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中的周鍊大師」——隱秘的天才

2021-02-08 阿拉丁照明網

作為國際頂尖的照明設計大師,周鍊先生在採訪中依然多次談到這點。 一頭白髮,一臉慈祥的笑容,精神矍鑠,透著一種豁達的智慧和無我的境界。當阿拉丁「人物邦」邀其採訪時,他正在忙於雲南元陽山區的義工,並對沒有及時回復表示歉意。


周鍊老師


周鍊先生從事照明設計38年,做了4000多個項目。其1978年進入BPI(Brandston Partnership,Inc)事務所工作,1986年開始擔任設計合伙人,參與了公司每個項目從概念設計到燈具定製設計的各個階段。從2000年開始擔任總裁,是眾多獲獎項目及國際知名的負責人之一,其中包括北京故宮博物院;北京頤和園;臺灣故宮博物院南院;臺灣中臺禪寺及世界博物館;馬來西亞吉隆坡的雙子塔;香港IFC;紐約自然科學博物館;美國自由女神;日本大坂火環水族館等蜚聲中外的照明設計項目。


美國白宮燈光夜景


臺南奇美博物館


此外,周鍊先生還在國際範圍內講授與照明相關的各種主題,從1994年起擔任臺灣工業技術研究院顧問,並擔任照明設計及節能課程的指導老師;從1995年開始在帕森設計學院執教17年。


用周鍊的話說,「教書是為了給予,是毫無保留的傳授,把知識給別人,自己也可以裝新的東西。」


周鍊於奇美博物館上照明課


然而就是這樣一代國際頂尖的照明設計大師,他並不出現在公眾的視野,也幾乎沒有接受過任何媒體的採訪,一直隱秘在幕後,業界甚至用「傳說中的周鍊大師」來形容他。在此次阿拉丁新聞中心的採訪中,周鍊先生用簡單樸實的語言,傳遞了他深邃的智慧和強大的人格力量。


周鍊先生的照明設計生涯是從BPI開始的。


「我那時不懂照明是什麼,也不懂照明設計,反正就這樣開始了。」周鍊先生回憶當年進入BPI時如是說。1978年9月,周鍊先生從臺灣回到美國,在同學戴娜的介紹下,進入了BPI幫忙畫圖,當時BPI的創辦人馬上看到了周鍊先生,或許看到了周鍊先生異於常人的想法和出眾的才華,創辦人以高薪將其留下。


周鍊先生從1978年加入BPI進入照明設計行業,當時其女兒剛出生,於是暗自下了一個決定:以後要把常常換工作的心態改變。就這樣,周鍊先生一做就是37年,再沒有換過工作。


1982年,周鍊先生升為了照明設計工作室主管,這一角色的改變又讓他思考:「專業技術知識確實更進一步提升了,但我最終的目的是什麼?我可以拿這些東西服務大家。這是一個思維的轉變。」


過了四年,1986年周鍊先生又很快升為BPI的設計總監和合伙人。這在當時競爭激烈的美國設計環境裡,是非常少有的事情。對此,周鍊先生表示:「他們認可的是我做人的態度和設計的態度,我認為態度要比方法重要。」


2000年,周鍊先生接任BPI的總裁職位,把BPI發展壯大,並於2003年在中國成立分公司。他表示這時期更多的是想著如何把公司的設計在照明市場裡有比較大的影響力,怎樣求得商機的一個平衡。


「但我做的最大的改變是,2012年開始不做BPI總裁。」周鍊先生把這個決定稱之為最大的改變,並坦言退出總裁後,輕鬆了很多,不用受公司事務的束縛,可以出來作一些交流,會有更多的機會去接觸更大的環境,更多的人。「對我來說這也是一個比較大的改變,改變了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改變了接觸的面。」


周鍊老師


38 年,做了4000 多個項目,談到這一點,周鍊先生用「幸運」兩個字來概括,「設計這件事是我唯一的重點,不需要顧慮什麼,思路會變得很單純,所以這對我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正面的影響。」


