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幾位短命的君主,有的被老爹坑死,有的被自己作死

2020-12-14 娛樂場記

說到秦國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定然是在位長達五十六年的秦昭襄王,十九歲九歲即位,成為了秦國功績數一數二的君主。但是有著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也必定有著短命的君主,那些在位幾年或者幾天的秦國君主也是大有人在。

今天我們就拋開那些正常即位死亡的君主,來看看秦國那些莫名其妙的在位便去世的君主。他們有的是自己作死,將自己送上了黃泉路。

有的是被自己的老爹坑死了,也是令人哭笑不得。例如秦武王贏蕩、秦孝文王贏柱。這些人是如何在秦王之位上將自己搞沒的。

首先就是秦武王贏蕩,如果是你是因為和敵人作戰,戰死沙場也能夠讓人信服,但是秦武王偏偏是自己把自己坑死了。

作為秦惠文王死後繼位的秦王,所擁有的資源應該說是不錯的,有著甘茂和樗裡疾等人的輔佐。加上秦孝文和秦惠公時期打下的基業,只要秦武王好好經營,未來定然一片光明。

秦武王即位之時,年僅十九,在即位的第一年便遇到了蜀地叛亂這樣棘手的事情。是秦武王沒有慌亂,沉著冷靜地派遣了甘茂平定蜀國叛亂誅殺了蜀相陳莊;之後更是派兵攻打義渠等少數民族,緩解秦國西部的危機。

而且秦武王為人好戰,加上其自己也是武力超群,對於六國之間也是抱有很強的敵意。在秦武王的授意之下,秦國聯合齊國制衡魏國和韓國;

在南方聯合越過制衡楚國。為秦國提供了發展喘息的機會,為秦國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機會。

但是也正是因為秦武王喜好武力這個原因,給自己坑了。尤其是喜歡和人比試武力,很多軍中或者民間的大力士等都因為這個原因得以身居高位。

秦武王也是因為與人比試武力,在舉鼎的時候,力竭身亡,年僅二十三歲,在位僅僅四年。可以說是秦國有史以來第一位自己把自己坑死的君主,著實令人惋惜。

根據早年秦武王的表現,其謀略、勇武等不輸前代秦王,如果能夠好好地幹下去,未嘗不能夠帶領秦國走向新的高度。

但是卻因為一時間的爭強好勝,將自己的性命搭進去了,也是令人哭笑不得。其實這還僅僅是自己作死,怪不得其他人,而之後的秦孝文王,只能說就是自己被自己爹坑死了。

為什麼這麼說呢,主要還是因為秦孝文王他爹秦昭襄王在位時間太長了,在位五十六年,而秦孝文王自當太子開始,便坐了十四年的冷板凳。

這也是足夠令人無奈,秦昭襄王在二十一歲的時候有了秦孝文王。但是秦孝文王一直等到自己五十二歲的自己的老爹秦昭襄王才去世,自己才有了機會登基。

但是奈何生命太脆弱了,能夠像秦昭襄王那樣活七十多歲的人太少了,秦孝文王在秦昭襄王去世之後。

先是守孝了一年,才能即位,但是即位三天便去世了。對於秦孝文王是如何死的也是各種猜測,畢竟在位三天便暴斃也是令人懷疑。

首先可能是秦孝文王個人身體原因,那就是縱慾過度,要知道秦孝文王做安國君的時候,膝下子嗣多達二十人。

這還僅僅是兒子,還不包括女兒,這樣的安國君,身體很難做到精力旺盛。加上秦昭襄王死後,朝政繁忙,雖然沒有正式登基,但是卻也開始處理。面對軍政方面的眾多問題,以秦孝文王的身體根本堅持不下去。

當然這不僅僅是其中一個原因,也許是因為過於興奮看,畢竟自己做太子多年,今日終於成為秦王,一時間悲喜交加,導致其精神不正常,最終暴斃。

但是無論是怎樣的原因,確實令人惋惜,畢竟在位不到三天便去世,這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總結:不論是秦武王、還是秦孝文王的突然暴斃,我們都會發現一個特點,那就是秦國沒有因為秦王的突然離世而混亂。

