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歌舞劇院原創歌舞劇《北魏長歌》

2020-12-26 山西日報數字報

  6月16日晚,在大同大劇院觀看了由大同市歌舞劇院演出的原創歌舞劇《北魏長歌》。
  這實在是一場意料之外的觀劇體驗。因為我沒想到,一個不久前剛剛排演了民族歌劇《江姐》的市級藝術院團竟能又在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的時間點,排演出一部歷史題材大劇。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為防控疫情的需要,我省文藝院團正常工作的開展受到影響,當疫情剛剛穩定之時,大同市歌舞劇院立馬投入到緊張的藝術排演中,就在這麼一個大多數院團處於演出停滯、打磨內功的階段,他們拿出了這部舞臺藝術作品,可見藝術創作之熱情,愈發飽滿、愈發強勁。
  我省近年來湧現了很多北魏歷史題材的藝術作品,關於鮮卑族「立子殺母」的傳統大多都有所提及,但像《北魏長歌》這樣作為全劇的唯一事件來展開的,該劇當是首部。《北魏長歌》緊緊圍繞北魏王朝的執政者——中國古代少數民族鮮卑族的傳統陋習「立子殺母」是否存廢為全劇的核心事件、唯一事件,通過這一歷史問題的轉折式解決,上演了一部具有歷史價值、藝術價值、思想價值、時代價值的精彩演出。
  可以說,這是我省文藝陣地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的一份具有創新性的藝術答卷。5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到大同雲岡石窟考察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情況。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雲岡石窟是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好雲岡石窟,不僅具有中國意義,而且具有世界意義。歷史文化遺產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寶貴資源,要始終把保護放在第一位,讓旅遊成為人們感悟中華文化、增強文化自信的過程。文物是不會說話的,雲岡石窟的石刻固然精彩,但更值得我們思考的是其背後的歷史文化。我們不能把文物簡單地視為文化的全部,而只有把文物背後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審美價值、時代價值深刻闡述,才能真正呈現我們的文化形象,完整的理解認識文物,理解歷史,真正地做到堅定文化自信。雲岡石窟就是在北魏開放融合、文明交流互鑑的歷史背景下成就的藝術精品,如果沒有開放融合、文明互鑑的思想,就不會有我們今天所看到的有著羅馬廊柱、希臘雕塑、印度佛教和中華文明相融相匯的雲岡石窟。
  中華文化是多元一體的,而在以往的文藝作品中,我們都過多強調了它的一體,而對中華文化的多元展現得不夠,《北魏長歌》即展現了多元和一體的轉換、融合、相匯。《北魏長歌》沒有簡單地作為雲岡石窟的藝術宣傳品去創作,而是切入北魏改革、融合、開放的歷史背景,選取了圍繞「立子殺母」這一鮮卑族反人性的傳統糟粕,與中原文明和人類共通的道德倫理,兩者間的抗爭、抉擇,最終糟粕被文明取代,殘酷被人性感化,這正是歷史的抉擇,也是歷史發展、進步的縮影。
  全劇以巧妙順暢的戲劇架構,緊扣核心事件,層層遞進而沒有延伸出更多枝蔓,卻具有代表性地展現了北魏時期的這種文化改變。全劇第一場即展示了拓跋濬的親生母親因「立子殺母」而死去,緊接著拓跋濬的內心獨白可謂深情控訴了這一傳統的罪惡、和他本人無可奈何的痛苦。第二場是拓跋濬與馮燕相遇的場景,對白鹿的憐憫更加突出了拓跋濬和眾多人一樣向善的本質。第三場是該劇的重點,也是戲劇矛盾與衝突的集中場次,拓跋燾要立馮燕之子為繼承人,按照「立子殺母」的傳統,拓跋燾希望拓跋濬殺死自己的妻子馮燕,以此激發拓跋濬的狼性氣概,以盼他能夠更好守護北魏的統治。而拓跋濬對這種做法深惡痛絕,堅決不肯。拓跋燾便讓拓跋濬選擇,讓拓跋濬殺了自己,或者殺了馮燕,陷拓跋濬於兩難之地。在拓跋濬拔劍指向拓跋燾之時,馮燕捨命阻攔。三人由於歷史的局限性,陷在了一種「不是你死,便是我亡」的衝突當中,三個不同的角色即是代表了不同的勢力、不同的文化。最終,拓跋濬沒有陷在這種糾葛之中,而是將這種泯滅人倫的傳統糟粕予以廢除,同時也成為北魏在改革融合過程中的一個重大改變和象徵。
