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需要集中隔離?居家隔離要注意什麼?權威解讀來了!

2021-01-08 環球網

一、關於隔離救治和管理的總體要求

問題一:為什麼要對發熱病人、發熱疑似病人及密切接觸者實行隔離救治和管理?

答:由於一部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症狀較輕,僅有發熱而無肺炎臨床表現,但仍有傳染性,為控制傳染源,需要對發熱疑似病人進行集中隔離治療。對可排除疑似的普通發熱病人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的密切接觸者實行居家隔離治療或醫學觀察。

問題二:各地在落實集中隔離措施前,要做好哪些準備工作?

答:要切實承擔屬地責任。一是各市、州、縣立即徵用位置相對獨立、對周邊環境影響小、具備水電氣和清潔排汙保障條件的賓館、酒店、招待所等資源,迅速改造為集中隔離點。集中隔離點分「收治」、「待出院」兩類,前者收治發熱疑似病人、確診陽性病人,後者收治一次檢測轉陰的待出院病人。這兩類集中隔離點不能混用。二是組建專門轉運隊負責轉運工作,轉運車輛應通風良好,轉運時應區別入院和待出院病人、區別陽性和一次核酸檢測陰性病人,車輛不能混用。三是按集中隔離治療規範要求,完善各項配套措施。

問題三:各地怎樣排查發熱病人?

答:由社區網格搜索發現的發熱病人,疑似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者應立即轉移至定點機構發熱門診,進入發熱病人就診流程;普通發熱病人應由社區幹部、公安幹警、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等實行人盯人措施,確保在家嚴格進行隔離治療,減少交叉感染可能。隔離期間做好發熱患者體溫監測工作,對於病情加重者,經評估無法明確排除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應立即轉移至定點醫療機構發熱門診,進入發熱病人就診流程。

問題四:各醫療機構怎樣做好預檢分診?

答: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要嚴格實行預檢分診,安排臨床經驗豐富、經過專業培訓的醫護人員負責預檢分診,引導發熱病人到發熱門診(或診室)就診。發熱門診(或診室)接診醫生診察病人,通過血常規、胸部影像學等檢查,對於能明確排除疑似的,轉至普通門診就診;對於無法排除疑似的,由政府專門轉運隊負責轉運至集中隔離點(徵用的賓館、酒店、招待所等)或定點醫院進一步留觀。發熱疑似病人必須「一人一間」單獨隔離。

問題五:怎樣為發熱病人做好治療和送檢?

答:各縣(市、區)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安排鄉鎮衛生院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一定數量的醫務人員,在上級醫生的指導下,到集中隔離點對發熱疑似病人進行必要的治療,同時留取病人咽拭子樣本,並交由當地疾控機構安排的轉運車輛送至檢測機構檢測。定點醫院凡是具備新型冠狀病毒檢測資質的,應當立刻開展疑似病例核酸檢測工作,儘快確診。

問題六:針對不同的發熱病人,怎樣做好分類診治?

答:首次檢測結果為陰性且第二次復檢仍呈陰性者,由檢測機構通知集中隔離點檢測結果(定點醫院直接通知病人),由病人自行前往普通醫療機構就診。檢測結果為陽性的,症狀較輕的留在原集中隔離點或定點醫院繼續治療,定點醫院床位不足時,專門轉運隊應及時將症狀較輕者轉移至「收治類」集中隔離點繼續治療;症狀較重的轉移至重症定點救治醫院繼續治療;症狀較輕者在治療過程中病情加重的,也應當及時轉移至重症定點救治醫院繼續治療。武漢市重症定點救治機構包括金銀潭醫院、肺科醫院、中南醫院、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協和醫院西院區、省人民醫院東院區。

問題七:發熱病人達到臨床出院標準,怎樣出院?

