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醫生,我寫網文「直播」手術

2021-01-08 界面新聞

口述 | 真熊初墨

採訪、整理|KUMA

真熊初墨是一家三甲醫院的醫生,也是網絡文學的第一批讀者之一。寫故事是他保持了二十多年的業餘愛好,大學寫了10萬字,撲街,工作後在各大網站寫文近千萬字,撲街。去年,他開始寫自己駕輕就熟的醫療主題,在網上迅速走紅,上架一年多獲得了超過380萬推薦量。

醫生的業餘時間並不多,開始寫這部《手術直播間》後,他維持著緊張而古怪的作息:每天白天出門診,晚上七點前睡覺,半夜兩點半起床,寫作到清晨,日更一萬字。

從醫十九年,真熊初墨把無數個案例填到自己的小說裡,讀者說他的小說有醫療文裡難得的真實。但他不闡述複雜的故事,他覺得從醫生的角度去講手術臺之外的故事,包括醫患關係,有失公允。而醫生終究是無奈的,不可能有人一直活著,這是一場必輸無疑的戰爭。

以下是真熊初墨的口述:

1

我是個大夫,業餘愛好寫網文。在網文圈裡我算大齡作者,70後,四十多歲了。2000年我從牡丹江醫學院畢業後,就一直在大慶一家三甲醫院裡當大夫,到現在從醫正好19年。

學醫是父母的期望,那個年代,醫生的職業地位高。讀大學的時候我就開始看網文,我算是網絡文學的第一批讀者,見證了它的發展。最早網際網路不太普及的時候,都是在租書店裡租港臺出版的小說,那時候以黃易這些作者的書為主,內容上慢慢地從傳統文學往網文過渡。

我在網上最早追的小說是《紫川》,從2002年開始吧,一路追到哪年都忘了,因為它更新得特別慢,追著追著就追丟了。我記得很深刻的一個梗,2005年「魔獸世界」火起來的時候, 40人組隊打大副本,隊裡有人在YY語音上喊一句「《紫川》更新了!」隊友就紛紛下線先去看小說。

我本身也喜歡自己寫,上大學時差不多寫了10萬字,給《科幻世界》投過三次稿,文筆不行,都被退回來。具體寫的什麼現在都忘了,大概是自己天馬行空的想像,用科學解釋靈異事件的內容。

這麼多年,我寫過的東西得有1000萬字了。這純粹是愛好,我平時不喝酒,不愛蹦迪,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嗜好,沒事就喜歡自己想個故事寫一寫。去年我在網上看到醫療文有一種新的模式,叫什麼「系統流醫療文」,再加上那時候在看《豪斯醫生》,我就開始寫《手術直播間》,反正我的本職工作就是大夫,很熟悉,我就單純地寫一個一個的病例積累,想看看會不會有人喜歡。

說實話,《手術直播間》最開始我就感覺能火,就是壓根沒想到能有這麼火。2003年我開始嘗試網文寫作,寫類似遊戲的那種玄幻小說,往後一直寫的都是玄幻,也一直都苦於寫不出來。文章也沒人看,自己玩單機,發了幾十萬字,在網站上只有100多人來看。我嘗試過在很多平臺發文,都撲街了,以前用過的那些帳號都給忘了。

到這本書在起點中文網上架的時候,我是完全沒有粉絲積累的,開書10天之後,有300人收藏,300人在看,每天還有人固定給我投票,我就感覺這次讀者接受程度不錯。等到成績積累到一定量級,網站的編輯就過來籤約,一路這麼寫下來。

我們門診辦公室的主任有一天跟我一個朋友說,他看到一本好小說,寫醫療的,寫得特別好,一看作者就是搞醫療的。朋友一看,這不就是我的書嘛!我就樂一樂,身邊看我小說的人也就四五個,搞醫療的人還是忙,留給自己的時間不多,有些人下班回家玩玩遊戲,有的還得管孩子寫作業。

