻忘記了自己。
編號02 黃淑英
黃淑英,女,1950年3月出生,生前系膠州市膠西街道布袋屯村民。
20多年前,黃淑英被查出患有膽結石,後來引發心衰、肺氣腫等多種疾病。在醫治過程中,她一邊與病魔鬥爭,一邊思考為社會做點有價值、有意義的事,產生捐獻遺體的想法。2013年4月,黃淑英籤訂遺體捐贈協議。2019年12月21日,黃淑英因病去世,遺體捐獻給青島大學附屬醫院,眼角膜捐獻給青島眼科醫院。黃淑英生前當過村民辦教師和村醫,把她的一生奉獻在教書育人和治病救人的崗位上。黃淑英將遺體無私奉獻給醫學事業,用於醫學教學、醫學科研,並將她的眼角膜捐獻,幫助多人重見光明。
編號03 李巧
李巧,女,1977年3月出生,青島西海岸公用事業集團長江路作業隊網格員。
從2001年開始,李巧先後為環衛工人籌集衣物8000多件,2017年,提議成立全區第一家關愛環衛工人的公益性組織——「青島市黃島區一枝一葉公益服務社」,服務社先後開展200多場愛心慈善活動,受益環衛工人30000多人次。2019年,得知範女士獨自拉扯兩個孩子、靠賣豆腐為生的困難情況後,李巧聯繫愛心企業和身邊朋友購買豆腐,還給孩子們購買衣服和學習生活用品。2019年,李巧加入「市政·愛公益」志願服務社,每周走進鎮街、社區、敬老院為老人義務理髮。先後獲評青島市文明市民、山東好人、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銅獎。
編號04 江志堅
江志堅,男,1971年10月出生,即墨區「環秀愛心行」學雷鋒志願服務隊負責人。
江志堅是「環秀愛心行」學雷鋒志願服務隊的發起者,目前該志願服務隊已有61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最關鍵階段,他自費購買防護服、消毒液、噴灑用具等,主動向街道提出為所有小區及村莊義務進行噴灑消殺,在近一個月的時間裡,平均每天消殺面積10萬平方米。他還自費購置消毒車,並積極發動各界力量為疫情防控捐款捐物3萬餘元。疫情防控期間,江志堅帶領「環秀愛心行」學習雷鋒志願服務隊充分發揚雷鋒精神,成為「戰疫」一道獨特風景。
編號05 劉統國
劉統國,男,1979年2月出生,中共黨員,市北區海倫路街道嘉定山社區居民。
劉統國1997年入伍,曾在青島警備區服兵役16年。服役期間曾榮立三等功3次,多次被評為「優秀黨員」「優秀士兵」,2013年3月被山東省軍區評為「學雷鋒先進個人」,2020年3月被評為青島市「文明市民」。2012年7月,路遇老人突發心臟病,他及時將老人送往醫院搶救,挽回一條生命;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他從大年初三就挺身而出,堅守一線到7月;針對社區樓道內亂貼亂畫現象,他自購用具,帶領志願者對10個開放式樓座21個單元的樓道進行清理和粉刷;2018年上合峰會和2019年海軍節重大活動期間,他積極參加轄區內的治安巡邏;平時,他還積極參與各類志願服務活動,哪裡有需要哪裡就有他的身影。
編號06 盧振華
盧振華,男,47歲,中共黨員,青島真情巴士集團有限公司駕駛員。
2014年10月,盧振華偶遇坐著輪椅前來乘車的患病男孩赫赫,對方每天需要在媽媽陪同下乘車去做康復訓練,他便抱著赫赫上下車。結緣後,盧振華決定長期幫扶赫赫家庭。6年間,盧振華從每天輕鬆抱起30多斤的赫赫到吃力地背著100多斤的赫赫上下車,買手機、買衣服、買玩具……只要自己孩子有的,盧振華都會為赫赫買上;他還陪赫赫逛公園、吃自助……一天,赫赫說出「盧爸爸,你好」,讓盧振華眼眶溼了,他的同事們也加入到幫助赫赫的行列。盧振華還捐資5萬餘元資助6名兒童。他的事跡被廣泛報導,這位被全國億萬網友點讚的「青島好司機」成為青島城市文明的一抹亮色,先後榮獲山東省「誠信服務標兵」、青島市文明市民等稱號。
編號07 戴宗升
戴宗升,男,1958年4月出生,嶗山區金家嶺街道大麥島社區居民。
