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說到知名高校,國內學子大多想到的是哈佛、劍橋這些外國百年名校。隨著近年來中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國內大學的國際影響力也在逐年提升。而對於中國高考生來說,相比去國外留學,在國內讀大學已經成為了一種非常不錯的選擇。
如果去國外留學,大多數人不一定能考入哈佛這些名校,去名氣比較小的學校,對個人就業並沒有太大幫助。如今國內找工作,中國大學的學歷文憑會更吃香。去國外留學已經不是鍍金,更多是的一種體驗式學習。
專業網站評估高校,9大指標滿足優質高校要求
艾瑞深作為中國權威的評價機構,其發布的數據非常具有參考價值。他們一般會參考9項標準,來判斷一個大學的實力。
分別是大學教育質量,學校優勢科目,榮獲的科研成果,科研項目和環境、學校辦學條件、學校名氣、國際認可度、學校人才這9個評估項目。其中教學質量的佔比達到了32%,可見對高考生來說,這個項目也是填報志願時,比較看重的問題。
根據艾瑞深權威數據顯示,今年北大打敗清華,再次成為高考生志願榜單中第1名。而華中科技大學作為今年的黑馬,位列榜單第7位,取得了歷史性的好成績。而在最近2020中國大學星級排行中,除了北大、清華這些傳統高校上榜外,上海交通大學此次躋身進了前十強。
北大永遠的第一名,華科大逆襲成2020最大黑馬
在最新2020中國大學排名1200強中,北大毫無懸念的成了第一名,它的綜合總分是100。清華只以0.22分只差,排在第二位。第三名復旦與前兩所大學差距比較大,它的分數是82.14分。華科大總分是80.49,排在了榜單的第7位。
成都理工大學、武漢科技大學進步較大,晉升全國百強之列
根據評價專家組介紹,今高校排名,加大了學術期刊成果和雙一流教育建設工作成績,因此有些學校的排名在榜單中有變化。
在2020年全國高校百強名單中,成都理工、武漢科技大學等學校有比較明顯的進步。這些學校能晉升全國百強名單,可見過去學校領導和學生為學校發展做出了巨大努力,才有了今年的好成績。
全國一流建設高校達120所,湖北文理學院上榜全國高校300強
從2015年以來,在政府和學校的努力下,如今全國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已經達到了120多所。為了打破傳統高校的壟斷地位,不少雙非大學通過加強學術建設,成為了綜合實力強勁的大學。
在校友會2020年中國大學排名中,湖北文理、台州學院等學校發展勢頭強勁,綜合排名進入全國300強,成為了地方綜合實力較強的高校。對於許多本地的學生來說,去這些學校學習是比較優質的選擇,享受良好教育環境的同時,對於未來找工作,這些學校的學歷也具有一定的競爭力。
南京大學成全國雙一流大學第5強,燕山大學在地方大學排名成績高
在中國大學排名1200強名單中,南大排在浙大之後,成為了全國第5名。在地方大學排名中,燕大、華農、浙工躋身榜單前5名,這些學校雖沒在全國文明,不過學校實力和專業都比較好,從這些學校畢業,就業前景也不錯。
二線城市民辦大學實力強勁,武漢高校綜合實力最優
高考生如果沒有進入理想的公立大學,去民辦大學就讀也是不錯的選擇。在全國民辦大學中,武昌首義學院的綜合實力位列第一,還有文華學院、三亞學院等。
民辦大學雖和公立大學都能獲得高等大學文憑,兩者差別在於,民辦大學學費相對昂貴,對於普通家庭孩子來說,選擇民辦大學要慎重。
當然民辦大學也有非常不錯的專業,考生咋選擇學校時,如果家庭經濟能力允許,可以優先考慮專業而不是學校。選好專業能為以後擇業,事業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從校友會公布的各項高校排行數據來看,中國的雙一流高校建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同時,地方各大高校在政府的扶持下,綜合實力也在不斷晉升。對高考生來說,能夠進入這些一流高校就讀,對未來的個人事業發展,有不小的推動作用。
【宋媽有話說】還未參加高考的學生們要努力學習,爭取考入一流高校,成為優秀的專業人才,這樣的你必將擁有一個光明的未來。#12月跨年衝刺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