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罐頭」是一檔心理學口味的精神食糧欄目(狗子特別喜歡的)。
今天聊聊,「人如其名」的科學依據。
罐頭質檢員:Rosie
擁有一個十分大眾化的名字是一種怎麼樣的體驗?
「走在大街上總覺得有人在喊我。」
「每個班裡,總有一個男劉洋,和一個女劉洋。」
「看電視的時候,別人總是說:『同樣是叫李娜,你看看你們之間的差距。』」
身邊總是有一個「李偉」、「張強」或「李娜」、「劉洋」來和我抱怨,名字又讓自己出了什麼糗。
但我們今天要說,名字爛大街也可能是一件好事兒。
「人如其名」是有科學依據的
名字和一個人本身,就可能存在一定關聯。
曾在兩個不同國家進行的8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一個人的名字與他後來的外表、性格有關。這種關係可能是一種自我實現的體現。
比如,我們會通過對名字所代表的意義,來判斷這樣的意義符合什麼樣的行為、面部表情、長相、姿態、走路姿勢等,從而在潛意識或主動的去適應。
國外的學者曾做過這樣一項實驗。他們讓參與者去從四個選項中,猜測圖片中男人的真實名字。
你也來猜猜,這個男人叫什麼?答案文末揭曉。圖/apa.org
結果發現,人們能夠很準確地為陌生人選擇正確的名字,他們選中的機率遠遠比隨機選擇的機率要高。
「人如其名」這個說法常常是沒毛病的。
比如,Jasmine是一種花,常常也被用作女孩兒的名字(本土一點的例子就是牡丹、杜鵑、茉莉)——在社交編碼中,這種名字可能會讓你表現得更女性化。甚至讓你傾向於穿裙子,留長髮,說話輕聲細語。
如果是相對中性的名字,你可能會更外向,更自信,更容易突破性別刻板印象的界限。這些特點可能會影響到你在學校喜歡什麼科目、愛好和職業。
這也導致我們會存在著一種對名字的刻板印象,認為名字溫柔的人不應該性格火爆,名字大膽開放的人不應該性格內向。
究其原因,是因為我們對某一張臉的「正確」名字有相似的概念,就像星座中的「巴納姆效應」。
圖/Pavillon Gazon
其實,名字很大眾,不見得沒好處
研究表明,熟悉的、易於發音的名字,會讓人覺得可愛、更值得信賴。當你收到來自戴夫(Dave)、邁克(Mike)之類的人的信時,你更有可能回復他們的電子郵件,更有可能在Tinder上向右滑動。
墨爾本大學和紐約大學的教授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名字簡單、易讀的人更可能得到工作晉升機會。
因為當名字非常大眾的時候,他人更易摒棄對名字的刻板印象,從你本身的表現來認識你。
一些名字非常大眾的人說:
「我喜歡自己的名字,因為感覺更像是我自己,而不是女孩」
「我沒有一個特別具象的名字,但這使我感到自由」
此外,你還可以自帶反人肉搜索護甲,別人永遠不可能在百度搜索到你過去的黑照(別問我為什麼描述的這麼詳細)
名字爛大街的優點這麼多,怎麼有點顯得,名字有特點不是一件好事兒了呢?
(啊,圖上男人的真實名字是Dan,你猜對了嗎?)
Reference:
Todd, S. (2017, May 9).The psychological effects of growing up with an extremely common name. Quartz.
https://qz.com/978760/popular-baby-names-the-psychology-of-growing-up-with-an-extremely-common-n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