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陳虎:財務數字新基建——財務的算力、算法和數據

2020-12-18 財務雲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2020年11月14日,由中興新雲服務有限公司主辦,ACCA(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中國總會計師協會信息化分會等協辦,工業和信息通信業管理會計推廣應用聯盟支持的「2020 中國財務雲創新大會·成都峰會」在蓉城成功舉辦!本次活動匯聚了200餘位來自各大企事業單位、高校、會計師事務所、管理諮詢公司和國際會計師組織等的管理者和行業專家,圍繞「財務數字新基建」主題分享專業洞察與實踐經驗。

中興新雲總裁陳虎先生致歡迎辭並分享了主題演講。應眾多讀者要求,我們將內容整理成文字稿,以饗讀者。

財務數字新基建——財務的算力、算法和數據

非常感謝大家蒞臨此次峰會現場,感謝我們邀請的發言嘉賓——來自中央財經大學的劉俊勇教授,北京國家會計學院的張慶龍教授,還有來自中石油的郭延峰郭總;感謝來自成都飛機、瀘州老窖、雲南白藥、陝煤等優秀企業的嘉賓代表,應邀來為我們的成都峰會進行相應的分享。這是一次思想的盛會,也是一次行業的聚會。

今天峰會的主題是財務數字新基建。傳統基建是指傳統的「鐵公基」項目,主要包含鐵路、公路、機場、港口等基礎設施。與傳統基建不同,新基建發力於科技端,主要包含5G基建、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等七大領域。新基建在「大智移雲物」等技術的推動下,提供著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等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服務。

在這樣的背景下,財務的未來應該朝著什麼方向去發展?企業財務如果想要實現數位化轉型,必須上升到新基建的高度上去建設。財務數字新基建包括了在財務組織重構、流程優化、運營模式創新、智能化技術應用等方面的投入,其本質涉及到財務的三個概念:財務的算力、算法和數據。

一、財務的算力

財務的算力指財務的計算能力。它是伴隨著整個社會的計算能力而發展的。

全社會的計算能力經歷了五次重大的革命:第一次,算盤。第二次,計算器或計量尺,當年中國製造原子彈時用計算尺就可以計算出原子彈的爆炸當量。第三次,計算機,1946年第一臺計算機的發明使得人類的算力往前邁出一大步。第四次,網際網路,從單體計算機到伺服器,再到小型機,使得計算機能夠以網絡的方式連接在一起。第五次,分布式計算,即雲計算中心的成立。

社會的每一次計算能力的提升都會帶來財務算力的提升。在這五次演進中,財務的算力也經歷著從手工記帳法到會計電算化、到ERP,再到有了雲計算,產生了財務雲的分布式信息系統。我們在微服務架構下重新解構ERP,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基於企業內外部互聯的財務雲信息系統。由此可見,信息系統的進步會提升財務的算力。

二、財務的算法

會計本質上是一種算法。傳統財務的算法構建在會計恆等式和會計科目上,「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因此「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企業將紛繁複雜的經濟業務壓縮在會計科目中,按照通用會計準則,形成一套數據體系,對外形成企業價值的體現,同時成為國家治理的工具。簡言之,「以會計準則為基礎的會計政策體系+會計科目+會計帳戶+會計報表」 共同形成了國家治理和企業價值體現的工具,這是一套傳統的算法。

隨著企業管理的快速發展,我們在這套算法基礎上又做了細化,將會計科目細分至三級、四級上,並增加客戶、供應商、部門、員工等核算維度。但本質上還是基於傳統的會計算法。A·C 利特爾頓在《會計理論結構》中曾說過:「會計方法本質上屬於統計學」,因為會計的核心是由帳戶組成的,帳戶的背後就是會計科目,它是對經濟事務大量的數據進行分類、濃縮和簡化。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傳統計算能力是有限的,我們無法做大規模的計算。

