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煩惱都有解藥,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2020-12-22 娜姐絮語

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煩惱其實就是我們的心魔,很多時候就是我們放不下,想不開,看不透,忘不了。生活到底是沉重還是輕鬆,完全依賴於我們怎麼去看他。能笑對煩惱,那麼煩惱都有解藥;如果擺脫不了它,那它就會如影隨形地伴隨左右,生活就成了一副重重的擔子。

煩惱是一個不良心態的衍生品,也是會傳播的情緒。例如某一天早上你出門上班晚了,工作遲到了,想到遲到可能會扣工資之類的導致你心煩意亂,結果導致一天的心情都不佳,遲到的事情沒在心中過去,工作的失誤又來了,所以你開始抱怨這一天的不順,煩惱這一天怎麼會發生這麼多不好的事情。其實我們回看下過程,遲到是自己沒有按時起床或者是其他事拖慢了我們的動作,我們該做的是明天定好鬧鐘早些起床或者做事情動作再快些,保證以後不再遲到。所以煩惱都有根,排解靠自己的好心態。

其實煩惱算不上對生活的折磨,僅僅是一種打擾。每一天都是新的一天,一覺醒來不論快樂與否太陽都照常升起,你改變不了地球的運作,唯一能改變的就是自己的心態。煩惱來的時候,不要怨,也無須煩。它擾亂你,也成全你。有時候一個開心的事,就讓剛萌芽的煩惱消失殆盡。走不出的煩惱,都是自己沉浸其中不想抽離。連煩惱都扛不住的人,一定是沒有經過命運歷練的人。一個經歷了命運各種磨練的人,若依然能從容看世界,這樣的人,遇煩惱只會拈花一笑。煩惱而已,由心而生,不想自然無。

凡事,看淡一點,看輕一點,人,就會活得很幸福。人生當中,所有的煩惱都是自找的,活得糊塗的人,容易幸福;活得清醒的人,容易煩惱。有些煩惱不過是遇事不如自己的心意,執著於自己理想的目標,稍有落差,就心生煩惱。生活中一較真便煩惱遍地;而計較少的人,煩惱自然也不會打擾。所以,人生的煩惱都是自找的。不是煩惱離不開你,而是你撇不下它。人心越複雜煩惱就越多,試想兒童的生活,用一片童心來思考問題,很多煩惱的問題就迎刃而解。

自己不給自己煩惱,別人是無法給你煩惱的。每天試著給自己一個希望,不為明天而煩惱,不為昨天而嘆息,只為今天更美好。世上沒有過不去的事,只有想不通的人,把心放大,煩惱自然就少了,快樂也就隨之而來了。餘生,願你每天都開心快樂,不被煩惱所困擾,不被疾病所折磨,過你想過的生活。

