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屏東石板鳳梨深受大陸市場歡迎

2021-01-09 中國臺灣網
臺灣屏東石板鳳梨深受大陸市場歡迎

2015年04月29日 08:55:00來源:中國臺灣網

鳳梨裝箱運往大陸市場。(圖片來源:上海臺辦)

  中國臺灣網4月29日屏東訊 鳳梨,臺灣有名的水果,一提起就令人垂涎。然而,你可知道它長在哪裡?有人說是樹上,有人說是土裡。這次到了臺灣屏東縣的長治和內埔鄉,才知道這裡的鳳梨竟然長在石頭堆裡。

  隘寮溪的鬼斧神工

  屏東境內的大武山下,有一條溪流叫隘寮溪。其流域貫穿霧臺鄉、山地門、瑪家鄉後經鹽埔、裡港後與荖濃溪合流注入高屏溪。我們這次去的兩個鄉是這條溪的上遊,山上匯集而來的大水,常年衝刷著滾落的山石,形成了河床。水的無窮力量,天長日久磨去了石頭的稜角,把一片片原本肥沃的土地蓋上了厚厚一層石頭。

  這石頭地能派什麼用場呢?農民們望石興嘆!

  老兵血汗澆灌鳳梨

  鳳梨怎麼會與老兵扯上關係?那還得從60多年前說起。

  1949年始,國民黨軍李彌和餘程萬部從大陸雲南退入泰國和緬甸北部境內及中老交界地帶。他們在當地籌措軍備,發展武裝,準備策應蔣介石反攻大陸繼續「反共救國」。

  「國軍」的這些活動,受到緬甸等國政府的譴責。1953年起,在國際組織的壓力之下,這些部隊總共8000餘人逐步撤回臺灣。農益源總經理林富吉先生十分了解這一段歷史。他說:「1953年,首批2000多國軍軍人被遣返。1961年第二波撤回1185人,全數安置墾荒。其中軍官及家眷安頓在美儂及清境農場,士官不算官,有248名被分到這隘寮溪,當時叫大同農場。老蔣叫他們幹什麼?當時臺灣糧食緊缺,叫他們來種稻米。這種石頭灘怎麼能種出稻米?國軍兄弟連累帶餓,據說當年就死了9個。為了種出糧食,這些兄弟動足了腦筋,據說還用篩子篩,在石頭地裡找泥巴,儘管如此,還是活不下去,於是改變種地瓜、木瓜和鳳梨。」

  沒想到歪打正著,種出了屏東乃至臺灣最好的鳳梨。因為鳳梨像仙人掌一樣,怕水,不會幹死會泡死。石頭地滲水性好,適應鳳梨的生長,大同農場的金鑽鳳梨也逐漸成名。臺灣每年在臺北舉行鳳梨拍賣活動,原來大同農場所在地長治、內埔鄉的鳳梨獨佔鰲頭,連續14年拍得最高價。

  當然,在石頭地裡種鳳梨的果農們也付出了辛勤的勞動。石頭地滲水快,基肥要足,葉肥要勤。石頭地不能機械操作,只能手工種植,既慢又累。俗話說,人勤地不懶,一份耕耘一分收穫。

  石板鳳梨風靡大陸

  我們在石頭地裡參觀鳳梨的時候,林總的手機經常響起,那些都是找他要貨的客戶。林總笑著告訴我們:「這裡的鳳梨供不應求啊,大都銷售到上海,像久光百貨等大商場有賣。顧客只要買過一次,那保管他會成為回頭客。因為顧客都是識貨朋友。」

  我向林總請教,石頭地的鳳梨有什麼特點?他當即從地裡摘下一顆鳳梨,切開展示給大家看:「鳳梨切開如果淌水則不好,應該是粘稠的。」果然,切下的一片鳳梨就黏在刀上。「這裡的鳳梨品種經過改良,甜度高,完全沒有生長激素和農藥殘留,更沒有麻刺。這樣的優質鳳梨只有這隘寮溪才有,產量不到臺灣總產量的百分之一。」