1979年,戴宗升在對越自衛反擊作戰中榮立三等功。退役後,他紮根基層,利用自己的電工特長無私奉獻、樂於助人,被村民親切地稱為「雷鋒電工」。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他主動請纓,逆行而上,堅守防疫崗位6個月,為一方居民守護一片天空。戴宗升是RH陰性血,獻血成了他堅持21年的公益事業,無論何時,只要需要,他就第一時間挽起袖子,主動獻血。從1997年到2018年,戴宗升總共獻血20多次,獻血小板多次,累計獻血超過14000毫升,相當於成人身體血量的3.5倍。21年來,無論何時,只要有求助電話,戴宗升就會義不容辭趕往血站,獻出特殊的「熊貓血」。
編號08 姜波
姜波,女,1970年7月出生,青島市地平線蔬菜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高級農藝師。
2003年,姜波通過網際網路線上推廣幫農民賣菜,她是山東省首位利用網際網路線上銷售蔬菜的人,開創農民創業新局面。2008年,姜波牽頭創辦青島市地平線蔬菜專業合作社,帶動8個村莊106戶農民創業,促進農民增收。2010年,她牽頭創辦的合作社開辦農民田間學校,率先把農業專家請到田間地頭為農民授課,採用科技扶貧方式,帶領更多農民創業致富。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姜波先後向即墨區人民醫院等8家單位捐贈價值24700餘元的新鮮蔬菜;向村莊一線值班人員和村民捐贈口罩等防疫用品;在她的帶領下,合作社138戶150餘名社員始終堅守在生產線上,確保菜品正常供應。
編號09 王懷忠
王懷忠,男,西海岸新區靈山衛街道辦事處機關幹部;苗在佩,男,西海岸新區靈山衛街道觀海華庭小區居民;楊桂花,女,西海岸新區靈山衛街道觀海華庭小區居民。
2019年9月13日5時許,西海岸新區靈山衛街道觀海華庭小區東門一家熟食店發生爆燃,門店被火海淹沒,店內發出呼救聲。王懷忠、苗在佩、楊桂花見狀立即報警,並第一時間衝向火海。王懷忠、苗在佩把楊桂花提供的溼棉被披在身上闖入火海救人,見到滿身是火的店主王長文後,他倆立即把身上的溼棉被取下來裹住王長文,把對方救出火海。當得知店裡還有煤氣罐時,王懷忠與苗在佩又緊急疏散圍觀群眾,不顧安危再次勇闖火海,楊桂花跑前跑後,一桶一桶地拎水遞給倆人滅火,直到消防人員趕到現場。
編號10 宋玉武
宋玉武,男,1971年10月出生,平度市同和街道宋家趙戈莊村村民。
2020年6月3日早晨,宋玉武像往常一樣開著小貨車去車站拉貨。宋玉武停好車一抬頭,看到對面樓上有一女子懸掛在閣樓窗戶外側。宋玉武第一時間報警,並讓住附近的朋友趕快拿來棉被救人。被子一送到,宋玉武立即和現場幾名熱心路人展開營救。可剛調整一下棉被位置,還沒完全準備好,女子就墜落下來,砸中宋玉武頭部,造成其顱內血腫和全身多處骨折。宋玉武被緊急送往醫院搶救,後轉入青大附院市南院區治療,在ICU治療21天。如今他已基本自理,能下地走路,在慢慢康復中。見義勇為的「平度大哥」用大愛溫暖一座城,宋玉武先後被評為平度市見義勇為先進個人、平度好人、青島市文明市民、山東好人、中國好人。
編號11 欒德鑫
欒德鑫,男,1978年2月出生,市南區八大湖街道高郵湖路社區居民。
2020年9月1日凌晨,市南區寧夏路201號1號樓405戶燃氣爆燃,情況十分危急。同住該單元的欒德鑫被爆炸聲驚醒,在撥打119、120後,不顧個人安危衝進火海,先是用樓道裡的兩個滅火器將電箱上的火撲滅,隨後開始疏散鄰居。在欒德鑫的幫助下,單元樓裡大多數居民得到安全撤離。但405戶和406戶的門遲遲未能打開,欒德鑫再次衝進火海,用滅火器砸開406戶大門,讓406戶一家四口安全逃生。此時,405戶的防盜門已經被火燒得嚴重變形,且現場濃煙密布。來不及多想,欒德鑫砸開405戶大門,進到室內將窗戶砸開,並用滅火器撲滅火苗,救出已經受傷的母女。由於欒德鑫撲救及時,火勢迅速得到控制,最大限度減少了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編號12 王軍
