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選自網絡
藥王菩薩,與藥上菩薩,有時取代文殊、普賢菩薩,被作為佛陀的左右脅侍。藥王、藥上本為兄弟,兄名星宿光,弟名電光明。因供養比丘僧眾,並施藥救人,得眾人讚賞,被尊稱為藥王和藥上。後兄弟施醫行善,雙雙修成菩薩。佛陀曾對彌勒預言,這兩兄弟將在未來世成佛,號淨眼如來和淨藏如來。
藥王,梵名Bhaişajya-rāja,音譯鞞逝舍羅惹。為施與良藥,救治眾生身、心兩種病苦之菩薩。為阿彌陀佛二十五菩薩之一。隋代嘉祥大師疏《法華經》時說:「藥王者,過去世以藥救病,因以為名。」,藥王菩薩亦與藥上菩薩一起出現在經典中。《妙法蓮華經》的《妙莊嚴王本事品》,亦有藥王菩薩與藥上菩薩的本生傳記,《陀羅尼品》中,記載有藥王菩薩為守護說法者而說的六十二億恆河沙等諸佛所說陀羅尼。藥王菩薩「燃身供佛」故事,出自《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藥王菩薩的前身叫作一切眾生喜見菩薩,他因為樂修苦行,而得現一切色身三昧。得到這種三昧,生起大歡喜心,就進入三昧中。藥王菩薩以身供佛,使十方諸佛讚嘆為真法供養如來。示現全心全意奉獻眾生的決心,以其獨特的方式使其施藥精神發揮無盡。
藥王菩薩之形像,一般為頂戴寶冠,左手握拳,置於腰部,右手屈臂,置放胸前,而以拇指、中指、無名指執持藥樹。三昧耶形為阿迦陀藥,或為蓮花。
《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中,初觀藥王菩薩功德相貌部分云:「藥王菩薩身長十二由旬。隨應眾生或十八丈或現八尺。身紫金色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如佛無異。頂上肉髻有十四摩尼珠。其一一珠有十四稜。一一稜間有十四花。以嚴天冠。其天冠內有十方佛及諸菩薩。皆悉影現如眾寶窴。眉間毫相白琉璃色。繞身七匝如白寶帳。身諸毛孔流出光明。如摩尼珠數滿八萬四千。其一一珠宛轉右旋。如七寶城優缽羅花。一一花上有一化佛。方身丈六如釋迦牟尼。一一如來有五百菩薩以為侍者。是藥王菩薩其兩修臂如百寶色。手十指端雨諸七寶。若有眾生觀此菩薩十指端者。四百四病自然除滅。身諸煩惱皆悉不起。其兩足下雨金剛寶。一一珠化成雲臺。其雲臺中有化菩薩。無數諸天以為侍者。時化菩薩演說四諦。苦、空、無常、無我。亦說甚深諸菩薩行。」
真言:
1、唵( Om)鞞逝舍羅惹耶(Bhaişajya-rājāya,藥王)莎訶(svāhā)
2、曩莫三曼多部馱囊 (Namas samantabuddhānām)。訖叉拏多羅閻劍 (Kşaņa tarayam kam)。莎訶。(svāhā)
藥王菩薩大願
我得菩提清淨力時。雖未成佛若有眾生聞我名者。願得除滅眾生三種病苦。註:藥上菩薩與藥王菩薩同願。
藥王菩薩咒
阿目佉。摩訶目佉。
痤隸。摩訶痤隸。
柁翅。摩訶柁翅。
嘗求利。摩訶嘗求利。
烏摩致。摩訶烏摩致。
柁翅柁翅。摩訶柁翅。
兜帝兜帝。摩訶兜帝。
阿偷阿偷。摩訶阿偷。
樓遮迦。摩訶樓遮迦。
陀賒寐。摩訶陀賒寐。
多兜多兜。摩訶多兜。
迦留尼迦。陀奢羅。莎呵。
阿竹丘阿竹丘。摩瞪只。波登雌。
遮挮。遮樓迦挮。
佛馱遮犁。迦留尼迦。莎呵。
聞咒誦咒持咒
佛滅度後,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聞此咒者,誦此咒者,持此咒者,淨諸業障、報障、煩惱障,速得除滅,於現在身,修諸三昧,念念之中,見佛色身,終不忘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若夜叉,若富單那,若羅剎,若鳩槃茶,若吉遮,若毗舍闍,啖人精氣一切惡鬼,能侵害者,無有是處。
命欲終時,十方諸佛,皆悉來迎,隨意往生他方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