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秦國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定然是在位長達五十六年的秦昭襄王,十九歲九歲即位,成為了秦國功績數一數二的君主。但是有著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也必定有著短命的君主,那些在位幾年或者幾天的秦國君主也是大有人在。
今天我們就拋開那些正常即位死亡的君主,來看看秦國那些莫名其妙的在位便去世的君主。他們有的是自己作死,將自己送上了黃泉路。
有的是被自己的老爹坑死了,也是令人哭笑不得。例如秦武王贏蕩、秦孝文王贏柱。這些人是如何在秦王之位上將自己搞沒的。
首先就是秦武王贏蕩,如果是你是因為和敵人作戰,戰死沙場也能夠讓人信服,但是秦武王偏偏是自己把自己坑死了。
作為秦惠文王死後繼位的秦王,所擁有的資源應該說是不錯的,有著甘茂和樗裡疾等人的輔佐。加上秦孝文和秦惠公時期打下的基業,只要秦武王好好經營,未來定然一片光明。
秦武王即位之時,年僅十九,在即位的第一年便遇到了蜀地叛亂這樣棘手的事情。但是秦武王沒有慌亂,沉著冷靜地派遣了甘茂平定蜀國叛亂,誅殺了蜀相陳莊;之後更是派兵攻打義渠等少數民族,緩解秦國西部的危機。
而且秦武王為人好戰,加上其自己也是武力超群,對於六國之間也是抱有很強的敵意。在秦武王的授意之下,秦國聯合齊國制衡魏國和韓國;
在南方聯合越過制衡楚國。為秦國提供了發展喘息的機會,為秦國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機會。
但是也正是因為秦武王喜好武力這個原因,給自己坑了。尤其是喜歡和人比試武力,很多軍中或者民間的大力士等都因為這個原因得以身居高位。
秦武王也是因為與人比試武力,在舉鼎的時候,力竭身亡,年僅二十三歲,在位僅僅四年。可以說是秦國有史以來第一位自己把自己坑死的君主,著實令人惋惜。
根據早年秦武王的表現,其謀略、勇武等不輸前代秦王,如果能夠好好地幹下去,未嘗不能夠帶領秦國走向新的高度。
但是卻因為一時間的爭強好勝,將自己的性命搭進去了,也是令人哭笑不得。其實這還僅僅是自己作死,怪不得其他人,而之後的秦孝文王,只能說就是自己被自己爹坑死了。
為什麼這麼說呢,主要還是因為秦孝文王他爹秦昭襄王在位時間太長了,在位五十六年,而秦孝文王自當太子開始,便坐了十四年的冷板凳。
這也是足夠令人無奈,秦昭襄王在二十一歲的時候有了秦孝文王。但是秦孝文王一直等到自己五十二歲的自己的老爹秦昭襄王才去世,自己才有了機會登基。
但是奈何生命太脆弱了,能夠像秦昭襄王那樣活七十多歲的人太少了,秦孝文王在秦昭襄王去世之後。
先是守孝了一年,才能即位,但是即位三天便去世了。對於秦孝文王是如何死的也是各種猜測,畢竟在位三天便暴斃也是令人懷疑。
首先可能是秦孝文王個人身體原因,那就是縱慾過度,要知道秦孝文王做安國君的時候,膝下子嗣多達二十人。
這還僅僅是兒子,還不包括女兒,這樣的安國君,身體很難做到精力旺盛。加上秦昭襄王死後,朝政繁忙,雖然沒有正式登基,但是卻也開始處理。面對軍政方面的眾多問題,以秦孝文王的身體根本堅持不下去。
當然這不僅僅是其中一個原因,也許是因為過於興奮看,畢竟自己做太子多年,今日終於成為秦王,一時間悲喜交加,導致其精神不正常,最終暴斃。
但是無論是怎樣的原因,確實令人惋惜,畢竟在位不到三天便去世,這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總結:不論是秦武王、還是秦孝文王的突然暴斃,我們都會發現一個特點,那就是秦國沒有因為秦王的突然離世而混亂。
這個也就是足以看出秦國的強大應變能力,無論是什麼時候都能夠做到隨機應變。即便外敵環伺,但是卻臨危不亂,將國家的大局穩定,這也是秦國的強大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