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市被取消主辦東亞青年運動會
首屆東亞青年運動會原定明年在臺灣地區臺中市舉辦,東亞奧林匹克委員會24日在北京召開理事會特別會議,決定取消2019年東亞青年運動會。國臺辦新聞發言人安峰山今天回應稱,臺中市對這次運動會的承辦權得而復失,原因是十分清楚的。
對臺中東亞青年運動會遭到停辦,中華臺北奧委會稱,去年以來,臺灣一些政治勢力在島內發起了所謂"東京奧運會正名公投"活動,公然挑戰"奧運模式",使臺中2019年東亞青年運動會面臨極大的政治風險和政治幹擾。國際奧委會明確表示,不會考慮批准對中華臺北奧委會現有名稱做任何修改。即便如此,臺灣部分勢力仍不收斂,東亞奧協理事會對上述情況進行了研究,依據章程,就取消2019年東亞青年運動會進行了表決並作出了上述決定。參加投票的一共有9個國家和地區的奧委會,其中只有中華臺北奧委會投了反對票,日本奧委會投了棄權票,其他7個奧委會都投了贊成票。
廈門衛視駐臺記者 朱敘原:對於東亞青運會停辦,島內媒體對蔡當局的譴責不斷。臺灣《旺報》就在今天發表社評文章指出,蔡當局上任以來,在國際議題上習慣於小動作,但這種小動作做多了,長期來看只會起到麻痺自己的作用,最終迷失了自己,如今臺中承辦資格取消,等於給蔡當局敲了一記悶棍。
2019年東亞青年運動會為何會被取消?國臺辦新聞發言人安峰山表示,臺中市對這次運動會的承辦權得而復失,原因是十分清楚的。根源在於民進黨當局為了一己政治私利,罔顧臺灣運動員、體育界以及廣大臺灣同胞的利益。我們歷來反對以政治幹預體育,對所謂"正名公投"的挑釁,多次表達了堅決反對的立場。"奧運模式"必須堅持和維護,這是國際體育界的共識。取消臺中2019年東亞青年運動會,是東亞奧協作出的正確決定。
遭撤東亞青運主辦權 責在鬧「獨」者
東亞奧林匹克委員會理事會表決決定,停辦2019年東亞青年運動會,取消臺中市主辦權。臺中市已為東亞青運籌辦3年多時間,已投入近7億元新臺幣,興建多處運動場館,賽事取消對臺中、對臺灣無疑是重大打擊。
東亞奧會理事會決定取消賽事,起因是臺灣"推動2020年東京奧運正名公投",政治幹擾體育,對明年的臺中東亞青年運動會造成影響。臺灣當局昨天表示遺憾,並指責大陸"手段粗暴"。不過,把責任推到大陸身上,是臺灣當局遭遇涉外事務挫敗時的慣常做法。香港中評社就評論說,"臺獨"搞砸了賽事,2019年東亞青運停辦責不在大陸,而在民進黨當局,以及"推動2020年東京奧運正名公投"的"臺獨"分子。臺灣當局操弄兩岸對立,破壞國際奧委會規則,最終必是自取其辱,可能連東京奧運參賽資格也失去。
東亞青年運動會的前身是每4年舉辦的東亞運動會。
首屆1993年在上海舉行,後因精英選手將重心放在亞運、奧運,2013年在天津舉辦第6屆賽事後,決定轉型為供年輕選手磨練並增加經驗的東亞青年運動會。首屆東亞青運原訂在2019年於臺中市舉行。
當初申辦的臺中市前市長胡志強為此付出了很多心力。胡志強在表達遺憾之餘也說。
如果凡事都怪別人,於事無補。臺灣網友金家燕表示。
蔡當局應該反思搞"臺獨"、鬧分裂的惡果,失去的不僅是東亞青運主辦權,同時也令東亞的年輕選手失去一次磨練並增加經驗的機會和舞臺。此前,國臺辦數次指出,臺灣發動所謂的"奧運正名公投",必將自食惡果。
國臺辦發言人安峰山回應指出:大陸一貫積極支持和努力推動兩岸民間體育交流,樂見臺灣遵循"奧運模式"參與國際體育活動。我們將一如既往,大力支持包括體育交流在內的兩岸各領域交流不斷擴大、深化,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增添正能量。以上就是我的梳理,再把時間交給主播。
(新媒體編輯:陳乃嘉)
熱詞: 臺中市 取消主辦 東亞 青年運動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