作為一個撲街多年的作者,作品火起來也算是一個夢想吧,有人看,我肯定要更加努力地去寫。今年起點所有小說裡更新字數我排第三,排行裡其他人都是全職在家寫作,我就沒辦法,只能用休息、娛樂的時間去寫。這一年多時間裡,我維持著很古怪的作息:白天出門診,午休時間寫一點,晚上下班回家改稿,吃完飯跟媳婦下樓遛遛彎,七點前睡覺,半夜2:30起床,一直寫到上班前。以前我跟朋友們出去吃飯聊天都到晚上11點多,現在不可能了,到7點左右我就自己回家,洗洗睡。

2

一開始我寫的案例是我遇到的,往後就是從書本、雜誌期刊裡找,還有同學、學術會上老師們講的案例,我就總結回來變成故事。

比如說破傷風的案例,其實破傷風的患者基本上大家都只是聽過,沒什麼人真見過,我剛上班的時候遇到一個破傷風的患者,十幾年過去了都記得,我就給寫進書裡了。還有2003年我在胸外科的時候,遇到心臟驟停的患者,來的時候還有心跳,剛把衣服一撕一剪,心跳已經沒了,我就直接用手術刀把胸腔剖開,捏著心臟上手術。

我這本書賣點就是案例,如果不寫這麼多案例,就跟都市文沒區別了,離開案例,就不叫醫療文。除了案例化用,書裡有個角色也有真實模版,是一位歲數特別大、水平很高的老教授,聽大家聊天說起他,都說他水平又高、脾氣又很刻薄。我就覺得他這個特點挺適合寫進去的。

寫作是一種傾訴欲的釋放。有一段我寫抗震救災,是2008年汶川地震的時候,我跟一個朋友頭天一聽說地震就開始準備東西想過去,我自己買了一大背包巧克力,結果沒去上。我倆想坐火車去,託親戚買票,親戚說火車票已經停了,不讓進川,別去給災區人民添麻煩,有國家呢,你們就好好地工作。這個事情成了我很深的遺憾,非典、甲流的時候我都在一線。非典時期,我出我們這的非典門診,穿著防化服接患者、開檢查,那時候所有的賓館、酒店都清空,給患者住,隔離好多天。

後來開學術會的時候,跟老師們一起吃飯,有地震發生後第二批去的腎內科大夫講他們的經歷,聽得熱血沸騰,熱淚盈眶的,我腦補出一個個畫面,寫成了這段故事。這是我最想傾訴的一段內容,醫療是我的日常生活,但抗震救災沒去上一線,特別遺憾。

醫院裡,難受的故事天天都在發生。我在胸科的時候,有個患者查出肺小結,外科手術切掉之後啥事沒有,我們認為已經痊癒了,術後也沒有放化療。但是他們六十多歲的老頭老太太朋友圈子,知道他得癌症了,別人就不跟他一起玩了,怕。他就跟另外一個得了差不多病的老頭一起玩,然後過年了,那個老頭沒過去那個年,他過完年下樓去找那個老頭,沒看到人,一問死了。他整個人心態都崩了,本來啥事沒有一個人,在家躺了十天,送到醫院,後來在醫院挺了二十多天就去世了。

前幾天看到同事發的一個故事,老爺子有冠心病,剛做完手術,東北到特別冷的時候這病高發,正常病房全住滿了,沒有地方,他住在走廊裡恢復,兒女都在南方,老伴半夜困,趴在病床上睡著了,睡這一覺的過程中老伴心梗犯了,早上起來人已經沒了。

剛上臨床那會兒,這樣的事挺難接受的。沒辦法,不接受不行啊,尤其像我們治療癌症的,患者都相處了幾年,關係都特別好,眼睜睜看著他人就沒了,心裡頭相當難受,不適應肯定是不行的,不適應的話,自己先沒了。