王軍,男,46歲,中共黨員,現任國家稅務總局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稅務局第二稅務所四級主辦。
2016年,王軍的戰友任虎成意外去世。悲痛之餘,看著失去獨子、痛不欲生的任大爺和陳大娘兩位老人,王軍對老人說「別怕,還有我」。一諾千金重。此後,每日60公裡的往返、柴米油鹽、尋醫問藥……1600餘個日夜,不是親子猶勝親子。今年4月,陳大娘查出肺癌晚期,王軍每天下班都守在大娘身邊,餵飯、換藥。5月,陳大娘去世。如今,王軍把任大爺安排在身邊的養老院,依然每日去看望。他熱愛公益,積極參加無償獻血;先後資助9個貧困孩子上學;累計捐款8萬餘元……先後榮獲青島市文明市民、山東好人、全國無償獻血銅獎等榮譽。
編號13 代松濤
代松濤,男,1975年12月出生,平度市古峴鎮前朱毛村村民,青島誠信興通快運服務有限公司貨車司機。
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來勢兇猛的危險時刻,代松濤作出一個決定——馳援武漢。1月30日晚,代松濤瞞著家人,載著33噸新鮮胡蘿蔔前往武漢。1月31日下午,他抵達武漢市江夏區雷神山醫院附近,卸完貨物後便匆匆返回山東。2月17日,在隔離結束後,代松濤決定再次馳援湖北!2月18日一大早,他前往膠州裝了滿滿一車愛心奶粉,再次趕赴武漢……就這樣,代松濤先後八次遠赴湖北武漢等地,行程兩萬多公裡,將200多噸愛心物資運送到「戰疫」一線,被評為青島市文明市民、山東好人。
編號14 孫立芳
孫立芳,女,1971年7月出生,平度市西關中學教師。
從教30年來,孫立芳一直擔任班主任。紮根農村教育20年,她愛生如子,資助學生,無數次深度家訪,讓一個個面臨輟學的學生重返校園。她傾心付出,關注學生心理健康,幫患有輕度抑鬱症的孩子走向陽光,將聾啞父母的孩子喚回有聲世界。她連續多年帶畢業班,用智慧和汗水,打造一個個精品班級。支教期間,她吃住在教室,使髒亂差的班級舊貌換新顏……30年來,孫立芳把她的青春都奉獻給了教育事業,教學成績優秀,先後獲評青島市優秀教師、平度市「最美教師」、平度市優秀班主任、平度市學科帶頭人、青島市文明市民、山東好人等稱號。
編號15 姜法春
姜法春,男,民盟盟員,1964年7月出生,青島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防制科主任,副主任醫師。
姜法春在青島市應對非典、甲流、出血熱以及輸入性傳染病等重點傳染病疫情工作中都有突出表現,參與上合組織青島峰會、海軍70周年閱艦式、博鰲亞洲論壇全球健康論壇等重大活動的保障工作,目前正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一線。姜法春先後被評為山東省優秀預防醫學科技工作者、國家衛生計生委2016~2017流行季H7N9防控工作先進個人,榮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一次,被青島市委、市政府評為「防控戰疫先鋒」、青島市崗位學雷鋒標兵,獲評青島市文明市民、山東好人抗疫先鋒。
編號16 孫文欣
孫文欣,女,1975年9月出生,中共黨員,主管護師,青島市市立醫院東院護理部副主任。
作為一名工作20多年的呼吸專業護理專家,歷經「非典」、H1N1甲流、禽流感、新冠肺炎等疫情的考驗,多次出色完成抗疫救治工作,先後榮獲中國好人、山東好人、山東省最美護士等榮譽稱號,並獲得青島市五一勞動獎章。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她主動請纓,參加山東省首批援鄂醫療隊,擔任青島醫療隊的臨時黨支部書記和第四護理組組長,隨隊駐紮尚未啟用的黃岡大別山醫療區域中心。57個直面新冠病毒的日日夜夜,她瘦了十多斤,山東醫療隊共收治148名病患,治癒出院113人,向黨和人民交出一份高分答卷,這也成為孫文欣和每位隊員勇於擔當、無私奉獻的最美註腳。