對於照明設計的理解,他表示:「對於我個人來說,要儘量追求十足,樹立社會的正面,摒棄不好的念頭。我對照明設計成熟的理解是不單單指設計本身,還是對人類心理跟人格的重視,把更多的人作為設計思維的中心點,以這個為出發點,長期塑造著設計思路和意識。以什麼樣的態度去對人,對事情,對設計,別人都能體會到。我做照明設計更是為了肯定人的根本。」


他認為做設計跟做人是同一個概念,做人不要畫蛇添足,也不要只為表面而做;他還強調:「照明設計中,很重要的一點是『天人合一』,要尊重自然,又要對人有最大化的幫助;要成全大家,又要大家來成全我;要中庸,不要妥協。我想這跟佛家都是同一個概念,這是我們中國人待人的一些思維。所以說,照明設計,難不難,難,像做人一樣難。」


對於照明設計的方法,他談到,照明設計不是純藝術,是一種有創造及實用性的設計,用設計來處理好光與各方的關係,最終創作出適合人類照明的光環境。


經常碰到一個設計問題就是如何充分利用好空間,比如的空間的大小,環境以及與人之間的關係,在當時當下去尋找這些關係的平衡點和突破口。人與環境之間的關係會變化很大,心理條件跟環境條件最終不斷會形成一個新的平衡,照明是一個綜合的解決方案。但設計中最根本的一個觀念是對人好,照明設計的手法和方式都是要對人好,都有要自己成熟的想法。


周鍊先生還談及了做設計的一些感觸,他提到,做設計是在傳承中不斷突破和改進,這種改進是內心應有的一種挑戰。設計往前走的話,就是水平的文化厚度,不是刻意求變化而變化的一種進步。


對於我來說,我會做到兩點:第一點,我不會去抄襲別人;第二點,我不會抄襲自己。


關於如何平衡設計的藝術性和商業性,他指出,照明設計公司一定會有其商業性,這種商業性是管理與盈利,管理創意性的各個部分的設計,它不是通俗的,是有藝術性的。「所謂的商業性藝術,於我而言就是對著人的需求和商業上的需求與自己的設計結合一起思考,看可不可以交集出一個新的概念。其實不是說設計要有商業性,但是真正的設計,是要符合商業特性,才能生存。」


911 WTC塔頂部新博物館


在照明設計中,光不僅僅用於照明,還承載著歷史和文化。


如何將光與文化結合在一起,周鍊先生談到了他的觀點,他表示,光的文化是指光跟我們的生活環境、生活條件結合在一起的好的光。


比如頤和園的照明設計,我們就會思考:我們去頤和園,要看什麼?是看以前皇家的建築,皇家的生活。在這個前提下,頤和園的設計,都特別注意四季的變化,注意養生和陰陽結合,它所有的結構,都很嚴謹,這就要把這樣的環境,夜間的安寧表現出來。所以我們不會在頤和園裡用RGB LED的顏色跳動來表達夜間的喧譁。


北京頤和園燈光夜景


南京科學博物館


對於當前很多城市絢麗的夜景設計,周鍊先生表示了他的擔憂,他認為城市的照明設計做成熱鬧的夜景,把中國文化的厚度做得很薄。如果我們看到這樣的照明設計,這個城市的什麼東西都看不到了,當地居民對歷史的傳承看不到了,我們看到的只是LED燈條。我們的人文,我們的信仰,我們的根基思維,我們歷史的厚度,都被卡在炫麗的LED燈條下,造成國家資源的浪費。目前照明設計業界該負起責任,不要都推給業主及領導。


談及如何用光的手段來體現城市的文化,他進一步談到,每個城市都有他的特性,要遵循他的歷史和文化。純碎的文化是有厚度的,尤其歷史的厚度,這就要去體會裡面的力度,去體會裡面的設計點在哪裡。看一個人,是看他周邊的人,看一座房子,是看他周邊的房子。燈光是讓建築換一個方式來看,把建築本身的層次表現出來。


