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專訪】百歲老人李妙香:承佛宗皇韻慈孝遺風氣質,歷百年笑看...

2020-12-23 澎湃新聞

原創 樊多多 浙江省中醫藥學會

2015年5月10日,第二屆「中國長壽之鄉」浙江·仙居授牌儀式在仙居縣下各鎮新路村舉行。這是仙居繼桐廬、永嘉、文成、麗水之後,全省第五個獲此殊榮的地方。

「中國長壽之鄉」是一張含金量極高的金名片,是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誌。它由中國老年學學會評審認定,評審標準極其嚴格。就在仙居獲得此項授牌之後的第二年,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於2016年1月21日發布公告,表示即日起停止受理「中國長壽之鄉」的申報工作,仙居由此成為了中國最後一個「長壽之鄉」。

這次的百歲老人尋訪之旅,我們再次把目的地定在仙居,去感受中國最後一個長壽之鄉的康養魅力。

出仙居縣城,駕車往東南方向行駛4裡路,還沒看夠永安溪的美景,管山村就到了。

接待我們去訪百歲老人的是管山社區黨總支書記陳田忠,他的母親是管山人,這個古村也承載他在外婆家的很多美好時光。

皇室後裔福蔭管山

仙居縣有3個街道,分別為福應街道、安洲街道和南峰街道。我們要去的管山村屬於南峰街道,有趣的是村裡一山一塔均以安洲為名,可見這「安洲」二字不止和管山村有歷史淵源,還是仙居人心裡的老故事。

走在管山村的老街上,陳田忠跟我們講著安洲和管山的故事。唐武德年間,安洲山還不叫安洲山,那時稱「九旬山」。隋朝時,天台宗五祖灌頂大師(561-632)經過此地,看到山下村落被永安溪主幹和支流環抱,水流湍急,經常有人溺水而亡。於是發願說「如果這條溪變為平地,我願在此講經普度眾生。」話音剛落,溪水立即退去,白沙露出而成平地。於是灌頂大師便在此處講授法華經,為眾生弘法。從此九旬山便改叫安洲山。這就是記錄在《佛祖統記》中的故事。當然,關於灌頂大師與安洲山的故事還有很多版本,內容梗概大致相仿,都與佛家的慈悲普渡有關。至於管山的來歷,則是因為村子位於安洲山腳下,同時取大師的一個「灌」字命村名為「灌山」,年長日久地叫著叫著就成了「管山」了。

站在老街上一眼就能看到矗立在安洲山頂的安洲塔。雖然沒有近距離親見,遠望去的七層輪廓還是很清晰的,塔體端莊,能感覺到它的雄偉和可以想像的做工精巧。據說這安洲塔建於明朝萬曆年間,算起來距今也是有457歲「高齡」,但是這跟安洲山史傳的形成年代唐武德年相比,幾乎還有「千歲」差距。

圖 | 李氏後裔九進士,笑傲科場

永安溪畔,安洲山與對岸的南峰山隔岸相對,山上的安洲塔與南峰塔又似隔空對話,管山村這一山、一水、一塔的格局讓我們格外感覺古村的寧靜,更加佩服當初遷始祖的高瞻遠矚,也因祖先的世代化育,才讓這個李姓古村人才輩出。這遷始祖就是李唐皇室六代孫古道公。李道古曾任鄂嶽觀察使,後攜夫人及第三、第四兩個兒子於唐天寶年間隱居管山小峽嶺,隨著開枝散葉,李氏遂成為望門大族。宋朝時期,管山村出了九位進士,父子、兄弟、叔侄皆進士,足可笑傲科場。我們今天要去看望的百歲老人李妙香也是李氏後人。

歷百年心境從容

李妙香老人住在管山村的東面,現年已是103歲高齡。老人家的一日三餐由女兒照料,除了吃飯,其他時間喜歡出去走路,腿腳還很靈便。

看到老人時,她在屋中正坐,顯然是在等人。原來是陳書記提前告訴他會有政府的人來安排體檢。仙居倡導慈孝文化,民政服務老人也做到了村裡,經常會有送餐、理髮、體檢之類的上門服務。除了聽力下降,李奶奶記性還不錯,一起來家裡的人,除了我們是生人,其他同來的都能叫出名字,尤其對陳書記很熟,一屋子人說著仙居話,你來我往,笑聲不斷,好不熱鬧。我們雖然聽不懂,依然被淳樸的笑聲感染。知道我們從杭州來,李奶奶有點不好意思地一個勁兒說你們路這麼遠來,很難得,沒什麼東西好招待。

