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服藥這件事,醫生有專業的說法,但是很多患者也會因為自己的理解做出不同的用藥調整,最終出現問題,算是誰的錯?比如阿司匹林,這是一種解熱鎮痛類藥物,但後來也發現阿司匹林具有抑制血小板凝聚的作用,從而成為防治心腦血管疾病的基礎藥物。
阿司匹林的存在讓血管內的血小板凝聚受到抑制,從而減少血栓的形成,出現心梗、腦梗的風險也會相應地減少。醫生會根據患者的病情,開具阿司匹林藥物,並且叮囑每天按時服用,對於治療疾病的效果較好。
但是患者們也發現,服用阿司匹林的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抑制血小板凝聚,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服用阿司匹林後對血小板凝聚的抑制效果能夠持續10天左右,這是否意味著阿司匹林能夠隔一天吃一次,或者隔較長一段時間再吃,在藥物有效期內再次服用就可以嗎?
醫生提醒,這樣的方法是很危險的。阿司匹林藥效能夠持續10天,但隔天吃一次卻會帶來不好的後果,聽聽醫生咋說。
在阿司匹林中發揮抑制血小板凝聚的主要成分為乙醯水楊酸,能夠和血小板中的活性因子結合,讓血小板不能相互聚集。但是結合後也存在一個弊端,那就是乙醯水楊酸結合後,不可分離。阿司匹林在進入人體後24小時,就會被完全排出體外,如果不及時的服藥,很可能導致人體內缺少乙醯水楊酸的存在,不能和血小板相結合。
人體內的血小板數量並不是恆定不變的,每天都會新生成10%到15%的血小板,不及時的抑制這些新生的血小板凝聚,照樣會形成血栓。如果按照人們所說的隔一天吃一次,就相當於是在擅自減少藥量。一天人體內的血小板控制住了,但是第二天沒有服藥,血小板生成後照樣會形成血栓,第三天再次服藥時,治療的效果也會減弱。
如果你沒有遵照醫囑,擅自減少了藥量,很可能因為人體內的血小板在不斷的新生,無法控制血小板的產生和凝血作用,從而出現血栓,更難起到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目的。
所以,醫生強調,阿司匹林一定要堅持服用,能夠堅持服用阿司匹林的人群20年生存率明顯高於中途擅自停用的人群。隔天吃一次的方法是錯誤的,對疾病的控制沒有好處,患者應該牢記於心。
不少患者想要隔天吃一次要大多也是因為阿司匹林服用後帶來的副作用,容易產生噁心嘔吐,腹部疼痛感,還可能導致腎損傷,產生皮疹,蕁麻疹等症狀。在出現這些阿司匹林服藥後的副作用時,應該第一時間和醫生進行溝通,尋找合適的方法進行調整。
但如果服藥帶來的症狀比較輕微,那麼還是應該繼續長期用藥。因為在權衡利弊後堅持長期服用,說明服藥帶來的好處是比危害更大的。患者能做的是嚴格遵照醫囑服藥,並且定期複查血常規、尿常規、腎功能等,避免嚴重身體損傷的同時,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