  全劇重點塑造了拓跋濬、馮燕兩個人物形象。馮燕既能感知到因為「立子殺母」逝去生命的拓跋濬之母的悲慘遭遇,又能感受到拓跋濬的痛苦和無奈,同時又感同身受地深陷其中,感受到自己的命運即將被這種傳統糟粕而左右,且認識到了這一弊病如果繼續保留後將會對後世的影響。而她,深深地影響了拓跋濬,拓跋濬正是在馮燕的影響下,最終成為這一弊病糟粕的破除者,沒有成為一個鐵石心腸、泯滅人倫的野獸,最終成了北魏休養生息、親民減負、恢復佛教、順應了歷史發展潮流的改革者、執政者。
  「立子殺母」是一種殘酷的制度,是為了封建王朝專制的需要,防止外戚幹政而設。耐人尋味的是,這種做法最早濫觴於西漢之武帝,北魏一度流行,廢除之後,在北魏孝明帝元翊繼位期間,其母胡太后(宣武靈皇后)便以太后的身份臨朝稱制,專擅國政,且內官結黨營私,同小叔子清河王元懌等人淫亂宮闈,最終竟與人合謀鴆殺親子孝明帝,自己也落得了個身死國破的下場。
  一部舞臺藝術作品的成長需要經歷不斷的打磨,從《北魏長歌》的彩排演出來看,該劇目前已經較為成熟,同時也讓人期望該劇在當前基礎上,精細加工,使其更具藝術性、更加藝術化地呈現在廣大觀眾面前。比如,要更加準確地確定舞臺藝術類型,從目前來看,在增加舞蹈內容的基礎上,較適合以音樂劇為演出形式來打造該劇。完善劇本,突出主題,提煉思想,在情節推進中注重戲劇邏輯、和對歷史總體的把握,對拓跋濬抉擇的心理活動進行更多開掘展現,強化主人公內心世界的矛盾性、複雜性。應該加強舞臺的流動性,讓演員、人物在舞臺上流動起來、調度開來,運用肢體語言對情感的表達,營造戲劇效果。音樂也要更好為戲劇發展服務,強化起伏跌宕,使其更有張力、表現力、震撼力。
  馬克思曾有一重要論斷,野蠻的徵服者總是被那些他們所徵服的民族的較高文明所徵服,這是一條永恆的歷史規律。《北魏長歌》是一部借史鑑今,照亮未來的藝術作品,它既展現了中華文化、中華民族的多元多樣,又展現了傳統糟粕在經歷文明交流互鑑、一體融合之後的歷史進步,即整個中華民族的文明就是各個民族不斷交流、融合所產生的,中華民族從古至今始終都是朝著更加和善、文明的方向不斷接力,一脈相承,以此構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萬邦協和的大同世界,這為我們當下增強文化自信作出了很好的藝術表達,起到了有益的價值引領作用。

王嘉

相關焦點

  • 民族融合的熱血頌歌 ——觀歌舞劇《北魏長歌》
    本文劇照由安志義/攝在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大同雲岡石窟講話精神的鼓舞下,山西省大同市歌舞劇院全體演職人員戰勝疫情帶來的種種困難,利用有限的時間和有限的經費,創作排演了一出反映我國古代北魏鮮卑民族拓跋王朝同漢族女政治家馮燕之間恩怨情仇的劇目
  • 廣州大劇院扶持青年原創打造歌舞劇《相信有光》首演
    12月10日,2020年中國文聯青年文藝創作扶持計劃項目——抗疫原創歌舞劇《相信有光》在廣州大劇院首演。據悉,該劇由廣州大劇院製作、原孵化團隊「玖肆原創」創作,在這個暖冬以藝戰疫,用歌打氣,用舞刻畫,用劇傳達。
  • 歌舞劇《相信有光》即將首演!廣州大劇院扶持青年原創打造
    生生不息的希望和不期而遇的溫暖該劇獲得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中國文學藝術發展專項資金資助12月10日,2020年中國文聯青年文藝創作扶持計劃項目——抗疫原創歌舞劇據悉,該劇由廣州大劇院製作、原孵化團隊「玖肆原創」創作。中國文聯加持廣州大劇院青年原創上半年疫情讓劇場按下了「暫停」鍵,但創藝並未停止。廣州大劇院於2020年3月聯合多個孵化團隊,合作申報了2020年中國文聯青年文藝創作扶持計劃項目。
  • 以青春視角回望2020,原創歌舞劇《相信有光》首演
    信息時報訊(記者 黃文浩)12月10日,2020年中國文聯青年文藝創作扶持計劃項目——抗疫原創歌舞劇《相信有光》在廣州大劇院首演。該劇由廣州大劇院製作、原孵化團隊「玖肆原創」創作,在今年的最後一個月,用戲劇、歌舞融合的形式回望這特殊的一年。
  • 山東歌舞劇院民族樂團演奏家系列之古箏與樂隊《黎之引》
