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全民微商的時代已經來臨了,微商和其他職業的界限開始模糊。
作者:Juno本人
來源:孤島(ID:gu_dao2015)
最近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
疫情前,朋友圈裡總被那麼十幾二十個微商刷屏。
疫情後,朋友圈裡都開始賣貨推產品,於是看誰都像微商。
實體店的導購,開始拉群賣特價衣服,偶爾穿插客戶轉款收款的截圖。
曾經的高中同學,成為線上營業的小吃店老闆,代賣起了零食和生活用品。
暫時「失業」的私教,開始轉型「水果商販」,兼職賣起了金枕榴槤。
朋友圈賣貨的小夥伴,承包了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無論你想吃芒果榴槤還是青團大閘蟹,無論你想要豐胸還是減肥瘦身,都可以在朋友圈裡找到對應產品。
沒錯,一個全民微商的時代已經來臨了,微商和其他職業的界限開始模糊。
然而,很多人因為對微商存在太多偏見和誤會,所以使得自己對趨勢視而不見。
卻不知道,當你還在鄙視微商的時候,很多人已經偷偷學起了微商......
做微商的都很LOW?
我採訪過一個做減肥產品的微商,她說她的代理中其實有各種各樣職業和身份的人。
當醫生的、做老師的、帶孩子的、富二代還有創業者,都一股腦投身在微商的事業中。
而這位做微商的朋友,也是學電商出身的,畢業以後和朋友在景區開了一家民宿。
一年營收幾十萬,扣除房租、人工、水電費等費用後,拿到手上的也不多了。
後來因為懷孕生孩子體重超標,才接觸到現在代理的減肥產品,用了一段時間之後,體重從原來的140多斤瘦到了現在的100多斤。
因為自己親身體驗過產品的功效,再加上帶著孩子,不方便打理民宿,所以前幾年把民宿轉給朋友全權經營,自己則開始代理這款產品,幫助更多的人瘦身。
做了一兩年之後,她便實現了年入五十萬,比之前開民宿還賺得多,而且時間自由,能夠一邊陪伴孩子一邊賺錢。
現在她升級成了總代理,組建了團隊,也幫助了下面的幾個代理賺到錢。
所以如果你說做微商的人LOW,那證明你並不了解微商。
當微商開始被各個行業偷偷學習模仿,微商和其他職業的邊界開始模糊,你會發現,各行各業的從業者都在「微商化」。
誤解二:微商就是殺熟?
微商的主要傳播渠道在微信上,所以會給人一種殺熟的錯覺。
然而,微商和所有的生意都是一樣的邏輯,那就是先把陌生人變為朋友,再把朋友變為客戶。
我採訪的這位做微商的朋友,很多客戶都是之前開民宿或者參加線下活動的時候加過她的微信,平時也不怎麼互動。
但是她會在朋友圈定期推送和減肥有關的內容,所以當這些人有減肥的需求時,第一個就會想到她。
心理學有個對應的詞,叫做多看效應,講的是,如果我們經常看到某個人或者某個事物,久而久之,相對於其他陌生的人和產品,就會對經常看到的人或產品更加信任和喜歡。
微商賣的不僅是產品,更是信任。
在她的客戶中,復購的人不少,有的減肥成功後會推薦給朋友用,甚至加入她的團隊,成為她的代理。
有的微商,朋友圈直接轉化的客戶甚至不到全部業務的兩成,另外八成的生意其實都是微信好友的轉介紹。
我自己也有個體會,就是女生之間的安利,轉化率往往特別高。
不管是小眾的口紅,還是價格小貴的洗髮水,只要你看到一個女生問對方「你這...好好看,在哪裡買的呀?」
沒多久,公司裡的女生都開始用了起來。
任何生意,如果是為了殺熟,那顯然是做不長的,微商也是一樣,只有當你真的能夠幫到別人,你的生意才能長久。
誤解三:微商就是簡單發發朋友圈
微商一個人就是一家企業,只是這家企業所有的運營活動,包括營銷、獲客、銷售、售後等活動都是自己一個人承包的而已。
微商進入門檻低,但要實現高收入,你需要付出的努力並不比在職場中要少。
在這位做減肥產品的朋友看來,作為微商,不僅需要了解人性,洞察用戶需求,還需要良好的破冰溝通技巧,耐心的售後服務,專業的營養健康建議,以及團隊管理能力。
雖然賣的是減肥產品,但要成為能賺錢的微商,需要的遠遠不止於此。
為了成單,他們發展了一套完整的方法論體系。
譬如如何打造個人品牌?如何在朋友圈打造精彩的內容,而不是單單是硬廣?如何激發客戶購買慾?如何建立問答庫?如何發展、管理代理?
