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加入華為雲鯤鵬凌雲夥伴計劃 看致遠互聯如何彰顯中臺的力量

2020-12-17 致遠互聯

文/DOIT 謝世誠

2018年11月,華為公司副總裁、華為雲業務總裁鄭葉來與致遠互聯董事長徐石一見如故。很快,致遠互聯的全線協同管理軟體產品A6+、A8+全都部署在華為雲上,雙方聯手面向企業構造一體化的企業信息化門戶,實現全端全域的溝通、協作、內外互聯,幫助眾多企業加速數位化轉型。

兩年後的10月24日,鄭葉來在「2020中國協同管理高峰論壇暨致遠互聯第十屆用戶大會」現場,向與會的1000多名嘉賓盛讚致遠互聯是「一家非常領先的協同管理軟體和雲服務廠商,在眾多的行業領域擁有數量龐大的客戶群體,未來華為和華為雲還將繼續擴大和深化與致遠互聯的合作,在政務、製造、金融、網際網路等行業聯合實現產品和業務創新」。鄭葉來不厭其煩地強調,華為雲擅長的是大平臺解決方案,與致遠互聯這樣貼近客戶的合作夥伴,各自在擅長的領域一起耕耘、為客戶創造價值,成為最佳的優勢互補。

華為公司副總裁、華為雲業務總裁

兩年間,致遠互聯與華為雲合作頻頻,旗下協同管理軟體A6+、A8+、G6全部入駐華為雲嚴選商城,致遠互聯也成為首批加入「鯤鵬凌雲夥伴計劃」,在華為雲全球有18000傢伙伴中佔據了重要的一席。

這得益於華為、華為雲的生態策略,更與致遠互聯自身產品技術優勢、全面向雲的中臺策略以及腳踏實地服務廣大客戶全面協同的發展戰略密不可分。

「致遠互聯是我看到的中國第一家甚至唯一一家將人類的組織行為作為事業的企業。」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組織與戰略管理系教授、行為科學研究中心主任張志學也充分肯定致遠互聯在組織協同領域的深厚積累,他殷切希望致遠互聯迎上新技術帶動的組織和管理變革潮流,「以人為中心」盤活組織資源,助力中國企業解決組織管理問題並提升生產力,為客戶提供最優質方案,對數字經濟發展帶來更大的推動作用。

被青睞的背後,是無數客戶的託舉

想了解致遠互聯帶來的客戶價值,可以從典型客戶案例談起。

集食品加工、烘焙產品研發、中央工廠生產、物流配送、門店銷售於一身,在華中地區擁有400多家線下直營門店的武漢市仟吉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仟吉公司」),為突破業務發展的問題,2018年4月啟動了數位化轉型項目,化解了門店數量不斷增加情況下如何進行集中高效管控,如何更好的連接消費者創建更多消費場景,如何高效協同產供銷的難題,組織結構也從鏈式調整成為以消費者為中心的網狀結構,實現了線上線下融合營銷、產供銷高效協同以及費用精細化管控的能力,集團整體運營效率得到了極大提升。

仟吉公司信息中心總監劉勇的經驗是以中臺思維來構建以用戶為中心的體系架構。

依託致遠互聯協同運營中臺COP,仟吉公司搭建起了一個快速響應的前臺、功能全面的中臺,以及支撐穩定運營的後臺的全渠道平臺,深度集成了各種業務並高效協同運營,統一的入口,不僅快速連接起全國六個分子市場、7000多名員工與客戶,支撐起了門店管理、銷售管理、採購管理、生產管理、合同管理、預算管理、卡券管理等全部業務應用。目前有將近280個業務流程在系統裡高效運轉,通過近248個接口將人與系統進行了有機的連接,每月發起流程審批上萬條,實現了全公司流程、數據和協同的一體化運行。同時建立了能快速搭建應用、智能賦能業務的環境。

主數據是管理一切工作的起點。傳統方式,一個產品從研發到上市要經過採購、供應、生產、質檢、成本、營銷等流程,背後涉及到大量的主數據管理和計算,全程少則7天,多則30天。在今天這樣的個快速變化的時代,由於消費者口味變化極快,如果新品上市流程過長,則有可能產品上架之日就成為下架之時,協同運營中臺盤活了各種業務數據,加快了數據運轉進程,提升了產品創新的速度。如今,在流程的驅動下,仟吉通過流程協調多部門共同協作,新品上市可以達到最快2天就可以完成新品在全渠道的發布,搶佔爆款產品先機。