在這裡周鍊先生再次提到了做人的態度,他表示,燈光表現的手法來自於燈光表現的態度,用做人做事的思維去強調中國建築的魅力。


南京


關於城市的亮起來和暗下去的問題,周鍊先生指出,一個城市的暗和亮,關鍵在於如何讓我們在夜間有一個得宜的環境,在這個環境裡面,人們生活中每一處情景所需要的光都不一樣,我們要為了在這個環境裡面人的需求進行打光,這樣的環境才是有魅力的環境。暗和亮轉變的理由應該是為了人。其實暗不暗,這是視覺也是心理,最後心理跟心靈結合在一起。


很早之前,周鍊先生就提出了「見光不見燈」的要求,他認為,燈光和建築是一體的,當我們看光與建築之間關係的時候,其實光是看不到的,我們看到的是被光照亮的物體。


如何讓光完全融合在建築的機體裡,周鍊先生有他獨特的見解,他指出,要不斷琢磨並真正深入了解燈光與建築的關係,要非常了解建築的結構,了解在什麼時候在視覺上採取什麼手法。在視覺上,燈的線條跟光之間的關係,跟建築的關係是統一的,不要把它分成光的兩個部分。



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


在照明設計中普遍遇到的問題是:很多時候設計師設計理念的發揮會受到業主的限制或者極大的改動,如何在項目設計中處理好與業主的關係,周鍊先生給出了他的建議,他談到,要看改動的來源是什麼,每個人都有他方法的來源。跟業主打交道,除了專業技術之外,還是一個溝通技巧和態度上的問題。要讓他們相信你,要讓業主方所有的人都相信你;另外就是正能,正能不是做作不是偽裝,是認識到自己的好,相信自己的好,進而讓他人相信你。


關於照明設計與建築設計的關係,周鍊先生談到了他的經驗:「如果一個照明設計師能把建築設計師的要求做出來,並且還會做得比他要求的更多,那這就是他跟照明設計師產生的關係。」 「跟建築設計師開會的時候,我一般會去看建築設計師的背景,看他的設計,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嘛。」周鍊先生調侃道。


周鍊先生現在雖然已經離開設計公司,周鍊先生現在雖然不用天天到公司上班,但他依然在做一些以光為元素的公益項目,「現在更多的是為了創造好的光環境在做一些事情,更能體會項目中的業主不是我的業主,我的業主是大家。因為我們大家才是真正使用這些項目的人,我們所有人才是真正的業主。比如蓋一個博物館,不是給你自己看的,是給大家看的。」


周鍊先生的祖藉是浙江鎮海,但生在成都,一歲到武漢漢口,七歲到香港,八歲到臺灣,二十六歲到臺北,美國,後來在世界各地做了很多照明設計項目。談到這點時,周鍊先生感觸道:


一方面這會令他不斷去適應環境,另一方面,會不自覺去尋找屬於自己的天地,自己的一個思維天地和一個不受環境影響的天地。所以我想這就是很小的時候慢慢培養起來的一些待人處事的原則、方法和態度,不會隨著環境的改變而改變。但我會去了解人們做事的整個變化過程,什麼事都會變,自己也會變,但如果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私人天地,煩惱就會比較小。


談及家庭,周鍊先生多了一份溫情:「我從小不喜歡念書,但喜歡藝術,喜歡畫畫。父母都希望我念最好的學校,而我只能去念最不好的學校,但他們從來沒有放棄過我,他們從來都是相信我,鼓勵我。家人對我的信任,對別人信任的態度,影響了我,影響了我,就像我現在這麼信任大家是一樣的,源起於同一個地方。而太太和孩子則給了我更多的理解、支持和信任 以及 外也培養了我的責任感。責任感也成了我好好做人的原動力」


周鍊先生除了工作,還忙於公益事業,前段時間在雲南元陽山區做義工,參加山區少數民族支教活動。「主要是教給他們一些正面思考的方法。我的想法我所有的東西都是大家給我的,我是想用自己的方法把這些還給大家。在照明設計的案子裡,我同樣作了一個決定,從現在開始不再做商業的案子,會做一些公益方面的項目。」