我家老爺子去世之前做手術,請的是上海的一位教授來做血管手術。術後腳血管就被脫落的小栓子給栓上了,肉眼可見從正常的顏色開始變黑。作為一個醫生,我是知道有這種併發症的,但當親眼看到,我還是受不了,我們血管科室主任在那陪了我一晚上。後來事情處理完了,截了根腳趾,還好,能走能動的,影響倒不是特別大,就是折騰了好長時間。

很多併發症在醫療中是沒辦法避免的,但是人和人身處的角度不同,對事物的看法肯定不一樣,如果說我要從醫生的角度來講這個事,可以說有失公允。這兩方面角度從某種意義上講是對立的。作為一名患者家屬,他會想儘快痊癒,花錢越少,病治得越利索越好。但是從醫生的角度來講,那幾乎是不可能的。

醫療懸疑美劇《豪斯醫生》劇照

醫療懸疑美劇《豪斯醫生》劇照

3

在東北生活還是安逸,競爭壓力沒有一線城市那麼大。有同事去了珠海工作,本來他在我們這兒也不用值班,每天看看患者就完事,在那邊又忙又累,收入也沒有特別明顯的提升。也聽說有同事去了上海的外資醫院,掙得好多,可能一兩個月掙的錢相當於我們這邊一年的收入。

但是要說醫療環境,在哪都是差不多的,不存在哪邊特別好或者特別壞。我在書裡也沒有著重去表達這方面。像「醫鬧」,現在其實少很多了,基本上沒有那種故意來找茬的人。我寫過一個同學給我講的例子,說有人抱著死孩子來開藥,回家就說孩子已經死了,是你們醫院開的藥給藥死的。這種事情以前有,打黑除惡一波一波下來,現在沒了。

我這些年都在介入科門診,如果對醫療行業不了解,幾乎是不太會聽說的一個科室。現在介入治療都還沒有完全普及,我現在從事的肝癌介入治療就普及率不高,只能看接下來的一步步發展。

簡單來說,這個手術就是在外科手術之前先介入,把腫瘤的供養血管一拴,這樣腫瘤會跟周圍的組織出現比較明顯的分界線,手術中出血很少。做介入手術患者受益,但是花錢稍多,流程長,也難受。正常來講患者就挺抗拒的,因為外科手術做一次要麼就好了,但這種快速治癒的機率不大。肝癌手術五年以上的生存率比較低,手術就做一次,再復發它也治不了。一般患者的子女都會瞞著,說這個是小毛病,但是總往醫院走,本身患者也擔心自己是不是腫瘤,但家裡不說,他也假裝不知道,這也是人的逃避心理。好多患者做兩三次他就不來了,再來的時候,過半年、一年左右再來,就已經轉移了。

我的讀者裡有一部分是醫生,但更多的是陌生行業裡對醫療有興趣的人,因為這個題材和每個人息息相關。我跟讀者交流很少,今年5月之前連群都沒有,個人微博什麼的帳號也沒有,因為完全沒時間打理,很少在小說之外去講這些大夫的日常。

寫作終於給我帶來了一些收入。這十幾年裡我在很多大小平臺都發過小說,主要發在起點中文網,就是因為它是最早做付費閱讀並一路走下去的網站。作為作者,肯定是希望有收入的,很多作者寫文一開始都是憑藉愛好,但是行業發展不起來只會越玩越小。早期的網文想掙錢,只能去臺灣出實體書, 現在臺灣這種網文出版也不行了,都讓日本的輕小說給打沒了。培養大家花錢讀網文的過程很漫長,這樣的環境培養起來,對作者也是一種激勵。

但我個人沒考慮過全職寫作,一段時間的收入提升,對我的生活沒什麼特別大的影響。當了快二十年大夫,這種職業和愛好的分界線已經在骨子裡了,我還是小作者心態,安安靜靜寫,該上班上班。

《手術直播間》封面

4

連載期間,我不敢看其他醫療題材的小說和電視劇,怕看完之後會忘了一些案例和起承轉合的手法是別的小說裡提到的,萬一不小心用到自己的小說裡,到時候被讀者挑出來,說我抄襲。只能等這本書寫完之後有機會再看。

