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自信水平:不要向別人解釋你自己,否則你將失去權威

2021-01-09 大少爺朱庭明

01 被全盤否定?

某年夏天,寧靜的海邊。我沒有等來海風,卻遭遇了一場「噩夢」。

製造這場「噩夢」的人,是強勢而犀利的G老師。G老師以52歲的年齡,微胖的身材,踩著10釐米的高跟鞋給我們上了一天的課。見她的第一眼,我打心底敬佩她。她跟我媽媽差不多的年紀。

本是邀請她給各企業人力資源部門授課,因種種原因沒組織起來,但G老師已經到了,領導臨時決定給員工做一次測評。

G老師對這個結果很失望。在給我們測評的過程中,就抱怨過多次,強烈要求下次必須給她排一次課。而在給我們的測評做點評中,她表現了非常主觀並且強勢的態度。

排在我前面的幾位同事對她頗有微詞。她對我也沒有一句好話,用非常絕對的語言全盤否定了我。

包括領導在內的所有人,都轉頭看我的臉色。

我的主管碰我的胳膊,小聲說:「聽聽就行,別當真。

」怎麼可能不當真?我可是個很好面子的人。但歷經幾年的職場打磨,我已經修煉了雲淡風輕的本事。

02 她是在表演?

很多人可能跟我一樣,本是個驕傲無比,外剛內柔的人,生生被逼成了外柔內剛。具體表現如下:

為了展示我的「大將風度」,我在第二天的公司早會上讚賞了G老師「能言人之所不能言,她一定是懷著一顆慈悲心給人指出問題,我們應該感謝」。

我說的話一半真心一半違心。真心是因為我認為她的解讀水平很高,並且動機至善,私心了無;違心是我不認同她的語言風格。

後來學院為了完成上次欠她的給企業授課的承諾,邀請她再次過來。我特地申請去聽她的課,想學習她的那套測評工具。

但我聽完她的課後,對她的看法發生了180度轉變,放棄了跟她學習測評工具的想法。

為什麼呢?

她在兩天的課程中,一改強勢的態度,帶著幾分怯懦地說了這樣幾句話:

「主辦方領導特別叮囑我:說話留有餘地,不要太絕、太犀利。

」「其實我內心是很和善的,不知為什麼外表會很強勢。」

「孔雀人格的人喜歡誇大其詞,說話比較偏激。」

「我是官二代,在大院裡長大。」……

03 解釋自己,失去了權威

我認為她不應該解釋自己,因為這讓我看到了她的脆弱與心虛,從而失去了對她的敬仰。

在學生的眼裡,那不過是你的本職工作,學生對你是敬仰的。因為這就是真實的你,別人也都以為這是真實的你。

但現在解釋你自己,別人反而會以為,你心裡有愧,在掩飾什麼。

你在掩飾你的動機。孔雀的你用偏激的語言譁眾取寵,吸引別人的注意力,搶佔制高點攻克別人的心智,讓別人為你買單。

她過度承諾了她的水平,卻沒有超值交付她的結果。為了發洩憤怒而不惜以誇大的方式表演自己,達到效果後再解釋自己,這種方式很難服眾。後來學院再也沒有請過她授課。

不要解釋你自己,否則你將失去權威。你若解釋,那便表明你內心深處對自己缺乏認同。如果你都不認同自己,別人又如何認同你呢?

04 高自信水平的表現,是慈悲

領導者不能下屬向別人解釋自己。不解釋自己,才是高自信水平的表現。

一件事做了就不要後悔。即使後悔,也不要說出來。如果心裡有愧,補償的方法有千萬種,解釋自己是下下策。

如果心裡無愧,就更沒有必要解釋了。你不欠任何人的。

時間已過去很多年,我認為G老師能解釋自己,足以看出來她是真的內心善良。孔雀是很好相處的動物,它們有美麗的羽毛,喜歡張揚和開屏。她踩著10釐米高跟鞋走在地毯上,扯著嗓子給我們授課的模樣,至今深深印在我的腦海裡。

敬業,專業又職業的她,渴望被他人認同的脆弱感讓人心疼。一如我那從小喜歡管教我們的媽媽,她們所有的強勢只是虛張聲勢。

孟非說過一句話:

(你所有的優越感,都不是來自於容貌,財富,名聲,地位。它只來自於缺乏見識和缺乏悲憫。)

