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開啟50nm工藝新時代,中國首顆50nm 256M NOR Flash成功量產

2020-12-23 澎湃新聞

全面開啟50nm工藝新時代,中國首顆50nm 256M NOR Flash成功量產

2020-07-31 17: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7月31日

上海華力微電子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上海華力」)

與珠海博雅科技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博雅科技」)

共同宣布

博雅科技研發的

50nm 256M ETOX NOR Flash

於2020年初

在上海華力領先流片成功,

現已成功量產。

該產品是國內首顆50nm 256M NOR Flash,產品性能參數指標和國際一線品牌同類產品相比,達到同一水平甚至更高,其成功量產標誌著國內NOR Flash高容量產品正式邁入50nm時代。

下面隨小高一起看看

這顆「高新造」的晶片有多厲害

 

該產品採用目前業界領先的50nm ETOX NOR Flash工藝技術,結合博雅科技創新的設計研發,技術優勢明顯,具有集成度更高、尺寸更小、能耗更低等特點。該產品以其高性能、高容量優勢,採用博雅科技自主創新的256M SOP8封裝形式,可在對成本、能耗、尺寸等要求非常苛刻的環境應用,具備國際領先的優勢競爭力,充分滿足高端應用客戶的需求。

博雅科技執行長李迪表示:「

50nm NOR Flash的成功量產,從市場供應端極大地提高中國存儲晶片的國際競爭力,助力國家新經濟建設。能更好地滿足通信、物聯網、工業網際網路等新型基建領域發展需要,為實體經濟做強做優提供極有力的支持。博雅科技是全球唯一同時具有ETOX工藝和SONOS工藝的NOR Flash供應商,通過與上海華力的合作,實現持續創新。」

上海華力研發副總裁邵華表示 「上海華力和博雅科技最新的合作驗證了晶片設計和工藝技術的不斷突破,50nm 256M NOR Flash與業內主流的65nm NOR Flash工藝相比具有更高密度的集成和更小的Die size,在產品性能和成本方面進一步提升了競爭力。我們很高興與博雅科技一起拓展NOR Flash產品線,滿足其終端客戶的廣泛應用。」

關於博雅科技

博雅科技是一家總部位於珠海高新區的晶片設計公司,由具有北大背景的海歸團隊創辦的專注於存儲器研發設計的高科技企業,擁有核心自主智慧財產權和產品研發能力,是全球唯一具有ETOX工藝和SONOS工藝的NOR Flash供應商,已經成功研發基於65nm ETOX工藝、55nm SONOS工藝、50nm ETOX工藝的數十款NOR Flash,並實現規模批量應用於客戶,規格容量涵蓋512K~256M的全產品線。

關於上海華力

華虹集團旗下上海華力,是國內領先的12英寸集成電路晶片製造企業,以先進的工藝技術、充足的產能和優質的增值服務打造全面完整的晶片製造解決方案,服務全球客戶。上海華力建有兩座全自動晶圓廠(華虹五廠、華虹六廠),華虹五廠月產能3.8萬片,華虹六廠設計月產能4萬片,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65/55納米、40納米和28納米邏輯工藝技術平臺,並衍生開放CIS、RF、HV、ULP、eNVM和NOR Flash等特色工藝技術,同時可提供豐富的IP、設計服務、多項目晶圓服務、光罩服務和晶圓級測試等專業技術支持,滿足客戶多元化需求。

 