我準備明年三四月左右把這本書寫完,然後肯定要歇兩個月,整理整理素材,再開下一本書,題材還是醫療。之前撲街過的題材就不試了,沒必要。反正我會寫醫療,這玩意輕車熟路的。

有很多人吐槽網文都是爽文,那是必然的。它跟傳統文學不一樣,大家生活已經很艱苦了,抽出點業餘的時間看網文是為了放鬆,辛辛苦苦一整天,晚上看個慘文跟著流眼淚,何必自己難為自己呢?很多好萊塢大片,它也不闡述什麼複雜的故事,就是爽片,最多寓教於樂。就像郭德綱說的,笑就得了,搞笑這個事情,你要不搞笑,那就太搞笑了。

在書裡,我也儘量從醫生的角度來講一些簡單的事情,也能起到科普作用吧。只要有一個人看見了,他往心裡去了,遇到事情有自己的判斷,那也不錯。

我最近更新了一章寫到「聰明藥」,是去年看到一個新聞,說家長給高考的學生吃利他林這類藥品。利他林接近毒品了,好多孩子吃完戒不掉,像吸毒者一樣被強制送去戒毒。我就一直想寫這個內容,有個電影叫《永無止境》,就是講的「聰明藥」的故事,說吃了它整個人變得特別有靈感、記憶力強、觀察力敏銳,很厲害,但不吃就噁心嘔吐,衰老特別快,甚至會死亡。買藥的家長膽子挺大,什麼都敢給孩子吃啊,我也知道美國好多大學生都磕藥看書,但我覺得這壓根就不應該。我覺得我寫出來,首先它有故事性,其次,最起碼看了我書的人,他們要是認真想了,就不會給孩子吃這個。

有時候大家看法各不一樣,我就通過主角的視角去闡述一些事,至於對錯就不太表達,我也怕誤導別人。比如生酮飲食,我身邊有朋友堅持了一段時間,副作用很大,整個人身體變差了。但是也有一個特別胖的同事,37歲撐不住做了個下冠脈支架,做完他必須得減肥,就用的生酮飲食法,我看他現在人挺瘦的,也沒什麼副作用。這種事情就不好說,世界頂級的醫學期刊發的生酮飲食研究,這兩年都有兩種不同的觀點。

我現在的寫法在這類網文裡還沒人寫過。平臺上男頻裡的文章講究講故事,現在這個頻道裡最火的小說就是一個大故事,大環套小環,一路講下來,行雲流水一般。我的能力駕馭不了這個,醫療題材的事情,都是治完了就完事,我就走類似《豪斯醫生》那種系列劇的模式,一集寫完,跟下集關係不大,只不過是主角他們整個醫療組進入到下一個場景,面對下一個案例。

醫療這回事,往深了講,我一個人沒法說全。作為大夫,也作為一部醫療文的作者,我發現醫療文與其寫人與人的矛盾,不如寫人與疾病之間的矛盾。醫生最後終究是無奈的,不可能有人一直活著,這是一場必輸無疑的戰爭。