相關焦點

  • 詩詞丨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朱自清《匆匆》時間永遠都比想像中要走得快些,驀然回首,一切都是過眼雲煙。你我,不過是這人世間,來去匆匆的過客。人行天地間,忽如遠行客。世間三千事,煩惱在人心。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萬事若懂得,人生方幸福。世上本無事,何必太苦惱?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 詩詞:世間所有的煩惱,都有解藥
    文丨國粹君有首歌唱道:「最近比較煩,比較煩……」身為凡人,自然免不了有凡人的煩惱,誰也無法了無煩擾,平靜無事地過完一生。人生失意時常有,在面臨生活困境時,我們不免心生疑惑:為什麼煩惱總是圍繞左右,該怎樣去化解?其實,所有的煩惱,都有「解藥」。
  • 「人生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人生本來是沒有什麼煩惱的,凡是煩惱都是自己找的。 沒有放不下的煩惱,只有放不下的自己。 其實,心就是一個容器,煩惱憂愁多了,快樂就少啦;日子是自己的,想開點,看開點,生活就是如此的平凡,簡單! 「心大則萬物皆通,心小則百物皆病。」唯有修煉自己,方能走的順暢。 把心放寬了,不爭、不愁、不氣,就能釋懷很多,就能輕鬆很多,人生之路,才能越走越順,別為小事發愁,壞了自己的生活。
  • 《道德經》:世上本無事,一切皆是庸人自擾!凡事不入心便無苦海
    其實在幾百上千年前,古人就已將「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這樣的道理告訴了我們。凡事皆入心,世俗便為苦海世人常說:人生是一場苦海。這句話體現的是現實的狀態,但並不完全對,人生的確是苦海,讓許多人都感到了一種拘束和痛苦,但這些痛苦的根源其實並不是「人生」本身。世間萬物,不過都是空無一物,只是一場虛妄,在人生這一場虛妄之中,總會因為主觀的錯誤執念,而給自己帶來無休止的苦惱,人生的痛苦與煩惱都是如此。
  • 《世界上所有的煩惱,都是自找的》: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文/無語追求完美沒有錯,可怕的是追而不得後的自卑與墮落。即使缺陷再多的人也有其閃光點,正如再完美的人也有缺陷一樣,能夠發揮自己的長處,照樣可以贏得精彩人生。《世界上所有的煩惱,都是自找的》生活中,有時我們會因過去美好的記憶而對現狀產生不滿。工作中,我們會因同事無心的一句評論而念念不忘……,許許多多的事總會讓我們感到煩躁不安,悶悶不樂。一個人的心態決定著生活的質量。
  • 「夜讀」所有煩惱,都有解藥
    1大千世界,誰都會有煩惱。遇到煩惱的事情,誰都想求些「解藥」。老家有一位花阿姨,前半生過得很辛苦,好在如今孩子都有好出路,村裡人都很羨慕她。她尤其愛跟閨蜜董阿姨比,看著董阿姨家有、自己家卻沒有的東西,她總不自覺地眼紅心熱,也不去掂量自己家的實際情況,就非要去分個高下。年輕時比誰長得好看、誰老公對自己好,現在老了,就開始比自家的兒女。比如,董阿姨家的女兒找了個女婿,年輕有為、有車有房,人長得也俊俏。
  • 人生多憾事,世事兩難全,煩惱本來無,庸人自擾之
    煩惱本來無,庸人自擾之。人生旅途中,幾乎不可避免地會遇到煩惱、失意、痛苦、歡聚和分離。這些就如我們的衣食住行、柴米油鹽醬醋茶一樣,幾乎是不可或缺的。太多的不如意,太多的煩惱,困擾著我們的生活,幾乎每個人都會有各種各樣的煩惱,而正是因為這些煩惱的存在,讓我們更加明白了幸福的內涵和快樂的真諦。生活裡,有些煩惱來自現實物慾的誘惑與貧富懸殊的壓力。
  • 所有的煩惱,都有解藥——「來發老娘舅」調解工作室落戶寧波江北矛...
    所有的煩惱,都有解藥——「來發老娘舅」調解工作室落戶寧波江北矛調中心 2020-08-03 16: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人生的這幾種煩惱,都有相應的解藥,越早知道活得越輕鬆自在
    人生的這幾種煩惱,對心態好的人來說,都會有相應的解藥。1對於欲望,知足是解藥。《菜根譚》中有這樣一句話:忽睹天際彩雲,常疑好事皆虛事;再觀山中古木,方信閒人是福人。意思是:知足常樂者,才是有福之人。人往往都是這樣,擁有幸福的時候,自己不知道珍惜。總覺得,幸福是別人的,只有煩惱是自己的,身在福中不知福。有時候,不是生活對我們不公,而是我們的欲望太多。
  • 你為什麼有這麼多煩惱?