疫情期間,購物成為武漢居民的極大挑戰。藉助於大數據的支持,仟吉公司基於致遠協同平臺和釘釘等平臺,通過致遠協同運營中臺快速搭建的功能,僅用一天的時間建立面向社群團購的排產、物流、分揀功能,將社群團購需求分配給工廠團隊和業務員,通過物流將食品配送到消費者手中,在保衛企業生存、解決居民食品的同時,仟吉食品還向武漢醫院捐贈了100萬份麵包。

仟吉公司在當天召開的「2020年中國協同管理高峰論壇暨致遠互聯第十屆用戶大會」上贏得年度協同應用大賽總決賽冠軍。與仟吉公司一併登臺的,還有山東黃金集團、中關村創客小鎮(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四川科倫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中天鋼鐵集團有限公司、中核集團中國中原對外工程有限公司。

他們都是從爭先恐後參與評比的上千家企業中脫穎而出的致遠協同解決方案的受益者。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珠海大橫琴集團有限公司。成立11年來,該公司從1000萬註冊資本金起家發展到到今天總資產超過1000億元,涵蓋多項業務板塊、50多家成員機構,控股一家上市公司;組織架構的巨大變化給管理帶來很大的挑戰。據珠海大橫琴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祝傑介紹,公司成立後很快就致力於推動致遠互聯協同運營中臺COP的落地,十年間,極大地提升了組織效能,公司以制度流程化、流程表單化、表單信息化為先導,現在已經做到了業務流程的處理信息化、企業管理管控系統化、企業運營透明化、商務協同網絡化、管理決策科學化。

大型集團化企業如何做到敏捷化?強生醫療的對策是加強文化戰略的部署,加強科技賦能創新產品創新商業模式的創新,藉助大規模敏捷的實踐理論來支持業務的轉型。「信息技術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強生醫療(中國)信息技術部高級總監張佳文回憶說,由公司IT團隊和致遠互聯搭建的敏捷化運營,共同負責業務的實施,在14個月的時間裡部署了為數眾多的業務模塊,收穫頗豐。她期望致遠互聯更加強大,因為公司還有更多業務、更多的企業離不開致遠互聯的支持。

看得出來,所有這些企業的共同特點是,協同管理加速了數位化轉型的進程。

從OA到COP,加速數位化轉型

隨著大數據、AI技術的成熟,過去更多在2C行業的應用,如今在2B行業也得到很好的普及。協同管理軟體在「上雲用數賦智」的背景下,已經成為企業乃至信息產業創新發展的重要技術和手段。

致遠互聯以數位化重構組織運營為目標,以廣泛認可和接受的中臺思想搭建技術架構體系,將OA提升到協同運營中臺(COP)。COP具有全入口、全組織、全移動、全流程、全數據、全連接六大特性。以全入口為例,COP除了致遠互聯入口,還協同了釘釘、企業微信、華為雲WeLink、飛書等市面上所有外部入口,完美地支撐業務的前臺展現。

藉助COP形成的核心協同機制,企業可基於團隊、基於項目來重組流程、文檔和任務,建立更加符合組織發展的各類業務場景,全面連接雲端的工具與服務,連接前端外部組織、IOT設備,連接後臺ERP系統,匯集任務流、消息流、代辦流以及流程數據、知識數據,讓每個人、每個管理者更精準、更及時決策,更好地控制風險、支撐業務運營發展,全面展現「中臺的力量」。

協同運營中臺COP是由致遠互聯協同技術平臺、協同應用平臺、協同移動平臺、協同集成平臺、協同數據平臺等五大技術平臺提供支撐。

平臺的力量和技術的力量以雲的方式實現傳遞。

致遠互聯向雲轉型,並不是把協同管理軟體A6+、A8+等簡單SaaS化,而是構架了雲的運營平臺,在雲上部署了雲商城、雲設計中心、雲上體驗以及原型交付包與不斷更新迭代的組件和插件等豐富的資源,匯聚基於客戶成功實踐的100多個解決方案、200多個業務組件、300多個業務應用以及2000多個業務模板,方便合作夥伴及用戶利用這些資源的排列和組合快速形成新的應用實踐並加以復用,通過一站式的服務賦能企業和使能夥伴。

這種管理軟體的新模式,以協同辦公為底座,可以在應用商城上通過SaaS的方式進行組合,同時,零代碼定製平臺可以隨機組合,開啟了管理軟體新的模式。

致遠協同雲,迸發出「中臺的力量」

在致遠互聯董事長徐石的眼中,坊間熱鬧了多年的信息化、數位化說到底其實包含三種本質:首先是廣泛的連接,無論是設備、人還是供應鏈;其次是構建數據資產;第三是實現智能決策。實現以上目標,除了依靠AI、雲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套智慧的協同運營中臺來保證企業的執行力,提升企業的數位化生產力。