醫學主題美劇《實習醫生格蕾》劇照

日本醫療劇《白色巨塔》劇照

中國都市醫療題材劇《外科風雲》劇照

—— 完 ——

題圖為空無一人的看護室,醫療器械仍然在運行中。圖片來自unsplash,攝影師Daan Stevens。

相關焦點

  • 「龍江好網民」大慶醫生創作網文「直播」手術 利用網絡傳播醫者仁心
    》用網文的形式「直播」手術構建醫者和讀者所期構築向上向暖的力量作品的真實性讓網友感嘆道:「這本書讓我看到了醫者仁心,了解了醫生的無奈,我也想成為主角這樣的醫生。」「2019都市最強新人王」推薦詞中如是寫道,「真熊初墨」是一位貨真價實的醫生,憑藉現實中的專業知識與豐富的醫學經驗,「本色出演」寫網文,作品一經上架,長期高居閱文總暢銷榜前列,影視版權業已成功售出,這在新人作者中實屬罕見。70後的姜睿,在網絡文學圈算大齡作者,也是網文的第一批讀者。
  • 《手術直播間》:鄭仁不愧是開過掛的醫生,西醫『我』最強
    在2019年的都市文有一部小說相信很多人都看過,那就是《手術直播間》。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談談這部小說,希望能被大家認同。《手術直播間》的作者是真熊初墨,也是一名救死扶傷的醫生。所以在書中參雜了很多專業性的東西,對其中很多手術細節進行了大量描述。作品講述了一名外科醫生鄭仁獲得系統不斷學習醫術和鍛鍊手術水平,通過自己的醫術救死扶傷,不斷成長的過程。是目前很火的一部小說,一直排行前十,最好的時候還排到第二名。至於為什麼這麼火,我覺得是書中寫的一些手術方法,一些病都是我們不知道的,對我們來說是新的東西,是了解醫療手術的途徑,所以想去看。
  • 《手術直播間》:不可不看的醫學文,看完後愈發理解和尊重醫生了
    隨手點個關注,每天聊聊網文評分90。一個開頭略顯勸退,幾十章漸入佳境,以醫案為主線的日常醫學文。我很喜歡這個故事,也很喜歡寫故事的作者,更喜歡這群一起守護我們的人。整個故事以直播間展開。在開始的時候,直播間依託於系統,將主角的每一場手術在專業的網站上進行直播,收穫了一大波猜測和666。
  • 四本都市醫生文,本本精彩,《大醫凌然》和《手術直播間》上榜!
    現在的小說雖多,但反而越來越找不到對自己口味的小說了,雖然現在看書快了,但是看一部小說需要的時間卻更長了,因為現在的小說真的是越寫越長從一開始的幾十萬字,到現在的普遍幾百萬字,再到部分已經超過了千萬字,《大醫凌然》和《手術直播間》相信喜歡看都市醫生小說的書友都應該知道這兩本書,因為這兩本書一直都是在排行榜裡名列前茅的,作者的文學功底都很高,質量也都非常不錯,評分口碑雙料王,沒看過的小夥伴可要抓緊時間看看喲
  • 網文界實力新人作家真熊初墨《手術直播間》,都市最暢銷作品!
    在如今網文界,新人出頭難於上青天。但那些真正有實力的作家,永遠不會埋沒。他就是真熊初墨,一個現實世界是醫生寫小說是醫生信手拈來的網文作家。他憑藉一本《手術直播間》一年間直升五星級作家。簡介很普通,掃眼一看就是一部普普通通的系統文。但如果因為這樣你失去看一部好的作品的機會,實在是太可惜了!確實,《手術直播間》開頭不咋樣,描寫粗糙,讓人看不出真實感,顯然差些火候。
  • 「我的整形醫生,只給雞腿做過手術」
    「一般的醫生看到我的眼睛不敢接了,我就再換機構和醫生。總會有醫生敢做的,因為他們想要賺錢。」醫美網紅總是用盡方法讓大家相信,與參差不齊的第三方平臺相比,他們的渠道能保證醫美產品質量、匹配業內頭部醫生。然而作為利益相關的渠道供應商,他們的承諾,遠遠無法為消費者規避風險。今年5月,深圳的蔣女士就在整形網紅「神選醉總監」的推薦下,去某醫院做了面部吸脂手術。術後卻發生嚴重的面癱症狀。
