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C李老師】醫師開刀有刀品 手術氛圍百百種

2021-02-12 精益企業

2016/12/12

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454604

【人間福報 臺北訊】電視劇外科醫師替病人開刀繃緊神經、如履薄冰,現實情況醫師手術各有「刀品」;開刀聽音樂從搖滾、流行歌、民謠到古典樂,下刀前帶病人及團隊禱告,或僅主刀醫師開話題,曾有醫院為了訂出手術聽音樂傷腦筋,最後以病人安全為前提,尊重醫師「各有所好」。

博仁綜合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蘇上豪說,一臺刀有主刀、助手和麻醉醫師、刷手1和流動2護理師負責遞刀具、整理刀臺等約六到十名,長達十多小時的手術,有時需三十人輪流換班。

⋯⋯

仁愛綜合醫院麻醉科主治醫師詹廖明義說,醫院有一次因流動護理師音樂開得過大聲,主刀醫師破口大罵,一狀告到護理部,開刀房委員會卻做不出結論,難訂出手術聽音樂相關政策,僅能在不影響病人安全前提下,尊重醫師喜好,由開刀團隊培養默契。

振興醫院外科部兼腫瘤外科主任常傳訓分享,每當走進開刀房,流動護理師已開好西洋流行音樂,自己手術雖不太聽音樂,但考慮氛圍,聽音樂有時成了「儀式」;有些醫師有指定歌曲或曲風,護理師也會事先準備好音樂。

⋯⋯

在這報導中,出現了三次「流動護理師」,我是手術室的外行,但對「流動」特別敏感,上網一查,果然有這樣的專業職稱與工作。 

1、刷手護理師 - scrubbing nurse除了醫生之外,手術團隊應該還包括了負責精準又適時地傳遞器戒的護理師。

2、流動護理師 - circulating nurse / circulation nurse不在手術臺上而是手術房中負責記錄,共同清點手術器械、紗布與提供後勤支援的巡迴護理師⋯⋯。

比較傳統與豐田的生產現場,豐田的生產線外有較高比例的非提高附加價值的人員,依不同的現場約有15-20%的督導、管理與異常對應人員,若包括物流人員則比例更高。

下圖是手術室的示意圖,直接手術的人員若包括手術助理醫師(2人),則有60%(3人)的非手術人員,是輔助手術能夠安全、迅速進行的護理師。當然視手術的規模,這比例也會有增減。

為何如此呢?手術的進行關係著病人的生命與健康,因此手術(Operation)管理講究品質、精確與效率,因此手術室中的人員、物與情報的管理應是生產現場管理的先行者。

1、手術室>豐田現場>傳統的生產線。

2、根據以往的經驗,豐田現場在總人數減少的情況下,「非提高附加價值人員的比例」逐漸提高,整體的生產效率也在提高,也就是向手術室的方向移動。

3、什麼比例最合適?並無定論,與管理思維、作業的複雜度、人數規模而定。

4、別被這比例給制約了,若持續地以顧客的立場思考,如何以最合適的資源滿足顧客的需求,即會逐漸地找到適合自己的現場管理方法,且會持續進化。 

請加「leanchina2014」微信號為好友,您將被加入我們的微信群,參與線上交流和線下活動。

更多信息歡迎訪問精益企業中國官網:www.leanchina.org

傳承於美國精益企業研究院(LEI)