  聽到「麻刺」兩個字,我就想到過去我買水果,不大喜歡買菠蘿,因為削菠蘿猶同在雕刻,一個個麻刺眼細毛密布,摳起來很麻煩,還要用鹽水浸泡,否則會澀嘴。一位同行者問,菠蘿和鳳梨有何區別?其實,大陸叫菠蘿,臺灣叫鳳梨,是同一作物,只是品種上有區別,現在臺灣經過改良的鳳梨不僅甜度高,而且纖維細嫩,不澀嘴,沒有麻刺,吃起來像吃西瓜一樣方便。

  「三通」鼓了果農錢包

  曾能傑先生是臺灣水果在大陸銷售集散中心的總經理。他介紹說:「鳳梨進大陸現在是靠海運。720箱一個貨櫃,每天發一個。4天就可以到上海市民手裡。鳳梨的生長期是一年零三個月,果農按照周期錯開種植與收穫的時間,這樣可以保證市場的長流水不斷線。現在的銷售情況很好,供不應求。」

  「供不應求」四個字是果農最願意聽的。據說因為鳳梨有賺頭,許多農民砍了檳榔樹改種鳳梨了。曾總指著一片鳳梨地說:「這片地有750公頃,種的全部都是鳳梨。1公頃種35000株,每株至少收穫1點6公斤。自從鳳梨銷到大陸後,收購價格節節攀升,差不多漲了一倍。最近大陸五一節到了,果農更是俏貨待價而沽。就是這片鳳梨地,使我們大武山下內埔鄉中林、龍泉兩個村的1500戶農家的3000多口人受了益。過去,我們臺灣中南部的熱帶水果大都銷往日本。自從兩岸建立農貿『小三通』的管道後。銷往大陸市場的數量已經遠遠超過日本。」

  我們品著鳳梨的美味,聽著動人的故事,不由得又一次想起當年的開拓者。無情的戰火,把他們逼到生死的邊緣;和平與交流讓他們的後人真正嘗到了鳳梨的香甜。(中國臺灣網上海市通訊員 葛鳳章 吳逸峰 )

  鳳梨讓大武山下的果農受了益。(圖片來源:上海臺辦)

[責任編輯:李瑞豔]