  • 哪科醫生最愛看手術直播?原因竟是新手多
    郭樹忠教授在微博上盛讚做手術演示的醫生:「我是極其佩服這些在眾目睽睽下做手術的醫生……除了需要有精湛的技術外,做演示的醫生還需要有強大的心理素質,能夠在泰山壓頂的狀態下『面不改色心不跳』。」圖片來自郭樹忠教授微博不久前,「醫學界」推送過一篇關於手術直播的文章——《》,討論手術直播的那些事兒。對此,郭樹忠教授表示:「手術直播是中國特有的現像,國外也有手術錄像教學,但直播演示的就很少,除了患者的隱私權外,手術演示多少會增加一些手術風險,在醫學倫理上也有爭議。」
  • 成都近視手術醫院醫生分享:頭天才手術,次日就為別人做手術了!
    其實,對於在成都醫院做近視手術,尤醫生早有打算。「兩年多以前,有個同事做的時候我就想做了。但是,當時我的度數還不穩定,所以推遲了手術時間。」對於摘鏡的直接原因,尤醫生坦言主要還是為了顏值。「像我朋友說的,有些人摘掉眼鏡真的堪比整容,當然也為了生活更方便。」
  • 每日推書|高分完結醫生文《誰動了我的聽診器》
    每天推薦高質量耐看小說,如果喜歡的話,記得點讚收藏關注哦(≧▽≦)作品名稱:《誰動了我的聽診器》出書名:《我想住在你心上》作者:凝隴主角:禹明&舒秦關鍵詞:現代言情、HE、醫生文、甜文章節:97章
  • 4本精彩絕倫直播類小說,最愛《手術直播間》,熬夜通宵也要看!
    大家好,我是小毛,每天都會為大家挑選高質量高人氣的經典小說,希望你們喜歡。今天推薦四本高質量直播類小說推薦,最愛《手術直播間》!大家一起來看看吧。1.《手術直播間》,作者:真熊初墨,類型:都市-都市生活簡介:一個外科的小醫生,一不小心得到了系統加持,橫掃醫學界,妙手回春,活人無數。點評:故事很精彩,一個醫生,得到系統,做手術的能力大幅度提升,開始救死扶傷,濟世於民的故事。當然,他還會開直播,介紹醫院裡的各樣器械以及手術,告訴我們醫生的日常。
  • 被整容毀掉的女孩:「我的整形醫生,只給雞腿做過手術」
    醫美網紅總是用盡方法讓大家相信,與參差不齊的第三方平臺相比,他們的渠道能保證醫美產品質量、匹配業內頭部醫生。然而作為利益相關的渠道供應商,他們的承諾,遠遠無法為消費者規避風險。今年5月,深圳的蔣女士就在整形網紅「神選醉總監」的推薦下,去某醫院做了面部吸脂手術。術後卻發生嚴重的面癱症狀。
  • 《手術直播間》:真熊初墨的封神之作,系統流醫學文的代表性作品
    《手術直播間》,真熊初墨,大神作家。分類:都市-都市生活。【簡介】一個外科的小醫生,一不小心得到了系統加持,橫掃醫學界,妙手回春,活人無數。RB頂級專家放棄了的胰十二指腸聯合切除術,被主角完成了後續手術,並成功縫合。他非常疲倦,可是卻想早點趕回家,體驗系統。第三章,技能樹。走出手術室,主角告訴病人家屬手術很成功,劉主任都懵了。主角回到家,迫不及待進入了意識空間,面板顯示了醫生的各個等級,和他的技能點。第四章,超級系統功能。
  • 5本好看真實的醫學類小說:醫師、大醫凌然、手術直播間
    大家好,我是爽哥,今天推薦5本好看真實的醫學類小說:醫師、大醫凌然、手術直播間第一本:《醫師》 作者:草蓆書評:講的是主角看著未來世界的住院醫師輔助系統,一步一步成長為最頂級的醫師科學家沒有都市醫生文裡常見的內鬥上位、醫而優則仕的白日夢帶來的浮誇,也沒有中醫文里舖天蓋地的玄幻奇遇和神神叨叨的神話故事所透露出來的腐朽味道,淡淡而平凡的文風讓人看了很舒服很真實,實是都市醫道文裡的一注清流。第二本:《大醫凌然》 作者:志鳥村書評:系統流醫生文。