同時,傳統數據採集能力也是有限的,我們無法做大規模的採集。換句話說,算力的變化並沒有帶來算法的進步。但其實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是有大量算法要予以實現的,比如傳統管理會計中的戰略、計劃和預算、產品和服務交付、風險與控制、績效與評價等職能背後蘊含著許多算法不管是全面預算管理中如何進行預算預測、績效管理中如何進行KPI考核,還是風險控制中如何進行風險點計算、客戶及供應商管理中如何進行授信評估等,這些過程中都包含著一系列算法。每一個算法都對應著相應的決策點,我們需要為這些決策點提供相應的數據及算法支撐。然而,傳統財務的算法已經無法滿足管理會計的要求和企業經營管理的需求。

40年前,財務最大的變化是會計電算化和ERP的誕生。15年前,財務最大的變化是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逐步建立與推廣。而未來的15年將迎來企業算法的巨大變化,在算力的支持下,算法將有機會得到大規模的更替和改造,進行不斷的迭代和演進。

三、財務的數據

有了算力的支持和算法的要求,企業對數據產生了前所未有的渴望。但以會計科目為基礎的數據收集體系遠遠不能滿足需求。2019年是財務數位化的元年,日漸成熟的人工智慧技術提高了財務的計算能力,擴大了財務的數據採集能力。從2019年開始計算,未來15-20年,財務將會全面走向數位化。

財務數位化對企業有以下要求:

第一,實現企業數據的廣泛採集和全面獲取。不僅要獲取財務數據,還要獲取業財一體化的數據,如業務過程中的行為信息、交易信息、結果信息等;不僅要獲取企業內部數據,還要獲取外部數據,如行業數據、國家宏觀經濟數據等。

第二,在廣泛採集的基礎上,對數據進行加工和整理,進行相應的算法計算。

第三,將數據分析結果可視化地展示。

數學是一個廣泛的學科,會計在一定意義上其實是數學的分支。複式記帳法的發明者盧卡·帕喬利是數學家,管理會計界泰鬥羅伯特·卡普蘭也是數學家,會計與數學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但過去企業用到的算法,可能僅包括四則混合運算,這僅僅是算術而非數學,我們並沒有很好地利用這個工具。

現在,我們需要重新利用數學工具進行企業分析能力的進階:

第一,對數據進行質量描述、分布式檢驗、相關性計算,幫助用戶理解數據,發現隱藏的問題。我們要用數據發現肉眼難以觀測的問題,因此需要得到數據的最大值、最小值、方差、均值、眾數、峰度、偏度等一系列數學描述。

第二,對數據進行加工、建模和計算,通過模型理解數據深層次知識,並利用模型進行預警和預測。因此分類、回歸、聚類、推薦、時間序列等數學方法在未來都會應用到預算、現金流預測、投融資決策、稅收籌劃、客戶畫像等財務領域。我經常提及財務需要關注「五新」,即新客戶、新產品、新商業模式、新技術、新行業,這些在未來都需要通過數據和算法進行相應的支撐。

財務在過去的40年間一直在做標準報告,未來應當加深對數據的理解,包括認識什麼是元數據、主數據、數據質量、數據標準等,以及如何進行數據加工清洗、數據的算法建模、數據的可視化展示,從而進一步了解事物的變化趨勢、分析問題的原因及可能的結果、思考應當採取怎樣的行動應對等。

以上是財務算力、算法、數據的三個核心概念的內涵。未來,在「大智移雲物」技術的驅動下,財務的算力將大幅提高,算法會更加豐富。

2006年,我們首次提出了「戰略財務、業務財務、共享服務」三分天下的財經管理模式,很高興看到這個理念在整個財務界已成為標準。今天,我們再提出一個新的概念——未來財務是經營算法的天下。財務通過經營過程中採集的內外部數據,幫助企業制定經營的算法,實現運營管理的「自動駕駛」。

四、財務的三個層次

在了解了財務的算力、算法和數據後,我們再來看下財務的三個層次。

第一層次,財務是基於「操作、標準和規則「的工作。這也正是當今甚囂塵上的「會計的消亡論」所指的部分初級的標準化工作。這些言論認為會計就是一系列「票帳表錢稅」的操作,認為企業的財務部門僅僅遵循國家財政部制定的一系列標準,認為會計僅僅執行企業的制度和相關的八項規定等一系列規則。這些只是對於財務最初級的看法,如果僅僅定義在這個層面,那麼會計在未來的確會被計算機取代。

