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德轉中國區管理員朱藝報導,在西班牙留洋的張奧凱,已經結束其國外足球生涯,回國加盟石家莊永昌。這位曾經被恆大寄予厚望的「最年輕隊長」,在經過三年的國外「歷練」後,兜兜轉轉依舊還是回歸中超。而張奧凱的足球軌跡,恰恰與大多中國足球天才的運動生涯相似。或許,這是青訓培訓和人才體系搭建中的硬傷。
2016年中超聯賽最後一輪,張奧凱替換鄭智完成一線隊首秀,而當時的老隊長把隊長袖標直接戴到了張OK的手臂上,此役過後,最年輕隊長的名頭加身。
但是隨後張奧凱團隊與恆大產生矛盾,2017年他轉投西班牙人,效力西班牙人B隊,本以為會在國外有一片發展。但是網友沒有得到更多關於競技層面的消息,反倒讓全國球迷知道他交了個西班牙的漂亮女友。
2019年,張奧凱被西班牙人租借至西丙奧爾塔,或許是戰術打法考慮,或許是實力不夠,他在西丙基本難獲得出場時間,出場次數僅有2次。
如今,21歲的他已經在國外得不到良好發展,本以為是下一個武磊的他,只能出口轉內銷,鍍上了一層金,成為留學歸來的好球員,加盟了石家莊永昌。
還記得他曾經在社交媒體上發布動態,「相信不久的將來我會奔跑在伯納烏球場對戰馬德裡……」。
胡睿寶曾經作為恆大要重點培養的後防球員,為了完成出口轉內銷的策略,不惜與恆大撕破臉皮,後來被恆大球迷稱為「反骨仔」。
2016年夏季從預備隊升到恆大一線隊,但半年之後卻突然想離開球隊去加盟曼城。其中經紀人金暢把胡睿寶帶到曼城進行試訓,雙方計劃讓曼城與胡睿寶籤約4年,但廣州恆大不同意,擔心出口轉內銷,結果胡睿寶在經紀人的指引下堅決要跟恆大鬧翻,最後恆大請律師告到了國際足聯。
在歐洲踢球的他,一度前往曼城試訓,並放出豪言要「立足曼城」。加入曼城未果後,效力瓦埃勒,但出場時間寥寥無幾,隨後又被租借到德乙球隊達姆施塔特,同樣也是被嫌棄。如今的胡睿寶,在被恆大租借一個賽季後回歸到了預備隊,那個要在歐洲大放異彩的他,連正經的中超比賽都踢不上了。
曾經的中國球員,外出尋找機會都是真正的完成了歷練和學習。孫繼海、範志毅、李鐵、楊晨,邵佳一等,在各自球隊有穩定的出場時間,有的甚至當上了隊長。
現在的外出留洋,就是純粹的商業利益,純粹的「出口轉內銷」。一些經紀公司竟然搞起了「出口轉內銷」的假留洋模式,部分經紀人以入股、甚至收購當地俱樂部的方式,讓自己從中間人成為俱樂部投資人,只要有年輕球員出去轉一圈,加上「留洋」的標籤,就能夠以高價賣回國內。
縱觀張奧凱和胡睿寶兩位球員的生涯軌跡,正契合了大多中國足球天才的職業發展路徑。唐詩、韋世豪、李源一、王上源、徐新,張玉寧等球員都是出口轉內銷的典型案例。
所以,現在有「對陣皇馬張奧凱,立足曼城胡睿寶」,就還會有下個「穩如主力XXX」。
當純粹的體育運動變成完成的商業運作後,個人競技水平似乎已經被擺在了第二位。在中國足球整體水平不斷下降的同時,惡趣味的「出口轉內銷」不僅損害了俱樂部的利益,對球員個人的發展簡直就是扭曲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