  • 三本醫生文,天降系統,看高冷醫生怎麼救人治病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推薦三本醫生類的小說。關注我不書荒。都市醫生類小說2手術直播間(真熊初墨)【內容、評價】這本書在網上很火,別開生面的一種,大家看慣了玄幻修真,不妨來看看這本小說。講述的是主角鄭仁,雖然有著醫學上的天賦,但是還是一個平平無奇的人,剛開始是一個小人物,看別人大牛直播做手術,結果地震了,把這個爛攤子丟在了主角頭上,主角也因此獲得了系統加持下對這場手術進行了善後。因為是直播所以很多醫學界的人看到,覺得一個的情況下,沒有助手,獨自完成這個手術,而且手術中的人對於人體的結構理解到了很高的高度。就這樣主角正式「起飛」。
  • 良醫|「疫情過後,我更想當醫生了!」
    「疫情過後,更想當醫生了!」經歷了疫情的小朋友卻並沒有記者想像中的畏懼,瑞金醫院第九屆「醫學體驗營」上,跟著呼吸科陳巍醫生體驗了一把重症監護病房醫生的工作後,一名華師大大三女學生堅定地表示,「我過兩天就去考交大醫學院的4+4,我一定要做醫生。我就想做那個去一線的人!」
  • 「為什麼醫生讓我手術,不做手術行不行?」
    醫生建議劉阿姨進行手術,「我是必須做手術了嗎?為什麼醫生讓我手術?不做手術不行嗎?」劉阿姨為此很疑惑。下面由骨科醫生為您講解。腰椎滑脫症分幾種類型?如何判斷輕重?為什麼醫生讓我手術,能否不做手術?如果醫生讓你做手術,那麼你一定是到了必須手術的地步了,不手術是不行的,那麼什麼才叫必須手術的地步呢?
  • 羅密貝克醫生:是我說服李娜退役
    我跟李娜說,你的膝蓋傷勢難以治癒,而且這種傷病會影響到她今後的生活。問:從李娜的退役告別信中,我們得知,今年7月,她再次前往慕尼黑找您進行手術?羅密貝克醫生:對的,她覺得左膝不舒服,於是我給她做了第四次手術。我和她是北京奧運會之後合作的,此前她的三次手術都是我操刀的,部位都是右邊膝蓋。我把她的膝蓋軟骨磨平、將積液抽出。
  • 鬼門關裡逃出來的眼科醫生陶勇:世界吻我以痛,我要報之以歌
    自今年2月以來,陶勇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科研和醫學科普上,已做了四五十場講座和公益直播。最多的時候,他一天要趕三場直播。「上醫治未病。醫學的教育和科學技術的研發,以及醫療知識的科普,一定程度上可以造福更多的病人。」閒暇之餘,陶勇也開始在微博上寫一些隨筆。在他的認知裡,文字和眼科都有非常詩意和浪漫的一面——可以幫助我們,抵禦黑暗的吞噬。
  • 志鳥村:因沒書可看開始寫小說 為寫《大醫凌然》去醫院觀摩開顱手術
    到了六年級,我可以上網了,我開始在『黃金書屋』閱讀,《大唐雙龍傳》就是在網上看完的。」正是少年時那段廢寢忘食的閱讀時光,為志鳥村今後的網文之旅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直到現在,他最喜歡的仍是閱讀。「我特別喜歡看書,真的是把別人發抖音的時間都用來看小說了。因為對我來說,閱讀是娛樂的,是開心的。」
  • 書荒推薦,起點近期爆火的醫生文,月票排名名列前茅,值得一讀
    今天我向大家推薦一本起點爆火的醫生文—《當醫生開了外掛》。《當醫生開了外掛》是一部連載於起點中文網的網絡小說,作者是手握寸關尺。你是一名月入2000的小(窮)醫生,飽受生活的壓力和摧殘! 你是一名急診外科醫生,你一覺醒來……救人就變強。接下來讓我簡單介紹一下這本書吧!流行的醫生文,簡單輕鬆今年比較流行醫生文,如果給醫生開了掛,那樣的劇情就更加爽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