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之前被曝出侮辱女性不雅言論的CBA外援勞森在其微博放出道歉視頻。
勞森在視頻中聲稱,自己很愛中國,在深入了解了中國文化後,已經明白了自己的行為在中國人看來是不可接受的。
針對飽受非議的侮辱女性言論,他表示自己沒有不尊重他人的意思,視頻中兩人擺出的姿勢只是在跳舞,自己用"cake"形容對方,是在稱讚對方的身材,並不是不尊重對方。
勞森還解釋了自己為什麼會在星巴克與國人發生口角。他聲稱自己當時戴著耳機,並沒有聽清楚對方到底說了什麼,因誤解對方的意思,誘發了這場衝突。
當初,勞森於9月18日發表了不雅言論,並在不久之後被媒體曝光,時至今日已經一周多了。在經歷了一周多的"文化學習"之後,他的回應是否真誠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他的回應顯然是在避重就輕。
"chinese women got cake on the low, might swith up stance lol."
這是勞森的原話,翻譯成中文的意思大概是,"中國女人的身材還是挺豐滿的,我得換個姿勢了"。
單就上半句來看,用cake來形容女性,的確有認為其身材好的意思,但下半句明顯有性暗示意味。無論被形容的是不是中國女性,都毫無尊重對方的意思。
在用詞上強詞奪理,這樣的"道歉"顯然沒有誠意,甚至也算不上聰明,畢竟從小學到大,誰還不懂幾句英語呢?
其實,此人發表如此言論其實並不稀奇,在來到中國以前,勞森便早已劣跡斑斑了。
在為掘金效力期間,他曾因家庭暴力被警察逮捕,並因此被對方告上法庭。
他還曾因酒駕,和警察發生衝突,並因此被禁賽罰款。
還有人爆料稱,他曾因一點小小的爭執,對同行的女孩大打出手,並用言語侮辱對方。
即使不發表歧視言論,此人的道德水準絕對在水平線以下。
所以,此事一經媒體曝光,便迅速引爆了輿論,身為外國人,他的不當言行精準地撩撥到國人的神經。
這其實不難理解,在大眾認知以及社會現實中,外國人在中國一直有"超國民待遇"之嫌。
9月25日,上海交警在例行巡邏時,依法查獲了違法駕駛的王某。此人在騎摩託時不僅沒有帶上頭盔,也沒有攜帶駕駛證。在面對警方的詢問時,他的表現堪稱匪夷所思。
他聲稱自己是韓國人,為韓國的領事館工作,自己的駕駛證也是韓國的。但民警並沒有被輕易糊弄過去,畢竟王某的普通話口音很重,明顯在中國生活了很長時間。經民警反覆詢問,王某終於承認自己撒謊了,他在浙江台州長大,是土生土長的中國人,如今在上海做外賣騎手。
民警也曾問及他為什麼要冒充外國人。"因為我送外賣,如果我犯錯你肯定把車收走了。"王某如此回答道。其潛意思自然是,如果警方認為我是韓國人的話,應該就不會收走我的摩託車了。
這樣的想法的確荒唐而幼稚。但這也折射出了一些社會現狀。
3月31日,在疫情最嚴重的那段時間裡,一位坦尚尼亞籍男子在抵達北京後公然拒絕集中隔離,並最終回到了自己家裡。在居家隔離的那段時間裡,他不僅多次外出,還從不佩戴口罩,之後又拆除了安裝在家裡的報警器。此人的種種行徑極為惡劣,嚴重影響了周邊居民的生命安全,但警方與社區依然十分客氣,只是多次上門勸說,從未採取強制行為。
類似的新聞還有許多,面對外國人時,我們已經足夠友善,有時甚至達到了有些放縱的地步。
當主人展現出自己的熱情時,客人們至少也要禮貌一些,可少數外國人享受著超國民待遇,同時發表著歧視性言論,這樣的人自然是不受歡迎的。輿論對外國人不當言行如此敏感,自然也是情有可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