編號17 徐德祥
徐德祥,男,1977年7月出生,中共黨員,副主任醫師,青島市中心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副主任。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徐德祥主動報名參加山東省第二批援鄂醫療隊,擔任青島第二批援鄂醫療隊隊長,青島市中心醫院前線臨時黨支部書記,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重症病區醫療組長、黨小組長,山東省第二批援鄂醫療隊遠程會診專家。在一線工作的57天,他每個班次都衝鋒在隔離病區,參與救治263例確診病患,康復262例,52例危重症全部存活。徐德祥先後榮獲青島市文明市民、山東好人、青島市抗疫先鋒模範、青島好醫生等多項榮譽,並在休養階段完成抗疫工作總結7萬字。
編號18 陸學超
陸學超,男,1974年7月出生,中共黨員,醫學博士,主任醫師,青島市海慈醫療集團肺病科副主任,內科教研室主任。
今年2月9日,陸學超作為海慈援鄂醫療隊領隊帶領醫護人員踏上去湖北醫療援助的徵程。他們援鄂52天,創造零死亡、零復發、零差錯、零投訴的戰績。接管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光谷院區重症病區後,陸學超帶領醫療隊員開展救治工作。隔離病房收治的危重症患者,經歷諸多痛苦和離別,不願配合治療。陸學超將他們的病情熟記於心,及時調整治療方案,對患者進行安撫開導。作為白衣戰士,他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醫務工作者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的精神。陸學超獲評青島市文明市民、山東好人稱號。
編號19 張海川
張海川,男,1979年10月出生,中共黨員,青島市公安局海岸警察支隊黃島派出所所長。
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張海川所在轄區郭家臺子社區2人被確診為新冠肺炎患者,該社區實施封控管理。張海川到一線部署,詳細了解被隔離人員情況,對每個勤務班次進行督導。在2019年和2020年青島市公安局「秋冬嚴打」整治雷霆系列行動中,張海川與社區民警開展清查200餘次,清查各類場所906處,發現整改各類隱患62處。張海川帶領案件組民警科學分析,破獲刑事案件28起,抓獲各類違法犯罪嫌疑人43人、網上逃犯5名。從警24年以來,張海川兩次榮立三等功,榮獲山東省「十大邊防衛士」、首屆青島市新時代「十佳人民警察」提名獎、青島市文明市民等榮譽稱號。
編號20 秦文
秦文,女,1981年11月生,中共預備黨員,青島大學附屬醫院衛生事業管理主管醫師。
秦文系國家衛健委院感防控專家組成員,曾赴武漢開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督導工作,是山東省醫療衛生系統「逆行」武漢第一人,也是山東省最晚返回的醫務人員。她在湖北保衛戰、武漢保衛戰中衝鋒在前,充分發揚「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的職業精神和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的奮鬥精神,和死神賽跑,與病毒抗爭,為生命接力,切實發揮中流砥柱作用,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作出重要貢獻。秦文獲評青島市文明市民、山東好人稱號。
編號21 張莉
張莉,女,1969年3月出生,中共黨員,青島市公安局黃島分局隱珠派出所指導員。
