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單元學習內容全解
部編版六年級下冊課文《十六年前的回憶》學習內容全解
部編版六年級下冊課文《為人民服務》學習內容全解
部編版六年級下冊課文《馬詩》知識點全解
部編版六年級下冊課文《石灰吟》學習內容全解
部編版六年級下冊課文《竹石》學習內容全解
課文內容
1935年秋天,紅四方面軍進入草地,許多同志得了腸胃病。我和兩個小同志病得實在趕不上隊伍了,指導員派炊事班長照顧我們,讓我們走在後面。
炊事班長快四十歲了,個兒挺高,背有點兒駝,四方臉,高顴骨,臉上布滿皺紋,兩鬢都斑白了。因為全連數他歲數大,他對大家又特別親,大夥都叫他"老班長"。
三個病號走不快,一天只走二十來裡路。一路上,老班長帶我們走一陣歇一陣。到了宿營地,他就到處去找野菜,和著青稞面給我們做飯。不到半個月,兩袋青稞面吃完了。飢餓威脅著我們。老班長到處找野菜,挖草根,可是光吃這些東西怎麼行呢?老班長看我們一天天瘦下去,他整夜整夜地合不攏眼。其實他這些天瘦得比我們還厲害呢!
一天,他在一個水塘邊給我們洗衣裳,忽然看見一條魚跳出水面。他喜出望外地跑回來,取出一根縫衣針,燒紅了,彎成個釣魚鉤。這天夜裡,我們就吃到了新鮮的魚湯。儘管沒加佐料,可我們覺得沒有比這魚湯更鮮美的了,端起碗來吃了個精光。
以後,老班長儘可能找有水塘的地方宿營,把我們安頓好,就帶著魚鉤出去了。第二天,他總能端著熱氣騰騰的鮮魚野菜湯給我們吃。我們雖然還是一天一天衰弱下去,比起光吃草根野菜來畢竟好多啦。可是老班長自己呢,我從來沒見他吃過一點兒魚。
有一次,我禁不住問他:"老班長,您怎麼不吃魚啊?"
他摸了摸嘴,好像回味似的說:"吃過了。我一起鍋就吃,比你們還先吃呢。"
我不信,等他收拾完碗筷走了,就悄悄地跟著他。走近前一看,啊!我不由得呆住了。他坐在那裡捧著搪瓷碗 ,嚼著幾根草根和我們吃剩下的魚骨頭,嚼了一會兒,就皺緊眉頭硬咽下去。我覺得好像有萬根鋼針扎著喉管,失聲喊起來:"老班長,你怎麼……"
老班長猛抬起頭,看見我目不轉睛地看著他手裡的搪瓷碗,就支吾著說:"我,我早就吃過了。看到碗裡還沒吃乾淨,扔了怪可惜的……"
"不,我全知道了。"我打斷了他的話。
老班長轉身朝兩個小同志睡覺的地方看了一眼,一把把我摟到身邊,輕聲說:"小聲點兒,小梁!咱倆是黨員,你既然知道了,可不要再告訴別人。"
"可是,你也要愛惜自己啊!"
"不要緊,我身體還結實。"他抬起頭,望著夜色瀰漫的草地,好久,才用低沉的聲音說,"指導員把你們三個人交給我,他臨走的時候說:'他們年輕。一路上,你是上級,是保姆,是勤務員,無論多麼艱苦,也要把他們帶出草地。'小梁,你看這草地,無邊無涯,沒個盡頭。我估計,還要二十多天才能走出去。熬過這二十多天不簡單啊!眼看你們的身子一天比一天衰弱,只要哪一天吃不上東西,說不定就會起不來,真有個三長兩短,我怎麼去向黨報告呢?難道我能說,'指導員,我把同志們留在草地上,我自己克服了困難出來啦'?"
"可是,你總該跟我們一起吃一點兒呀!"
"不行,太少啦。"他輕輕地搖搖頭,"小梁,說真的,弄點兒吃的不容易啊!有時候等了半夜,也不見魚上鉤。為了弄一點兒魚餌,我翻了多少草皮也找不到一條蚯蚓……還有,我的眼睛壞了,天色一暗,找野菜就得一棵一棵地摸……"
我再也忍不住了,搶著說:"老班長,以後我幫你一起找,我看得見。"
"不,咱們不是早就分好工了嗎?再說,你的病也不輕,不好好休息會支持不住的。"
我還堅持我的意見。老班長忽然嚴厲地說:"小梁同志,共產黨員要服從黨的分配。你的任務是堅持走路,安定兩個小同志的情緒,增強他們的信心!"