周鍊老師與雲南的學生們


在照明界裡,大家都似乎非常熟知「周鍊」這個名字,但是關於他個人的報導卻非常少。當問及是否「刻意」保持這麼低調時,周鍊先生笑道:「我只是沒有刻意地為自己吹噓。低不低調沒有關係,但一定要好好做,如果立足點太薄,太脆弱,就很難走下去。


當問及如何評價自己時,周鍊先生給出了一句話:「我是個很幸運的人。」他表示自身有大環境的突破,有家人、朋友、業主以及來自不同面的協助,這些都是他的幸運。


「我是個很幸運的人。我最幸運的是跟大家沒有界限,沒有高下,沒有老少,沒有前後,在這樣一個沒有界限的環境裡被大家接受。我幸運的是被大家接受,我最成功的地方也是被大家接受。要努力去做,要相信大家,要愛護大家,這樣別人才會相信我,也愛護我,所以我是個很幸運的人。」周鍊先生如是總結了他的成功。



周鍊,美國最大建築照明設計公司BPI總裁,作為國際頂尖的照明設計大師,周鍊的從事照明設計37年,做了4000多個項目,除了以上項目,其中包括北京故宮博物館,美國自由女神、紐約自然科學博物館、麻省理工學院、北京頤和園、臺南奇美博物館等蜚聲中外的照明設計。


其擁有國立藝術學院雕塑藝術學士學位,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MFA(純藝術碩士學位,主修雕塑副修電影製作),以及紐約普瑞特學院環境設計理學碩士學位。他曾在帕森設計學院教授純藝術碩士學位之照明設計課程共17年。同時,他也在國際範圍內講授與照明相關的各種主題。


從1994年起擔任臺灣工業技術研究院顧問,並擔任照明設計及節能課程的指導老師;是照明工程學會IES會員以及國際照明設計師協會IALD會員,是臺灣優值質光環境聯盟首席發起人,也是亞洲照明設計師協會榮譽理事長。其主要職位為:








