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爾賽文學,軟階層何苦為難軟階層

2020-12-23 澎湃新聞

原創 徐瑾經濟人 徐瑾經濟人 收錄於話題#個人成長3#經濟趨勢15

1

最近,凡爾賽文學或者說問題很火。

估計看徐瑾經濟人的,很多都是經濟圈金融圈的,時間比較寶貴,我簡單科普一下。

核心就是看似抱怨,實則炫富。

比如「為了給車充電,只好買了個別墅。」

又比如住別墅太麻煩了,一次清潔,得請10個阿姨,或者從廚房到客廳要三小時。

搞笑的段子也出爐了,各種是十五分鐘梗,你家到火鍋店只要15分鐘,我老公收購公司也剛好只要15分鐘之類之類。

網友總結典型的段子還有下面——其實我覺得不是凡爾賽文學範圍,超綱了。

馬雲——我對錢沒有興趣

撒貝寧——北大還可以

劉強東——我根本不知道她漂亮不漂亮

面對各種熱點,多數人會轉發跟隨。在徐瑾經濟人,我們不如再想想,去探究背後的社會趨勢動蕩。不去簡單評價凡爾賽文學對錯,思考下它為何走紅?

2

首先,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不如先看看凡爾賽文學的主要生產者和消費者。

其實並非土豪階層,恰恰多屬於軟階層——所謂軟階層,我在新書《趨勢》中,將其定義為未來階層位置可能下滑的城市中等收入群體。

我覺得,從打工人走紅到凡爾賽文學,本質起源於軟階層時代的到來——面對階層下滑的可能性,大眾對於階層反而顯然更敏感的比較。

其次,凡爾賽文學,真是門新學問麼?

這樣欲揚先抑的自我表揚,難道不是熟悉的味道?凡爾賽文體,不就是各種網文霸道總裁的段子版,或者朋友圈的加強升級版?

說到底,炫耀是人的本性。

在真正凡爾賽的年代,男人們的假髮、絲襪、高跟鞋和劍,都是炫耀的資本——所以有人說,「至於在整個動物界裡,雄性往往也比雌性更豐富多彩、裝飾誇張,像是孔雀的尾巴和獅子的鬃毛。」

當然,在凡爾賽文學中,主角變為女性,炫耀主體無非是依附或者身邊的男性,這其實也自古以來的俗氣套路。

凡爾賽文體走紅,和拼多多名媛一樣,是一種不走常規的炫耀。本來,大家都在曬,都在炫耀,酸也是默默的酸;突然之間,凡爾賽文學一出,殺傷力卻提升了十倍百倍。

大家發現,有人不按照常規套路,直接鄒捷徑,於是,引來一片憤怒了。

3

既然如此,炫富的主體多少是軟階層,看的也是,無非彼此傷害,軟階層何苦軟階層?

對於凡爾賽問題的走紅,我最開始是很意外的,有三個居然——

居然有人願意這樣犧牲自己當炮灰娛樂大眾,居然有圍觀群眾當真,居然有人真的會受傷。

如果只是娛樂性,凡爾賽文學其實沒啥傷害,只有娛樂,為何為何那麼多人批判?答案還是在於人性。

和炫耀一樣,比較也是人類的慣性。

問題是,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或者說,過度的比較,只能帶來過度的傷害。

我曾經總結軟階層一大特點,就是「不放過在朋友圈曬娃曬工作曬背景的機會,或者關注別人曬的機會」。

比較可以讓人進步,但是過度的比較,會讓人陷入焦慮,甚至被評價的地步。國外作者丹·格林伯格(Dan Greenberg)就給個案例。

先說生理吧。拿出完美男人或完美女人真人尺寸的全身照,再與我們身體尺寸比較,並用心體會差別。在比較時,多數人開始覺得自己活得很慘,心情極為低落。

其次,說成就。當列舉天才音樂家莫扎特十二歲時的成就,無論音樂還是語言,大家心裡是不是很汗顏?