圖 | 百歲老人:李妙香

李奶奶年輕時信仰佛教,念經、吃素近七十年,經常去寺廟裡拜佛。因為信仰誠摯,還得了個「吃素人」的雅號,逢到村裡有老人過世,她也會去給老人念經超度。在飲食方面,李奶奶的女兒給她做飯後,她就隨緣了,不挑剔,做什麼吃什麼,包括魚、肉等。這些年李奶奶又出名了,原來是因為百歲後的她依然喜歡到處走走,在管山社區大家都知道這麼個愛走路的老奶奶。有時李奶奶只是在家門口坐坐,如果碰到陳書記來辦事,還會熱絡地問他:「你今天怎麼走到這裡來啦?」

村裡的漂亮石窗

站在管山村老街,可以遠望安洲塔

問她身體好不好,她說自己身體好也不怎麼好,壞也不怎麼壞。又問我「沒事不?」陳書記翻譯說是問我身體好不好。而後忽然又問:自己下輩子還有「人」可以做嗎?

李奶奶年輕時很漂亮,使得一手好雙槍,是個文武雙全的奇女子。因為歷史原因,一度上山做了土匪。再回到村裡居住後,又經歷了文革的苦難,受了很多苦,甚至被綁起來吊在樹上一天一夜。她沉默地接受了一切,受再多的迫害都是不吭一聲。是性格堅韌隱忍也好,是有佛法支撐信念也好,李奶奶熬過了最苦難的時期。大概是一段又一段異於常人的經歷,讓李奶奶走過了百年的歲月長河,依然笑容溫暖,那眼神裡偶有迷茫,就像她對前世今生的發問,但更多的是遍嘗世間冷暖後胸懷的平淡從容。

圖 | 管山村的「三透九門堂」

據社區老年協會的會長說,80歲以上的老人有40多個,90歲以上的有10個,過世的還有一對百歲老人夫妻呢。走到管山祠堂,這座建於清朝康熙辛酉年(1687)的宗室祠堂幾經修繕後,現在是村裡老人的休閒樂園。坐在裡面的老人有的搓麻將,有的在打牌,有的在閒聊,見了我們顯得有幾分好奇。聊天時會熱心的推薦我們去看南峰聳翠「三透九門堂」和進士鄉,那些都是村裡引以為傲地歷史遺存。

