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經營報
「天價」救命藥赫賽汀的替代之戰
本報記者/張玉/上海報導
「我生病吃藥這些年,房子被吃沒了,家人被吃垮了,警察領導,誰家沒個病人,你能保證一輩子不生病嗎?」「我不想死,我想活著。」電影《我不是藥神》中,「天價藥」格列衛給觀眾帶來的強烈衝擊依然讓人心痛。事實上,被稱為「天價救命藥」的遠不止格列衛,有乳腺癌「神藥」之稱的赫賽汀也曾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赫賽汀,又稱注射用曲妥珠單抗,是羅氏集團在全球最暢銷的抗腫瘤產品之一。1998年,赫賽汀首次被美國FDA批准治療HER2陽性乳腺癌,此後又獲批用於HER2陽性轉移性胃癌。目前其已經成為HER2陽性乳腺癌全程治療的金標準用藥以及HER2陽性轉移性胃癌一線治療的基石,其2019年全球銷售額近70億美元。
根據權威媒體此前報導,過去抗癌藥赫賽汀的市場價格每支高達兩萬多元,一個療程下來要花費十幾二十幾萬元。不少患者掙扎在高價「救命藥」的泥潭裡。
2017年7月,赫賽汀通過談判降價被納入國家醫保目錄乙類範圍,其價格從一支2.45萬元降至7600元,降幅達70%。然而,價格下降之後,赫賽汀在中國市場隨之急劇放量,於是未能充分備貨的赫賽汀在一段時間內出現全國性缺貨現象。
連日來,《中國經營報》記者先後通過走訪及電話採訪等形式了解到,受制於藥品價格、產銷量等原因,目前普通患者使用赫賽汀依然面臨一定的門檻。此外,儘管納入醫保,赫賽汀也面臨地區醫保覆蓋水平差異的問題,部分地區患者仍然難以承擔治療費用。
難以跨越的「購藥門檻」
「你們那邊赫賽汀多少錢?」「沒走醫保之前是7270元。」「我們那縣醫院沒有赫賽汀。」 ……在擁有1446人的「乳腺癌患者交流群」裡,作為HER2陽性乳腺癌全程治療的金標準用藥,赫賽汀成為難以不被提及的話題。
全球癌症流行病學統計數據GLOBOCAN顯示,2018年中國乳腺癌新發病例數約37萬例,死亡病例數接近10萬例,HER2陽性患者約佔全部乳腺癌患者的20%~25%左右;每年新增胃癌病例數達45萬例,其中20%~25%為HER2陽性患者。中國HER2陽性乳腺癌和胃癌的臨床用藥需求巨大。
一位乳腺癌患者向記者證實,儘管已經做完手術多年,其目前仍在吃相關藥物,同時還需要定期進行藥物注射。
那麼,目前市場上赫賽汀供應情況到底如何?記者為此聯繫了多家醫院和藥店諮詢情況。
11月25日,上海市嘉定區安亭醫院藥房工作人員向記者明確表示目前醫院並沒有這種藥物,當記者提出這是治療乳腺癌的藥物時,其仍表示:「沒聽說過這種藥。」
記者又聯繫了經上海衛生局批准成立的醫保定點、腫瘤專科醫院上海中大腫瘤醫院,藥房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這個藥物不單獨售賣,必須要到醫院由醫生開處方,且只能在該醫院化療期間使用。
公開報導顯示,赫賽汀在進入中國後很長的一段時間內,並沒有進入國家醫保目錄。因此,受限於赫賽汀價格因素,有能力承擔治療費用的患者數量十分有限,很多HER2陽性乳腺癌和胃癌患者無法用上這種對症的靶向藥。2017年7月,赫賽汀被納入國家醫保目錄後,其價格從一支2.45萬元降至7600元,降幅達70%。
儘管如此,國內市場此前由於缺乏其生物類似藥,赫賽汀自進入醫保以來的銷售增長勢頭仍然不減。數據統計顯示,2018年、2019年曲妥珠單抗於中國境內銷售金額分別約為27.3億和45.7億人民幣,逐年上升的赫賽汀銷售額也體現出國內仍存在巨大的未滿足的治療需求。
一家連鎖藥店負責人向記者表示,赫賽汀現在還是很難買。首先,此類藥物屬於處方藥,沒辦法在藥店進行購買。第二,即使此類藥物目前已經被納入醫保,但價格還是很貴。小醫院考慮到保質期,以及需要提前3個月下架的客觀條件,也不會進貨,只有大醫院有可能進。但因為是化療藥物,必須在所在醫院使用。如果降價之後需求量激增,企業生產又跟不上,就很容易出現斷貨、買不到的情況。
那麼,目前赫賽汀的生產及向中國市場的供應情況分別是怎樣的?就此,連日來,本報記者多次致電致函上海羅氏製藥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