致遠互聯董事長 徐石

在18年的發展歷程中,致遠互聯始終在研究組織行為以及組織高效的來源,認為協同管理軟體是解構高績效組織的模型與密碼,是創新的基礎,而跟戰略和業務創新結合的數位化,強化了核心業務,實現了降本增效,成就了企業的數位化運營。

重構組織的運營模式是致遠協同管理軟體研究的重點範疇。會上響亮地提出的構建組織的協同運營中臺COP,就是企業數位化轉型升級的一把金鑰匙,也是最佳實踐的匯總。徐石指出,COP首先是一種賦能的管理思想,而軟體和系統是這些思想的載體;COP也一個新型的IT治理架構,這與數位化戰略高度相關; COP還是一套敏捷的運營體系,可以把組織的敏捷性提升到新的數量級;COP是一組支撐組織方方面面運營的能力。此外,COP不是數字概念,也不是技術概念,它包括若干個性化定製的應用,構成了豐富多彩、高價值的應用場景。

作為一家把先進的思想、領先的技術和成功的客戶實踐融合在一起的企業,致遠互聯多年以來始終與業界著名的專家學者、領先的企業、優秀的高校建立起了廣泛的連接,從他們身上吸取營養;同時也會融入其他的生態,如未來將把更多的應用交由華為雲,進而開發出成千上萬的新應用,讓更多客戶享受到華為先進的計算能力、安全能力等諸多的服務保障。

擁有了先進的思想,擁有了強大的能力,再將其與企業戰略結合起來,賦能員工、文化塑造、敏捷組織、業務創新、生態協同、智慧決策這六大效果一定呈現在今天的組織面前。

經歷18年發展,致遠互聯沉澱了V5、V8技術平臺,打造了面向企業市場的A系列產品A6、A8,面向政務市場的G系列產品G6、G6-N,以及最新的V5-N全「信創」產業鏈適配協同平臺。同時,在雲端部署了在線化定製平臺,實現了從公有雲、私有雲到混合雲的部署。

透過致遠的產品及商業發展戰略,可以概括為「三浪疊加」。第一浪:通過V5協同平臺,打造堅實的產品基礎,讓標準化產品推動協同管理的普及應用;第二浪:通過協同雲服務平臺(協同雲商城),把設計、服務搬到雲端,可以把眾多客戶私有雲和公有雲有效地連接起來,並實現規模化、個性化的協同應用定製;第三浪:打造新一代協同雲平臺V8,以全新的技術架構重構平臺、再造應用。這三種服務支撐不同應用場景、不同體量、不同部署方式的客戶群,共同給客戶提供更全面的支撐和更有價值的服務。

讓協同舞臺崛起更多成功的管理者

致遠互聯已經成立18年,用戶大會也成功召開了10屆。一路走來,從信息化到數位化、智能化,致遠互聯陪同無數的企業一路成長,大量的實踐探索,成就了智慧眾多的CIO。十年來,「致遠互聯用戶大會」匯聚了超過6000個案例,每年有6位先鋒代表站在這個舞臺上,分享他們的實踐和應用成果,帶動更多的企業成長,提升數位化在組織內部的價值。

會議當天,致遠互聯還推出了中國首席「協同整合官」(CIO,Collaboration Integration Officer)創想營計劃,旨在幫助CIO將企業數據資源和公司戰略很好地融合,受到了CIO群體的追捧和支持,首批培訓班學員名額爆滿,課程已經開啟。

「致遠互聯是一家軟體企業,也是一家開放的公司,正在從一家產品型公司向平臺型公司堅定進發。我們希望讓更多的CIO成為企業在數位化轉型升級過程的中堅力量。」徐石說:「堅守協同初心,做長期主義者,成就高績效組織,這就是致遠的新使命。」