張莉在戶籍業務辦理中創新推行「容缺受理」審批服務機制,藉助先進科技信息手段和大數據實踐應用,建成全市首家「智慧警務室」,實行24小時自助服務。今年以來,她在社區警務工作中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安保維穩,勇當全民「戰疫」中的最美「逆行者」。她主動請纓牽頭在全市率先開展智慧安防小區建設示範工程。從警29年來,她先後獲評山東好人、市「最美警察」等稱號20餘項,2019年與所長帶領隱珠派出所成為青島市第三個被公安部記集體一等功的基層單位。
編號22 張孝田
張孝田,男,1984年6月生,中共黨員,青島大學附屬醫院麻醉科主治醫師。
張孝田工作能力強,單位重點培養其主攻心血管外科麻醉方向。作為青島市第五批援鄂醫療隊隊員,他援助的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光谷院區98%的患者是重症、危重症。他主動請纓加入氣管插管小隊,這支隊伍離病毒源最近、感染風險極高。為搶抓插管時機,他曾一天內完成6例高難度插管,均一次成功,創院區紀錄。他與青大附院另外4名麻醉科醫師參與氣管插管共51例,佔整個光谷院區氣管插管的77%。張孝田榮獲第24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山東戰「疫」最美青年等榮譽。
編號23 孫曉蘭
孫曉蘭,女,1989年8月出生,中共黨員,國網青島供電公司變電運維中心變電運維三班班長。
孫曉蘭負責市委市政府、奧帆中心、八大關等市南市北核心區40座變電站的運維管理,先後圓滿完成上合青島峰會、海軍成立70周年多國海軍活動、跨國公司領導人峰會等重大保電任務,獲評首屆山東電力行業青年五四獎章、青島市傑出青年崗位能手、山東電力巾幗建功標兵等榮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為保障可靠供電的同時避免交叉感染,孫曉蘭帶領大家進入「三值輪轉、連值7天」的集中封閉值班模式,她連轉2個月無休,圓滿完成市立醫院、青大附院等6個定點救治醫院、9個發熱門診、5個疫情防控辦公室供電保障重任。
編號24 尹星
尹星,男,1975年9月出生,中共黨員,青島地鐵集團有限公司運營分公司車輛檢修技師。
作為一名車輛檢修技師,尹星26年來紮根一線、大膽創新,牽頭搭建「青島地鐵尹星技師工作站」,完成科研創新項目50餘項,在國家級期刊發表技術論文35篇,獲得國家專利10餘項,創造經濟效益1000餘萬元。打破地鐵車輛國際技術壁壘,為青島地鐵連續安全運營1800多天做出突出貢獻。培養出3名「青島市首席技師」、3名「青島市技術能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開設「尹星微課堂」,累計授課超500小時、收看人數超3000人。尹星先後獲青島大工匠、山東省創新能手、山東省勞動模範等多項省市級榮譽,2020年11月被授予「全國勞動模範」榮譽稱號。
編號25 李秋航
李秋航,女,1971年5月出生,民盟盟員,山東正航律師事務所主任。
作為按時間收費的律師,李秋航卻把大量時間用在義務普法上,開通免費法律諮詢熱線,帶隊到村莊、社區、學校舉辦法律講座;自2011年擔任CCTV-12《法律講堂》主講人,錄製50多期普法節目;率先拍攝百期《民法典》微視頻,點擊率超百萬次。李秋航常年為婦女、兒童、老年人等困難群體奔走維權。2017年,歷經三年努力,她帶領律所成功幫助84位環衛工人爭取到88萬餘元勞動補償款。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李秋航第一時間加入青島市律師抗「疫」志願團,利用網絡視頻會議方式為企業和個人提供復產復工法律諮詢,成功化解一起標的額近千萬元的合同糾紛案件。她還向青大附院赴武漢的一線醫護人員捐贈5萬元津貼,向貴州司法局捐贈口罩522個,為北墅監獄捐贈圖書113冊。
編號26 李健
李健,女,1965年10月出生,中共黨員,萊西市人民檢察院一級檢察官。