相關焦點

  • 專訪臺灣屏東綠地農合社--百果園信賴的鳳梨供貨商
  • 舌尖上的臺灣——之屏東鳳梨!
    四月,臺灣屏東,太平洋吹來暖溼的季風,大武山下的農場裡,鳳梨正在瘋長,又到了果農們最為忙碌的季節豐收季。
  • 屏東高樹鄉長:臺灣鳳梨還是要靠大陸,日本市場太小
    屏東縣鳳梨佔全臺產量一半以上,《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若在今年底終止,會有何影響?無黨籍屏東縣高樹鄉鄉長王樹圍表示,高樹鄉是屏東縣鳳梨主要產區,在臺灣及日本市場都太小,只要外銷通路走不動就會影響內銷市場,還是要靠大陸市場才行,沒有關稅優惠會提高農民成本。
  • 臺灣鳳梨外銷大陸受阻,屏東縣政府聲稱「價格穩定」
    臺灣鳳梨去年外銷逾5.1萬噸創下新高紀錄,其中有97%外銷大陸,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外銷量比去年同期掉了2成,島內不少農民憂心即將迎來鳳梨盛產期,外銷鳳梨卡關回堵島內市場造成價格崩盤。對此屏東縣政府表示,目前鳳梨價格持穩,並陸續外銷且穩定供應臺灣本地市場。
  • 擁有促進「垂涎三尺」超能力的六個字——臺灣屏東甜鳳梨!
    而小深這一次帶來的鳳梨更是大有來頭了!它是來自「鳳梨之鄉」的臺灣屏東,那兒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只有10%的臺灣鳳梨是正宗屏東生產的,而銷售時間又只有短短兩個月時間!這些珍貴的屏東鳳梨肉質金黃、果香濃鬱,甜度高,汁水充盈,肉質細膩,連鳳梨心都泛著甜蜜~
  • 臺灣屏東、臺南等縣市輸入大陸的多批水果被查出有害生物
    點擊查看 記者1月6日獲悉,近期,海關從臺灣屏東、臺南等縣市輸入大陸的檸檬、文旦柚、鳳梨、蓮霧等多批水果中查出有害生物,已按照相關規定予以退運或銷毀。據了解,查出的有害生物主要為大洋臀紋粉蚧和米爾頓姬小蜂。
  • 臺灣特產:寶島有鳳梨酥,大溪有豆乾,高雄有蚵仔煎,而屏東有他
    臺灣特產:寶島有鳳梨酥,大溪有豆乾,高雄有蚵仔煎,而屏東有他都知道臺灣的滷肉飯吧,臺灣滷肉飯可以說是出了名的,反正我是蠻喜歡吃的,雖然我也不知道我吃的是不是正宗的臺灣滷肉飯。臺灣的夜市也很有名,很多從臺灣來的明星,都曾經對臺灣夜市讚不絕口。今天咱就說說臺灣各市的特產吧。
  • 臺灣鳳梨登陸一個賣60人民幣 大陸網友:就問臺灣鄉親要不要銷來
    中國臺灣網1月25日訊 高雄市長韓國瑜上任後的首批農產品上周銷往大陸。有大陸網友在臉書「韓國瑜後援會」貼圖,曬出臺灣鳳梨在大陸超市一個賣59.8人民幣,笑問「約273新臺幣一個鳳梨!就問問臺灣鄉親要不要把水果銷到大陸來!」在臺灣,金鑽鳳梨全年都有產出,大陸市場對其的接受度尤其高。
  • 屏東、臺南等縣市輸入大陸多批水果查出有害生物
    中新社廈門1月6日電 記者6日獲悉,近期,海關從臺灣屏東、臺南等縣市輸入大陸的檸檬、文旦柚、鳳梨、蓮霧等多批水果中查出有害生物,已按照相關規定予以退運或銷毀。據了解,查出的有害生物主要為大洋臀紋粉蚧和米爾頓姬小蜂。
  • 臺業者:大陸對臺灣鳳梨藥檢標準提高,外銷阻力增大
    每年5、6月為全臺鳳梨產季,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嘉義縣出口到中國大陸的鳳梨訂單,相比去年減少許多,加上今年大陸對臺灣鳳梨藥檢標準相對提高,外銷阻力增大。嘉義縣大林鎮億鑫蔬果合作社負責人簡源松表示,除了疫情影響,兩岸關係不佳也有可能是今年鳳梨外銷大陸訂單減少的原因之一。至於嘉義縣政府推動鳳梨外銷日本,數量約僅銷大陸的十分之一,差距很大。簡源松1958年生,從事水果貿易商數十年,現為臺灣中華統一促進黨嘉義市黨部副主委。
  • 兩岸人貨暫停 高雄「鳳梨伯」嘆今年要血本無歸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衝擊兩岸人貨往來,連水果鳳梨也遭池魚之殃。今年84歲的高雄「鳳梨伯」林益19日接受訪問表示,疫情爆發後臺灣鳳梨產地收購價瞬間暴跌,若對比去年同期每臺斤(1臺斤為1.2市斤)收新臺幣17、18元,目前只剩4至6元,大嘆今年又得血本無歸。