山上青天山下溪,白雲流水兩相宜。

丹成共爾南山老,採採松枝亦療飢。

管山村已有1200年歷史,站在永安溪畔眺望南峰山,想像著神仙修丹飲露的世外生活,再回望藍天白雲下的安洲塔,內心竟也升起一種平靜。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學會專訪】百歲老人李妙香:承佛宗皇韻慈孝遺風氣質,歷百年笑看安洲風雨從容》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信宜市表彰第二屆「十大慈孝之星」
    茂名網訊 1月19日晚,信宜市舉行第二屆「十大慈孝之星」頒獎典禮,隆重表彰榮獲信宜市「十大慈孝之星」稱號的丘燦等10位道德模範人物(如右圖)。信宜市委、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府、市委宣傳部、市關工委、市慈孝文化促進會等單位領導出席頒獎典禮。
  • 杭州靈隱寺光泉:積極發揮名寺「慈孝窗口」引領作用
    9月5日,中國佛教協會副秘書長、杭州靈隱寺方丈光泉法師在2020第六屆中華慈孝文化節上表示,杭州靈隱寺將堅持佛教中國化方向,積極發揮名寺「慈孝窗口」引領作用,為浙江「努力成為新時代全面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窗口」貢獻佛教的智慧和力量。  慈孝文化是中華文明的倫理起點,也是中華文化的重要根基。2015年至2019年,中國新聞社與杭州靈隱寺已合作舉辦五屆中華慈孝文化節。
  • 慈孝地鐵專列穿行杭州 「讓座有『禮』」呼喚社會仁愛
    慈孝地鐵專列穿行杭州。 王剛 攝中新網杭州8月26日電(錢晨菲 翁嫻)「請為有需要的乘客讓個座……」在杭州地鐵一號線上,提醒民眾讓座的廣播不時播放;車廂內,帶有中華傳統文化風格的「讓座有『禮』」標識懸掛兩側,與廣播內容相呼應。
  • 山東百歲老人分布地圖出爐!濰坊有614人,位居第三!
    10月7日,山東省百歲老人分布圖出爐,其中濰坊百歲老人人數位居第三。10月9日,記者採訪了解到,在我市各縣市區都有百歲老人,青州、諸城、高密的百歲老人人數名列前三。另外,我市百歲老人中女性是男性的五倍,目前最高年齡者為112歲。百歲老人愛聊天心態好10月9日上午,和煦的陽光灑滿大地,給秋日增添了不少愜意。
  • 《100個百歲老人的傳奇》引發「為父母寫傳記」社會熱潮
    青年學生手中的書籍,是《100個百歲老人的傳奇》。當100個百歲老人的頭像依次呈現在大屏幕上時,現場所有的人為之震撼。屏幕上的100個百歲老人,都是普通人,卻有著不平凡的百年人生。《100個百歲老人的傳奇》,是中國西部人才開發基金會招募北京師範大學100餘位志願者,為全國100位百歲老人撰寫的傳記合集,1月6日首發面世。
  • 劉仁鳳老人七十華誕,163位聯友來賀,李忠雲主評
    周  鈞  江西餘干仁者七旬,再添三秩萱草茂;鳳庭百福,同賀千秋壽桃香。 吳立新  山東煙臺與國同庚,喜伴神州尊大壽;持家有道,笑迎萱室度稀年。 王躍虎  河北曲陽一對金童玉女,歌甜聲脆,捧出壽糕呼祖母;七旬善目慈眉,步健身輕,邀來仙客賀遐齡。 楊遠建  湖南洪江南山松茂,憑擎宇三枝,偷得仙桃,彩舞一庭衣拜壽;東海福長,借觀音千手,灑來淨水,喜看七十鬢回春。
  • 百歲人生|坐在輪椅上打羽毛球的百歲老人很傳奇,不下雨每天都打球...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唐旭鋒今天是重陽節,小時新聞特別策劃了一組「百歲老人」系列。百歲人生,餘生很長,未來很美。一起來聽聽他們的「長壽經」。相關連結:百歲人生(1)| 帥!記者多方打聽後得知,這是一位百歲高齡的傳奇老人。而與他一起打羽毛球的是保姆周阿姨,或許是跟百歲老人在一起生活,受其影響,保姆看上去比真實年齡59歲要年輕許多。10月23日,小時記者來到老人所在的社區。上午10點,當記者敲開老人的家門時,開門的是93歲的馮寶琴奶奶和保姆周阿姨。
  • 贛州崇義義工謝文淦與百歲老人
    謝文淦詢問老人每月2100元是怎麼來的?廖奀婆說一份是養老錢,一百歲以上的老人每月1000塊。她的男人 45歲那年在國家的礦山遇難犧牲,至今每月能夠領取1100元的撫血金。謝文淦同老人講,「老奶奶,您老人家給我們年輕人一個敬老孝老的機會,一點心意,您老收下吧。」說到此,老人才肯收下紅包。