可以說,一個賺錢的微商,要集十八般武藝為一身。既要寫得了段子,也要講得好故事,既得懂銷售也得精通運營。
誤解四:微商賺不到錢?
微商一般有兩種賺錢模式,一種是對消費者銷售產品,一種是發展自己的代理體系。
前者大家都知道,因此不多加贅述,那麼後者是怎麼運行的呢?
如果一款產品出廠價是100元,廠商要賺50元,因此總代理能拿到的價格就是150元/件,層級越往下,代理拿到的價格則越高,利潤區間也就越小。
有些微商賺不到錢,問題往往在於兩點,一是選擇的產品不對,二是沒有掌握方法和竅門。
什麼是好的產品呢?那就是利潤高,效果明顯可視化,產品可靠。
譬如面膜、護手霜、減肥產品、豐胸產品。
一款減肥產品,一個療程可以售價2000多元。
當然銷售不是結果,僅僅是一個開始。
好的微商,不僅賣產品還要賣服務,除了解答用戶關於減肥的疑問,還要實時跟蹤用戶每日的飲食、體重變化,陪伴用戶整個療程。
當用戶在用過一個療程發現效果顯著之後,就會再購買一個療程,甚至將產品推薦給朋友,還有一些用戶,自己也升級了代理,這樣就促成了二次轉化。
大家都知道二八定律,不管什麼行業,從事什麼工作,最賺錢的往往是那20%的人,即便是微商,也要花心力去經營、不斷學習輸出,才能賺到錢。
那對於普通人來說,我們需要學習微商的什麼呢?
打造個人品牌
正如《我是微商:月入50萬》中講的一樣:「初級的微商刷屏,中級的微商做圈子,高級的微商做品牌。」
沒有比微商更能把個人品牌發揮到極致的群體了。
賺錢的微商,你會發現他們的頭像用的都是自己的照片,這樣有利於和用戶建立信賴感。
朋友圈的內容也不單單是一條條硬廣,而是把自己打造成為某一領域的專家,便於用戶鎖定。
懂得講故事,植入產品卻不會讓人覺得反感。
在這個個體崛起的時代,不管你是普通的上班族還是還在上學的大學生,都需要學會打造個人品牌,成為某一領域的專家,不斷迭代進化。
重視私域流量
實際上,現代社會,人們大多數的弱關係都沉澱在微信裡。
線下活動聊過幾句的人,在公司裡沒有太多交集的前同事,曾經合作過幾次的客戶,旅行時聊得來的陌生人。
相比於朋友、家人、同事這些強關係,弱關係往往能夠帶來更多的機會。
這些人可能很少和你一對一交流,朋友圈成為他們認識、了解你的平臺。
譬如就我自己來說,擅長寫職場、成長類文章,所以我會把自己在公眾號上推送的文章分享到朋友圈裡。
結果,不少有文案需求的人,因為經常看到我在朋友圈分享的文章,就會主動找到我,提供合作機會。
所以你需要重視你的私域流量,用心經營自己的朋友圈,這樣在別人有需求的時候,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你。
利他思維
做的最成功的微商,往往是熱心腸的人。
他們樂於分享自己的心得體會,別人來諮詢,也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不管你是不是他的潛在客戶。
幫助用戶、消費者解決他們的痛點,利他的同時自然而然把錢掙了。
我們其實也需要有利他思維,因為賺錢的生意,往往就藏在幫助他人解決問題的過程中。
最後:
不管你承不承認,微商是這個時代的產物。
我之前其實也對微商有一些偏見,但後來才發現,這些偏見其實源於傲慢和不了解。
這個時代就像是一條蜿蜒的河流,每過一個彎道,有的人會急流勇進,而有的人最終會被落下。
那群能抓住時代風口的人,一定是對新事物抱有最開放的態度、對新趨勢最敏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