答:在定點醫院或「收治類」集中隔離點治療的病人,達到臨床出院標準且首次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的,辦理出院手續,由定點醫院或「收治類」集中隔離點聯繫政府專門轉運隊安排車輛轉運至「待出院」類集中隔離點留觀。「待出院」類集中隔離點應按要求安排第二次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者可終止留觀。各地要做好相應服務保障工作。

二、關於發熱病人居家隔離規範

問題一:發熱病人居家隔離有哪些要求?

答:一是確保居家對象每人一間房(最好有獨立衛生間),減少家庭成員之間的接觸;二是在小區門口、門棟張貼顯眼的標誌,主動告知周邊居民發熱居家隔離的具體地址,限制親朋好友探視,減少居民間的探視與相互直接接觸交流。

問題二:發熱病人居家隔離時怎樣管理?

答:社區幹部、公安幹警、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實行「三管一」人盯人管理策略,確保發熱病人在家嚴格進行隔離管理。對不遵守居家隔離觀察要求擅自脫離隔離的,可以由公安機關協助採取強制隔離治療措施。

問題三:發熱病人居家隔離治療時怎樣進行醫學觀察?

答:一是居家觀察期間應服從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的管理,不得外出,限制親朋好友探視。二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動為發熱病人建立健康卡,每天早晚各測量1次體溫,並記錄發熱接觸者的健康狀況。對年老體弱者還應注意了解有無其他病症。三是如果發熱者出現病情加重的現象,應立即向當地鄉鎮衛生院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報告,同時立即轉移至定點醫療機構發熱門診,進入發熱病人就診流程。

問題四:發熱病人居家隔離治療應注意哪些事項?

答:一是室內加強通風,保證有充足的新風輸入。二是發熱病人出隔離房間,需戴醫用外科口罩。三是吃飯前、吃飯後、如廁後、進出隔離房間前後需洗手,或者手消毒(手部有明顯汙漬,先流動水洗手再進行手消毒)。四是咳嗽、打噴嚏時,需要佩戴醫用口罩,或者用紙巾及彎曲的手肘掩護,咳嗽和打噴嚏後立即清潔雙手。五是毛巾、餐具採用一人一套原則,病人單獨用餐,避免交叉感染。六是發熱病人使用過的、廢棄口罩放入帶蓋垃圾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收集後按醫療廢棄物要求予以處理。七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指導家庭每天用1000~2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劑,對物體表面(包括家庭桌面、臺面、地面等)進行一次消毒,消毒完畢後可以用清水衝洗。八是醫學觀察期間,如果發熱者出現病情加重的現象,應立即向當地鄉鎮衛生院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報告,同時立即轉移至定點醫療機構發熱門診,進入發熱病人就診流程。

三、關於集中隔離治療規範

問題一:怎樣選擇集中隔離治療場所?

答:集中隔離治療場所建築位置應位於居民區下風向區,且離區(縣)級以上醫療機構較近,同時與集中居民區相對隔離,距離50米以上。

問題二:集中隔離治療場所怎樣配備醫護人員?

答:醫務人員由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統一調配,「收治」類集中隔離點每個病區建議按每10人配備1醫生(最好是呼吸科醫生)1護士。「待出院」類集中隔離點每個病區建議按每20人配備1醫生(最好是呼吸科醫生)1護士。同時根據需要配備數名工作人員輔助完成相關工作。

問題三:集中隔離治療場所要配備哪些基本的醫療設施?

答:集中隔離治療病房應按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呼吸內科病區要求配置常用醫療設備。結合場所特點和布局,建立隔離防護流程和制度,配置必備個人防護用品、消毒藥械。

問題四:如何加強集中隔離治療場所廢水處理,保證環境安全?