李健在基層檢察院工作30多年,始終堅定履行「立檢為公,執法為民」的錚錚誓言,辦理各類案件近千起,用專業、敬業、精業的精神和成績捍衛法律的尊嚴。特別是在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中,李健全程參與萊西市全部涉黑涉惡案件的公訴審理,雖然臨近退休,但她幹勁不減,不畏艱難,讓74名被告人得到應有的懲處。其中,她辦理的李某某黑社會組織犯罪案件被評為山東省典型案例,並成為最高檢9個研討案例之一,宮某某惡勢力集團犯罪案件入選山東省典型案例。2009年至2012年,李健連續4年被青島市人民檢察院評為辦案能手,2011年、
2012年分別獲萊西市委、市政府嘉獎,榮立三等功。
編號27 梁建英
梁建英,女,1972年4月出生,中共黨員,博士研究生,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高速動車組技術專家。
梁建英在高速列車領域取得系列國家級創新成果。她主持研製的CRH380A動車組,創造時速486.1公裡的世界鐵路運營試驗最高時速。主持研製的「復興號」動車組實現時速350公裡商業運營,使我國成為世界上高鐵商業運營速度最高的國家。作為技術領軍人物,梁建英帶領團隊攻克高速動車組關鍵核心技術,成功研製從「和諧號」到「復興號」,從運營時速200公裡到350公裡各個速度等級、適應各種複雜運營環境的高速動車組譜系化產品,助力中國高鐵成為一張亮麗的「國家名片」。梁建英先後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中國青年科技獎、鐵道科技特等獎、全國最美科技工作者、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全國五一巾幗標兵、山東省科學技術一等獎、青島市科學技術最高獎等獎項。
編號28 陳呈章
陳呈章,男,1961年9月出生,中共黨員,青島市公安局市南分局珠海路派出所一級高級警長。
作為一位從社區走出的全國公安系統二級英雄模範,18年風雨「片警」路,陳呈章始終與時代同向而行。本世紀初,他率先提出「社區警務信息化」,寫下40萬字基礎臺帳,把社區管理得井井有條。2008奧運會後,針對小區外國人不斷增多的情況,率先提出「社區警務國際化」,打造全省首家「涉外警務室」,讓36個國家的500多位「洋鄰居」在這裡共享和諧。上合峰會後,大力推進「社區警務智慧化」,依託大數據、雲計算做好社區管理,在全市警務觀摩中獲得一等獎。今年,他被公安部授予「全國公安系統二級英雄模範」榮譽稱號。
編號29 於文成
於文成,男,1965年9月出生,中共黨員,青島大學附屬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
於文成是青大附院援鄂醫療隊醫療專家組組長,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今年抗擊新冠肺炎的舉國戰「疫」,在每一次危急時刻,於文成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挺身而出,衝鋒在前。今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於文成日夜堅守在青島防控一線,和專家組成員們診斷確診山東省首例新冠肺炎患者。元宵節,青大附院接到組建醫療隊馳援武漢的命令,於文成再一次主動請纓,成為出徵隊伍中年齡最大的醫生。在專家組長於文成的帶領下,醫療隊累計救治新冠肺炎患者97人。
編號30 胡克濤
胡克濤,男,1967年10月生,中共黨員,青島金萊熱電有限公司汽機專工兼檢修班班長。
胡克濤33年如一日堅守在汽機檢修行業一線,成為集汽輪機維修、管道工、鉗工、電焊工於一身的「知識型、創新型、技能型」產業技術工人。自行設計改造安裝的兩臺背壓汽輪機,為公司節約資金500多萬元;改造公司循環水管道,將循環水用於冬季水處理產水,免除新蒸汽加熱,僅此一項在一個供暖季可為公司節約100餘萬元。據測算,胡克濤採取技改挖潛方式,共計節約資金1200餘萬元。被行業內稱作「汽輪機診治專家」。「胡克濤創新工作室」成為能源熱電青年技能培訓實作基地。胡克濤也從一名普通工人,成長為青島市拔尖人才、山東省首席技師、全國勞動模範。