相關焦點

  • 南京奧拓電子科技獲得華為認證並加入華為雲AI夥伴計劃
    原標題:南京奧拓電子科技獲得華為認證並加入華為雲AI夥伴計劃   奧拓電子
  • 南孚電池攜手致遠互聯 鑄就協同「聚能環」
    對於南孚來說,除了新上馬了眾多系統之外,也通過致遠互聯的產品搭建一些業務應用,其中就包含了項目管理、財務組合管理、供應商管理、生產系統實時管理等子系統。從某種程度上說,南孚電池公司內的重要信息系統,基本都開始跟致遠互聯進行協同對接(包含業務流、數據流兩個層面),大到ERP系統,小到一個視頻會議,都是如此。
  • 讓項目管控「跑」起來 致遠互聯助力陸陸建築打造業務運營中臺
    ,以企業和組織為參賽主體,充分挖掘企業、夥伴及個人基於協同運營平臺的創新應用,同時力邀國內行業知名專家,共同探索企業的數智化轉型升級以及協同管理應用的落地,為各行業發展提供數智運營新動能。近日,在參加致遠互聯全國(線上)協同應用大賽時,深圳市陸陸建築工程有限公司信息化負責人黃楷超分享了該公司的數位化實踐。作為一家具備施工總承包一級資質的建築企業,目前陸陸建築存在哪些管理難題?黃楷超:首先是領導最頭疼的問題,我在哪裡可以看到所有項目?如何跟蹤項目全生命周期?項目成本如何控制?
  • 致遠互聯協同運營中臺 賦能南孚電池數字「續航」
    對於南孚來說,除了新上馬了眾多系統之外,也通過致遠互聯的產品搭建一些業務應用,其中就包含了項目管理、財務組合管理、供應商管理、生產系統實時管理等子系統。從某種程度上說,南孚電池公司內的重要信息系統,基本都開始跟致遠互聯進行協同對接(包含業務流、數據流兩個層面),大到ERP系統,小到一個視頻會議,都是如此。
  • 致遠互聯:中德證券有限責任公司關於北京致遠互聯軟體股份有限公司...
    致遠互聯:中德證券有限責任公司關於北京致遠互聯軟體股份有限公司關於使用部分閒置募集資金進行現金管理的核查意見 時間:2020年12月15日 17:06:46&nbsp中財網 原標題:致遠互聯:中德證券有限責任公司關於北京致遠互聯軟體股份有限公司關於使用部分閒置募集資金進行現金管理的核查意見
  • 創想三維:攜手致遠互聯打造數位化管理的「3D列印術」
    但在十幾年後,不管是創想三維這些企業用戶,還是像致遠互聯這類軟體企業,在基本的管理理念上已經不存在隔閡,幾乎不再需要很重的「諮詢」環節給企業進行洗腦導入。這種情況在如今數位化供應商與企業用戶的溝通中,其實非常常見。企業銷售只需要簡單點一點產品理念、發展趨勢,企業用戶這邊的表態往往都是「你說的我都懂/理念沒問題,讓我們看產品如何落地吧」。其二,固化管理理念的「產品」也已經升級換代了。
  • 精英夥伴 火爆招募 |一森科技華為雲
    華為雲已是國內公有雲市場增速最快的玩家,且後勁十足,華為雲持續的生態圈耕耘和建設開始顯成效,越來越多的合作夥伴在「智能世界的黑土地」上茁壯生長,一起構建萬物互聯的世界。華為雲生態夥伴計劃3.0,設置了專項激勵、創新扶持基金,以及更多的人材養成,幫助夥伴迎接業務挑戰,通過構建多元化「生態位」,全面助力夥伴成長。
  • 中軟國際與華為雲同舟共濟,4年9倍增長
    9月23日,華為輪值董事長郭平在華為全聯接2020上發表「5『機』協同,共創行業新價值」的主題演講。幫助夥伴成功是華為下一階段的發展重點,華為要讓生態夥伴成為新價值鏈上的最大獲益者。  在2016年,華為提出,在雲時代,每家企業有自己的一片森林,把這些分散的森林,聯接成一個開放、共贏的生態系統是華為在這個系統中的定位與責任。華為要建設的是哥斯大黎加式的開放的、繁榮的生態系統,使能夥伴做大市場,讓華為的生態夥伴像電力時代的電氣企業一樣,成為新價值鏈上的最大獲益者。
  • 拓維信息承辦華為開發者大會湖南分論壇 圍繞鯤鵬產業建設持續發力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訊 3月27日,2020華為開發者大會將正式召開,與此同時,華為開發者大會湖南分論壇暨鯤鵬訓練營啟動儀式也將以直播的形式一併亮相。據悉,湖南分論壇暨鯤鵬訓練營啟動儀式是2020華為開發者大會的重要補充,是華為進一步推進鯤鵬生態產業在湖南的深耕發展的重要布局。此次活動由長沙市人民政府、華為技術有限公司領頭指導,湖南省鯤鵬生態創新中心主辦,拓維信息承辦。