答:一是參考《疫源地消毒總則》(GB 19193-2015)中,「對汙水溝進行截流加氯消毒,常用藥物及濃度應根據汙水有機物含量投加有效氯20-50mg/L的含氯消毒劑,作用1.5小時後,餘氯應大於6.5mg/L。」二是在排向市政管網前,針對集中隔離建築的汙水處理池(化糞池)的第一格,進行投氯消毒處理。經檢測餘氯達標後再行排放。一般生活用建築物設計上都配套有三格式化糞池。沒有修建集中化糞池的集中觀察點,在所在區域的汙水處理站加大投氯消毒量,確保消毒後餘氯達標。

四、關於密切接觸者居家醫學觀察規範

問題一:密切接觸者居家醫學觀察的房間如何設置?

答:由調查確定的密切接觸者,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評估,無法集中醫學觀察而需在家進行居家醫學觀察時,需確保居家對象每人一間房(最好有獨立衛生間),減少家庭成員之間的接觸。

問題二:對密切接觸者怎樣管理?

答:社區幹部、公安幹警、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實行人盯人管理策略,確保密切接觸者在家嚴格進行隔離管理。對不遵守居家隔離觀察要求擅自脫離隔離的,可以由公安機關協助採取強制隔離治療措施。

問題三:居家隔離期間,密切接觸者要接受哪些管理?

答:一是實施醫學觀察時,應當書面或口頭告知醫學觀察的緣由、期限、法律依據、注意事項和疾病相關知識,以及負責醫學觀察的醫療衛生機構及聯繫人和聯繫方式。二是密切接觸者醫學觀察期限為自最後一次與病例、感染者發生無有效防護的接觸後14天。確診病例和感染者的密切接觸者在醫學觀察期間若檢測陰性,仍需持續至觀察期滿。疑似病例在排除後,其密切接觸者可解除醫學觀察。三是居家醫學觀察對象應相對獨立居住,儘可能減少與共同居住人員的接觸,做好醫學觀察場所的清潔與消毒工作,避免交叉感染。觀察期間不得外出,如果必須外出,經醫學觀察管理人員批准後方可,並要佩戴一次性外科口罩,避免去人群密集場所。四是對乘坐飛機、火車和輪船等同一交通工具及共同生活、學習、工作中密切接觸者之外的一般接觸者要進行健康風險告知,囑其一旦出現發熱、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狀以及腹瀉、結膜充血等症狀時要及時就醫,並主動告知近期活動史。

問題四:居家醫學觀察期間,應採取哪些措施?

答:一是指定醫療衛生機構人員每天早、晚對密切接觸者各進行一次體溫測量,並詢問其健康狀況,填寫密切接觸者醫學觀察記錄表,並給予必要的幫助和指導。二是實施醫學觀察的工作人員應做好個人防護。

問題五:醫學觀察期間,密切接觸者出現什麼情況時應向當地的衛生健康部門報告?

答:醫學觀察期間,密切接觸者一旦出現任何症狀(包括發熱、寒戰、乾咳、咳痰、鼻塞、流涕、咽痛、頭痛、乏力、肌肉酸痛、關節酸痛、氣促、呼吸困難、胸悶、結膜充血、噁心、嘔吐、腹瀉和腹痛等),則立即向當地的衛生健康部門報告,並按規定送定點醫療機構診治,採集標本開展實驗室檢測與排查工作。如排查結果為疑似病例、確診病例或陽性感染者,應對其密切接觸的人員進行醫學觀察。

問題六:密切接觸者居家隔離有哪些注意事項?

答:與發熱病人居家隔離的注意事項前七項一致。

五、關於發熱病人的就診流程

問:發熱病人就診流程是什麼樣的?