    樂團介紹 / 山東歌舞劇院民族樂團/是山東省唯一職業民族樂團,是全國十大優秀民族樂團之一,樂團以繼承發展中華民族音樂為己任,以服務社會、服務人民為宗旨,創作演出了大量無愧於時代的精品力作。山東歌舞劇院民族樂團成立於1958年,是我國成立較早、實力雄厚、陣容整齊的省級民族樂團,樂團先後與著名作曲家、指揮家樸東升、劉文金、劉錫津、夏飛雲、王甫建、閻惠昌、葉聰、洪俠、張列、劉沙、莫凡、楊又青、馬帥和著名演奏家於紅梅、戴亞、鄧建棟等合作演出。
  • 山東歌舞劇院民族樂團演奏家系列之二胡、薩塔爾與樂隊《花兒...
    樂團介紹 山東歌舞劇院民族樂團山東歌舞劇院民族樂團是山東省唯一職業民族樂團,是全國十大優秀民族樂團之一,樂團以繼承發展中華民族音樂為己任,以服務社會、服務人民為宗旨,創作演出了大量無愧於時代的精品力作。
  • 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舉行新聞發布會 9月27日長沙首演
    9月13日,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新聞發布會在長沙舉行。融合創新帶給觀眾強烈視覺衝擊驚喜呈現大量原創音樂作品「在藝術上,《大地頌歌》最突出的特點就是融合創新。」 吳友雲介紹,多種舞臺藝術形式與電視藝術手段完美融合,加上現代舞美的綜合運用,讓這一劇目不僅劇情感人,而且有強烈的視覺衝擊。「《大地頌歌》是大型史詩歌舞劇,除了舞臺表現氣勢恢宏以外,音樂和舞蹈在劇中佔有很重要的分量。」
  • 潘美辰:勇敢的追夢人|潘美辰|潘協慶|歌舞劇|陳子強|陳以仁
    泰州保利大劇院成立十年來,眾多國內外一流的藝術團體應邀前來演出,為泰州人民獻上藝術盛宴。十年來,受泰州大劇院之邀,現場拍攝了不少照片,為大劇院留下資料。同時採訪了其中一些藝術家,現將本人撰文並拍攝的圖片陸續選發在個人公眾號上。
  • 一起去廣東歌舞劇院舞劇團年度業務考核現場
    4月30日,廣東歌舞劇院舞劇團在排練場進行了2020年度業務考核,一展演員們在特殊時期仍刻苦訓練、保持良好業務狀態的風採。 此次業務考核,特邀劉晶、邢多裡、呂浪三位評委現場打分,廣東歌舞劇院院部領導以及創作部、培訓中心等骨幹成員到場觀摩。
  • 全總文工團大型原創情景歌舞史詩《奮鬥者之歌》在京成功首演
    《奮鬥者之歌》在北京保利劇院隆重首演。大型原創情景歌舞史詩《奮鬥者之歌》於11月27日至29日在保利劇院精彩呈現。劇目以情景交融的大型歌舞,譜寫了一部我國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自力更生,勇於創新、建功圓夢的奮鬥史詩。以火熱的勞動場面、感人的奮鬥情景,刻畫了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波瀾壯闊的奮鬥史詩中熠熠生輝的勞動者群像。
  • 「北魏遺風今尚在」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區水泊寺鄉馬家小村調查
    北魏遺風今尚在,不見當年秦始皇2019年7月28日,風和日麗。我來到了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區水泊寺鄉的馬家小村。村子悠久的歷史,讓我對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眾所周知,大同市是歷史上的著名的戰略要塞,一直都是兵家必爭之地。村子起源於秦朝,秦始皇主持修建的長城就經過了這裡。在北魏時期,大同是首都,而恰好馬家小村的位置就在北魏曾經的鹿苑遺址上,因此魏晉王公貴族的娛樂地點就在這裡。來到村子外面,遠遠地就能看到一個巨大的牌子,上面寫著「北魏鹿苑」四個大字。
  • 山西大同是北魏都城,市區明堂遺址公園是城內唯一的北魏文化遺存
    大同市是中國首批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國首批13個較大城市之一、中國九大古都之一,大同市也成為山西省內首個被列入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地級市。大同市曾為三朝都城,是歷史上南北朝時期北魏首都,還做過遼、金陪都,地域文化特色鮮明,境內名勝古蹟有雲岡石窟、北嶽恆山、懸空寺、華嚴寺等。
  • 大型歷史情景歌舞劇《夢幻涼州》專場演出敬請期待!
