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字記錄生活
蘆葦在風中搖曳
文丨 劉育華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莫名地喜歡上了蘆葦,見到它們必要掏出手機拍下來保存著。喜歡看它們在風中搖曳時的灑脫隨性,特別當一縷陽光掠過時,那就是醉美了。
小時候家鄉丹江河邊有大片茂密的蘆葦林。夏天的它們挨挨擠擠,簡直親熱得密不透風。裡面的水草長得特別嫩特別鬱鬱蔥蔥,豬就特別愛吃。我經常在下午放學後追著夕陽去那裡拔豬草,但是黃昏的太陽落得特別快,當時八九歲,又往往是一個人,微風吹過,會聽到蘆葦們比較大的騷動,沙沙地響,想像著蛇就住在裡面,感覺恐懼,每次去了拽些豬草就慌裡慌張地離開,如有賊攆一般。
那時候暑期幾乎天天都要去西河稻田澆水,途經蘆葦林時心裡也是陰陰的,儘量匆匆而過,有時會看見野鴨子出沒,雙方對視一下,不知誰嚇著了誰,我和它都驚恐,各自掉頭就走。在當時肚子都填不飽的年代,不知蘆葦有何之美,如今,這大片的蘆葦林早已不復存了。
這幾年家門口的荷塘邊植上了蘆葦,這種蘆葦沒有以前看到的那種英爽,更沒有那裡的浩蕩有氣勢,但不知怎麼就喜歡上了它,每次來都要駐足良久。同樣是蘆花生在細細的葦杆的上端,在日漸寒冷的風裡不停地搖曳,我在懵懂中尋找著答案,我到底喜歡它什麼呢?
前些日子讀到賈永紅老師說到蘆葦的美「我是感受到了那一顆執著於根的心,因為蘆葦一直都在我的思緒裡從未停止過搖曳,它們總能在我眼前表現一種獨有的原始姿態,給我以生命的驚喜、生命的感動,生命的鼓勵」;前幾日又看到馮驥才先生描述的「它每一個姿態都自在,隨意,絕不矯情,也不搔首弄姿,尤其在陽光的照耀下,它那麼奪目和聖潔!我敢說,沒有一種花能比它更飄灑、自由、多情,以及這般極致的美!也沒有一種花比它更堅韌與頑強。它從不取悅於人,也從不凋謝摧折,直到河水封凍,它依然挺立在荒野上」。我要找的答案漸漸明晰了,內在的堅毅,坦然,執著,優雅,以這種淡然的姿態,輕柔灑脫地在風中舞著。
就像寫作,有人問,你因何而寫,稿費嗎,榮譽嗎?我用微笑作答。我想說,你有過從內心深處生發出一種不吐不快的渴望嗎?那麼就藉助你的筆訴說出來。有時你的一篇文章剛好被幾個人讀到了,又一天,有人碰到你談到他讀過後的感受,因為文章的某一處能打動人,你會異常高興。
可是又一日,幾位熟識你的人見了你,有意無意間卻給了你冰冷的後背,那像大山一樣冷漠的後背啊,又讓你徒生煩惱。寫作給你的感受,就如你走到河邊拿一個大大的石頭撂下去想聽一聽那意料之中的巨大迴響,可往往事與願違,它遇到了綿軟的沙而沒有聲息。當換一個小石子它剛好碰到巨石你卻聽到了清脆的迴響。
我認識一個書法愛好者寫了20多年書法,天天寫,很少得獎,很少因為書法而掙錢,但他還是天天寫,謙虛地向各位老師討教,頭髮白了,腰已彎了,還沒成名成家,你能說他的執著沒有意義?他快樂著他的快樂。
又如馮老說「人生大部分時間就像垂釣者那樣守著一種美麗的空望」,「美好的人生是始終堅守著最初的理想」。
那麼,那些執著地為心中的美好而生活的人們不就如這飄逸自由的蘆葦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