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愛國電視劇《亮劍》中,其中有一個片段是李雲龍率領著他的戰隊擊斃了日本大佐,並且擊退了日軍。這一個片段讓不少人感到熱血沸騰。那麼,肯定也有一些人感到好奇,日本的大佐相當於我國的什麼軍銜呢?
其實,在很久之前就已經有了這種軍銜制度,不過一開始,一般叫做軍官。舉個例子的話,就像古代的百夫長之類的,這個職位就等同於現在的連長。不過,將軍銜制度正式使用,並且將他發揚光大的卻是中世紀的歐洲了。為什麼說是歐洲發揚光大呢?因為實際上,在古代的時候,大部分國家採用的都是我一開始所說的軍官制度,這種制度的特點就是普通士兵是沒有等級分別的,軍銜制度有別於它的不同就是,加入了普通士兵的軍隊等級。這與原來比起來,是一個很大的創新了。
關於這套制度,著名的思想家伏爾泰表示,路易十四國王能夠戰無不勝的原因,其中很大一部分都要得益於他們十分完善的軍銜制度。因此,在日本最開始發展軍隊的時候,他們就開始效仿這套制度用來管理自己的軍隊。在明治維新之後,日本為了讓軍事強國這個夢想不再遙遠,就讓這套制度推廣開來,在二戰之後,除了一開始的海陸軍分為不同兵種這個措施之外,還引進了西方的徵兵制度。這樣子先進的制度,使得日本的戰鬥能力大大增強。
在日本這裡,天皇就是他們的最高統帥。其它的職位被分為三級九等。而大佐是僅次於將官的存在了,是佐官裡面最高級別的將領了。很多人聽到這裡,也許就會覺得大佐就如同師長,但其實並非不是這樣的。大佐也分為不同的工作種類。那麼我們來看看作為聯隊長的大佐,他們能夠指揮多少人呢?在當時的日軍,聯隊是最主要的作戰單位。一個聯隊就擁有將近4000人,除此之外,還會配備各種各樣的精良裝備。
回看過去的這段戰爭的歷史,我們更應該珍惜如今來之不易的和平。願世界鑄劍為犁,永遠不再有戰爭,大家和平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