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導演新作《雙子殺手》自上映後口碑褒貶不一,有人說,這部純粹的好萊塢式商業片很不「李安」,但也有人表示被炸裂的特效驚豔到。
就在今天,由李宇春演唱的電影主題曲《野望》「獨自進擊」版MV也正式曝光,當《野望》的歌詞和電影畫面融為一體,小編才恍然發覺,原來這首歌才是對《雙子殺手》最好的解讀,只要細細品味你便會發覺,李安,還是那個最溫柔細膩的李安。
無論是《雙子殺手》也好,《野望》也罷,其實它們都是李安內心的一面鏡子,想要真正看懂電影,聽懂歌曲,李安本人,便是最好的入口。
成長軌跡:
「我由我抉擇,不向你復刻」
從小,李安就是父親眼中那個「總達不到要求」的兒子。
李安的父親是個非常厲害的人物,28歲當上江西崇仁縣縣長,而後輾轉到臺灣,先後擔任花蓮師範、臺南二中、臺南一中的校長。成為士大夫,重建家門雄風是父親對李安的期許。
但李安卻是個無法集中注意力在學業上的「差生」,在經歷了高考失敗的沮喪之後,李安選擇去美國學電影。
(李安和父親)
「我一讀電影就知道走對了路……」
這是李安認為自己這一生做過的最正確的選擇。
然而電影在秉承正統儒家觀念的父親眼中,是登不上大雅之堂的「下九流」,即使當多年以後,李安憑藉《喜宴》摘得金熊獎,憑藉《臥虎藏龍》摘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之後,父親還是希望李安可以「去找些正經事做」。
電影二字,成為了李安和父親之間的心結。
和父親無聲的對抗讓李安陷入了「不孝」的罪惡感中,這種父子間複雜的情感也被投射到了李安的作品裡——
《推手》中想要讓兒子傳承家業的父親:
《喜宴》中無法抗拒的父權威嚴:
《飲食男女》中想要擺脫被兒女安排命運的父親:
這些父親形象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強勢。
李安曾說過這樣一段話:
「我電影的特質,比如說像壓抑、時間變化、父親,這些都是我不喜歡我自己的部分,我進入到那個世界,是我自己想像的模樣,包括父親、壓抑,都是我希望擺脫可是擺脫不掉的。」
李安曾為自己是個父親眼中「失敗的兒子」感到痛苦,這種情緒也被同樣延續在了《雙子殺手》中複製人「小克」的身上。
小克是背負著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殺手」使命誕生的,他必須做到沒有感情,沒有思想,才能成為「爸爸」眼中的好兒子。
無奈的是,在見到「本體」亨利的時候,小克的自我意識覺醒,他感受到了痛苦和迷茫。
如同電影中小克聯手亨利反殺了想要安排他命運的「爸爸」一樣,李安心中的「父親情結」也逐漸從他的潛意識中消弭。
李安曾說,拍完之前的「父親三部曲」之後,父親這兩個字,已不再是他心中的障礙了。
這一點也被投射在了電影之中,小克其實就是李安站在如今的立場上,對年輕時的自己的回顧,「從一個年輕的男孩去反映一個中年人的心境,互相印證,我覺得也是對人生的一個檢討。」李安如是說。
因此主題曲《野望》也是站在年輕人的視角進行唱述,表達的是年輕人不願意做誰的複製品,只想聽從自己內心的意念。
歌詞配合著小克那張倔強的臉,道出的正是李安年少時站在夢想路口,敢於向父親發聲的那一句——
「我由我抉擇,不向你復刻」。
獨自進擊:
「逆著命運的起落,燃盡我魂魄」
前兩天李安導演剛過完自己的六十五歲生日,雖然在容顏上李安難逃歲月的洗禮,但在電影創作上,他卻永遠保持著旺盛的精力。
《雙子殺手》就是李安熱衷於不斷突破的最好證明。
對技術流觀眾來說,李安在120幀上做的影像探索與實驗著實讓人拍案叫絕,影片採用了3D、4K、120幀的格式,甚至首次用電腦特效做出了一個人類角色當主演,這無論從拍攝角度還是後期製作角度上,難度都是頗大的,就連詹姆斯·卡梅隆導演都對這樣的電影技術望塵莫及。
李安當然知道拍攝《雙子殺手》會面臨怎樣的輿論壓力。在電影的路演中,李安多次提到自己著迷於「3D、4K、120幀」的技術運用。
用兩張圖直觀感受一下24幀和120幀的區別,絕不是亮一點、清晰一點這麼簡單:
24幀
120幀
回頭再看,李安一直都是一個非常具有探索精神的導演。
從業這些年,李安涉及過愛情片、古裝片、家庭倫理片、冒險片、動作片等多種題材,他也從不掩飾自己對影像技術的痴迷。
早些年宣傳《比利·林恩》的時候,李安就表達了自己對「120幀拍3D」的探索精神,縱使年華老去,痴迷電影的李安仍想為電影圈開闢一個美好的未來。
「我們已經進入了數碼時代, 數碼有自己的美感和語言。 現在還沒有人致力於開發這種美感和語言, 我只能親自上陣, 我真希望自己能再年輕20歲。」
主題曲《野望》既然是電影的點題之作,自然也雜糅了不少「野心」。
在製作陣容上,《野望》和《雙子殺手》一樣都極具突破感。
歌曲由高曉松作曲兼製作人,尹約作詞,Click#15編曲,融合了Funk、R&B、Disco等高度豐富的元素,本就如此破次元的豪華陣容,再加上李宇春的演唱,從一開始,就給到了聽眾驚喜。
這樣一首試圖改寫常規套路的歌曲,像不像是傳承了李安勇於探索新鮮事物的野心?
《雙子殺手》中120幀技術下看清的不只是人臉,還有人物之間湧動的情感。
《野望》中華麗曲調下綿延的,也不只是歌曲的創新,還有李安堅守的電影信念。
李安這一生,為了熱愛的電影事業,曾孤身踏碎了無數個黑夜,違背父親意願,賦閒六年累積素材,也曾穿梭於凜冽的黑洞,一度無法找到黎明的方向。
但,那又如何?
李安依舊帶著「直進不停歇」的信念,為著自己熱愛的一切奔波,奮進。
想要看懂《雙子殺手》,就要先懂李安,而要懂李安,一首《野望》足夠。
把《野望》品上兩遍,第一遍,是「年輕」李安與「年老」李安之間的對話,是勇於反抗的少年決心,是一往無前的年少力量。
第二遍,則是李安藉由歌曲向整個世界發聲,只要熱愛電影的心不死,他便是願意永遠為電影「燃盡生命」的少年。
逆著命運的起落燒盡我魂魄 我由我救贖不必你指路 撲向屬於我旅途 哪怕粉身碎骨《野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