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金華研學旅行系列活動啟動 這些好地方帶孩子「邊玩邊學」

2020-12-16 瀟湘晨報

暑期快到了,帶孩子到哪遊玩更有收穫?今天(6月30日),2020年金華研學旅行系列活動啟動儀式在磐安舉行,一批具有學生視角、地方特色的研學旅行基地、營地和課程出爐,給學校、家長和孩子豐富的課外拓展新選擇。

金華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陳志身,金華市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樓偉民,金華市文化廣電旅遊局黨委書記、局長方憲文出席儀式。

此次活動是金華市文化廣電旅遊局聯合金華市教育局共同舉辦的第二次研學旅行系列活動。據悉,今年金華的研學旅行系列活動,旨在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工作,鼓勵學生到空曠的場地進行研學示範教育,提升中小學生綜合素質,宣傳推廣金華豐富的研學旅行種類,助推全域旅遊復甦。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在磐安櫸溪孔氏家廟內,傳統入學儀式「入泮禮」正在進行。孩子們在老師的引導下開始整理衣冠,古人有云:「蒙童之學,始於衣冠;先正衣冠,後明事理」,正衣冠是明事理的第一步。莊重的儀式感,重現了古代學童入學前的傳統禮儀,讓孩子們感受到傳統儀式的歷史韻味,同時也受到了老師和家長們的熱烈推崇。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研學旅行是教育活動和旅遊體驗相結合產生的一種「寓教於行」的新興遊學形式。2016年,教育部、國家旅遊局等11部委聯合發文,突出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重要地位並將其納入必修課程。2018年,浙江省教育廳、浙江省旅遊局等10部門聯合發文,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數據顯示,目前國內中小學在校生人數超過兩億,根據人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現狀,中國研學行業的市場體量即將達到千億元水平,並在未來5年保持30%到50%的增速。

金華搶抓研學旅行的風口,提出打造「研學旅行高地」。近年來,金華在研學旅行開發建設方面成效顯著,開發了一批研學旅行課程,建設了一批研學旅行基地、營地,建立了一套較為規範的研學旅行工作機制,初步形成了研學旅行發展體系。截至目前,金華共有國家級研學實踐教育基地2個,省級研學實踐教育基地8個、營地3個,市級研學實踐教育基地46個、營地7個。去年,浙江研學旅行研究院落戶金華,首批研學實踐教育營地和基地向遊客開放,一年多來,金華市教育局、金華市文化廣電旅遊局等10部門共同出臺了《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實施意見》,全方位推進金華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工作,為素質教育提升和全域旅遊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金華市文化廣電旅遊局相關負責人表示,2020金華研學旅行系列活動將實現縣(市、區)研學旅行資源交流,促進研學項目合作,壯大研學旅行產業,把金華打造成更專業、更具影響力的研學旅行新高地。

啟動儀式上還公布了第二批金華研學旅行基地、營地,他們分別是:22家基地——金華農耕文化園、詩畫巖頭非遺文化研學基地、喻斯生態旅遊景區研學實踐教育基地、浙江木版年畫研學基地、錦林佛手文化園研學基地、九峰牧場科普教育研學基地、金華酥餅博物館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缸窯村中小學研學實踐基地、熊之家農業文化產業園、新天地農耕文化中小學研學實踐教育基地、蘭湖旅遊度假區研學實踐教育基地、東陽市虎鹿鎮蔡宅村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中國木雕博物館、永康方巖風景區、永康市公共安全館、上山考古遺址研學教育基地、薛家戶外拓展基地、武義縣兩館(博物館、城市展示館)教育研學基地、駱駝九龍黑茶文化園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碗鋪青蛙童話村研學基地、玉山古茶場、藍蓮研學遊學基地;3家營地——越溪白鶴農事研學營地、武義清水灣研學營地、橫店圓明新園研學營地。

6月29日,第二屆金華研學高地建設高峰論壇舉行。浙江研學旅行研究院院長張建珍教授在論壇作了題為《研學旅行課程開發:國際視野與本土實踐》的主旨報告。論壇還發布了金華研學旅行高地規劃,規劃內容涵蓋區域課程體系建設、基地體系建設、研學共同體建設,金華市環城小學校長王偉文、藍蓮舫研學基地負責人韋育珍、武義縣碗鋪村隨園總經理戴俊等研學旅行方面的大咖,則向與會專家學者分享了金華市研學旅行典型案例,大家還圍繞《疫情之下的研學旅行應對策略》進行了廣泛深入的探討。