望著他那十分嚴峻的臉,我一句話也說不上來,竟撲倒在他懷裡哭了。
第二天,老班長端來的魚湯特別少,每個搪瓷碗裡只有小半條貓魚,上面漂著一丁點兒野菜。他笑著說:"吃吧,就是少了點兒。唉!一條好大的魚已經上了鉤,又跑啦!"
我端起搪瓷碗,覺得這個碗有千斤重,怎麼也送不到嘴邊。兩個小同志不知道為什麼,也端著碗不往嘴邊送。老班長看到這情況,收斂了笑容,眉頭擰成了疙瘩。他說:"怎麼了,吃不下?要是不吃,咱們就走不出這草地。同志們,為了革命,你們必須吃下去。小梁,你不要太脆弱!"最後這句話是嚴厲的,意思只有我知道。
我把碗端到嘴邊,淚珠大顆大顆地落在熱氣騰騰的魚湯裡。我悄悄背轉身,擦擦眼睛,大口大口地咽著魚湯。老班長看著我們吃完,臉上的皺紋舒展開了,嘴邊露出了一絲笑意。可是我的心裡好像塞了鉛塊似的,沉重極了。
挨了一天又一天,漸漸接近草地的邊了,我們的病卻越來越重。我還能勉強挺著走路,那兩個小同志連直起腰來的力氣也沒有了。老班長雖然瘦得只剩皮骨頭,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還一直用飽滿的情緒鼓勵著我們。我們就這樣扶一段,攙一段,終於走到草地邊上。遠處,重重疊疊的山峰已經看得見了。
這天上午,老班長快活地說:"同志們,咱們在這兒停一下,好好弄點兒吃的,鼓一鼓勁,一口氣走出草地去。"說罷,他就拿起魚鉤找水塘去了。
我們的精神特別好,四處去找野菜,拾乾草,好像過節似的。但是過了好久,還不見老班長回來。我們四面尋找,最後在一個水塘旁邊找到了他,他已經昏迷不醒了。
我們都著慌了。過雪山的時候有過不少這樣的例子,戰士用驚人的毅力支持著自己的生命,但是一倒下去就再也起不來了。要挽救老班長,最好的辦法是讓他趕快吃些東西。我們立即分了工,我去釣魚,剩下的一個人照料老班長,一個人生火。
我蹲在水邊,心裡不停地念叨:"魚啊!快些來吧!這是挽救一個革命戰士的生命啊!"可是越性急,魚越不上鉤。等了好久,好容易看到漂在水面的蘆稈動了一下,趕緊扯起釣竿,總算釣上來一條兩三寸長的小魚。
當我俯下身子,把魚湯送到老班長嘴邊的時候,老班長已經奄奄一息了。他微微地睜開眼睛,看見我端著的魚湯,頭一句話就說:"小梁,別浪費東西了。我……我不行啦。你們吃吧!還有二十多裡路,吃完了,一定要走出草地去!"
"老班長,你吃啊!我們抬也要把你抬出草地去!"我幾乎要哭出來了。
"不,你們吃吧。你們一定要走出草地去!見著指導員,告訴他,我沒完成黨交給我的任務,沒把你們照顧好。看,你們都瘦得……"
老班長用粗糙的手撫摸我的頭。突然間,他的手垂了下去。
"老班長!老班長!"我們叫起來。但是老班長,他,他的眼睛慢慢地閉上了。
我們撲在老班長身上,抽噎著,很久很久。
擦乾了眼淚,我把老班長留下的魚鉤小心地包起來,放在貼身的衣兜裡。我想:等革命勝利以後,一定要把它送到革命烈士紀念館去,讓我們的子子孫孫都來瞻仰它。在這個長滿了紅鏽的魚鉤上,閃爍著燦爛的金色的光芒![1]
文章分析
本文的內容是真實的,那枚珍貴的魚鉤現在珍藏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中。課文敘述了在長徵途中一位炊事班班長接受並完成黨組織交給自己的任務,長徵途中一位炊事班長牢記部隊指導員的囑託,盡心盡力照顧三個生病的小戰士過草地,而不惜犧牲自己的感人事跡,表現了紅軍戰士忠於革命、捨己為人的崇高品質。
這篇課文生動感人,作者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等方面進行細緻入微的描寫,揭示出人物崇高的內心世界。作者語言樸實、簡單,像講故事一樣按照事情的發展順序娓娓敘述,表達了對老班長的深切緬懷。
背景介紹
長徵是世界軍事史上一個偉大的奇蹟。在這個奇蹟的背後,是一個個紅軍戰士捨生忘死的付出。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為保存實力,中央紅軍主力被迫於1934年10月退出根據地進行長徵。橫跨了中國11個省,渡過24條河流,一共爬過18座山脈,其中5座終年積雪,最後於1935年10月勝利到達陝北,行程二萬五千裡,紅一方面軍主力的長徵宣告結束。1936年10月,紅二、四方面軍也到達陝北,與紅一方面軍會師,長徵勝利結束。