相關焦點

  • 看照明大師周鍊 * 藝術家何採柔如何「點亮十三層」!
    面對這個塵封超過 30 年的地景奇觀,照明大師周鍊、藝術家何採柔如何構思布局?讓點亮的不只是一時的光芒,還能納入對歷史的關照、內心的感受?十三層是歷史的延續,望能點亮臺灣的人文精神時至今天,這座珍貴的百年來的採礦遺蹟,與周邊漁民聚落及礦區,形成獨特歷史地景 ,今年為讓大家重新認識黃金山城之美同時了解背後歷史故事,臺灣電力公司特別邀請國際照明藝術大師周鍊
  • 大師周鍊:城市需要開明的夜間光環境設計而不是「夜景照明」
    大師周鍊:開明的未來城市夜間光環境設計文 | 周鍊我盡力而為該笑時我會微笑的。——周鍊語錄編輯手記:周鍊 —— 世界頂尖照明設計大師,曾任美國最大的照明設計公司 BPI 總裁,從事照明設計工作近40載,故宮博物館、頤和園、自由女神像、吉隆坡雙子塔等,都在周老師的筆下綻放。
  • 傳說中的天才張騰蛟
    張顯宗死後350年,寧化張氏家族又出了一位天才。比張顯宗更有才華,也更短命,他是張騰蛟。
  • 約翰納什——橫跨六大學科的大師,承受天才與瘋狂的痛苦
    這位傳說中的瘋狂天才,被愛因斯坦輕視的博弈理論大師,被馮諾依曼調侃的特立獨行者,一直陪伴人類到2015年。文/古殿2002年,電影《美麗心靈》橫掃奧斯卡金像獎、美國金球獎、英國電影學院獎。轟動之下,電影主人公約翰納什——一位橫跨六大學科的天才科學家,才被更多的人所知道。可能2002年看電影的你認為這位天才早已不在人世,但在電影放映十三年後的2015年突然看到新聞:電影《美麗心靈》人物原型約翰納什遭遇車禍去世。
  • 從羅志祥到朱朝陽,「時間管理大師」果然都不是一般人
    說起來,之所以提羅志祥,是因為「時間管理大師」這個梗就是由他開始火起來的。不過,今天不聊羅志祥,因為比起真正的時間管理大師,小豬那些根本不算什麼。今天要聊的主角是當下熱劇《隱秘的角落》中的「學霸」朱朝陽。
  • 天才笑星洛桑·尼瑪,成尹博林大師唯一徒弟,飛來橫禍讓天才隕落
    從前的相聲受眾不比現在廣,但卻出現過少有的天才,來自藏族的洛桑·尼瑪,就是難得一見的天才笑星。尹博林大師為了他此生不再收徒,法律上也因為他更加關注酒駕的危險性。這個來自藏族的小夥,能歌善舞,還有一副好嘴皮子。非常擅長模仿和口技絕活,從1989年開始就是他人生中最輝煌的幾年。
  • 塞爾達傳說現代版 大師之劍變成大師之槍?
    說起《塞爾達傳說》這款遊戲恐怕你絕對不陌生,在遊戲裡那個帶著綠帽子,手拿大師之劍,為了保護公主而不斷奔波的林克。不過你有沒有想到,如果林克穿越到現代會是什麼樣的呢?
  • 2020年爐石傳說大師職業賽觀賽指南
    《爐石傳說》大師職業賽在2020年強勢回歸電競舞臺!第一賽季將於4月17日星期五於全球同步開打,而且到6月7日以前的每個星期五、星期六和星期天都會舉辦賽事。來自世界各地的《爐石傳說》頂尖高手將會激烈廝殺,每個周末的即時戰況則會透過YouTube Gaming頻道實況轉播;不僅如此,這也會是觀眾們第一次看到惡魔獵人這個職業在電競比賽中登場。
  • 塞爾達傳說荒野之息大師之劍怎麼拿
    塞爾達傳說荒野之息大師之劍怎麼拿?很多玩家可能還不清楚遊戲中的大師之劍怎麼拿吧,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塞爾達中大師之劍的拿法。塞爾達傳說荒野之息大師之劍怎麼拿  遊戲中的大師劍在迷失森林中間,想要獲得這把劍的前提條件是擁有13顆心。  注意,額外的心是不行的,需要血量上限。
  • 《爐石傳說》大師賽將在 2020 年拓版圖 大師職業賽 4、8 月回歸
    Blizzard《爐石傳說》電競團隊宣布,《爐石傳說》2020 年大師巡迴賽數量將會加倍,並同步公開今年的賽程計劃。另一方面,大師職業賽將於 2020 年回歸併將帶來兩賽季賽事,各賽季將舉行為期八週的比賽,分別於四月和八月開打。
  • 《隱秘的角落》敗筆:笛卡爾的心形曲線,真的與瑞典公主有關嗎?