  • 華為軟硬生態加速推進,加速萬物互聯到來
    文/楊劍勇華為鴻蒙HarmonyOS 2.0手機開發者 beta 版已正式發布,並公布了首批支持OTA升級的機型:包括P40、P40 Pro、Mate30、Mate30 Pro、MatePad Pro,均為麒麟990機型。
  • 根深才能葉茂,展望中軟國際與華為雲的「天空之城」
    為期四天的第五屆華為全聯接大會在上海落下了帷幕,這是疫情以來,國內乃至全球ICT產業的第一場盛會,在當前國際形勢嚴峻,行業面臨巨大挑戰的時刻,華為攜手合作夥伴,以聯接、雲、AI、計算和行業應用5「機」協同,共創行業新價值。
  • 致遠互聯籤約中富旅居 打造集團協同一體化管控
    近日,中國協同管理軟體及雲服務領先廠商致遠互聯與上海中富旅居企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富旅居」)正式籤約,通過構建致遠互聯協同運營中臺COP,中富旅居將實現規範化管理運作,打通業務閉環、統一辦公門戶,進而提高企業運營效率,賦能業務經營創新。
  • 網銀互聯LinkCloud加入AWS中國合作夥伴網絡, 共建雲網服務生態
    網銀互聯LinkCloud加入AWS中國合作夥伴網絡, 共建雲網服務生態 近日,網銀互聯(NETBANK)加入了AWS中國合作夥伴網絡
  • 竹間智能+華為雲,看雲計算+AI如何碰撞火花
    11月12日,以「鯤鵬展翅 共贏計算新時代」為主題的2020上海鯤鵬生態夥伴大會成功舉行。來自政產學各界的領導嘉賓、行業精英、學術專家及鯤鵬計算產業上下遊夥伴齊聚一堂,共同探討鯤鵬計算產業的戰略機遇。作為「華為雲鯤鵬凌雲夥伴」,竹間智能Bot Factory完成華為雲鯤鵬雲服務兼容性測試的認證,在大會上正式獲授牌。
  • 華為開發者大會:舒華體育榮獲「華為運動健康優秀硬體合作夥伴」
    (原標題:華為開發者大會:舒華體育榮獲「華為運動健康優秀硬體合作夥伴」)
  • 致遠互聯籤約浙江稠州商業銀行 加速推動「數字銀行」建設
    致遠互聯籤約浙江稠州商業銀行 加速推動「數字銀行」建設 近日,中國協同管理軟體及雲服務領先廠商致遠互聯(股票代碼:688369)正式籤約浙江稠州商業銀行,基於致遠互聯協同運營平臺
  • 共築HMS生態 華為開啟耀星·領航計劃
    (原標題:共築HMS生態 華為開啟耀星·領航計劃)華為消費者雲服務總裁張平安在第十九屆中國網際網路大會開幕論壇上介紹了華為HMS生態的最新進展。華為HMS生態在全球高速增長,為了進一步實現開放共贏,華為正式宣布啟動耀星·領航計劃,攜手全球的夥伴與開發者一起構築HMS生態。
  • 致遠互聯與深信服完成產品兼容互認證 攜手賦能政企數位化
    近日,致遠互聯數位化協同運營中臺、A8+協同管理軟體以及G6-N政務協同管理軟體與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深信服)信雲sCloud-ARM架構雲平臺完成兼容性認證,雙方在產品適配的基礎上,共同發布了兼容性認證報告。
  • 中軟國際與華為雲開展合作,助力企業解決數位化轉型難題
    10月13日,華為雲助力臨港松江科技城園區企業數位化升級方案推介會在上海市臨港松江科技城舉辦。華為上海代表處松江業務部總經理崔明廣、中軟國際華東區總經理李光俊、華為雲上海區域生態總監周慶豐、中軟國際雲智能集團雲事業部上海區域渠道總監李戎等出席了本次大會,並就傳統園區升級轉型的雲解決方案和路徑進行了廣泛的交流和探討。
  • 雲聚行業新價值,中軟國際盛裝亮相華為全聯接2020
    華為全聯接:把握5「機」機遇 共創行業價值  華為輪值董事長郭平在華為全聯接2020上午的Keynote上發表《5「機」協同,共創行業新價值》的主題演講。  演講中,郭平分享了中軟國際等合作夥伴案例,他提到:「我們倡導風雨同舟,長期合作,中軟國際就是這樣的一個典範。中軟國際和華為合作超過10年,早在2009年,中軟國際就已經和華為開展合作。2014年,開始走向國際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