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首筆紓困專項融資性擔保貸款業務落地!」6月24日17時整,漳州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旗下《漳州金融》欄目第一時間向社會公眾推送了工商銀行漳州分行成功發放370萬元銀擔合作紓困貸款的消息,此時距貸款發放僅僅過去了1個小時。
該筆貸款之所以受到高度關注,不僅是因為帶著「首筆」的光環,而榮譽的背後,是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漳州投資集團等單位大力支持,工行漳州分行與漳州市瑞信融資擔保有限公司通力合作的結果。
將心比心 主動對接
該融資企業是一家集影像設備的設計和製造為一體的小微企業,是本地同業的「佼佼者」,原為工行漳州中山支行對公結算客戶,期間公司在中山支行辦理業務愉快順暢。2018年,由於擴大經營規模的需要,公司將經營場所搬遷至十公裡外的新址。企業主楊總考慮到公司新址距中山支行路途遙遠辦理業務多有不便,猶豫再三最終還是將各項業務逐漸轉移到了新址附近的其他銀行。
直與天地爭春回,復工復產正當時。2020年春,該企業與其他小微企業一道迎難而上,卯足了勁準備復工復產。但是受疫情影響,企業流動資金告急。面對著停工數月的廠房,企業主楊先生看在眼裡,急在心頭。
「楊總你好!我是工行老李啊!」正當楊總愁眉不展之時,漳州中山支行李行長主動向他表達了對企業在疫情發生之後生產經營情況的關切。在聽說企業面臨的情況後,李行長當即表示願意進一步對接,努力幫助他解決燃眉之急。
創新機制 部門聯動
「該企業的上遊供應商議價能力較強,採購款項必須在一個月內支付;下遊客戶多為政府機關及大型企業,訂單穩定但貨款回籠周期長達半年,需要大量周轉資金。企業當前已中標多個政府採購項目,預計復產後能快速投入大規模生產,是一家優質小微企業。」李行長說。
為幫助企業獲得足額融資,李行長當即聯繫工行漳州分行普惠金融事業部,收到了積極回應。通過支行和分行部門的聯合會商,討論決定引入政策性融資擔保,通過借款人向擔保公司提供反擔保的形式,由擔保公司承擔該筆貸款的保證擔保責任,以此將貸款金額提高到抵押物價值的2.5倍,幫助企業儘快獲得足額融資,實現復工復產。
然而該類業務在該分行尚屬首例,前方有未知的難題需要破解。為了發揮分行部門的專業優勢,工行漳州分行普惠部決定對該筆業務實施直營。業務直營不僅提高了辦理效率,日後也能夠利用分行普惠部的平臺指導支行辦理同類業務,讓所有客戶經理的業務辦理過程「有跡可循」。
積極作為 量體裁衣
業務受理次日,該行立即籌建工作小組,人員涵蓋普惠金融、信貸管理部門業務骨幹和支行客戶經理。小組成員聯動上門走訪,集體討論會商,現場與經營者討論達成合規、可行、企業滿意的個性化的融資方案。部門聯動機制也幫助形成「即時發現、即時反饋、即時討論、即時解決」的高效率工作狀態,有效解決新業務辦理過程中遇到的各類細節問題,提升客戶體驗,推動達成銀企協作「最優解」。
與此同時,為了對新業務的「破冰」做好充分準備,普惠部再次牽頭組織學習業務涉及的各項行內外文件,對行內相關規定和擔保公司具體要求進行充分掌握,力求儘早發現將要面臨的問題,梳理列出問題和困難清單,再根據清單制定對應的解決預案,做到營銷溝通有的放矢、要點難點心中有數、辦理結果成竹在胸。
各方協作 全力以赴
作為全市首筆「紓困專項融資性擔保貸款業務」,該筆業務自啟動伊始受到了擔保公司、地方金融辦、工信局等政企部門領導的高度關注和大力支持。銀行與擔保公司同步上門盡調,雙方流程配合專人無縫銜接,疑點難點及時協調解決。最終,在各單位的共同協作之下,業務流程在各方協作之下成功打通,也為今後未來其他銀擔合作業務提供了可供借鑑的案例。
精準直達 普惠實體
6月24日下午,該企業370萬元銀擔合作紓困專項貸款成功足額發放,楊先生攜公司財務人員親臨中山支行。「這麼多年來,工行的領導和同事對公司發展非常關心!」辦理完貸款資金支付手續後,楊總連聲稱讚道,「這筆貸款對我們來說太重要了,謝謝你們的支持!工行真的是為企業下了一場及時雨啊!」
這是漳州工行人深耕普惠金融的現實寫照,他們用態度、深度和溫度,引來「春風」化成「雨」,潤澤「普惠之花」。
工者常成,行者常至。今年以來,工商銀行漳州分行緊緊圍繞「六穩」「六保」工作要求,落實工總行黨委「48字」工作思路,做好做細普惠金融服務,積極助力穩企業保就業,將惠企政策的「春風」化作「及時雨」,為企業紓困解困,「貸」動中小微企業順利復工達產。
經濟是肌體,金融是血液。銀行與企業共克時艱,才能互助共生、合作雙贏。工商銀行漳州分行將全面推進普惠金融「增量、擴面、提質、降本」,以追夢前行的堅實步伐奮力開啟普惠金融發展的新篇章!(魏志鴻)
來源:東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