這個也就是足以看出秦國的強大應變能力,無論是什麼時候都能夠做到隨機應變。即便外敵環伺,但是卻臨危不亂,將國家的大局穩定,這也是秦國的強大之處。

相關焦點

  • 短短兩代人,就誕生了6位君主,究竟是中國歷史上哪個家族?
    華夏歷史五千年,有著說不完的朝代故事,每個故事拿出來都精彩絕倫,今天講的就是春秋時期的人和事,眾所周知秦穆公是春秋五霸之一,也是一位明君,但是很多人不知道他的家族人才濟濟,兩代人就出現了6位君主。今天我們就聊聊他這個神奇的家族。西周時期周天子分封諸侯王,將秦非子封到了秦這個地方,到西周末年這個地方成了諸侯國,稱秦國。因為秦國地處西北,所以起初秦國並不發達,國內也很動蕩。
  • 秦國歷代國君及姓名 共有37位君主
    秦國自秦非子開始,共有37位君主(包括秦始皇),其中在位時間最長的是秦昭襄王,在位共56年。
  • 戰國時期最作死的三位國君,下場有多慘
    若是戰敗身死倒也無話可說,但卻有三位大國君主,本已處於巔峰時刻,卻因太作而慘死,成為千古笑柄,下面來介紹一下這三位國君的事跡。第一位,舉鼎絕臏而亡的秦武王。秦武王,秦國第二位稱王的國君秦武王(公元前310年——公元前307年在位),嬴姓,趙氏,名蕩。秦惠文王之子,秦國第二位稱王的國君。
  • 中國史上的秦國君主有41位,你知道幾位
    他接受丞相李斯的主意,除少數幾種書籍之外,大量詩書、典籍、諸子百家著述一律燒掉,並將460多名儒生、方士活埋,留下了一個駭人聽聞的「焚書坑儒」的歷史事件。秦始皇還在全國修築道路,尤其是開通了通往東方和東南的馳道。秦始皇自號「始皇帝」的時候,一心想讓秦朝的天下千秋萬代延伸不休,但他決沒想到,僅僅15年之後,才傳到第二個皇帝時秦朝就滅亡了。
  • 秦孝文王:秦國歷史最沒存在感的君王,苦熬14年,在位僅3天
    他老爹開創了秦國君主在位時間最長的記錄,他就跟他老爹反著來,開創秦國君主在位時間最短的記錄。不知道這父子倆見面的對話是啥樣的。秦昭襄王在位時,受封為安國君。本來,嬴柱和王位是沒啥大關係的,因為太子是他哥哥公子悼,他就做個逍遙王爺挺好。但他老爹在位時間實在是超超超長待機,愣是把自己的太子熬死了:秦昭襄王四十年(公元前267年),安國君的哥哥悼太子去世。兩年後,變成長子的嬴柱被他老爹立為了太子。太子之位,風光無限,也危險無限,歷史上死在太子之位的未來儲君實在是多如牛毛。
  • 秦國歷代君主及姓名列表
    秦國歷代君主及姓名列表  秦侯 (前857-前848年在位)  秦公伯(前846年—前844年)史書上很少關於秦公伯的記載,大略知道他是秦侯與秦非子之後。  秦仲 (前845年—前822) 周宣王五年(前823年)以秦仲為大夫,令攻西戎,次年秦仲戰敗而死。其長子贏也繼位。
  • 《大秦賦》之蒙驁,戰功赫赫,輔佐四位秦國君主!
    大型歷史劇《大秦賦》上線後,好評不斷,該劇雖然是以秦始皇嬴政為主線,但卻橫跨秦國四大君王,他們分別是:秦昭襄王(嬴稷)、秦孝文王(嬴柱)、秦莊襄王(嬴子楚)、秦始皇(嬴政)。其中,就本文所要說的蒙驁,則輔佐了以上四位秦國君主。
  • 戰國七雄中,各國在位最久的君主是多長時間,秦國56年
    秦國:56年秦國在位最久的君主為56年,這個時間在我國歷史上都是非常久的。可以說整個古代社會在位時間比56年長的寥寥無幾,秦國創造這個歷史的是秦昭襄王。秦昭襄王公元前306年繼位,一直到公元前251年去世。
  • 秦滅六國:有的君主死戰不降與國同亡,有的投降卻不得善終
    然而伐秦失敗,那麼處境最難的便是韓國,秦國第一個討伐的便是韓國。公元前230年,韓國滅亡,韓王安被俘虜,囚禁在秦國。然而韓王安之死與己無關,韓國舊民造反,韓王安成為了替罪羊被秦人所殺。趙國的滅亡應該是秦國統一路上較為艱難的,如果不是白起在長平一戰中,將趙國的精銳屠殺殆盡。秦國的統一之路怕是要推遲十幾年了,作為秦國東進之路上的強敵,趙國和秦國之間的仇恨可謂深遠。
  • 歐洲在位時間最久的君主,熬死了兒子和孫子,死後重孫繼位