至於財富的比較,就等而下之了。所以結論是,比較也是一種評判。熱衷於比較,其實也熱衷自評判甚至貶損。

然而,在社交媒體時代,比較無處不在,這恰恰是多數人天天刷微博朋友圈也不快樂的原因。

4

如何走出不斷比較不斷低落的怪圈?首先,找到自己安身立命的根本,尤其要善於和自己過去比。

徐瑾經濟人最近在開始內測小圈子招募,陸續開始面試。社群有個姐姐就讓我印象深刻,她從體制內辭職,創業兩年年,最終損失不小的一筆錢,蟄伏在家。可以說,這段時間流年不利,尤其對比他人。

但是,她並沒有低落,也沒有自己的經歷或者別人的成就而低落。她覺得自己辭職這步不後悔,走出舒適圈,告別過去一眼望穿的生活;而因為讀書圈養成的讀書習慣,她在家期間,也能安靜下來,讀書反思。

她現在狀態,反而比過去有更多生命力。她說,人生這個遊戲,只有一次,自己玩得不後悔,比過去好就行。

所以,真正厲害的人,其實都和自己比。

看得多了,就知道逆境順境有運氣成分,也是咎由自取。

我們要學會,讓今天的自己比昨天好一點,今年比去年好一點,未來比現在好一點,這就很了不起了。

面對炫耀,反擊就輸了,笑而不語好了——因為只要啟動鄙視鏈,總會發現,自己此刻在鄙視鏈頂端,下一秒就是在低端。

只要開始比較,一山還比一山高。

你歷數自己的奮鬥史,得意於買了深圳灣的房子;他則是直接全款買了面積最大風景最好的別墅;有人則會隨口說道,我在國內做了一個小項目,叫深圳灣。

至於硬階層,會在乎談房子麼?都是軟階層,何苦彼此為難。

原標題:《凡爾賽文學,軟階層何苦為難軟階層》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凡爾賽文學到底是什麼意思 凡爾賽文學的定義?
    凡爾賽文學到底是什麼意思 凡爾賽文學的定義?時間:2020-11-27 22:2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凡爾賽文學到底是什麼意思 凡爾賽文學的定義? 1、凡爾賽文學,顧名思義,帶有凡爾賽氣質的文學形式。
  • 「凡爾賽文學」說凡爾賽宮
    最近「凡爾賽文學」大火,起初以為和凡爾賽宮有什麼關係,發現此凡爾賽非彼凡爾賽。流行的「凡爾賽文學」,源於上世紀70年代的日本漫畫《凡爾賽玫瑰》,漫畫裡展示了路易十六時期法國貴族們的奢華生活。微博網友@小奶球 發現身邊的人會分享精緻奢侈的生活,最關鍵的是帶有一種優越感,於是,她從《凡爾賽玫瑰》找到靈感,提出了「凡爾賽文學」的概念。凡學主要有三大特點,掌握並熟練運用,人人都可以「凡言凡語」。比如,網友@蒙淇淇77就創造了數個凡學經典案例。
  • 凡爾賽文學是什麼梗 凡爾賽文學是什麼意思
    最近在網絡十分流行一個詞彙「凡爾賽文學」,這個詞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最近又開始變火了起來呢,這裡我們來給大家解釋下凡爾賽文學這個梗的具體含義和變火的原因。
  • 凡爾賽文學什麼梗? 凡爾賽文學的核心是要反著來!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凡爾賽文學什麼梗? 凡爾賽文學的核心是要反著來! 凡爾賽文學什麼梗?估計剛開始聽到這個大家都是一臉懵逼的狀態,但是重點是他今天火了,還上了熱搜,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真正意義上的凡爾賽文學到底是什麼?