第二層次,財務是基於「業務、流程和系統「的工作。企業需要高效協同、實時反映、快速決策,因此要做到業財一體化,將財務提升到業務層面。業財一體化對企業提出以下要求:

將企業的營銷、銷售、生產、採購、研發、交付、售後等一系列的業務活動與財務相結合將從採購到支付、從訂單到收款、從員工到報銷、從薪酬到支付、從投資到資產等一系列財務流程與業務流程打通建立一個完整的財務雲信息系統架構,使其能夠高效支持信息採集與業務運作。第三層次,財務是基於「數據、算法和規則」的工作,是企業的算法中心。在過去,管理者憑藉直覺、經驗和感覺進行決策。而在未來,任何決策都需要數據和建模,管理層通過算法提供支撐,降低經營過程中決策的風險和錯誤的概率。此外,財務作為規則將幫助企業調整經營狀態、經濟結構和發展方向,並通過數據驗證規則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因此,在未來,財務部門不會消亡,財務人員也不會失業。2017年我們寫了一本書叫《財務就是IT》,當時我們提出財務從本質上來說是數據的加工、處理和展示的中心,所以加上IT才能「插上翅膀」。今天我們再提出,財務部門的結構將轉化為「財務+IT+DT」,即「財務部門的職能+IT部門的工具+數據管理的科學」。所以從人才培養的角度來看,過去企業需要的是懂規則、懂操作、懂標準的財務人員,未來企業需要的則是懂財務會計+懂信息技術+懂數學或統計的綜合型人才。總之,財務的發展應該從「倒後鏡」到「儀錶盤」到「導航儀」,才能滿足企業未來的訴求。

最後,跟大家分享一句話「記錄是一種權利,數據是一種力量」。財務部門擁有記錄的權利,而財務部門掌握的數據是企業獲得競爭優勢的力量。以上是我對於財務在未來發展的一些體會,非常感謝參加會議的各位同仁,希望我們能夠攜手改變會計,再造財務,謝謝!