促進精益思想和實踐在中國的傳播

相關焦點

  • 自然療法:不用刀的手術---布魯士根菜汁療法
    在生化學、細胞學相關研究發達的今日,重新檢視布魯士的根菜汁配方,教人不得不佩服布魯士,他的根菜汁所訴求的營養療法,正是活化、啟動人體的關鍵。什麼是〈不用刀的手術〉?不用刀的手術,顧名思義就是不透過開刀,使用某種方法讓人體發揮自癒本能,使疾病自然痊癒,免於手術。
  • 【平甩體證】心律不整•平甩功讓症狀改善、不用開刀了
    梅門平甩傳愛教練與義工來到芥菜種會平甩傳愛,長輩們十分的開心看到我們來普傳平甩功!
  • 【名醫分享】許達夫醫師:平甩防癌防疫,輕鬆有效!
    我永遠忘不了2003年4月1日,我生日的前一晚,見到了 李鳳山師父,向師父說:「放化療之後,腫瘤全消了,我決定不開刀!」。在回途中,我在馬路上,夜深人靜裡高興到跳起舞來!事隔18年,在診治過二萬癌症病人及閱讀幾百篇國際論文後,再回頭看我的罹癌抗癌過程真的是:「輕鬆」!
  • 不符醫療水準之第二次手術的假設同意
    一、事件概要  被告自1993年起,於哈勒(Halle)的診所擔任外科醫師(niedergelassener Chirurg)。於2001年起,被告亦接受美容外科之培訓,並施行門診美容外科手術(ambulante kosmetischechirurgische Eingriffe)。
  • 痔瘡症狀有分1-4級,圖解改善方法與手術時機!
    其實痔瘡並非一定要開刀,情況較輕微者究竟可以怎麼做?痔瘡是什麼?其實痔瘡並不是後天增長出來的,而是與生俱來的身體組織,以往我們可能認為痔瘡只是靜脈曲張或病變而衍生的小肉球,但目前醫學上支持的觀念為「肛門軟墊 (anal cushions)」學說,認為痔瘡是由黏膜下血管,結締組織及細小的平滑肌纖維,這三個結構所組成。其實痔瘡組織是有作用的,你知道嗎?
  • 37國心臟病患大範圍調查:支架與繞道手術 未必比服藥強
    自此而往,醫師面對病情較穩定的病患,不見得要匆忙施術,可以就病情及條件,提供選項給病人考慮。華盛頓郵報報導,ISCHEMIA實驗共有來自37國逾5179名心臟病情輕微到嚴重但穩定的患者參加,受測者先接受運動壓力測試,再隨機分配,半數接受純藥物治療及變化生活方式,另半數接受心血管繞道手術或安裝血管支架,但還是要服藥。兩群受測者在四年實驗期間,對總共五種心臟病相關事項的體驗略有轉變。
  • 名醫換肝突離開手術室 病人開肚白等三小時
    名醫中途離開往私院做其他手術消息指,手術中途離開的是換肝名醫吳國際,屬瑪麗兼職醫生,可在私營市場執業。當日手術的主刀醫生是港大外科學系助理教授黃楚琳,另有一年輕醫生協助手術。據悉,當日有一名於威爾斯親王醫院去世的病人捐出屍肝,早上約7時,瑪麗派醫生到威院取屍肝。負責監督換肝手術的吳,與其他醫護人員準備為換肝病人做手術。
  • 麻醉藥發明以前,協助醫生開刀的不是小護士,只能是壯漢(複數).
    麻醉藥發明以前,協助醫生開刀的不是小護士,只能是壯漢(複數)。糖果紙──想像得到嗎?愛因斯坦居然用它來對抗動脈瘤,還因此多活7年。 作者阿諾德.範德拉爾曾在加勒比島嶼聖馬丁島擔任首席外科醫師,目前在阿姆斯特丹專門從事腹腔鏡手術。他透過28個關於外科史上有趣且有意義的故事,說明:手術過程中會發生什麼?人體如何應對被刀、細菌、癌細胞或子彈攻擊? 怎樣的人能當外科醫生?他們到底是瘋子還是天才?為什麼會有人想要切開別人的身體?
  • 一周大事:讓手機變POS刷卡機,蘋果買下加拿大行動支付新創、醫院手術排程AI,能預測422種手術時間
    中國附醫手術排程AI,能精準預測422種手術時間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國附醫)開發了一套手術排程模型,可根據病患狀況,來準確預測手術所需的時間。目前已可預測25個科別、共422種手術的時間,透過這套模型,醫院能掌握手術室使用時間,省下不必要的閒置成本、提高利用率。
  • 8醫師 探討腦神經醫療新方向
    點擊洛杉磯e生活關注我喲☀每日推送洛杉磯,本地新聞 ,同城活動,吃喝玩樂 ,資訊八卦,
  • 高榮首創不留傷口縮胃手術 他1個月暴瘦12公斤
    但高雄榮總結合胃鏡與特殊器械,從肥胖者嘴巴內伸入器械,直趨胃部把胃縫小,上個月已成功為兩位體重逾百公斤的肥胖者完成手術,患者最多單月減重12公斤,這也是國內首創以胃鏡等內視鏡器械,在受術者身體不留傷口、傷疤下,即完成的減重手術。陳盛世醫師(右)與高榮副院長鄭錦翔說明以胃鏡伸入肥胖者胃中,將胃縫小的手術方法。
  • 倪海廈老師——癌症,潘朵拉盒子的詛咒
    現在我們假設每個人體中都有這麼個黑盒子,它是不允許被打開的,一旦打開人就會很快的死亡,我們來做些驗證看看是否正確呢?  一位臺灣的先生,中年時太太得到乳癌,於是陪妻子去西醫院治療,做完切除手術以後,跟著繼續開始漫長的化學治療,有一天先生在等太太做化療時,看到醫師有空 ,於是趨前尋問醫師,我的舌頭上生有一小腫塊,已經十年以上了,我一直不管它,你是否可以幫我看一下呢?
  • 網紅「喝油排膽結石」 醫:20年來沒看過病人試完有用
    臺灣人氣百萬YouTuber「愛莉莎莎」因為「喝橄欖油排膽結石」民俗療法,槓上臺大兒科醫師「蒼藍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