    大型歷史情景歌舞劇《夢幻涼州》專場演出敬請期待! 由武威市文體廣電和旅遊局主導,武威天馬藝術劇院有限公司創編的大型歷史情景歌舞劇
  • 福建省歌舞劇院出品 中外藝術家在榕獻演《卡門》
    今晚在福建大劇院上演的《卡門》,是福建省歌舞劇院出品的一部年度大戲。  記者從出品方了解到,福建歌舞劇院版《卡門》將力爭呈現國際水準。該劇由男中音歌唱家孫礫擔任出品人及藝術總監,義大利恩裡科·卡斯蒂廖內擔任導演,來自俄羅斯的葉卡捷林娜·謝爾蓋耶娃飾演女主角卡門,中央歌劇院副院長、梅花獎演員麼紅飾演米凱拉,她曾與世界三大男高音在北京紫禁城同臺演出,擔任過張藝謀版歌劇《圖蘭朵》的主演。
  • 為北魏歷史點睛 為文化大同塑形
    大同曾為北魏京華、遼金西京、明清重鎮,歷史上最為輝煌的時代就是北魏。北魏王朝定都平城(今大同)近百年,書寫了燦爛的文化篇章,留下了許多耐人尋味的歷史傳奇。特別是雲岡石窟、懸空寺更是文化瑰寶,馳名中外、盛開千年。擁此至寶世稀有,大同足以傲人寰。大同最應該打好北魏文化這張牌。
  • 日本寶冢的歌舞劇有多好看?去上海看看就知道
    此外,還有長澤風海領銜的原創舞蹈團體ANEMOI,以及偶像團體POPUP,將一同為大家帶來精彩的表演。寶冢歌劇團是日本國寶級藝術團體,在全日本乃至世界都享有盛名。它是全世界演出回數最多的歌舞劇團,被譽為「東瀛百老匯」,並與四季劇團、東寶公司、松竹公司合稱「日本演劇界四強」。寶冢歌舞劇揭幕於1914年。
  • 歌舞劇院交響樂團聘任著名指揮家李飈為藝術總監
    歌舞劇院交響樂團聘任著名指揮家李飈為藝術總監 2020-12-10 16: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4K高清歌舞劇《大地頌歌》湖南衛視新年首映,重慶市歌舞團參演
    由湖南衛視出品的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首次公演以來,從長沙梅溪湖文化藝術中心到北京國家大劇院,八場演出場場爆滿。目前,該劇在豆瓣評分達到8.9,穩居國產舞臺劇前列。據悉,4K高清攝製版本的《大地頌歌》將於2021年1月1日晚亮相湖南衛視。
  • 廈門歌舞劇院陳毓琪琵琶演奏專場—我的琵琶行 在五緣音樂廳圓滿落幕
    2020年廈門市優秀中青年個人文藝資助項目廈門歌舞劇院陳毓琪琵琶演奏專場【我的琵琶行】在五緣音樂廳圓滿落幕。琵琶與中國鼓、與鋼琴、與南音、與木偶戲、與舞蹈、與電子樂的"協奏"堪稱琵琶盛宴。 整場音樂會分為四個篇章,第一篇章【琵琶憶———文武雙全】該部分演繹琵琶傳統文曲、武曲。
  • 海南省歌舞劇院計劃8月底復工 首場演出引進宮崎駿動漫作品視聽...
    海南省歌舞劇院工作人員正在對劇院進行消毒。省歌舞劇院供圖7月23日,記者從海南省歌舞劇院獲悉,省歌舞劇院計劃今年8月底復工復業,復工後首場演出引進《千與千尋—久石讓·宮崎駿動漫作品視聽音樂會》,該音樂會23日起開始售票,喜歡宮崎駿的動漫粉可不要錯過。省歌舞劇院相關負責人介紹,為配合國家及省做好有關疫情防控工作,該劇院於今年春節後一直停工停業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