  • 南通虹西社區:百歲老人祝壽會,歡聚一堂送祝福
    中國江蘇網1月14 日南通訊 「山中自有千年樹,世上難逢百歲人」1月12日,家住南通市崇川區虹橋街道虹西社區的葛慧芳老人迎來100周歲壽辰。雖正值寒冬,但葛老家歡聲笑語,暖意如春,老人的家人、鄰裡理事代表和社區工作者歡聚一堂,將深深祝福、貼心溫暖送到百歲老人心坎上。
  • 沈丘縣盧姓文化研究會為老人舉行百歲壽辰慶典
    2018年農曆9月16日上午,紙店鎮盧腰莊村盧新才老人的院子內外親友、鄰居、來自全縣其他鄉鎮的盧姓宗親代表熙熙攘攘,談笑風生。沈丘縣盧姓文化研究會領導盧廣新、盧連生、盧金龍、盧萬裡、盧學明、盧新敬、盧紀鋒、盧振領(白集)、盧月友、盧廷福、盧振領(盧腰莊)、盧金成、盧付中、盧彥卿、盧可義、盧子賢、盧文杰、盧全偉等,正代表全縣兩萬多盧姓宗親和其家人一道為老人舉行百歲壽辰慶典。
  • 百歲老人的長壽經
    10月25日,雁門風情採編組一行5人出縣城,上108國道,東行10公裡,慕名前往代縣磨坊鄉上門王村採訪百歲老人。只見牌樓濃墨重彩,「上門王」3個金色大字引人眼球。進入牌樓轉身,正中書有「人傑地靈。上門王村北依恆山,南傍滹沱河,西臨代縣城,東接繁峙城,有鳳凰(形)古村之稱,這裡確實是人傑地靈,人才輩出,長壽老人居多。請我們走近百歲老人,了解其生活狀況,探究其長壽秘訣。
  • 髹漆匠的百歲芳華——記旅居蘇州的歙籍百歲老人李文彬
    2020年9月初,由蘇州市姑蘇區人力和社會資源保障局舉辦的主題為「樹敬老之風,悟文明精神」的社會化管理人員書法大賽揭曉,旅居蘇州的歙籍百歲老人李文彬書寫的《文明讓生活更美好》獲得一等獎,成為老人在重陽節前夕獲得的最好的節日禮物。李文彬是一位怎樣的百歲老人?我們從新安江畔,前往姑蘇城外,對他進行採訪。
  • 百歲老人洪程瑞鳳的孝道傳承
    移風易俗,關愛老人;壽慶簡辦,助教興學;喜事新辦,捐贈公益。9月18日至19日舉行的洪窟村洪程瑞鳳「孝道·感恩」百歲壽慶系列活動,不僅內容豐富,主題突出,為社會傳遞了滿滿的正能量,而且詮釋了這位老人的優良家風家訓。 「活百歲松欽鶴羨,數一生苦盡甘來。
  • 百歲老人孫芳女
    百歲老人孫芳女文/南山         世上的事總講究一個「緣」字。
  • 百歲老人調查:發現長壽秘訣,與吃和運動無關,僅靠2個字
    但是百歲老人依然是人們嚮往的目標。人們總說吃什麼能夠長壽,怎麼吃能夠長壽,還有的表示運動會幫助長壽。但是經過對多位百位老人的調查發現,長壽的秘訣似乎與吃和運動無關,而這2個字才是重點,樂觀。在調查走訪這些百歲老人時,人們都會發現這些老人比較健談,有的雖然比較內斂,但是也很愛笑。這似乎就是他們長壽的原因。
  • 百歲老人復明記
    記者 尤寶君圖為明仁眼科醫院院長梅晨雨在病房探望百歲老人何張氏。「80歲以前的時候,我針線活還挺好,後來眼睛有問題,什麼也不能做了,快20年看不清任何東西了。經過眼科手術後的百歲老人何張氏興奮地對記者說。何張氏今年101歲,住在蘿北縣肇興鎮前鋒村一組。老人家是在一次明仁眼科醫院「健康光明行」鄉村義診中,被檢查出右眼有光感、左眼無光感、雙眼白內障、雙眼青光眼等眼科疾病的。手術第二天,何張氏無比激動,哽咽著說:「國家好哦,時代好哦,我親眼看到了醫院領導、醫護人員對我這老太婆無微不至的關心和照顧,還給我送水果籃。
  • 百歲老人調查:吃和運動並不打緊,長壽與否靠2個字
    導語:現在人們的平均壽命在不斷提升,而生活中的百歲老人更是越來越常見。成都市老齡委,對本市的七百多名百歲老人進行調查,發現他們每個人的生活習慣都不同。其中60%的老人喜歡吃甜食,13%的老人喜歡打牌。但他們生活中也有一些共性,那就是90%以上的老人心態都特別好。除了成都老齡委對百歲老人的調查之外,美國研究員也曾對多名百歲老人做了長達三年以上的跟蹤研究,發現他們每個人也都有一個共性,那就是性格格外的開朗,平時不會有什麼煩惱,每天都非常開心。由此可見,心態好的人更容易長壽。
  • 這個七夕,來快手看105歲老人的百年愛情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快手最新資訊 > 正文 這個七夕,來快手看105歲老人的百年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