來源:區科產局,博雅科技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博雅科技研發,上海華力流片,中國首顆50nm 256M NOR Flash成功量產
    集微網消息,據華力微電子今日宣布,珠海博雅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50nm 256M ETOX NOR Flash於2020年初在上海華力領先流片成功,現已成功量產。據透露,該產品是國內首顆50nm 256M NOR Flash,產品性能參數指標和國際一線品牌同類產品相比,達到同一水平甚至更高,其成功量產標誌著國內NOR Flash高容量產品正式邁入50nm時代。
  • 聚焦NOR Flash晶片研發,「恆爍半導體」推出50nm高速低功耗產品
    公司主要產品包括SPI NOR Flash,MCU,SPI NAND Flash等,其中,NOR Flash主要應用於可穿戴設備、智能音響、安防監控、物聯網IoT、泛在電力物聯網、汽車電子、消費電子及工業等領域,歷史累計出貨量超10億顆。具體來說,恆爍半導體的主要有兩條主要NOR Flash快閃記憶體和MCU/存算一體AI兩條業務線。
  • AMD樂了:GF公司2018年量產7nm LP工藝 性能提升40%
    根據該公司的說法,7nm LP工藝比14nm工藝性能提升40%——雖然7nm應該跟10nm工藝相比,但是GF跳過了10nm節點,只能跟14nm工藝比,40%的性能提升還是挺給力的,只是不知道相比其他家的7nm工藝是否會有優勢。除了性能之外,7nm LP工藝還減少了50%的核心面積,成本降低了30%。
  • 硬創早報:知行科技獲近億元B1輪融資;三星跳過4nm工藝修改晶片工藝...
    公司建有包括50餘臺套薄膜材料外延(MOCVD)、微納結構加工(全息/電子束光刻)以及晶圓檢測設備在內的先進化合物半導體生產線,掌握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2英寸-6英寸砷化鎵(GaAs)基和磷化銦(InP)基半導體雷射(LD)和探測(PD)外延片量產技術,其中,1310/1550 nm波段10G/25G DFB LD/PD/APD外延片、808/905/915/980/1064 nm FP/DFB LD
  • 3nm工藝2022年量產,效能提升15%!臺積電未來繼續引領2nm製程工藝風潮
    羅鎮球指出,臺積電2017年上半年推出7nm工藝,在2018年4月宣布7nm工藝生產線投入量產,在同年10月完成了7nmEUV流片。2018年,臺積電7納米量產,2020年進入量產的第三年,7納米製程已有140個以上的產品做批量生產,臺積電預計產品數字到2020年底超過200。
  • 兆易創新薛霆:新成熟工藝下的SPI NOR和SLC NAND
    12月10-11日,在第26屆中國集成電路設計業2020年會暨重慶集成電路產業創新發展高峰論壇(ICCAD 2020)在重慶召開,兆易創新受邀參加此次ICCAD,兆易創新FLASH BU市場部經理薛霆發表了《新成熟工藝下的SPI NOR和SLC NAND》的演講。
  • 誰說DUV無法完成從50nm到14nm的突破?
    如何用DUV做出從50nm到14nm的突破 中國在用的最先進的光刻機就是採用ArF光源的DUV光刻機,我們知道最初的ArF光刻機採用的是乾式光刻法,光源波長為193nm,匹配130-65nm級晶片工藝節點。
  • 外媒:臺積電第二代3nm工藝2023年推出 蘋果將是首個客戶
    【TechWeb】12月1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在5nm工藝今年一季度大規模量產、為蘋果等客戶代工相關的晶片之後,臺積電下一步的重點就將是更先進的3nm工藝,這一工藝的研發在按計劃推進,廠房在11月份就已經建成。
  • 臺積電:2nm重大突破!1nm也沒問題!
    一、臺積電:第一家官宣2nm工藝,研發進度超前據臺灣經濟日報報導,臺積電2nm工藝取得重大突破,研發進度超前,業界看好其2023年下半年風險試產良率就可以達到90%。
  • 中芯國際光刻機到貨,臺積電5nm晶片下月量產,華為或成最大贏家