編號31 宋偉東
宋偉東,男,1976年3月出生,中共黨員,青島市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支隊五大隊科員。
2020年6月2日18時36分,宋偉東與同事姜仕賢、張建新按計劃在青島火車北站東廣場站前路進行執法檢查時,遭遇一輛涉嫌未經許可擅自從事出租汽車客運經營的「黑車」暴力抗法,姜仕賢、張建新不同程度受傷,宋偉東被車輪兩次碾軋及拖行,受傷嚴重。目前宋偉東已進行4次修復手術,搶回生命,正在繼續康復治療。宋偉東從部隊退役後從事交通運輸一線執法工作十餘年,始終發揚愛崗敬業和戰鬥奉獻精神,以實際行動詮釋不畏強暴、敢於碰硬、勇於擔當、秉公執法的交通執法人本色,樹立交通運輸執法人員的良好形象。
編號32 孫明
孫明,男,1975年7月出生,中共黨員,1999年7月畢業於天津理工學院,1999年8月在山東省青島監獄參加工作,歷任科員、監區業務科長、分監區長等職務,2017年4月任青島監獄第五監區副監區長。
孫明從警21年來,始終堅守在押犯構成複雜、執法風險高、管理難度大、工作任務重的監管改造一線,先後榮立三等功2次、嘉獎10次,被評為全省監獄系統「亮點工作創新先進個人」「優秀管理者」。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最嚴峻、任務最緊急的關鍵時期,連續60天堅守在監獄疫情防控第一線。9月29日,孫明在獄內封閉執勤崗位上突發疾病,經搶救無效,不幸因公犧牲,年僅45歲。
編號33 孫世春
孫世春,男,1965年10月生,中國致公黨黨員,中國海洋大學水產學院教授。
孫世春從事水生無脊椎動物的科研工作三十多年,發表論文、著作120餘篇,獲市青年科技獎、海洋創新成果獎、國家科技進步獎等獎勵,並帶領科研團隊為西藏雙湖縣的精準脫貧作出重要貢獻。雙湖縣是全國脫貧攻堅任務最艱巨的縣之一,滷蟲卵是當地的支柱產業,但多年來只向外銷售毛料,效益低下。孫世春克服高寒、缺氧等嚴酷條件,七上高原,對滷蟲資源開展系統研究。他對雙湖滷蟲卵的加工、孵化工藝的研究獲得孵化率90%以上的優質產品,為新建成的蟲卵深加工項目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他主導建立「雙湖科學考察站」,不僅滿足滷蟲資源長期觀測、服務產業發展的需要,也成為師生開展高原生物研究和實踐實訓的基地。
編號34 王慎芳
王慎芳,男,1965年5月出生,青島市公安局李滄分局李村派出所向陽路社區民警。
王慎芳把優良傳統融入新時代社區警務工作,巡防、打擊、服務等工作成效顯著,為繁華的李村商圈安全穩定提供了有力保障,成為轄區廣大群眾和商戶信賴的貼心人。自參加公安工作以來,曾榮獲山東省優秀人民警察、山東省優秀社區民警標兵等榮譽稱號,先後榮立個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2019年12月,被李滄區委評為「感動李滄」十佳人物。2020年8月被中共青島市委宣傳部、青島市退役軍人事務局、青島市婦女聯合會、青島警備區政治工作處評為最美退役軍人。
編號35 徐秀玉
徐秀玉,女,1952年6月出生,城陽區城陽街道城陽村社區居民。
百善孝為先,孝為德之本。徐秀玉的丈夫由於常年忙於工作,她獨自承擔起照顧百歲婆婆及家裡的大事小事。2019年冬天流感肆虐,婆婆患上嚴重的感冒,為更好地照顧婆婆,住院期間和回家後,徐秀玉跟婆婆同睡一張床,餵飯、端尿、擦澡、按摩,夜裡只要聽到一點動靜,她就趕緊起來,有時一晚上要起來好幾次。三個月過去了,婆婆奇蹟般地康復。45年來,婆媳二人從未紅過臉、吵過架,多年的婆媳變成母女,徐秀玉用行動詮釋孝心這一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用付出傳遞著血濃於水的親情。
