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生指數期貨的操作中,止損是最常見又最不受歡迎的詞彙之一。止損是在恒生指數期貨中長期生存的最重要的基本功,但出於對損失的本能逃避,大多數投機者對止損的認識是混亂甚至錯誤的,或者處於無知的狀態,對止損的認識誤區也是最多的。
楷琳論金針對這一問題專門作了一個專題來告訴大家止損的三大誤區和技巧。希望以此來提醒投資者們在操作期貨類和股票的時候一定要正確止損。
誤區之一:不止損
不止損為什麼是錯誤的呢?
只要操作就會有對有錯。做對了盈利是理所當然,做錯了又怎麼辦呢?楷琳認為:在外匯市場上做錯之後的唯一選擇是馬上承認錯誤和改正錯誤,而止損正是承認錯誤和改正錯誤的主要手段。任何一筆交易都不應該看作是孤注一擲的賭博,而是概率遊戲中的一個分子。不執行止損操作,意味著不願或沒有勇氣承認錯誤,潛意識裡或者認為自己不會犯錯,或者抱有僥倖心理。而根據墨菲定律,「如果某件事有可能變壞的話,那麼這種可能性將成為現實」,小錯誤會變成大錯誤,小損失會變成大損失,最終變得一發不可收拾。選擇高瀚gaohan337及時了解市場資訊,我將與你同行,只為你做最精準的分析布局和風險把控!
換個角度講,每個投資者都不會長壽到500歲,並用其中的大部分時間等待一個虧損頭寸變成盈利;每個投資者的資本金都是有限的,不能支撐無限的虧損可能。而面對錯誤不改正的投資者,顯然是已經做好了「真想再活500年」的準備,也已經挖好了通往諾克斯堡(美國儲備黃金之地)的地道。
止損可能是一個新的錯誤,只是可能而已,但不止損肯定是一個錯誤。兩害相權取其輕,儘管大多數人都不願承擔確定的損失,但考慮到時間和資金有限,以局部的小損失換取全局的主動,顯然是明智之舉。
誤區之二:亂止損
大多數初涉投機的新手,在因為不止損而遭受巨大損失之後,一般都會吸取教訓,把止損當做一條嚴明的紀律,從而又走向另一個極端,陷入了一個新的誤區:亂止損。
亂止損的後果是顯而易見的,沒有哪個帳戶經得起長期持續的止損。面對越止越瘦的帳戶淨值,投資者往往會再次回到不止損的老路上,並在止損和不止損之間反覆搖擺。
投資者要跳出止損和不止損的思維藩籬才能找到問題的答案。止損的目的是什麼?正道財經老師認為:止損的目的是控制風險,但是必須認清的是:止損並不是控制風險的唯一手段。投機迷宮裡的陷阱是各種各樣的,我們所犯的錯誤和所面臨的風險也是各種各樣的,惟有正本清源,從根本上少犯錯誤,少冒風險,才能降低止損的次數,才能使每一次止損是必要的和值得的,而不是無謂的和自我傷害的。
誤區之三:有時止損有時不止損
在意識到止損的必要性,同時也嘗到了亂止損的苦果之後,投資者還有一個死胡同可走,那就是有時止損有時不止損。當損失在自己可接受的範圍之內時,比如虧30點的情況下就選擇止損,但止損一旦擴大到100點就不止損了。這實際上是在根據損失的大小決定是否止損,而正確的做法是根據自己是否做錯了決定是否止損。
止損並非靈丹妙藥,它只是投資路上的安全帶和降落傘。不系安全帶並不意味著肯定撞車,繫上安全帶卻會使投資更加穩健。止損是必要的,但只能作為防備萬一的手段,對止損的濫用和誤用只會造成傷害。
對大多數投資者而言,少犯錯誤,降低頻率,小倉操作,一貫的執行操作紀律,才能從業餘升級為專業,走上長期穩定盈利之道。
那上述浮動部分問題的解決可以避免怎樣的困境呢?想必很多朋友都有過這樣的經歷:進場之後行情爆發,隨後回踩成本,最後止損出局;或是進場之後快速將止損位移至成本價,結果行情回踩成本價,被迫平推出局,隨後行情又再次爆發,錯失良機。這些尷尬境遇的出現,都是因為止損中浮動部分沒有得到很好地解決。
關於止損中浮動部分的設置有以下兩個方面需要格外注意:
一、進場之後,不應該有幾個點的利潤就馬上把止損移至成本價。那樣很容易被行情上下波動來回掃,導致你尊重了市場,市場沒有尊重你,最後總是在黎明前的「黑夜」裡被趕出局外。為了避免由盈轉虧,移動止損要及時,但「及時」的同時也要注意「適當」。在行情走了一段之後,或者是小周期內再次回頭的時候,才可以將止損位移動到成本價。
二、移動止損相較於初始止損具有一定的主觀性。何時移動,移動多少都是主觀經驗的判斷。從防止利潤回吐這個角度來看,設置移動止損本身是沒有問題的,但一定要注意時機和移動的點位大小。有了一些浮盈之後,當價格突破了最近的一個支撐/阻力位後,才可以馬上將止損位移動到成本價。只有這樣,才能有效避免成為容易被掃出來的「旁觀者」。
綜上所述兩個方面都是在告訴我們,浮動止損要「及時」,同時也要「適當」。及時是為了保住利潤,避免轉盈為虧;適當是為了避免被行情輕易達到止損位,在行情大幅發動之前被淘汰出局。
那什麼才算是「適當」呢?如何準確去定義這個概念?說實話,這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過程,但究其根本,其實是賠率和勝率的動態平衡。如果以小時線作為入場依據,日線作為出場依據,那麼賠率是有保證的,也就是盈虧比有所保證,同時勝率也相對較高。但如果以5分鐘線作為入場依據,日線作為出場依據,賠率雖然更高,但勝率卻大大降低了。所以,控制「適當」更多的是每個人心中對勝率和賠率的認知和看法。
只有找到止損中屬於自己的「及時」和「適當」,你才能說自己擁有了一套明確的行之有效的交易系統。在這之後剩下的就是基本的資金管理以及心態控制問題了,解決了這些問題之後才能提升自己的執行力,只要不觸及止損止盈,那就讓**一直奔跑。將交易簡單化,除去繁雜且不具正向意義的主觀判斷,才能將交易融進自身的行為習慣當中,將客觀信號的交易方式變成和吃飯睡覺一樣自然熟練。
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人生最快意的三件事莫過於:棋逢對手,酒逢知己,將遇良才!楷琳致力於期貨投資多年,傳達授業,共享經驗。看到我的文章也是一種緣分,我不僅是一位指導老師,也是你生活中值得一交的朋友,成功的路往往很孤獨,期待與你一路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