學習目標
(一)積累「瀰漫、奄奄一息」等詞
(二)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感受老班長終於革命、捨己為人的崇高品質
(三)學習作者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展現人物內心的表達方法
字詞積累
1.課內詞語:顴骨 兩鬢 威脅 喜出望外 收斂 瀰漫 衰弱 瞻仰
奄奄一息 和面 青稞 搪瓷 魚餌 攙扶 抽噎 瞻仰 紅鏽
2.詞語解釋
支吾:說話含混躲閃。
瀰漫:充滿。
魚餌:釣魚用的魚食。
收斂:減弱或消失。本課指老班長的笑容消失。
宿營地:軍隊在行進或戰鬥後住宿的地方。
奄奄一息:形容呼吸微弱,生命垂危。本課指老班長的生命已經走到最後時刻。
無邊無際:沒有邊際。本課指草地無邊際,沒盡頭。
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別高興。
詞語積累(表示高興的詞語)
欣喜若狂 大喜過望 喜從天降樂不可支 喜不自勝
3.近義詞
照顧(照料)安頓(安排)嚴厲(嚴肅)瀰漫(充滿)飽滿(豐滿)喜出望外(大喜過望)
無邊無涯(無邊無際)目不轉睛(目不斜視)奄奄一息(命在旦夕)
4.反義詞
低沉(高昂 )增強(減弱)嚴厲(寬容)脆弱(堅強)粗糙(光滑)飽滿(低落)
喜出望外(大失所望)三長兩短(安然無恙)目不轉睛(東張西望)奄奄一息(朝氣蓬勃)
5.多音字
宿(sù)營 三天兩宿(xi) 星宿(xi)
6.詞語擴展「無……無……」
無邊無涯 無邊無際 無法無天 無影無蹤 無緣無故
無窮無盡 無拘無束 無依無靠 無情無義
同步練習
知識連結
長徵:紅軍二萬五千裡長徵,簡稱 「長徵」,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工農紅軍主力從長江南北各根據地向陝北革命根據地(亦稱陝甘蘇區)進行的戰略大轉移。從1934 年10月開始,到 1936 年 10 月結束。歷時兩年,行程二萬五千裡。中央紅軍長徵前約 8.8 萬人,到達陝北後只剩下約七千人。
作者介紹
楊旭,江蘇無錫人,中共黨員。報告文學集《檢察官湯鐵頭》《田野上的風》《流星》,長篇報告文學《三峽之夢》《榮氏兄弟》,短篇小說集《非正式談判》,長篇小說《半個冒險家》等。
結構梳理
1.第一段(第1、2自然段):1935年秋天,"我"和兩個小同志因生病沒法和大部隊一起過草地,指導員便派炊事班長照顧我們。
老班長接受任務 ( 1—2自然段 )
2.第二段(第3~22自然段):青稞面吃完了,老班長想方設法釣魚煮鮮魚野菜湯給三個病號吃,而他自己沒吃過一點魚。
千辛萬苦找食物(3—5自然段)硬咽草根魚骨頭 (6—8自然段 )
耐心勸導小梁 ( 9—19自然段) 命令戰士喝魚湯 (20—22自然段)
3.第三段(第23~33自然段):講走到草地邊緣,老班長犧牲了。
奄奄一息讓魚湯( 23—33自然段)
4.第四段(第34自然段):講"我"把老班長留下的魚鉤小心地保存起來。
保留魚鉤念班長 (34自然段 )
句子分析
1.炊事班長快四十歲了,個子挺高,背有點兒駝,四方臉,高顴骨,臉上布滿了皺紋。三十多歲的老班長為什麼會有這樣顯老的外貌特徵?
外貌描寫,證明他經歷長期艱苦的革命鬥爭,飽經風霜。
2.「老班長看著我們吃完,臉上的皺紋舒展開了,嘴邊露出了一絲笑意。」
這句話是神態描寫,好處是可以表現老班長一心只為他人的高貴品質,對刻畫老班長的形象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3. 擦乾了眼淚,我把老班長留下的魚鉤小心地包起來,放在貼身的衣兜裡。我想:等革命勝利以後,一定要把它送到革命烈士紀念館去,讓我們的子子孫孫都來瞻仰它。在這個長滿了紅鏽的魚鉤上,閃爍著燦爛的金色的光芒!
