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不喜日本人的很多做法,但不得不承認,他們的音樂傳承了我華夏文明幾千年的歷史沉澱,而我們卻引進了西方國家的說唱,嘻哈等風格,簡直讓人痛心!日本音樂不僅具有一流的製作水準,而且無論是歌曲的品質還是音樂人的素養,放眼全球也依然當屬前列。很多我們所耳熟能詳的歌曲,其實背後都離不開日本創作人的身影。
第一首《故宮的記憶》
前奏,畫面充滿了歷史厚重感覺的皇城遺貌,寂靜,滄桑,鏡頭在宮殿間緩緩推進,切換,隨著音樂畫面的色彩慢慢變得鮮豔,恍若回到歷史之中,人物漸漸從虛無中顯現,文官,守衛,恭敬地在皇道兩旁靜立,皇幟,宮燈等也一一顯現,畫面逐漸豐滿。然後皇帝出場!睥睨天下龍行虎步什麼的…,再次帝後、公主出場!雍容華貴百鳥來朝。落幕,所有人、物又漸漸歸於虛無,只留下滄桑寂寥的故宮,引人追憶。這首歌作為故宮的紀錄片,其中的大氣磅礴和凝重典雅,相信即使不懂中國歷史的外人,也一定能夠聽出其中盪氣迴腸的震撼。但它的作曲者卻也是來自日本的電子樂團神思者。
第二首:太田美知彥 - 《萬裡の長城》(由於平臺一篇只支持發一首,有需要的友友可以百度或者私信)
還以為《中華小當家》是國漫動畫,裡面滿滿的中國元素,展現了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魅力。但不僅這部漫畫是由日本漫畫家小川悅絲創作,即便其中最耳熟能詳的插曲也是由日本音樂人太和美之焰譜曲。我們常說,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但具體該怎麼做,或許能夠從這些日本音樂人的創作中窺見一二。很欣慰能聽到有如此感染力的曲子,可能這就是一部分日本人對中國的印象吧?從簡單的旋律中聽出了一種屬於中國的氣勢和歷史的厚重感,如此有中國風的音樂 竟出自一位日本音樂家手裡 可真令人震驚啊!
第三首《遙遠旅途》
不看歌名,光聽旋律一定會讓很多朋友錯以為這是一首由中國人創作的曲子,因為旋律中使用了很多中國的樂器,譬如二胡、三味線、古箏等等,但那卻的的確確是由日本音樂人吉田潔創作的曲子,如此濃烈的中國風特色卻並非出自國人的手筆,沉思之餘也不得不令人嘆服呀。這首曲子真的很震撼!從開始的孤寂,絕望到後來的撥開雲霧見青天的欣喜若狂,從新找到生的希望,恍如身臨其境!
第四首《英雄的黎明》
《英雄的黎明》作為九十年代電視劇中經常出現的配樂前奏,音樂一響就會喚醒無數的記憶。作曲者橫山菁兒也曾創作過多首膾炙人口的中國風配樂,旋律之所以如此深心,是因為他花了大量的時間在中國實地考察,並認真研究中國的歷史。
一個日本人竟然可以把中國樂器理解到深入骨髓,通過中西合璧的旋律把英雄遲暮,俠骨柔情,豪情壯志,表現的酣暢淋漓,真的非常佩服,橫山菁兒值得我們尊敬的音樂家!
大家應該都遺憾是日本人寫的,確實是遺憾,但我覺得日本人深入研究中國寫出了很大氣磅礴中國風的曲子,反而顯出我中華魅力與文化底蘊,萬國來朝的感覺。當然,自己國人寫不出來的國風居然被外人寫出來,確實挺諷刺。雖然這些是日本的歌,但這些歌真的是有實力,不想昧著良心說它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