    但是天無絕人之路,中芯國際CEO梁孟松近期宣布,中芯國際今年底將進行7nm晶片的試產,明年將向市場推出量產產品。公開資料顯示,公司14nm晶片產品工藝已非常成熟,12nm晶片也將進入量產準備階段。而梁孟松所說的7nm晶片,實際上就是在現有14nm晶片的基礎上,向更高級的N+1和N+2工藝製程上延伸,雖然完全符合晶體密度提高一倍的非光刻7nm晶片的要求,但畢竟不是真正的7nm光刻晶片。
  • 產業鏈人士:三星電子已修改晶片工藝路線圖 將跳過4nm工藝
    【TechWeb】7月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在晶片工藝方面,為蘋果等公司代工的臺積電,近幾年走在行業的前列,他們的7nm和5nm工藝都是率先投產,良品率也相當可觀。
  • ARM發布新一代Neoverse處理器:單核大漲50%、挺近5nm工藝
    這次推出的Neoverse新一代處理器平臺定位更加清晰,官方將其分為三大系列——E系列主打能效,功耗、核心面積要優先於性能,N系列性能、功耗、面積並重,並行能力強大(也就是核心更多),而V系列是新增的,主打高性能,核心更大一些。
  • 三星將會在平澤建立新的半導體工廠:專注EUV產能,提供5nm工藝
    新工廠將會專注於EUV光刻技術,主要提供5nm EUV產能。5G、HPC和AI等應用對全球的半導體代工廠都提出了越來越嚴苛的要求,目前能夠提供5nm工藝的只有三星和臺積電兩家代工廠,他們都在5nm節點上面啟用了EUV工藝。
  • 常聽到的晶片製程 22nm 14nm 7nm是什麼意思?
    而柵極的最小寬度(柵長),就是XX nm工藝中的數值。柵極的寬度則決定了電流通過時的損耗,表現出來就是手機常見的發熱和功耗,寬度越窄,功耗越低。可以這麼理解如果打開水龍頭的力越小就相當於製程越小。對於晶片製造商而言,主要就要不斷升級技術,力求柵極寬度越窄越好,但是進入10納米製程將面臨相當嚴峻的挑戰,主因是1顆原子的大小大約為0.1納米,在10納米的情況下,一條線只有不到100顆原子,在製作上相當困難,而且只要有一個原子的缺陷,像是在製作過程中有原子掉出或是有雜質,就會產生不知名的現象,影響產品的良率。
  • 華為被迫退出,蘋果獨大:臺積電5nm工藝現在被礦機看上了
    在先進工藝上,臺積電可以說是天字一號晶圓代工廠了,7nm工藝領先別家兩年量產,5nm工藝今年也搶到了蘋果、華為兩個大客戶,儘管華為9月份之後就被迫退出了。目前臺積電的5nm產能主要服務蘋果一家,AMD、NVIDIA等公司也會跟進5nm,不過至少要到2021年底了,在此之前臺積電的5nm工藝會有一段空缺,有報告稱明年Q2季度5nm利用率會降至80%以下。
  • 臺積電官宣,3nm工藝取得突破,中芯國際還經得起「內耗」?
    也正是因為蘋果的重要性,臺積電每次發布最新工藝晶片,首發客戶基本都是蘋果,首發最新工藝晶片,加上蘋果對晶片設計的功力,讓A系列晶片成為了iPhone的一大殺手鐧。但很顯然這次iPhone 12搭載的A14晶片表現並沒有讓大家滿意,性能提升不大,唯一的亮點就是功耗控制得更好了,這也讓今年臺積電的5nm工藝並沒有大火起來。
  • 3nm/5nm製程狂奔之下 再回首28nm方興未艾
    來源:中關村在線近日,蘋果公司第二場秋季發布會的消息再次刷爆媒體圈,其中已然在首場發布會亮相的蘋果自研全球首款基於臺積電5nm工藝製程A14處理器,再次現身;同時,在過去的9月,NVIDIA發布了基於三星8nm工藝製程的NVIDIA 30系顯卡;緊接著三星發布了旗下基於自家8nm工藝製程的
  • 5nm晶片商用戰打響
    作為人類迄今能達到的集成度最高的晶片製造工藝,5nm製程最多可實現每平方毫米集成1.713億個電晶體;同樣基於移動處理器架構Cortex-A77,5nm晶片性能或能比7nm產品提升50%!對於以降低功耗、提升性能為目標的智慧型手機處理器產業來說,5nm晶片製程成為其必須搶佔的「高地」。
  • 三則新消息傳來,與中芯的5nm、3nm晶片的進度以及EUV光刻機有關
    根據中芯方面的描述,N+1工藝的晶片與14nm工藝的晶片相比,性能提升了20%,功耗降低了57%,邏輯面積縮小了63%,SoC面積減少了55%。而業內7nm晶片的性能提升在35%,所以才說N+1工藝算是低功耗的7nm晶片。也就是說,國內廠商目前還是無法量產5nm等先進位程的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