雖然這位老師與我媽一樣外強內弱,但是在悲天憫人的胸懷上,官二代出身的她可能遠不如沒有住在農村的我媽。

善良慈悲才是真正的自信。

原創文章,謝絕轉載。圖片來自網絡。喜歡本文,請關注我 :大少爺朱庭明。

相關焦點

  • 不要向別人解釋你自己
    其實,大多數時刻,我們不必向別人解釋你自己。不要指望所有人都懂你,不要在乎所有人的評價,也不要把所有人都請進你的生命裡。有一句話說:「我們的心,我們的肉長在各人自己身上,酸甜苦辣,自己嘗的味道只有自己明白,別把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別要求別人懂你的感受,叫得再大聲也是白費功夫。」你總要知道,不是所有人都跟你有著同樣的遭遇,不是所有人都經歷了跟你同樣的坎坷和不幸。
  • 永遠不要向別人解釋自己
    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圈子就有不同的人生,懂你的人不需要解釋,懂你的人不需要解釋。 那些不了解你的人對他說再多都是胡說八道,不要浪費時間,做最好的自己,剩下的都留給時間。 別和那些嘴欠的人計較,生活好的人都在忙於享受生活,見不到別人好,就會想方設法用自己的醜陋,削去別人的幸福。
  • 永遠不要,向別人解釋自己
    餘生很長,要和懂自己的人在一起。大部分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被別人誤解,拼命解釋卻沒有人相信;一時衝動說了一些話,事後又後悔,怕對方多想,想要解釋沒人聽。但我們要是每一個都去解釋的話,未免太累了。一旦被別人誤解,我們總喜歡向別人解釋:自己做過什麼,自己是什麼樣的人。可不曾想,這是非常蒼白無力的。了解你的人自然知道你的為人,不信你的人講一百遍也無用。我有一個摯友,從她的身上我真的體會到了那種感覺。
  • 永遠不要跟別人解釋你自己
    因為心裡知道,懂你的人,你不解釋,他也心有靈犀,不懂你的人,解釋再多都是對牛彈琴。」深以為然。經歷的事情越多,越能理解那句話:「永遠不要,跟別人解釋你自己。」懂的人,無需解釋;不懂的人,再怎麼解釋也沒用。永遠不要向別人解釋你自己,不解釋,把時間和精力去做有用的事。
  • 永遠不要,跟別人解釋你自己
    01懂你的人不言而喻,不懂你的人百口莫辯在這個世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觀,悲喜並不相通,理解你的人並不多,有時候,做人做事不解釋,生活反而會好過得多。同理,在社會上,每個人都有自己鮮明的主張和個性,不要試圖用自己的思想去改變他人,更不要試圖控制他人,不要要求他人理解你,別人沒有這個義務。
  • 永遠不要,和別人解釋你自己
    結果,高曉松被韓寒的粉絲罵,韓寒立即向粉絲回應,自己確實引用了高曉松的歌詞,還呼籲粉絲不要去罵高曉松。兩人就這樣「不打不相識」。此後,高曉松因為酒駕入獄,恰逢他自編自導的電影《大武生》要上映,高曉松打電話給幾個大腕兒朋友幫自己站臺,可最終只有韓寒一個人去了。
  • 切記,永遠不要,跟別人解釋你自己!
    懂你的人不用解釋,不懂你的人不必解釋,我命若有終會有,我命若無不強求,生活本就不易,不必渴求別人的理解和認同,別人想什麼,我們控制不了,別人做什麼,我們也強求不了。 我們的唯一可以做的是,便是盡心盡力做好自己的事,走自己的路,按自己的原則,靜靜的過好自己的生活。
  • 無需向別人解釋你自己
    有句話說得好:懂你的人不用解釋,不懂你的人不必解釋。不需要和沒有必要解釋的事,從你張嘴的那一刻起,就輸了,不解釋的人生,才是真正強大的人生。作家劉同說:「解釋有兩種,一種是喋喋不休,一種是沉默不語。前者令人厭惡,後者令人敬畏。」
  • 遇到以下幾種情況,不要向別人解釋自己,最好是沉默
    」 人這一生,會遇到很多人,但是沒有幾個人理解你,和你感同身受的人,一個都沒有。有的人大度從容,有的人小肚雞腸,有的人毫無誠信,有的人暗度陳倉,有的人兩面三刀,你到底遇到了什麼人,真的說不清,防不勝防。 做人,管好自己的嘴,不要在乎別人的嘴。遇到以下幾種情況,不要向別人解釋自己,最好是選擇沉默。
  • 提高代謝水平,減掉多餘脂肪,教你如何比別人瘦得更快
    為什麼我天天運動還比你不運動瘦得慢?小編真的是看到很多妹子在人家的文章下大肆評論,實在看不下去了,今天這篇文章就來教你們如何比別人瘦得快,如何躺著也可以瘦。通過閱讀這篇文章,你將會知道:1、減肥,到底減的是什麼?2、認識身體的代謝水平。
  • 不要去討好別人,你那是在失去自己,懂了嗎
