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是我們一年當中最溫暖、最盛大的節日,也是家家戶戶團圓的日子。而年貨更是過年的重要一環。
瓜子堅果零食大禮包、新衣新鞋新裝備,特產「洋貨」大袋小袋...今年,你家都準備了哪些年貨?
製圖:謝燕林
村委會幹事 小陳
購置年貨:網購+超市
費用:1000+元
提前幾周準備,早買早安心
小陳早在1月初就在淘寶的年貨節上開始置辦年貨,地方特產是她最想帶回家的年貨。她表示年貨一般在網上電商購買,超市的商品固然琳琅滿目,但很難挑,不知道買啥。
「買了炒貨例如開心果核桃松仁等,還有小包的零食辣條糖果,大概在一千左右。今年還買了很多花,玫瑰花,向日葵等,而且到貨非常快。」小陳向記者介紹道,「網購還是最方便最便捷的方式,還最省錢。但今年買的沒有以前多,感覺每年的年貨並沒有什麼特色,都是老傳統。」
小陳認為年貨可以少囤點,會更新鮮。從準備購置到配齊年貨,小陳用了一星期左右,這不包括其父母前兩天在超市購買的生鮮果蔬。
雖然有人說現在購物很方便,年貨需要再買就行,不需要提前置辦提前囤,在小陳看來,還是需要提前買,不然快遞得休息,而且物流時間說不準,早買早安心。
小學語文老師 群姐
置辦方式:網購+超市
費用:550-700元
網購、超市齊上陣,臨近除夕才配齊
群姐家在臨近除夕了才把年貨備齊。群姐稱,因為孩子長大了,其父母親便將年貨置辦的「重任」交予兒女。今年抓著快遞停運的尾巴網購了一些家居裝飾品和一大批零食,全是諸如三隻松鼠這樣的零食大禮盒,因為店鋪搞活動,滿300減200,雖然下單時不見得有多便宜,但過年嘛,啥能便宜,開心就好。
儘管取快遞不便,但群姐仍會選擇網購年貨:「我們這邊籤收快遞其實很不方便,畢竟是在鄉村,要騎上小電驢到鎮上去取。但還是會選擇網購年貨,一來不想去湊年貨市場擁擠的人群的熱鬧,二來市場或超市的年貨來來去去都那幾樣,無甚新意,不能滿足我們年輕人的需求。」
除了網購的大部分年貨,群姐表示還需要到超市購買補足,要上班沒那麼多時間挑選,所以東拼西湊直到除夕才配齊。
新媒體運營 小謝
購置年貨:線下零食店
費用:200-300元
已經被吃得差不多了
小謝1月20日從工作城市長沙回到家鄉耒陽,次日便全家出動一起前往其小姑媽開的零食店購置年貨。辣條、pk脆、魔鬼辣絲、焦糖瓜子、糖果等零食都是其滿載而歸的「勝利品」。
「當然還不止這些,像花生瓜子等招待客人的年貨我媽早就備好了,等我們回來買的大都是自己吃的,現在年貨已經被我弟和我吃得差不多了。而且因為時間倉促,回家當天趕高鐵,沒來得及從長沙帶東西回家,就帶了公司發的黑茶回家,當是特產年貨了。」小謝如是說。
對於當下網購年貨盛行,作為年輕90後一代,依然選擇線下購買年貨的原因,小謝說道:「家附近就有快遞點,收取年貨很方便,但因為上班沒時間,加之回家太遲,就沒有選擇網購。」
小謝家的年貨多是由母親操辦,且一買便會買夠過年的量,作為兒女的她只參與年貨中零嘴一環。「一家人上街買,買完就直接帶回家了,感覺不像是去備年貨的,就是去買零食吃的。」小謝說道。
年貨要置辦,但少囤點,更新鮮
五成受訪者會提前置辦年貨
雖說「春節年年有,年貨年年備」,但多樣的購物形式使得年貨的購買也更加方便快捷,便也有人選擇需要再買,無需置辦。南都的調查顯示,50%的受訪者表示會提前購置年貨,有備無患,40%的受訪者則不會,因為購物很方便,需要什麼再買。
也有網友認為,過年的意義已變,沒必要再囤年貨了。「年貨感覺是囤的意思,現在啥都沒必要準備,超市網上都有,而且很便捷,過年已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年了,只是想好好的放鬆休息吧。」網友@accname 如是說。
網友@東方博客南太湖 則認為購買年貨才是過年之樂。他說道:「今天,我抽空去商場、市場轉了轉,順便購買了一些東西。總覺得商家服務很好,商品琳琅滿目,買方任意挑選。過年的樂趣就在於購買年貨、準備豐盛的年夜飯、一家人在一起歡聚,放鬆心情吃喝玩樂。看看電視上上網,寫寫微博聊聊天。」
在「今年最想帶回家的年貨」排行榜上,地方特產(50%)、堅果糕點等零嘴(50%)、海購「洋年貨」(30%)等最受人們歡迎。
在對年貨進行選擇時,人們更看重功能實用(80%)、物美價廉(60%)、新奇創意(30%)。
在置辦年貨時,70%的受訪者選擇少囤點,更新鮮;選擇購一批,吃半月的受訪者僅佔20%。
此外,京東的銷售數據顯示,節前年貨銷量最高的依然是乳品、糧油調味和休閒零食。其中廣東人是最愛吃,也是最會吃的:他們消費了全國銷量16%的堅果炒貨,17%的糖果巧克力和20%的調味品;同時,據天貓數據,廣東也是為年貨花費最多的省份。
網購年貨更受寵
6成受訪網友選擇網上電商置辦年貨
隨著網絡電商的發展,加之年貨節等電商應節的促銷,越來越多人選擇通過網購置辦年貨。你一般主要選擇在哪買年貨?調查數據顯示,有60%的受訪者選擇網上電商,選擇年貨市場和線下超市則佔比30%、20%。
同時,在年貨運輸方面,40%的受訪者網購寄送,30%的受訪者選擇自己寄送,20%的受訪者則使用人工捎帶的方式帶年貨回家。
「今年買年貨,基本上都是通過市內超市網上平臺購買的,他們都是送貨上門,真正意義上的送貨上門。東京、淘寶上的年貨也不錯,可投遞員的送貨上門是把包裹放在統一地點,客戶憑取貨碼自行去取,太不方便了。」網友@孤影舞青燈對網購年貨體驗發表自己的看法。
此外,據返利網公布的年貨節各平臺數據顯示,2020年年貨節,淘寶網位列訂單金額排行榜第一名,京東商城、華為商城、唯品會、拼多多分列第二至五名。
有網友認為,購買年貨是一件很有幸福感的事情。誠然,如果說過年是一場盛大的儀式,那「年貨」則是這場儀式的重要載體。從對聯窗花到紅酒龍蝦,從大包小包到快遞電商,在國人的心中,不管形式怎麼變,年貨就是「年味」。
網友@念舊3259 便認為購買年貨是感受年味的重要方式:「走在播放著新年歌曲的超市裡購買年貨,在家幫媽媽做家務打掃衛生,這些都在證明新年的的確確給人一種不管之前過得有多麼的壞,新年來了,一切就都會變好的感覺。期待明天會更好吧。」
採寫:南都記者 尤立川 實習生 易紫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