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在在藻,有頒其首。
王在在鎬,豈樂飲酒。
魚在在藻,有莘其尾。
王在在鎬,飲酒樂豈。
魚在在藻,依於其蒲。
王在在鎬,有那其居。
魚何在,在乎藻。
這首描繪魚藻的詩篇,源於《詩經》,詩中描繪了魚遊於藻類蒲草中的悠然動態。
魚,諧音餘,傳統文化的寓意有富貴有餘,年年有餘。
再有魚的繁殖能力,由此,又多見於古代勞動人民喜愛的年畫中。
愛吃魚的文人喜歡鱖魚肥,求功名讀書人的喜歡鯉魚運。
誇名聲,又可以鰱魚譽。
江南採蓮,蓮葉田田,魚戲蓮葉,東南西北。
今天,曉茶陪朋友們接著聊古典傳統紋飾系列——魚藻紋。
魚藻紋,魚與藻類蓮葉水草等配著用的紋飾圖。
魚戲蓮藻,生動,有意趣,最能表達對生活的熱愛。
魚紋作裝飾用,最早可追溯至新石器時代的古陶器文化。
以圖為意,來表達內心的情感與對圖騰與自然的崇拜。
魚藻紋作裝飾瓷器用,出現於宋代。
明宣德時期,興以鯖鮊鰱鱖四魚為飾用,寓意清白廉潔。
清代御窯瓷器,亦多用魚藻紋。
除仿明代同類瓷器外,魚藻紋的畫面用色等更豐富了。
魚藻紋,一般通過魚的形象不同,來表現不同的審美。
誇張的造型,流暢的畫面,典雅的端莊,線條的流暢……
這些不同的技藝術,又凸出了各朝魚藻紋瓷器的不同之形。
用色簡潔,豔麗,繁多,緣於魚類的純淨,絢麗,豐富之多。
見瓷,亦見山川湖海的風景。
魚,遊於蓮葉。
魚,遊於藻草。
魚,遊於江河湖海。
非魚,固不知魚之樂,不知藻之青綠肥。
臨窗,見魚於苑,嬉遊蒲中覓食。
近池,見魚於湖,逆流溯遊直上。
品茶,見魚於手,掬水弄花戲遊。
觀瓷,見轉瓶內魚藻蓮池畫,一轉一景,瓷與畫結合的精美之藝。
照日見魚,遊於瓷。
微雨見魚,遊於畫。
風細見魚,遊於衣。
傳統文化中的詩詞,傳奇故事,繪畫皆愛魚。
百姓愛魚,以魚為名。
為官愛魚,拒客授魚。
女子愛魚,求佩魚婿。
賜名為魚,伯魚之譽,雖非王侯,尊禮仁義。
拒禮肥魚,清廉耿直,嗜魚不受,自持可有。
魚傳尺素,言長相思,言加餐飯,言相濡以沫。
錦鯉的光耀,鯖鰱的清廉,比目魚的愛情,魚與水,魚與民之樂,魚與江山之樂。
魚藻青青,隨風搖動。
魚草青綠,隨水搖曳。
遊魚歡快,遊過溪水,奔流江海,躍過龍門。
遊魚悠悠,遊過庭院,憩湖畔,待女遊覽。
女,衣繪魚藻,藻如萍隨風,人如花嬌美,行如魚歡快。
素手纖纖,輕拈魚食。
「江南江北天茫茫,相思各在天一方。」
「天邊有雁江有魚,相思為寄尺素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