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全區「七五」普法工作情況及2020年「憲法宣傳周」活動安排新聞發布會在銀川舉行。發布會上,自治區黨委組織部副部長景瑜,自治區教育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王建平,自治區司法廳一級巡視員李春勞,自治區司法廳普法與依法治理處處長萬瑋發布全區「七五」普法及2020年「憲法宣傳周」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點擊圖片 回看發布會現場直播▲▲▲
碩果纍纍!寧夏「七五」普法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成效明顯
「七五」普法以來,自治區黨委全面依法治區委員會守法普法協調小組充分發揮職能作用,推動各地各部門深入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和「七五」普法規劃,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積極作為、探索創新,為寧夏經濟社會發展營造良好法治環境。
緊緊圍繞打好「三大攻堅戰」,守好「三條生命線」、走出一條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等中心工作,緊盯法治建設熱點難點問題,開展了「依法維護權益 合法表達訴求」「生態立區 法治同行」「掃黑除惡」等主題法治宣傳實踐活動。推進一村一法治文化陣地建設,實施一戶一「法律明白人」培養工程,實現「一村一法律顧問」全覆蓋,以「憲法進萬家」「法律進鄉村」等活動為載體,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和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提供法治保障。大力開展疫情防控法治宣傳,全區各地各部門累計發放疫情防控法治宣傳手冊、書籤近30萬份,參加疫情防控法律知識競賽達45萬人,創作疫情防控法治文化作品1200多部,為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順利開展營造了良好的法治氛圍。
創新方式方法!寧夏法治宣傳教育提質增效
出臺全面落實普法責任制《實施意見》,每年督導落實具有寧夏特色的「四清單一辦法」(內容清單、責任清單、措施清單、標準清單和考核辦法)。建立區、市、縣三級普法講師團隊伍,在相關法律頒布實施日、紀念日等重要節點,部署開展「百人百場百萬」等大型法治宣傳活動,組織各類法治專題講座2.7萬餘場,130餘萬人次參加。分層分級開展「法治模範」等評選表彰活動,選樹區、市、縣(區)「法治模範」1255名;加強以案釋法制度建設,自治區檢察院、高級法院等20多個單位(部門)編印以案釋法讀本,發布案例6000餘例。構建起以「寧夏法治」微信公眾號為核心的區、市、縣新媒體普法矩陣群,閱讀量累計達1000萬人次。每年組織開展網絡法律知識主題競答活動,累計參賽人數達600萬人次。開展「全國省級法治報總編輯『七五』普法塞上行」系列活動,在全國媒體發布新聞1000餘篇(次),將寧夏「七五」法治宣傳教育工作推向全國。
抓住「關鍵少數」 !我區多措並舉增強領導幹部法治意識
抓住領導幹部這個「關鍵少數」,把憲法法律列入各級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內容和幹部教育培訓計劃,推動落實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完成黨政主要負責人年終述法試點工作,強化領導幹部法律知識學習考試制度,開展領導幹部現場旁聽庭審示範活動,不斷提高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率,推動領導幹部學法用法。
自治區制定出臺的《全區幹部教育培訓五年規劃》,將法治教育納入其中,各級組織部門和黨校抓好落實。堅持把黨內法規、國家法律、廉政警示等課程列入自治區黨校主體班教學計劃,提升參訓學員的法治意識和法治思維能力。在自治區黨校廳級幹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青年幹部培訓班、縣處級幹部進修班等93個主體班次中,設置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論述》《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國共產黨黨內重要法規彙編》等82節法律法規課程,「七五」普法期間共培訓廳處級幹部4000餘人,其中政法幹部350餘人。堅持將法治教育培訓納入幹部初任培訓、在職培訓、任職培訓的必訓內容。
2016年以來,連續5年在寧夏幹部教育培訓網絡學院設置《弘揚憲法精神 維護憲法權威》《民法總論》和《環保法》3門課程為必修課,《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行政許可法》《環境保護法》等44門解讀課程作為選修內容,全區4萬餘名公務員和企事業單位領導班子成員參與到法律法規網絡學習中來。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下,充分運用寧夏幹部教育培訓網絡學院平臺和「寧夏雲課堂」,在「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專題網絡輪訓班」中,以依法治區和基層治理為重點內容,開設《堅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保持社會穩定、維護國家安全》《新時代基層社會治理》等課程,5月11日至6月16日共組織全區8100多名縣處級以上領導幹部分5批進行「線上參訓」,對縣處級以上領導幹部進行了全覆蓋的網絡輪訓。