【來源:浙報融媒體】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暑假帶孩子去哪裡?來金華這些地方「邊玩邊學」!
    6月29~30日,2020年金華研學旅行系列活動在磐安舉行,一批研學旅行基地、營地,給學校、家長和孩子豐富的課外新選擇。此次,活動是金華市文化廣電旅遊局聯合市教育局共同舉辦的第二次研學旅行系列活動。記者了解到,今年金華的研學旅行系列活動,旨在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工作,鼓勵學生到空曠的場地進行研學示範教育,提升中小學生綜合素質,宣傳推廣金華豐富的研學旅行種類,助推全域旅遊復甦。
  • 邊遊邊學邊感受 寧波國家高新區啟動「高新知旅」工業研學活動
    為進一步發揚工業文化、弘揚工匠精神,昨日下午,寧波國家高新區啟動了「高新知旅」工業研學活動。據了解,「高新知旅」工業研學活動是面向企業、學校、社區,將工業展示、研學、旅遊有機結合,以製造業生產設施、生產流程、精細化作業等工業生產風貌作為研學內容的新型工業旅遊項目。
  • "益起童行"金秋系列活動 讓孩子們邊玩邊學 愛上做公益
    "益起童行"金秋系列活動 讓孩子們邊玩邊學 愛上做公益 觀察家網 | 2020-12-04 10:15:56 2020年,中國民生銀行與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共同發起了"益起童行"家庭公益項目,倡導"家庭公益"理念。
  • 2020年福州研學旅遊季在福州歐樂堡海洋世界啟動!
    8月1日上午由福州市文化和旅遊局主辦的「夏一站,趣福州」2020年福州研學旅遊季在福州永泰歐樂堡海洋世界正式啟動▲2020年福州研學旅遊季正式啟動福州市文化和旅遊局黨組書記、局長翁國平,福州市文化和旅遊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朱壽良,永泰縣政府黨組成員、青雲山管委會主任、縣文化體育和旅遊局局長李志,福州市旅遊協會會長韓鳴,福州歐樂堡海洋世界總經理季芳、副總經理田靜等參加啟動儀式。
  • 這個六一,帶著孩子邊玩邊學吧!
    葉金濤 攝帶孩子一起,做個小小探險家。在雁蕩山博物館裡欣賞億萬年前雁蕩山火山噴發時的壯觀情景,探究雁蕩山地質奇觀形成的科學原理。此時邊與孩子述說老溫州的歷史變遷,邊欣賞世界級光影大秀,讓孩子感受神奇山水,點亮他們夢的想像力。
  • 2020年運城中學「德孝文化 忠義文化」研學旅行活動紀實
    8月18日上午,運城中學「德孝文化忠義文化」研學旅行啟動儀式在運城中學校南門舉行。校黨委書記、校長劉智廣講話並宣布活動啟動參加研學活動的學生參加研學活動的學生校黨委書記、校長劉智廣講話並宣布活動啟動他還指出,希望同學們在做好防疫措施下,能夠正確處理研學與旅行的關係。研學旅行不是「閒庭信步」的普通旅遊,而是寓學於行、行學相長。我們要重點在「學」字上做文章, 在「研」字上下功夫,「旅行」要為「學」服務,「學」要為「旅行」增加內涵。觸中華歷史,行思行遠傳承中華文化。
  • 「葛佬杯」研學旅行美文大賽在橫峰啟動
    12月3日,本報與橫峯縣合作開展的「葛佬杯」徵文大賽在橫峰葛佬產業園正式啟動。來自上饒市第五中學等中小學校760名學生來到橫峰葛佬產業園,參加了一場生動的研學活動,開啟了一場精彩的葛文化之旅。當日,本報人員向江西觀山月葛業開發有限公司葛佬產業園授「上饒晚報小記者研學基地」銅牌。
  • 廣西美術館參加廣西研學旅行及市集交流活動
    2020年6月28日,由廣西旅遊協會和廣西旅遊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廣西研學旅行分會成立大會暨第一屆廣西研學旅行論壇」在南寧舉行。廣西美術館為廣西研學旅行分會理事單位,並參加成立大會及研學旅行市集展示交流活動。
  • 精彩回顧|「天邊雲邊·走進延邊」朝鮮族舞蹈研學——學在延邊
    這次來參加延邊朝鮮族舞蹈研學採風活動的老師,給了我們最深刻的印象和感動:因為你們會為了一個動作不斷練習;會因為聽到一支鼓曲而熱淚盈眶;在高強度的課程安排中,即使又累又餓卻依然不停下腳步……因為你們會在每一節課結束時對授課專家致以最大的敬意;會對表演長鼓舞的業餘阿姨們報以最熱烈的掌聲;會對每一場民族舞蹈的學習和交流報以最真摯的情懷……
  • 2020中國研學旅行發展論壇在蘇州舉行
    11月27日下午,「2020年中國研學旅行發展論壇」在蘇州召開,來自全國各省市研學旅行機構、研學基地負責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研學教育者百餘人參加,圍繞「全域研學、線路、機構、營地、導師及平臺的品牌化建設」的主題,進行了積極並富有成效的對話和研討。
  • 研學旅行如何發展?2020年首屆良渚文化研學旅行論壇在杭舉辦
    7月8日下午,「2020年首屆良渚文化研學旅行論壇」在良渚古城遺址公園·良渚文明探索營地報告廳舉行。論壇致力於搭建行業交流平臺,推動研學旅行行業健康發展,希望借良渚遺蹟申遺一周年之際的「杭州良渚日」暨首屆杭州良渚文化周,從探尋良渚文明開始,共同推進研學旅行的蓬勃發展。