    說起歐洲在位時間最久的君主,很多人沒什麼印象。或者說我們對目前在位的英國女王有點印象,因為她在位時間挺久的了。不過英國女王在位時間雖然久,卻不是在位最久的歐洲君主。歐洲在位時間最久的君主,在位長達72年3月18天。他在位的時候,自己的兒子被熬死了,自己孫子也死了。他死後只能由自己的重孫繼位了。這個君主就是法國國王路易十四。
  • 《論語》|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說的就是原壤這樣的人
    莊子的妻子死了,他不但不悲傷,還敲著瓦盆唱歌。他們的做法,與看重葬禮的孔子做派是不一樣的,但孔子並沒有與原壤絕交。正確坐姿孔子不贊同原壤的做法,但他認為,錯是原壤的錯,不影響自己做人的原則;原壤不看重葬禮,那是他的事,自己還是按葬禮的要求去做,盡朋友之誼。
  • 秦國歷代君主年表
  • 秦國的逆襲:從養馬家奴到問鼎天下,這才是《大秦賦》該有的劇本
    這位大駱,有一個兒子名叫「非子」,非常擅於養馬,周孝王聽說後就讓非子到汧水、渭水之間主管馬匹;非子受命之後,處處盡職盡責,沒過幾年時間,馬匹數目大大增加,周孝王為嘉獎非子的功勞,就想把非子立為大駱的繼承人。
  • 生得偉大,死得窩囊,秦武王贏蕩為何要去作死舉鼎玩?
    姓英的是。雖然這個名字聽起來有點邪惡,但是這個人確實有兩把刷子。贏蕩是秦國歷史上的第二位國王。這三個人是秦國崛起的核心人物,是秦始皇統一六國、贏得世界的最大依靠。鞅,改革後,他們帶著改革後的秦國開始反攻。領導秦國統治世界花了將近一百年的時間。當然,他們的背後還有秦孝文王和秦莊王祥,但這兩位在位時間太短,成就一般,尤其是秦孝文王,登基三天後去世,並沒有給秦始皇統一世界帶來太大幫助。
  • 秦國歷史上,嬴駟、嬴稷和嬴政哪個團隊更強?從秦國崛起得出答案
    可見秦王嬴政能一統六國,建立大一統秦朝,始稱皇帝,其基礎是建立在秦國前面幾世的累積和前面幾位君主的創造的功業。秦國雖然在秦孝公重用商鞅,「富國強兵」之前也有輝煌的時候,如秦國第15位君主秦穆公時稱霸西戎,位列「春秋五霸」。但秦自秦穆公死後,秦國就逐漸衰敗,到了戰國初期更是經歷了上百年的衰落期,秦國已經不再是春秋時期的霸主地位了。
  • 秦國的真正強大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不是秦孝公,也不是商鞅變法
    活人殉葬是奴隸社會一種非常殘酷的制度,殉葬者有的是活埋,有的是被殺或自殺後陪葬,是相當粗鄙、野蠻和惡俗的傳統。商朝之後的周朝、春秋、戰國、秦朝,殉葬已成習俗。《墨子·節葬》記:「天子殺殉,多者數百,寡者數十;將軍大夫殺殉,多者數十,寡者數人。」儒家是很反對這事的,因此在漢代及之後,極少殺人或活人殉葬的,最多是死後陪葬,以示恩寵。
  • 秦朝滅亡:暴政永遠是短命的
    秦王朝只存活了短短的15年,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極短命的王朝。究其短命的原因,主要還是因為暴君秦始皇實行泯滅人性的暴政所造成的。歷史也充分證明,官逼民必反,而暴政永遠是短命的。秦朝滅亡:暴政永遠是短命的公元前207年的11月14日,劉邦率領軍隊進入秦朝國都鹹陽,最後一任秦王子嬰投降,秦朝就在這一天正式滅亡。可以說是一個短命的王朝,然而秦國的歷史卻很久。
  • 【中華人物】先秦篇·秦穆公 ——秦國歷史上一位有作為的君主
    秦穆公,嬴姓,名任好,秦德公之少子,秦宣公、秦成公之弟,公元前659年~前621年在位,長達39年,是秦國歷史上一位有作為的君主。他在位期間,內修國政,外圖霸業,統一了今甘肅、寧夏等地,秦國開始崛起。秦國原是居住在秦亭(今甘肅張家川)周圍的一個嬴姓部落。
  • 秦國歷代秦王當中,除秦王政之外,還有哪些秦王最有作為?
    共存在了690餘年,秦國從始封君秦非子開始,到秦二世胡亥結束,秦國經歷了36位國君。秦國是在周天子分封下得以建立,贏氏也是周天子所賜,秦國前五任君主在位時只有五十裡不到的封地,此時還沒成為諸侯國,只是周王朝的附庸國,爵位的也較低,推測只是子爵或男爵。秦國最開始並不是公爵、侯爵,也因封地不足,無法成為正式的諸侯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