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廊坊市中學歷史教學年會論文評選中《如何完成中學歷史改革》獲二等獎;
2010年廊坊市高中學段歷史學科論文評選活動中《如何解決高中課改實踐中存在實質問題》榮獲二等獎;
2014年廊坊市中學歷史論文評比中《對和諧社會構建進程中加強和諧文化建設的思考》論文榮獲二等獎;
2014-2015學年度獲得固安縣優秀教師稱號;
2015-2016學年度獲得固安縣優秀教師稱號;
2016-2017學年度獲得固安縣優秀教師稱號;
2015-2016學年度獲得市級優秀班主任稱號;
2019年獲「百名優秀女教師」稱號;
2014年獲縣優質課一等獎;
2016年獲「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市級一等獎;
酷暑已過,凜冬將至,不論天氣如何嚴苛,我們總是可以在操場上,看到武悅老師奔跑的身影,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從未間斷。不僅如此,武老師還順利完成第三屆Columbia崇禮168國際超級越野賽,2019固安國際半程21.0975公裡的馬拉松。
最初,跑步是為了給孩子們做一個榜樣,希望孩子們能堅持不懈、迎難而上,培養良好的習慣,並將這種習慣帶到學習中去。光陰如梭,堅持長跑磨練了我的意志,增強了我的耐力,現在清晨長跑已經成了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孩子們寄宿學校,遠離父母,生病時沒有父母在身邊照顧,而武悅老師總是及時出現在同學們身邊。孩子們發燒感冒,武老師立刻買藥送到孩子身邊;衣物損壞了時,武老師會為學生一針一線地縫補好。武悅老師在三中11年的教學生涯中,這樣的畫面不勝枚舉。
我的孩子也寄宿在學校,所以能對家長們的心情感同身受。課堂之外經常和孩子聊天,了解孩子的心理狀態,陪伴孩子們的成長。
學生畢業後還會跟我互動,這很重要。能看著自己教出的學生,學有所成,報效社會,那種喜悅感和成就感是無法言表的。從當班主任到年級組長再到年級主任,學校給予了我發展的平臺,為了領導的信任,孩子的成材。伴著這份喜悅我還會堅定不移的在這教育條路上走下去。
人的一生,有很長的路要走。高中階段教育不是終點,但是就學業來說,高中階段即將面臨高考,關乎學生的前途,家庭的希望,甚至對人一生的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認真自律,不在任何一個環節得過且過,這是我從教多年一直奉行的準則。
我會從多方面著手孩子的成長,精神層面的發展尤為重要。會有個別的孩子,缺少對於學習的熱情,家長反映無法與孩子溝通學習問題。針對這樣問題,我會建立學習小組,引入小組評價機制。小組成員需要相互合作,良好溝通,才能達到為其設立的學習目標。分值較多的小組,我會給孩子們一些小禮物,分值較少的小組會收到相應的「懲罰」,會安排孩子們值日,打掃班級衛生。實施小組加分制,選擇能夠帶領小組積極向上的學生做組長,通過有效的管理,充分調動孩子們學習的積極性。
對於學習層面,我上課很注意把握三點:第一是講課的信息量一定要大;第二,一定要給學生最新的知識;第三是設法培養學生的興趣和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能把知識傳達給學生,並且授人以漁這是我做教師最大的快樂。
「一絲不苟,嚴於律己」,這也許是學生們對武悅老師的最大印象。
當初選擇歷史專業是出於自己的興趣,而後從事歷史的研究與教學是一種興趣的延續也是一種責任的承擔。當為學生梳理模糊的歷史,顛倒的事實得以還原其本來的面目,作為歷史教師是很開心的,當然探索的過程是痛苦的。
對於學問本身,史家以「中國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來形容中國近代歷史的曲折與艱辛。雖然為了得出正確的結論,跑到圖書館,翻遍所有相關書籍,分析文獻,過程很艱辛,但這樣的經歷對我是一種財富。
正是這種不斷的堅持,嚴謹的治學精神,感染了其他老師和同學們。武老師以自律的作風,豐富的學識向我們展現了一位歷史教育者的風範。「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寫一句空」,在平凡的崗位上做著不平凡的工作,孜孜不倦、風雨兼程,不負使命奔向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