  • 關於你不知道的「凡爾賽文學」,凡爾賽鼻祖了解一下?
    大家好,我是高貴的「凡爾賽玫瑰」薪薪子。現在,「凡爾賽文學」已成為人人皆可有的「貴族精神」~其精髓是通過反向及第三人的表述,不經意透露出自己優越的生活——「用最低調的話,炫最高調的耀」。「凡爾賽文學」十級學家薪薪子為大家帶來一些經典案例。
  • 凡爾賽文學的內核與關於中產的反思
    「凡爾賽文學」近日突然在大眾視野中走紅,豆瓣新上線的話題「凡爾賽文學大賽」如一場狂歡,眾網友都躍躍欲試,獻上了自己書寫的凡學段子。和任何一個小圈子的自娛自樂被拋入大眾輿論場後的尷尬類似,不少元老級的「凡學家」紛紛扼腕:不,這很不凡爾賽。
  • 「凡爾賽文學」是什麼鬼?為什麼這麼流行
    真·凡爾賽達人了!隨手百度了下凡爾賽文學的定義啊哈?這……不就是變相地裝X套路嗎?講真,生活中類似的「凡爾賽們」應該不少見吧。內娛提名第一人的話,大家自然而然想到了鞠婧禕。難怪人稱「凡爾賽鼻祖」。小鞠的「凡爾賽文學」 ,從出道前就開始萌芽了。平平無奇的說話小天才,一字一句其實都暗藏玄機。你品,你細品。
  • 萬物皆可凡爾賽,影視劇版「凡爾賽文學」,你看懂了幾個?
    不知從何時起,一種名為「凡爾賽文學」的文體正悄然興起於社交網絡,凡學家們也逐漸從幕後浮出水面,以一己之力推動凡言凡語向各大平臺快速輸出。「凡爾賽」一詞最初來源於日本漫畫《凡爾賽玫瑰》,本意是指高貴奢華的生活,後用來指「通過一些反向的表述,來不經意地透露出自己的優越生活。」成為一個合格的凡學家之前需要掌握三要素:先抑後揚,自問自答,靈活運用第三人稱視角。
  • 凡爾賽文學是什麼意思什麼梗?凡爾賽文學怎麼火的?
    凡爾賽文學為什麼叫凡爾賽近日在朋友圈興起了一波凡爾賽文學體,很多人紛紛模仿這種寫作手法,文案先抑後揚,自問自答,那麼,凡爾賽文學是什麼意思什麼梗?出處是什麼?下面八寶網小編就來說說。凡爾賽原指法國貴族宮殿,現指一種精神,感覺自己是個優雅貴族,現常用來指那些朋友圈貴族,被微博博主@小奶球帶火。
  • 「凡賽爾文學」:中下階層假想自己過著有錢人的生活真的會更快樂嗎?
    最近「凡爾賽文學」接連上了多次熱搜,網上也掀起了一場「凡爾賽」文學創作大賽,甚至還有網友調侃:「凡事皆可凡爾賽」。 在「凡爾賽文學」越來越出圈的同時,這個系派的集大成者濛淇淇卻為此道了歉:
  • 凡爾賽文學是什麼梗?隱藏在火爆的凡爾賽文學背後的秘密
    ——《凡爾賽文學》 在開始正式話題之前,先讓大家見識一下——本期主題的威力。 看到上面這段話...... 是不是有種生理+心理雙重不適的感覺? 以上這段文字,被稱作「凡爾賽文學」。
  • 「凡爾賽文學」:調侃還是炫耀
    「凡爾賽文學」是什麼梗有人指出,「凡爾賽文學」概念受到了講述法國凡爾賽宮貴族生活的日本漫畫《凡爾賽玫瑰》的啟發。凡爾賽是法國的一個小鎮,距巴黎十多公裡。法國國王路易十四曾在那裡建造了富麗堂皇的凡爾賽宮,使它成為奢華貴氣的代名詞。
  • 凡爾賽和凡爾賽文學是什麼梗