原創聲明:本文作為中興新雲·財務雲包括書面研究、社群互動和會議在內的持續性資訊服務的一部分發布。版權所有 2020 中興新雲。未經許可,不得複製。保留所有權利。

相關焦點

  • 數據中臺夯實數字經濟創新之基,科傑大數據榮登36kr「新基建創業榜」
    2020年是「新基建」元年,越來越多的創新在5G、物聯網、工業網際網路、人工智慧、雲計算、數據中心、數據智能、智能交通基礎設施和智慧能源基礎設施等多個領域開花。這些創新大多都來自極具成長性的初創企業,深耕於「新基建」的各個領域,是「新基建」的參與者和見證者。
  • 浙大陳俊教授:數字經濟時代,智能財務的全方位範式轉型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與持續迭代,在當前大智移雲的時代下,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也從電算化、信息化發展到數位化、智能化。同時,財務工作也愈發地依賴於技術進步與數據驅動。當以數據、算法和算力為基礎的財務智能化成為發展趨勢與業界共識,這會對財務工作造成怎樣的影響?財務會計崗位是否會被智能財務所取代?
  • 澎思科技曲瀚:AIoT 新基建,算法為底座,服務為核心 | AI 安防峰會
    本屆峰會以「洗牌結束,格局重構」為主題,會上代表未來新十年的15家企業,為現場1000餘位聽眾和線上幾十萬觀眾,分享迎接安防新十年的經營理念與技術應用方法論。在下午場的演講環節上,澎思科技副總裁曲瀚為峰會帶來了精彩的演講。澎思科技認為人工智慧新基建的一個核心就是AI的基礎設施化,分為技術基礎設施和融合基礎設施。
  • 「2020中國AI算力報告」出爐:中國怎麼解決GPT-3的算力難題?
    而且,隨著模型參數和訓練數據越來越大,若算力跟不上,GPT-3根本「跑」不起來。我們可以用petaflops/s-day這個單位來衡量算力,可以玩「變臉」的生成對抗網絡(GAN)大概需要3petaflop,目前全球第一快的超級計算機日本的富嶽Fugaku ,每秒550petaflop;而GPT-3計算需求居然達到了3640petaflop。
  • AI新基建:智慧城市的十支「精銳部隊」
    因此,作為全行業最先專注AI賽道的科技媒體,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重磅啟動「2020最佳AI新基建年度榜」評選,尋找AI+智慧城市、IoT、晶片、工業等10多個行業的新基建領航企業,以及其新基建標杆項目。為政、產、學、研、投五界的決策者,做權威參考與項目引薦。
  • 智聯招聘集團財務長成進:財務如何圍繞企業增長和價值創造發揮...
    作為國內財資生態業界的年度盛宴,本屆財資節以「數智賦能生態共贏」為主題,立足全國視野,以數位化、平臺化、生態化為新基建,打造中國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新引擎,推動經濟向平臺化、融合化、生態化發展,促進企業提高財資經營能力和可持續健康發展。
  • 新中大韓愛生:新基建賦能建企數位化轉型
    結合當前國家「新基建」領域的政策,我們也進行了一些系統性的研究和思考、走訪了一批建築行業的頭部企業,針對「新基建」如何賦能企業數位化轉型,我們研究出了這樣一個框架模型(圖)。最底層算力(IaaS),包括企業數據中心、IT基礎設施、5G等內容。這個其實就是本次「新基建」提到的信息基礎設施建設。
  • 戈壁創投合伙人胡唐駿:企業數位化、智能化轉型進程中的數字新基建...
    6月23日,36氪舉辦了WISE2020商業新生態線上暨企服金榜發布峰會。本次峰會正式發布了「WISE2020企服金榜」,評選出多個企服賽道上的優質代表,旨在幫助企業服務領域的供需雙方縮短企服決策周期、降低試錯成本、提高應用效率。
  • 「新基建」之下,人工智慧的機遇和挑戰
    通信世界網消息(CWW)近期中央密集出臺相關政策,各省市陸續出爐2020年重點建設項目,「新基建」成為當前各界關注重點。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提出將加快推進國家規劃的重大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其中明確提出將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
  • 戈壁創投:數字新基建背景下,我們看好什麼樣的公司?
    而以5G、物聯網、工業網際網路、衛星網際網路為代表的通信網絡基礎設施,以人工智慧、雲計算、區塊鏈等為代表的「新技術基礎設施」,以數據中心、智能計算中心為代表的「算力基礎設施」,以及應用了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的「智能交通基礎設施」、「智慧能源基礎設施」等,也在今年4月被國家發改委明確納入「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範圍。
  • 微眾銀行發布「數據新基建」白皮書,助力釋放數據要素生產力