生物類似藥「殺入」戰局
除了購藥門檻,一個令人尷尬的問題是,儘管進入醫保,赫賽汀也面臨地區醫保覆蓋水平差異的問題,部分地區患者仍然難以承擔治療費用。
談及赫賽汀的價格,上海中大腫瘤醫院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規格為440mg/支的赫賽汀的正常售價是5500元~7270元/支;如果是上海的醫保,普通患者承受下來的價格大概是2000元~3000元/支。而針對藥價的波動,其表示:「每個藥品的價格是不一樣的,有一段時間它可能是這個價格,但下一次,它可能是另一個價格,我只能告訴你是在這個數字範圍當中。」
另據記者從知情人士處了解到,按照湖南城鎮醫保報銷50%來計算,報銷完之後赫賽汀的價格為3000元/支。
記者查閱2020年6月3日修改核定的原研赫賽汀(注射用曲妥珠單抗)說明書,以其「3周給藥方案」為例,早期和轉移性乳腺癌患者初始負荷劑量為8mg/kg,隨後6mg/kg 每三周給藥一次。且重複6mg/kg每三周給藥一次時輸注時間約為90分鐘。如果患者在首次輸注時耐受性良好,後續輸注可改為30分鐘。由此計算,以一位體重50kg的患者為例,其第一個21天用藥將近一支赫賽汀。
生物類似藥的出現打破了這一僵局,這在某種程度上也加劇了市場的競爭。
2020年8月,由復宏漢霖自主開發和生產的曲妥珠單抗漢曲優?牛℉LX02,歐盟商品名:Zercepac?)正式獲NMPA(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上市。據悉,該產品在國內獲批了原研曲妥珠單抗的所有適應症,包括:HER2陽性早期乳腺癌、HER2陽性轉移性乳腺癌以及HER2陽性轉移性胃癌。今年7月,該藥已獲歐盟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EC)批准上市登陸歐洲市場,由此成為首個中歐雙批的國產單抗生物類似藥。
11月25日,復宏漢霖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透露,與中國市場的赫賽汀劑量規格(440mg/瓶)不同,漢曲優的劑量規格為150mg/瓶,通過綜合考量患者可負擔性、相關政策法規要求、藥品生產成本、市場競爭等各方面因素後,漢曲優定價為1688元。
一位業內人士向記者直言,原研藥2002年在中國上市,15年間都是很高的價格,直到2017年才通過醫保談判降價,客觀上也是因為生物類似藥的研發快要接近終點了。
記者注意到,今年9月,上海醫保局發文,將復宏漢霖曲妥珠單抗注射液納入該市醫保,參保人員個人定額自負標準為670元/瓶(150mg)。上述復宏漢霖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漢曲優上市獲批兩個月內已完成上海、江蘇、山東和四川等省份的醫保準入和多家醫院進院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生物類似藥的研發並非一蹴而就。
據介紹,早在2010年,復宏漢霖即啟動了曲妥珠單抗的開發。單抗生物類似藥分子結構非常複雜,產品質量對生產過程敏感,開發與生產的技術壁壘更高,且需要經過嚴格的藥學比對研究、臨床前比對研究和臨床比對研究,以證實生物類似藥與原研藥的質量、療效、安全性和免疫原性高度相似,才能獲批上市。
「2010年復宏漢霖開始漢曲優的開發時,中國生物類似藥指導原則尚未發布,歐盟生物類似藥指導原則規定單抗生物類似藥胺基酸序列需與原研一致。漢曲優研發項目開展6個月之後,復宏漢霖研發團隊發現蛋白序列和原研藥並非100%一致,有一兩個胺基酸的差異,為了能達到國際質量生物類似藥的標準,研發團隊決定回頭修改基因序列,重做細胞株,一定要做到和原研100%一樣,這使項目進度至少推遲了6個月。」上述復宏漢霖負責人表示。
後來,中國生物類似藥指導原則發布,同樣要求單抗類生物類似藥胺基酸序列需與原研一致,復宏漢霖最初對國際品質的追求也幫助公司在曲妥珠單抗的開發中實現了彎道超車,最終成為首個獲批上市的國產曲妥珠單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