    伴隨著網劇《隱秘的角落》的熱播,讓法國數學家、哲學家笛卡爾重回視野,他的心形線也在劇情中搶盡風頭。還記得傳說中理工直男的「表白神器」,心形曲線「r=a(1-sinθ)」嗎?後來,笛卡爾染病死去,在臨死前給公主寄去了最後一封信,信中只有一行字:r=a(1-sinθ),就是美麗的心形線。」這個片段播出的時候,彈幕裡紛紛吐槽圖畫得不嚴謹。心形線其實有多種畫法,而傳說中的笛卡爾心形曲線,其實是下圖這個樣子的:一顆胖胖的愛心,裡面是沉甸甸的愛。
  • 隱秘的角落:朱朝陽真的是最終勝利者嗎?|百家故事
    影像的魅力在少年派的故事中被運用到了極致。樂天派們可以選擇去相信童話的結尾,但李安同樣給出了理解故事的另一路徑,小徑幽深,指向冷酷現實與複雜人性,那自然是有心的觀眾不會放棄琢磨的部分,也是故事本身最讓人著迷的所在。網劇《隱秘的角落》(以下簡稱《隱秘》)套用了類似的處理方式。
  • 《三國志14》聯動《銀河英雄傳說》DLC第二彈 「常勝天才...
    光榮特庫摩遊戲官方今日公布《三國志14》與《銀河英雄傳說》聯動的第二彈免費DLC將在2020年3月19日推出。「常勝天才」萊茵哈特的助手們將加入戰局。官方微博連結>>>
  • 秦時明月中的天才們,曉夢大師現在才十八歲,田賜為農家第一高手
    今天的文章,來與大家說說其中的天才角色,你覺得誰才是第一天才呢?曉夢道家天宗掌門曉夢大師,現在才十八歲,放到現代也就剛剛成年。曉夢大師現在的修為,已經隱隱有了壓制人宗掌門逍遙子的跡象,而她未來成為的潛力才是最可怕的。
  • 金字塔詛咒、埃及法老殺人……這些詭秘傳說,藏著英國隱秘的角落
    喜歡神秘事件、都市傳說的看官老爺,對於埃及、金字塔、法老、大祭司等等相關傳說,肯定不陌生。這些傳說流傳非常廣,而且,越傳越真、越傳越讓人深信不疑。那麼,這些故事,到底是誰整出來的呢?1939年3月2日,霍華德·卡特在倫敦自家寓所中,闔然辭世,享年64歲。如果真的存在「法老的詛咒」,那麼,從1922年到1939年,法老等了17年才動手,詛咒穩如老狗!君子動手,十年不晚。「法老的詛咒」,比君子還君子,堪稱「靈異界君子蘭」。
  • 金字塔詛咒、埃及法老殺人……這些詭秘傳說,藏著英國「隱秘的角落」
    喜歡神秘事件、都市傳說的看官老爺,對於埃及、金字塔、法老、大祭司等等相關傳說,肯定不陌生。 1939年3月2日,霍華德·卡特在倫敦自家寓所中,闔然辭世,享年64歲。 如果真的存在「法老的詛咒」,那麼,從1922年到1939年,法老等了17年才動手,詛咒穩如老狗! 君子動手,十年不晚。「法老的詛咒」,比君子還君子,堪稱「靈異界君子蘭」。
  • 懸疑喜劇電影《隱秘直播》開機
    近日,院線電影《隱秘直播》在浙江寧波開機。作為一部密閉空間懸疑喜劇類型片,《隱秘直播》僅依靠單一場景、清一色女性角色及大量對白來塑造人物、推動情節。故事圍繞誰是遊戲設計天才何不遇的情人展開,通過一場全網直播的密閉空間捉姦行動,傳遞出「我們每個人都是半人半鬼,愛讓鬼變成人」的主題,既緊張刺激,戲劇性極強,也非常的貼合現實,溫暖正能量。片中的五個女性角色,性格各異,而又相互牽絆。情節一再翻轉,從腦洞大開到抽絲剝繭,在連綿起伏的問號中給出了合情合理的解答。直播環節的設置不但強化了主題,也推動了敘事,更對現實中的網絡環境進行了某種諷喻。
  • 《隱秘的角落》熱播,為啥嶽父們都怕「帶你去爬山」這個梗?
    這是辛爽執導的第一部長篇作品,此前他最為人知的作品就是綜藝《幻樂之城》中的幾部音樂作品,再往前追溯十多年,他的身份是Joyside樂隊的成員。就在大家都猜測他應該只愛看高冷感的歐洲小眾文藝片時,辛爽給出了自己的片單:《渴望》《家有九鳳》《空鏡子》《貧嘴張大民》《馬大帥》。
  • 《爐石傳說》2020全球大師總決賽 日本選手glory登頂
    在今日不久之前《爐石傳說》2020全球大師總決賽正式落下帷幕,來自日本的選手glory奪得本次大賽的冠軍。本次大賽獎金總額達到了驚人的50萬美金,讓我們一起恭喜glory吧!  《爐石傳說》2020全球大師總決賽是在2大頂級選手glory與jarla間展開的對決,而且在最後一場對決中是吸血瞎之間的對決,讓不少玩家感到了賽事的跌宕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