    還有的說是對方的審美和自己不一樣,要不要照著對方的想法去微整一下自己的臉,但是真要要在臉上下刀子的話,又有點捨不得。另一部分人的已經過了那個轟烈的年紀,在成長的歲月裡,找到了一點自己的樂趣,也就明白只有做好自己是一件很幸運的事情,因為她們的話題就是如何讓未來的自己過得比現在更好,各自抱著自己的那個觀點,誰也不讓誰。
  • 人再窮也不要向別人借這三樣東西,否則會困擾你一生
    人生在世啊,誰都可能會有需要幫忙的時候,肯定在有需要的時候啊,也會向別人借些東西。但是借東西呢,也是有講究的,不是每一樣東西都能借,其中就有一些東西,永遠都不要向別人借,否則很有可能,它會困擾你一生。就算你再窮,也不要向別人借這三樣東西。
  • 社會人際交往一大技巧:永遠不要,和別人解釋自己
    除了學習之外就是社會人際交往方面的囑託,在當今社會人際交往有一大技巧:永遠不要和別人解釋自己。01《詩經》有云: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在日常的生活當中,我們總想著能夠讓別人理解自己,想獲得別人的認同。可事實卻是,不懂你的人,不管你怎麼解釋,他還是不懂你。你解釋得越多,別人越覺得你在辯駁。實際上也無法得到對方的青睞和信賴。也有可能,那些不懂你的人,一開始就沒打算去理解你。
  • 不要為了感動自己,失去自信與尊嚴
    因為這個世上,真正懂你自己的那個人,只有你自己。一、放下的,不僅僅是最沉重的感動自己的前提,是覺得自己特別不容易。而覺得自己特別不容易,往往是因為自己的付出得不到認可導致的。比如你很愛一個人,你想得到他,但是發現你無論怎樣做,在對方眼裡的你都只是一個備胎而已。
  • 不要跟層次不同的人解釋你自己!
    若是層次不同,註定無法溝通,因為當兩個人的認知水平相差太多,站得高度不同,必然領會不到你的所思所想。這時候,做再多的解釋也只是一種無益的消耗,只會給自己徒增煩惱罷了。做好你自己,問心無愧這世上,悲喜並不相通,現實中更多的是冷暖自知。別人永遠不可能站在你的位置,用你的想法去感知一些事情,更不要去奢望人人都讚許你的想法。
  • 永遠不需要向別人解釋你自己,面對找茬的人,不解釋是一種智慧!
    面對故意找茬的人,不解釋,是一種智慧。面對散播謠言的人,不解釋,是一種豁達。面對為了你好的人,不解釋,是一種善意。「到了這個年紀,想找個懂自己的人太難。遇到被誤解,被傷害的時刻,越來越喜歡保持沉默,選擇不解釋。因為懂你的人,你不解釋他也心有靈犀;不懂你的人,解釋再多都是對牛彈琴。」這是最近讀到的一句話,很戳心。
  • 女人不要旁某人成為你的所有,否則你會痛苦並將一無所有
    女人,永遠都不要讓某個人成為你的全部,否則哪天他離開,你將一無所有!剩下的只是痛苦。女人,永遠都不要輕信男人的承諾,男人的嘴靠不住,你要相信了,你會後悔一輩子。不要聽他叫你個「親愛的」,你就開心的不得了,他能叫你,也必定能叫別人!男人最花心。永遠都不要替他找藉口說不是故意傷害你,如果他是故意的,那他就是畜生!對於該放手的人,勇敢的說再見,不要拖拖拉拉,明知道他沒把你當回事,何必自欺欺人!
  • 永遠不要和別人解釋你自已(精闢)
    我們每一個人在不同人的眼中都是不一樣的,有喜歡你的人,也有討厭你的人,有欣賞你的人,也有質疑你的人。我們自然也無法做到讓每個人都喜歡上自己,即便我們本身有多麼完美,這也是不可能的。在我們身邊,總會出現一個或是多個人,對著你指指點點,質疑你,這種時候我們需要的並不是去和他們解釋自己,而是閉上嘴無視他們。
  • 如果你再愛一個人,不要太在意,否則很難得到你想要的
    戀愛不要太敏感在愛情中,我們都要明白真理,愛七分是好的,愛自己三分,只有先學會愛自己,你才有愛別人的能力,相反,如果你太在意對方的感受,你就會變得患得患失,如果愛得太敏感,你很容易迷失自我,只想取悅對方,反而把自己放在卑微的位置上,會讓對方如願以償,他不會珍惜你,也不會擔心你的感受,當你失去自我時,一切都被對方控制,你越在乎他
  • 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缺乏自信乃是失敗的原因,你夠自信嗎?
    凡是有成就之人,他們不會選擇自棄,而自棄者將不會有所成就。為了幫助青少年克服自棄心理,特提供以下建議:1.正視自我。如果是因為自己某些先天性的不足而產生自棄心理的話,那麼就先接受自己。羅蘭曾有句名言:「當你喜歡你自己的時候,你就不會覺得自卑。」所以面對那些無可改變的事情,就去坦然地接受,沒有必要去想太多,努力去做自己能做的,能改變的,用自己其他的方面來彌補自己先天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