強化「未來多數」!我區青少年學法、懂法、守法、用法的意識和觀念穩步提升
強化青少年這個「未來多數」,組織編寫普法案例讀本、培訓宣傳教材,深化「網際網路+教育普法宣傳」,健全完善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聯動機制,建成各級青少年法治教育實踐基地15個,培訓中小學法治課教師1807名,全區中小學法治副校長和輔導員實現全覆蓋。
實施全區中小學法治課教師培訓計劃,培訓中小學法治課教師1807名,實現了每所中小學校有一名經過專業培訓、能夠承擔法治教學任務的教師的目標,為確保中小學開足開齊「道德與法治」和「思想政治」課奠定了基礎;實施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建立全區法治教師人才庫,遴選出62名「中小學法治名師」參加教育部「中小學法治名師培育工程」;推動實施高校和法律實務部門間互聘交流人才培養項目,有效提升了法治教師專業化水平。
2016年以來,連續五年組織全區各級各類學校學生參加全國學生「學憲法 講憲法」活動,取得了良好效果和優異成績,其中2018年榮獲全國知識競賽二等獎、2019年榮獲全國團體一等獎。我們在全區教育系統開展了依法治校示範校的創建活動,目前已批准立項建設51所學校,其中高等學校達到了全覆蓋,紮實推進了校園依法治理工作在點上提升、在面上推進。編寫印發了《青少年普法案例彙編》《校方責任保險理賠案例彙編》等,促進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生活化、直觀化。依託我區「網際網路+教育」示範區建設,開展了「網際網路+教育普法宣傳」項目,充分利用網絡和新媒體,通過雲校家、6.26課堂、開設普法專欄等方式,提升普法教育的吸引力和覆蓋面。
截至目前,各級各類法治宣傳活動已進入全區1779所中小學校,累計發放法治宣傳冊17萬餘冊,受眾達85萬餘人,有力地提升了青少年學生學法、守法的積極性。
寧夏正式啟動2020年「憲法宣傳周」活動
今年的12月4日是我們國家第七個國家憲法日,自治區黨委全面依法治區委員會守法普法協調小組部署從11月30日至12月6日在全區開展2020年「憲法宣傳周」活動,今天的新聞發布會,標誌著今年的憲法宣傳周活動正式拉開帷幕。總的看,今年的憲法宣傳周有三個特點:
第一、突出了學習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這一主題。前不久召開了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這次會議最重要的成果,就是明確了習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國中的指導地位。今年憲法宣傳周的主題就是「深入學習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 大力弘揚憲法精神」。重點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特別是關於憲法的重要論述,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疫情防控等法律法規。
第二、突出了落實「誰執法誰普法」這一制度。今年的「憲法宣傳周」採取了主場活動、重點活動、分設主題活動的形式來進行,主題鮮明,重點突出。我區從11月30日至12月6日,分別由自治區不同的普法責任單位牽頭負責,安排了憲法進企業、進農村、進機關、進校園、進社區、進軍營、進網絡七個主題活動,通過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和媒體公益普法責任,推動各地區各部門組織策劃一系列憲法宣傳活動,既突出了行業地域特點,又形成了整體聯動效應。
第三、突出了提高全民法治意識這一目的。此次「憲法宣傳周」活動注重提高群眾參與度和覆蓋面,通過內容豐富的系列宣傳活動,營造全社會都講法治、守法治的氛圍。
2020年「憲法宣傳周」活動早知道
憲法宣傳周主要安排了一系列重點活動:
第一項,開展學習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系列活動,推動各地各部門重點圍繞習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義、核心要義、理論精髓和關鍵內容,通過座談研討、學習培訓、理論解讀等方式,開展多形式、多層次的學習宣傳教育活動。
第二項,舉辦全區「服務大局普法行」憲法·民法典普法大宣講活動,邀請自治區知名專家學者、普法講師團成員,深入基層開展以憲法、民法典為主要內容的法治講座、專題輔導。
第三項,開展「法治引領生活」憲法·民法典法治文化作品有獎徵文活動,徵集全區廣大幹部群眾講述自己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生動故事,並在全區各媒體進行刊播刊登。
第四項,以「寧夏法治」微信公眾號等媒體為主要平臺,面向全區開展2020年憲法·民法典知識有獎競答活動。
第五項,舉辦「憲法伴我成長」青少年誦讀活動,並組織在自治區主要短視頻平臺、微信公眾號進行展播。
第六項,開展憲法進公共運輸場所活動,讓公眾隨處接受憲法宣傳教育。
第七項,12月4日,移動、聯通、電信等運營商向全區600多萬手機用戶推送憲法宣傳公益簡訊。
第八項,開展「憲法全屏活動」,在主要街道、廣場、商業街等人流集中地的LED電子屏播放憲法公益廣告。
直播:徐海鵬 顧銳 郝若琳(實習)
記者:董鵬 劉釗 何豔
編輯:徐海鵬 劉賽
實習:胡嚴方 郝若琳
責編:張婷
↓↓↓ 這些新聞你不該再錯過哦↓↓↓
自治區黨委召開政協委員座談會徵求「十四五」規劃編制意見 認真開展協商民主 廣泛徵求意見建議 陳潤兒講話 崔波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