  • 臺灣農產品商:大陸是最重要外銷市場 盼兩岸關係好產品旺銷
    多位臺灣農產品展商受訪表示,大陸是最重要外銷市場,盼兩岸關係好,產品旺銷大陸。  高雄月光山蔬果運銷合作社此次參展帶來金鑽鳳梨、蜜寶火龍果等特色水果及醬鳳梨等加工農產品。該合作社負責人桂在興說,臺灣盛產亞熱帶水果,他們種植的鳳梨等水果口感好、品質上乘,廣受島內外歡迎。  「大陸是我們最重要的外銷市場。
  • 蔡英文得意地叫停「三通」,而臺灣鳳梨伯卻苦不堪言
    疫情爆發之後,兩岸的民眾和貨物相互不能通過,這導致了臺灣許多農夫都損失慘重。臺灣的以為高齡「鳳梨伯」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今年的鳳梨市場又要不景氣了,疫情過後臺灣鳳梨收購價瞬間暴跌。從原來的17元臺幣到現在只能賣到4元臺幣,今年恐怕是連本兒都撈不回來了。
  • 吃不起臺灣鳳梨的大陸有一個縣,叫徐聞縣,每年生產菠蘿70萬噸
    ,像是釋迦等,而他認為暫停進口臺灣菠蘿對大陸而言是好事。該大陸網友解釋,「大陸有一個縣,叫徐聞縣,每年生產鳳梨70萬噸,如果不進口臺灣的,對他們(徐聞縣)來說有好處。」聽到徐聞縣年產70萬噸菠蘿的數據,陳揮文詫異:「你們大陸一個地方,一年的鳳梨是70萬噸?」
  • 臺灣「鳳梨博士」黃來裕登陸:砌「金磚」之旅
    「鳳梨博士」黃來裕為學生講解鳳梨酥的製作過程。通訊員林曉蕾攝  從種鳳梨到做鳳梨酥  今年50多歲的黃來裕出生於臺灣的茶果之鄉南投縣,自小就愛與果樹打交道。在所有的水果中,黃來裕尤其偏愛鳳梨,靠著一股子「鑽」勁,他甚至培育出可以直接用手剝皮的鳳梨,也因此得到了一個「鳳梨博士」的雅號。  「鳳梨博士」親手種植的鳳梨,品質自然不會差。經黃來裕改良的鳳梨品種,香味濃鬱、甜酸適口,成為臺灣鳳梨酥知名品牌「微熱山丘」的原料。  在臺灣,「微熱山丘」名字叫得很響,一年鳳梨酥的銷售量能達到3000萬個。
  • 當「臺灣鳳梨酥」遇上「雲南鮮花餅」
    中新社記者 任東 攝  談及臺灣伴手禮,鳳梨酥是當之無愧的「桂冠」。而以食用玫瑰為餡料製作的鮮花餅,作為「後起之秀」,已成為名副其實的「最雲南伴手禮」。當日,這兩地最佳伴手禮的幕後推手首次齊聚一堂,分享彼此故事。  「臺灣鳳梨酥從最早的民間『喜餅』變成『臺灣第一伴手禮』,不過十餘年光景。」
  • 香蕉崩完鳳梨崩 臺灣紅龍果農的噩夢恐成真
    香蕉崩完鳳梨崩 臺灣紅龍果農的噩夢恐成真時間:2018-07-05 21:11   來源:鳳凰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香蕉崩完鳳梨崩 臺灣紅龍果農的噩夢恐成真 據聯合新聞網7月5日報導,臺灣地區今年水果盛產,繼香蕉、鳳梨價格崩跌後,本月起進入產季的紅龍果,果農憂心量大價跌的噩夢恐怕要成真!
  • 一人一天吃18公斤,臺灣要消化的不止是鳳梨
    2月26日,中國海關總署動植物檢疫司宣布,因多次發現蟲害問題,中國大陸將於3月1日暫停對臺灣菠蘿的進口。對岸譁然,命之為「鳳梨風暴」。2020年,臺灣鳳梨及鳳梨製品出口中國大陸4.5621萬噸,佔全臺鳳梨出口量的91.3%,近三年鳳梨平均外銷量為4.3萬噸,其中中國大陸吃走了其中95%的部分。
  • 大陸不買臺灣鳳梨也不怕?李豔秋諷:只要出六招,蔡民調沖天
    大陸今天起暫停臺灣鳳梨進口後,高雄六龜農會也傳出一批蓮霧被大陸貿易商要求暫緩進口。
  • 臺灣南部香蕉價格崩盤只能做肥料,高雄市議員呼籲發展大陸市場
    臺灣市場近來香蕉價格低落,臺當局「農委會」近日突然在高雄、屏東兩縣市的香蕉產地啟動「去化」作業,透過農會通知產銷班與蕉農。今早,高雄旗山與美濃兩地農會同步展開收購,蕉農用貨車載著大量香蕉來「去化」。蕉農說,最近次級蕉價格只有每公斤2元(新臺幣,下同),「政府」用5元收購,當然要來賣農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