    會上,CCF區塊鏈專委會委員、微眾銀行區塊鏈底層平臺研發負責人李輝忠發布《打造數據新基建,釋放數據生產力》白皮書。 微眾銀行數據新基建白皮書今年10月27日,微眾銀行副行長兼首席信息官馬智濤在第六屆萬向區塊鏈全球峰會曾發表主題演講,闡釋了微眾銀行關於打造人工智慧、區塊鏈、雲計算、大數據等為基礎的數字
  • 家庭財務規劃乘風破浪 中信保誠推出「金剛智選」
    中信保誠「金剛智選」保險計劃由中信保誠「金剛智選」年金保險(分紅型)和中信保誠「穩利人生」年金保險(萬能型)組成,7天至75周歲人群可投保,保障期為25年,支持3年、5年和一次性繳費,並有躉交、年繳、半年繳、季繳、月繳多種繳費方式可選。
  • 「遲來」的《三體》、網盤的「無限戰爭」、新基建遭遇老齡化|極客...
    至少在中國網際網路行業,剩者不一定為王,遊戲要繼續,總有新玩家入場。這一次無線遊戲輪到了個人網盤賽道。最近,「阿里雲網盤」內測成功引起了大家的關注,非會員用戶 1 TB 存儲空間、最重要的是非會員不僅能在線瀏覽視頻文件,而且下載速度能飈到 11MB/秒。雖然阿里並沒有對產品透露任何官方信息,但是人們明白,阿里雲網盤每個特性,對標的都是目前國內網盤業務的霸主,百度網盤。
  • AI 新基建元年,平安城市第一排聚光燈為誰而亮?
    2020年,在人工智慧「新十年」和「新基建」新時代疊加前來之際,所有AI公司皆投入到了新基建三大版塊之中,相繼成為新基建主力軍中的一員。 在即將到來的年末,作為全行業最先專注AI賽道的科技媒體,雷鋒網重磅啟動「2020最佳AI新基建年度榜」評選,尋找AI+汽車、IoT、晶片、金融、安防、醫療等10多個行業的新基建領航企業,以及其新基建標杆項目。為政、產、學、研、投五界的決策者,做權威參考與項目引薦。
  • 埃森哲大中華區SAP業務財務負責人李珍:財務的數位化轉型之旅|1218...
    本次財資節以「數智賦能生態共贏」為主題,立足國家推動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工作要求,以數位化、平臺化、生態化為新基建,打造中國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新引擎,推動企業財資力新發展。嘉賓觀點和語錄回顧數據驅動,助力財務數位化財務部門掌管著大量數據,了解整個企業的經營情況,扮演著推動企業轉型和制定戰略決策的關鍵角色。李珍表示,在企業智能轉型的進程中,要實現財務數位化,應該具備以下條件。
  • 嘉楠亮相GMIC Live 2020 「區塊鏈+AI」加碼新基建
    針對目前火熱的「新基建」概念,嘉楠表示其重點在於數字基建,無論AI、大數據還是區塊鏈,這些技術在新基建框架中的協同作用將產生遠大於網際網路經濟的價值體量,其背後亟需底層技術的突破。目前嘉楠「區塊鏈+AI」戰略取得長足進展,以場景為先導打造算力平臺,已相繼實現了在區塊鏈計算、智能園區、智能能耗等領域的落地。
  • 聚焦第三屆智能財務高峰論壇,金蝶深度解讀2020中國智能財務應用
    我國黨和政府十分重視人工智慧技術的研發與應用,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其中對人工智慧技術發展進行了重要表述。上海國家會計學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劉勤教授在本次峰會上指出,智能財務的本質就是利用智能技術對財務管理的重構。智能財務研究的重點是對應用場景的關注。
  • 智能財務師:大智雲時代傳統財務轉型的關鍵橋梁
    在「大智移雲物區」等新技術風起雲湧的數字經濟時代,智能化技術將會對所有行業、所有企業及人類生活帶來深遠影響,智能財務成為學術界和實務界共同面臨的新鮮事物,其理論探討與實踐探索引發廣泛社會關注。2019年十大戰略科技涉及智能、數位化和格網三個主題,2020年十大戰略科技涉及以人為中心和智能空間兩個主題。可見,智能化技術將會對所有行業和所有企業帶來深遠影響,財務領域也不例外。在「大智移雲物區」等新技術風起雲湧的數字經濟時代,數據成為新型生產要素(中共中央和國務院2020),「上雲用數賦智」成為主導經濟發展的新動能(國家發展改革委和中央網信辦,2020)。
  • 探智立方提供一站式全自動票據識別技術服務,賦能企業數字基建
    探智立方提供一站式全自動票據識別技術服務,賦能企業數字基建 來源:財訊網 • 2020-07-03 14:32:00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
  • 喜訊丨會計學子勇奪2020年全國高等院校財務數智化大賽(財務大數據...
    11月22日,由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高等財經教育分會作為指導單位,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為主辦及技術支持單位的2020年全國高等院校財務數智化大賽(財務大數據賽項)全國總決賽圓滿舉辦。我院2018級會計學(大數據實驗班)專業的王業億、李欣林、孫鈺婷和葉火煜四位同學,經過校內和省賽選撥,在學院王雪、蔡利兩位老師的指導下,斬獲全國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