    經常聽到有人抱怨說,為什麼我有這麼多的煩惱?其實人生不如意事長八九,心裡總是會有些煩惱,但大多數煩惱是自己給自己找的。我們要學會知足,學會放下,只有這樣,才能活得輕鬆,少些煩惱。來自抱怨的煩惱同事小胡經常抱怨他的工作太多了,總是做不完,一件事還沒結束,另一件事又來了,永遠做不完的工作。但這些都在他的工作範圍內,既然你選擇來上班就要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
  • 王陽明:人生的可悲之處,莫過於庸人自擾!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今天勿想明天事,無心無念過今朝。人生所有的煩惱,都是庸人自擾。心緒不好,才會滋生煩惱,人生唯有調整好自己的心態,穩定自己的心境,才能不被外物幹擾。人生,就是一場修心的過程。莊子曾說,乘物遊心。
  • 什麼是解脫之道?不生煩惱
    所有的煩惱都和我們的認知有關。現在社會上也經常提倡重塑三觀,如果一個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有問題,那他隨之的行為也會存在問題。其實我們學佛的人也是叫重裝系統,給這三觀安裝正確的系統。通過修學把佛法的智慧落實到心行上,轉變為自身的認識。只有這樣,遇到問題的時候才能以佛法的正見來看待,從而解決煩惱。
  • 世間本無事,好事之徒自擾之……
    #梅西#世間本無事,好事之徒自擾之……歐冠第三輪瞬間,一大幫來自足球荒漠的好事之徒如同沉渣泛起集體達到了高潮,極盡挖苦嘲諷乃至謾罵之能事,剎那間惡臭無比……不得不佩服噴子們斷章取義的能力和為黑而黑的無恥嘴臉。
  • 人生於世,庸人自擾,便是自尋煩惱
    許多時候,我們不是跟事過不去,只是跟心過不去。總是太在乎,可真正在乎你的並不多;總是怕失去,當真正失去時又能奈何?人活一世,庸人自擾,實際上便是自尋煩惱;想得開見到光亮,有努力的方向;想不開,困於局內,唯有痛苦。
  • 【每日成語積累】庸人自擾
    注 釋 平庸的人無事生事;自找麻煩。 庸;不能寫作「傭」。 出 處 《新唐書·陸象先傳》:「天下本無事;庸人擾之為煩耳。」 近義詞 近義詞——杞人憂天 反義詞——聊以自娛 結構及用法 含貶義。
  • 康熙口中的國之利器,這精華的三句,凝聚古人的大智慧
    當他寫完這一部作品後,感慨道「天下無餘智」。而這部作品就是《智囊全集》,這本書也的確經得起這樣的評價,康熙皇帝認為它是「國之利器」,曾國藩將它放置在案頭,紀曉嵐對它愛不釋手,毛主席對它多次點評。能受到這麼多名人追捧的書,定有它不同尋常之處。而這三句,更是其中精華,凝聚了古人的大智慧。一、世本無事,庸人自擾。唯通則簡,冰消日皎。
  • 世界本不完美,何苦要困頓其中,庸人自擾?
    有位朋友,她說最近總是感覺壓力大,睡不好,究其原因,她是一位企事業單位的高管,工作兢兢業業,凡事都追求完美,無瑕疵。可是最近,她的一位從前的同事到她們這邊來指導工作,視察了一遍她的管轄片區,就對她說,你們這裡不行,應該整改,那邊也不行,需要整改……反正,在她這位各方面都可謂積極分子的同事『指導』下,我這位朋友所管轄的片區哪兒哪兒都不合格。
  • 人生的可悲是庸人自擾的精神負累,擺脫精神上的枷鎖,你會更灑脫
    莊子一書中曾說:人生的可悲是庸人自擾的精神負累,精神上的枷鎖,才是最可悲的,自作自受,自怨自艾。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修心重要的是拋開精神的負累,以無心無念之態修養自我,這也是福運與事業豐收的根源。人生避禍就福也在於修行自己的心緒、善緣,如果心緒雜亂,生活和事業必然會越來越糟糕。我的人生,我做主。當自己的人生被外界紛擾所影響,閒來無事也會添加幾分愁緒的時候,人生禍患就此而生。
  • 西安青年讀《菜根譚》一書,內心感悟:花有重開日 人無再少年
    因為一本《菜根譚》我竟讀了三年卻才讀了不到三分之一,《菜根譚》就是今天我要給大家分享的一本好書,沒有之一。「菜根」一詞出自北宋學者汪信民的一句「咬得菜根 百事可做」意思是一個人只要能適應清貧艱苦的生活,以後無論做什麼事都會有所成就。明代洪應明先生見到這句話後便有感而發,就去菜根的意思,定「心安茅屋穩,性定菜根香」為中心思想,寫下了流傳至今,長盛不衰的經典語錄《菜根譚》。
  • 人生,大部分的煩惱,都是來源於這3件事
    在現代的生活當中,很多的煩惱,都是來自於庸人自擾。心靜,其實指的就是為人處世當中的自然和平和的心態。在這個世間,哪裡有這麼多的煩惱的事情,多半來自於在遇到困難和挫折的時候,想不開、看不破和放不下。有一天,佛陀在舍衛國法布施,開示眾比丘:大部分的愚人大多的煩惱,都是因為這3件事情。對於不該想的東西,偏要去想。對於不該說的東西,偏要去說。對於不該做的東西,偏要去做。什麼是不該想的東西偏要去想呢?其實就是不修十善業的意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