    「凡爾賽」一詞出自漫畫《凡爾賽玫瑰》,內容是法蘭西王國國王路易十六的妻子的上流貴族生活,畫面有很強的貴族氣息,華麗且高貴。漫畫《凡爾賽玫瑰》事實上,凡爾賽是一個真實存在的城市,其境內的凡爾賽宮無比精美奢華。因此凡爾賽可以稱為華麗高貴的象徵。
  • 「凡爾賽文學」到底是什麼梗?
    最近,網上衝浪的信息量比較大,從「打工人」到現在的「凡爾賽文學」,一波接一波把小編拍死在了浪花之中。 凡爾賽文學來源 「凡爾賽文學」的得名源自日本漫畫《凡爾賽玫瑰》,這部作品細緻刻畫了18世紀末法國凡爾賽宮貴族生活的浮華奢靡,網友以「凡爾賽」借指高檔、奢華的生活。
  • 「凡爾賽文學」引熱議 辛識平:人生不靠「凡爾賽」
    新華社北京11月14日電  辛識平  最近,一種被稱作的「凡爾賽文學」的文案引發熱議。正如一些網友所說,「凡爾賽文學」其實就是「拐著彎炫富」,在自問自答、先抑後揚的話術中,讓人感受到一種按捺不住的炫耀感。
  • 你聽我說|凡爾賽文學 您今天賞了嗎?
    凡爾賽文學,這個名字聽起來,就像是法國凡爾賽宮流傳出什麼不為人知的秘密的,經過一番了解,我才明白,原來是「用最低調的話,炫最高的耀」。火起來的文學,一度在朋友圈、小紅書、微博、抖音一眾的網絡平臺中,表達現代貴族看似抱怨、苦惱的一幕,實則是在清新脫俗的裝逼,甚至還一度上了幾天熱搜,「凡學」的出處是日本漫畫《凡爾賽的玫瑰》,講述主要是貴族生活的感覺,後來演變成為一種話術,正話反說,非常刻意的表達方式。
  • 「凡爾賽文學」是個什麼鳥?
    這兩天看了庫小七站長群裡有關凡爾賽文學方面的文章,感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慨嘆自己的的確確是個井底之蛙,網絡上出現這麼火爆的一個文學現象,自己這個也許勉強可以算得上的文學愛好者竟然對此一無所知,真是慚愧萬分,於是急忙充分利用空閒時間惡補了一通有關「凡爾賽文學」的知識,算是對這個新鮮事物有了一些粗淺的認識。
  • 衝上熱搜的「凡爾賽文學」到底是什麼梗?怎麼就火了?
    「凡爾賽文學」並不是中法文學友好交流的衍生產品,據說創立這個說法的是微博博主@小奶球,她不僅在豆瓣上創立了凡爾賽學研習小組,還總結了凡學三要素:  · 先抑後揚,明貶暗褒(不能直接炫耀,沒有「凡」味兒)  · 自問自答(沒有觀眾就創造觀眾,營造一種被關注的氛圍)  · 靈活運用第三人稱視角(藉助他人之口讚美自己,才更高級)
  • 凡爾賽文學是什麼梗?凡爾賽文學朋友圈語錄分享[多圖]
    凡爾賽原指法國巴黎的衛星城,法蘭西藝術的明珠。凡爾賽現在用來代表一種精神,它不和任何金錢和地位掛鈎,任何人都可以用過自己的努力,凹出「貴族」feel。通俗的解釋,就是如何優雅的裝X和秀優越。 凡爾賽文學是什麼梗?凡爾賽文學朋友圈語錄分享 先抑後揚,明貶暗褒 示例1:「我到底哪裡值得別人關注,感覺自己就很普通啊
  • 「凡爾賽文學」的熱度過去了,「反向凡爾賽」的熱潮又開始了
    前段時間,凡爾賽文學刷屏了網絡,甚至有網友編纂了專門的詞條,對凡爾賽進行了專業的名詞解釋,比如下面這樣的——其實摸娛貓用簡單的一句話就可以概括凡爾賽文學:「用最低調的話,裝最高調的幣。」自從凡爾賽文學火爆全網後,不少網友都深得凡爾賽文學的精髓,玩梗一個比一個6,在網上大秀自己的「文學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