  • 賞橙鄉美景、品畲鄉風情 信豐縣龍舌學校開展研學旅行活動
    中國江西網訊 通訊員林歆婷報導:「要麼讀書,要麼旅行,身體和心靈總有一個在路上。」研學旅行,是身體和心靈同時在路上,是學與思、學與行的更高境界。美好、健全的人生,讀書、旅行,缺一不可,至關重要。研學旅行讓孩子們走出校園,在與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視野、豐富知識,加深與自然文化的親近感,它可以培養孩子的集體觀念、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研學旅行已經成為當下對學生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成為素質教育的新內容和新形式。
  • 孩子學習時精力不集中,邊寫邊玩,怎麼辦?老師建議這麼做
    邊寫邊玩之前有其他情況嗎?……一一詢問,一一解答,結果發現這些問題,可以歸根到一個問題——學習效率不高。學習效率不高,直接的後果是,浪費時間,虛耗精力。嚴重的會導致惡性循環。必須引起家長們的重視。父母完全可以通過以下這些方法對孩子進行教育和幫助,讓孩子改掉壞習慣。1.從生活中的事情入手,比如吃飯。吃飯時不要過多說話,也不要邊吃邊看電視。
  • 《2020年中國研學旅行發展白皮書》即將發布
    為繼續探究行業發展趨勢,引領行業發展,記者從中華兒童文化藝術促進會研學旅行委員會《中國研學旅行發展白皮書》編委會獲悉,《2020年中國研學旅行發展白皮書》(簡稱「白皮書」)即將發布。 據編委會介紹,2020年是及其不尋常的一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國研學旅行活動幾乎停滯,許多研學機構不得不開始思考全新的網際網路研學模式。與此同時,國家也密集出臺了一批有關研學教育的指導性政策文件。
  • 避免只遊不學、走馬觀花 博物館研學旅行如何規範
    原標題:博物館研學旅行如何規範(文化脈動)   日前,國家文物局發布了一則題為《社會機構組織博物館研學旅行應規範管理提升質量》的文章,文章表示:「對於部分社會機構、個人以『博物館遊學』之名,開展粗放的、只遊不學、走馬觀花、名不副實的『研學旅行』活動,損害中小學生利益的行為,表示堅決反對。」
  • 2020浙江(蘭裡)首屆研學旅行高峰論壇暨浙江省中小學新勞動教育...
    「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新時代教育工作者必須認真做出回答的命題,推動中小學生研學旅行,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教育活動,正是回答這一時代命題的重要載體。研學旅行是一種探究性學習與教育性旅行的融合,更是文化和旅遊融合的最好載體。2020浙江(蘭裡)首屆研學旅行高峰論壇,圍繞「共建研學生態,助力教育發展」的主題,進行9場主題演講,眾多一線教育工作者從理論和實踐的視角出發,演講內容囊括勞動教育、研學旅行、綜合實踐三大體系。高峰論壇上,蘭裡研學大本營與西湖區教育發展研究院達成戰略合作協議,杭州13所學校率先掛牌校企共建基地,共同打造蘭裡特色研學教材。
  • 《邊走邊看的中國史》:帶孩子來一場「訪古式實地探訪教育」
    薛舟帶孩子用十年時間自駕遊歷全國31省(市、自治區),參觀近千家博物館、紀念館及各類歷史文化遺址。最近,澎湃新聞就《邊走邊看的中國史》以及「博物館教育」「訪古式旅行」等話題對作者薛舟進行了專訪。我們參觀陽泉市博物館,兩個孩子都被小機器人導遊吸引住了,全程跟著機器人走,聽得也格外認真。參觀之後,姐妹倆很感慨,要是所有的博物館都能有這樣的機器人,那該多好。有的博物館在展陳方面還比較落後,不親民,介紹文物上也不夠細緻,標籤不寫年代和出處、傳世品和仿品都不標記等等。不過,任何事物都有個過程,都是先進帶動後進,隨著博物館的推陳出新和橫向交流,這些問題也會慢慢克服吧。
  • 夏天去探險 邊玩邊學瘋狂峇里島
    夏天去探險 邊玩邊學瘋狂峇里島夏令營說到透明清澈的海水,絕美的金色沙灘以及巧奪天工的印度教神廟,不用多說你已經猜到今天咱麼的主題就是峇里島
  • 開封全力打造研學旅行基地
    「房梁上的這些雕刻圖案太精美了,古人高超的工藝水平讓人驚嘆!」「這是我第一次製作算盤,今天的研學活動太有意義了!」把課堂搬出學校,在行走中學習知識。12月12日上午,兩場別開生面的研學課程「刻刀上的藝術」「精打細算說算盤」在山陝甘會館「上線」了。
  • 海口舉辦「六一」 親子研學旅行
    本報6月2日訊(記者吳雨倩)近日,「六一」親子研學旅行活動在海口市桂林洋熱帶農業公園正式啟動,來自全國各地的10多組家庭,參加了為期兩天的海口、文昌親子歡樂遊。    和以往單純旅遊的形式不同,此次親子研學旅行最大的亮點就是,讓孩子們在「學習中玩耍,在玩耍中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