編號36 青島市鄉村振興工作隊
2018年4月,市委率先在全省選派20個鄉村振興工作隊,派駐平度市、萊西市20個經濟相對薄弱的鎮街、100個集體經濟空殼村薄弱村,開展聯鎮幫村工作。相關區市選派108個鄉村振興工作隊,派駐83個鎮街、601個村,實現集體經濟空殼村薄弱村全覆蓋。
青島市鄉村振興工作隊派駐兩年多來,工作隊成員實行「三聯三作」強鎮街、「三幫三促」興村莊,發揮了抓黨建促脫貧攻堅、促鄉村振興的「先鋒隊」作用,交上一份讓市委滿意、讓群眾滿意的答卷。堅持黨建統領,走訪黨員群眾15.1萬名,幫助村莊調整選配村「兩委」成員253名,發展黨員348名,培養後備幹部1564名,健全管用制度1986個,大幅提高村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組織力。堅持發展為要,籤約聯鎮項目217個、總投資286億元,建成投產項目111個,增加鎮財政收入8945萬元;幫助村莊培育發展致富項目632個,為村集體增收5700多萬元。堅持民生為本,爭取社會資金5.4億元,幫助村莊修路950公裡,興建文體設施516處,實施淨化水項目170個,有效改善村莊的生產生活環境。
編號37 山東港口青島港連鋼創新團隊
連鋼創新團隊是以工程應用研究員張連鋼同志為帶頭人,老中青搭配的知識型、技能型、複合型創新團隊。核心成員8人,骨幹成員25人,其中黨員21人。
連鋼創新團隊始終堅定「弘揚民族志氣、勇爭世界一流」的家國情懷,編寫裝卸流程測試案例7000多個,反覆測試達十多萬次,僅用3年半時間完成國外碼頭8~10年的研發建設任務,打破西方技術壟斷,實現全面超越。團隊始終堅守「忘我拼搏奉獻、擔當時代使命」的崇高境界,把自己的家當做小家,把國家、港口和碼頭當做大家。以張連鋼為代表的很多團隊成員,帶著病軀始終堅守在工作一線,有的人在母親去世時,都沒能趕回去見上最後一面。團隊始終樹牢「堅持精益求精、敢為天下之先的」創新意識,敢於挑戰國外權威,大膽地走自主攻關、自主創新的路。目前,團隊已受理和授權專利124項;取得軟體著作權14項;先後10餘次受邀參加國際會議並做主旨發言,贏得國內外同行、專家的高度評價。團隊始終秉承「眾志成城圖強、誓立時代潮頭」的團隊精神,一開港便創下了橋吊單機效率26.1自然箱/小時的全球自動化碼頭開港最高紀錄,後又五次刷新紀錄,創出橋吊單機效率44.6自然箱/小時的世界最高紀錄。
編號38 青島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群體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青島市先後派出5批次來自青島大學附屬醫院、市市立醫院、市中心醫院、市中醫醫院、市第六人民醫院、市第八人民醫院、市膠州中心醫院、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青島思達心臟醫院、青島頤生健中西醫結合骨傷醫院、青島盈海綜合門診部等11家醫療機構共計306名醫護人員,星夜兼程火速增援湖北武漢、黃岡二市。
第一、二批援鄂醫療隊隨山東抗疫醫療隊千裡逆行挺進湖北黃岡。近兩個月時間內山東援鄂醫療隊共救治患者411人,其中重症、危重症92人。第五批援鄂醫療隊在武漢同濟醫院光谷院區奮戰50多個日夜,累計救治新冠肺炎患者201人,其中重症和危重症193人,創造患者零死亡、零插管、零事故、零復發且隊員零感染的青島「奇蹟」。經過近兩個月的共同努力,青島市援鄂隊員圓滿完成馳援任務。中共青島市委宣傳部授予青島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醫務人員群體「青島楷模」稱號。
返回半島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