這段話揭示了文章的主題。「我」把魚鉤小心地包起來,不僅表達了「我」永遠向老班長學習的決心,同時也是為了留下這個讓子孫後代瞻仰革命前輩的遺物,學習他為了革命事業的成功、為了戰友的生命而不惜犧牲自己的高貴品質。魚鉤雖然長滿了紅鏽,但它記錄著老班長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閃爍著老班長金子般的思想光輝,昭示著老班長關心同志、捨己為人、忠於革命的精神永垂不朽。
中心思想
作者抓住人物的動作、神態、語言、等細緻入微的描寫,揭示出老班長崇高的內心世界,使我們受到忠於革命、捨己為人的崇高品質的教育,從而理解魚鉤閃爍著金色光芒的含義。
寫作練筆
本文作者描寫老班長用了大量的神態、動作、語言等描寫,請你運用這些方法描寫一個你熟悉的人物。
內容梳理
1.課文圍繞老班長講了幾件事?
接受任務 進入草地,照顧病號
艱難前進 彎勾釣魚,自己不吃
壯烈犧牲 安定情緒,昏迷不醒
永遠懷念 保存魚鉤,後代瞻仰
2. 這是一個怎樣的老班長?
(1)老班長到處找野菜,挖草根,可是光吃這些東西怎麼行呢!老班長看我們一天天瘦下去,他整夜整夜地合不攏眼。其實他這些天瘦得比我們還厲害呢。
老班長千辛萬苦找食物,擔心我們的身體,愁得睡不著,表現他有著高度的責任感。
(2)一天,他在一個水塘邊給我們洗衣裳,忽然看見一條魚跳出水面。他喜出望外地跑回來,取出一根縫衣針,燒紅了,彎成個釣魚鉤。
對老班長的動作描寫和神態描寫,寫老班長為能增加戰士們的營養而興奮,表現老班長盡職盡責。
(3)他坐在那裡捧著搪瓷碗 ,嚼著幾根草根和我們吃剩下的魚骨頭,嚼了一會兒,就皺緊眉頭硬咽下去。
動作、神態描寫,表現老班長捨己為人。
(4)老班長轉身朝兩個小同志睡覺的地方看了一眼,一把把我摟到身邊,輕聲說:「小聲點兒,小梁!咱倆是黨員,你既然知道了,可不要再告訴別人。」
老班長耐心勸導小梁,對他的動作、語言描寫,表現老班長疼愛小戰士,牢記黨員職責。
(5)老班長忽然嚴厲地說:「小梁同志,共產黨員要服從黨的分配。你的任務是堅持走路,安定兩個小同志的情緒,增強他們的信心!」
神態、語言描寫,表明老班長一心只想他人。
(6)他說:「怎麼了,……小梁,你不要太脆弱!」最後這句話是嚴厲的,意思只有我知道。
老班長看著我們吃完,臉上的皺紋舒展開了,嘴邊露出了一絲笑意。可是我的心裡好像塞了鉛塊似的,沉重極了。
老班長命令戰士喝魚湯,神態描寫和前後對比,表明老班長心裡只有戰友,沒有自己。
(7)這天上午,老班長快活地說:「同志們,咱們在這兒停一下,好好弄點兒吃的,鼓一鼓勁,一口氣走出草地去。」說罷,他就拿起魚鉤找水塘去了。
老班長奄奄一息讓魚湯,通過神態、語言、動作描寫,表現了他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8)「不,你們吃吧。你們一定要走出草地去!見著指導員,告訴他,我沒完成黨交給我的任務,沒把你們照顧好。看,你們都瘦得……」
這裡的語言描寫,表明老班長牢記使命、關心戰友。
3. 為什麼說它是「閃爍著金色光芒」的魚鉤?
老班長用魚鉤挽救了三個病號,魚鉤象徵著老班長捨己為人的精神永放光芒。
積累拓展
你想對這樣的老班長說些什麼呢?
示例:1.老班長你用革命樂觀主義精神,不停地鼓舞小戰士的鬥志和走出草地的信心,我們要向你學習這種精神。
2.敬愛的老班長,您是一個真正的戰士,是你們一代人的付出換來了我們如今的美好生活。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了為祖國做貢獻。
練習提高
長徵途中這樣的感人故事還有很多很多,課外找《倔強的小紅軍》來讀讀。
閱讀擴展
長 徵
毛澤東
紅軍不怕遠徵難,
萬水千山只等閒。
五嶺逶迤騰細浪,
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雲崖暖,
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裡雪,
三軍過後盡開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