答:見圖

發熱病人就診流程圖

來源:湖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網站

相關焦點

  • 專家解讀|成都市哪些人需要隔離?如何正確居家隔離?
    目前,成都市哪些人需要隔離,如何正確居家隔離?四川省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祝小平在四川觀察專訪中做出解讀。祝小平介紹,目前成都市的隔離管控措施分為三個層次。第一,新冠肺炎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必須集中到醫療機構進行隔離治療;第二,病人和無症狀感染者的密切接觸者,以及密接的密接,需要到集中隔離點進行隔離;第三,在劃定為中風險地區的人群,都要求居家隔離。祝小平介紹,居家隔離一般要求隔離14天,居家隔離者應理解支持政府的防控措施,居家隔離中需遵循以下原則。1.不(能)擅自外出,如實回答隔離觀察點工作人員的健康詢問。
  • 哪些人需要隔離 如何正確居家隔離?
    目前,成都市哪些人需要隔離,如何正確居家隔離?昨日,四川省衛健委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領導小組疾病防控專家組組長、省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祝小平作了解讀。據祝小平介紹,目前,我市隔離管控措施分為三個層次。第一,新冠肺炎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必須集中到醫療機構進行隔離治療;第二,病人和無症狀感染者的密切接觸者,以及密接的密接,需要到集中隔離點進行隔離;第三,劃定為中風險地區的人群,都要求居家隔離。居家隔離一般要求隔離14天,需遵循以下原則:不擅自外出,如實回答隔離觀察點工作人員的健康詢問。積極配合醫務人員每日上、下午各一次體溫測量並做好記錄。
  • 居家隔離和集中醫學觀察點隔離的區別是什麼?這些知識你要知道
    面對疫情,早發現、早隔離是最有效的辦法。那麼,什麼是隔離?如何隔離?身邊有人被隔離了,我該怎麼辦呢?居家隔離和集中醫學觀察點的區別是什麼?如何做好居家隔離?科普小課堂,還望大家認真學習、科學應對哦。居家隔離是什麼?
  • 符合三個條件的人需要居家隔離→
    2020-01-29 08:11 來源: 澎湃新聞 浦東發布 近來,「居家隔離」這個字眼被頻頻提及,那麼到底什麼情況下才需要居家隔離,
  • 專家解讀:哪些人需要隔離?
    其中境外輸入病例2例、本土病例1例,新增出院2人。新增本土無症狀感染者1人,2名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集中隔離醫學觀察。  截至12月12日24時,我市累計報告確診病例432例(其中境外輸入276例),累計出院395人,死亡3人,其餘34例確診病例正在定點醫院隔離治療。全市現有30例無症狀感染者正在接受集中隔離醫學觀察。現有1061名密切接觸者正在接受集中隔離醫學觀察。
  • 居家隔離應注意什麼?請牢記這7個要點!
    疫情期間,居家隔離有哪些注意事項?與共同隔離人員接觸前以及觸摸了汙染物品和共用物品後要洗手。佩戴口罩獨處時,可以不戴口罩。與共同隔離人員接觸時,請佩戴口罩。戴口罩前、丟棄使用過的口罩後,均需要及時洗手。
  • 進澳門要隔離14天嗎?回來還要隔離嗎?權威說法來了→
    進澳門要隔離14天嗎?回來還要隔離嗎?消息一出出入澳門需隔離嗎?需要準備哪些材料?持有有效期內前往澳門籤注的內地旅客,14天內如無國外或香港臺灣地區的旅居史,還需持有7天內的核酸測試陰性結果證明或包含7天內核酸檢測陰性信息的「健康碼」,便可免隔離14天入境澳門。②內地人士入境澳門前要準備什麼?
  • 注意!這14個地區的返營人員,需要集中管控和居家隔離!
    日前,營山縣疫情應急指揮部決定,對11月23日以來成都市郫都區郫筒街道、成華區崔家店華都雲景臺小區返營人員和12月6日以來有郫都區人民醫院出入史的返營人員納入重點排查管控,實行「14天集中隔離+14天居家隔離」管控。
  • 「提示」居家隔離應注意什麼?請記牢這7個要點!
    疫情期間,居家隔離有哪些注意事項?與共同隔離人員接觸前以及觸摸了汙染物品和共用物品後要洗手。佩戴口罩獨處時,可以不戴口罩。與共同隔離人員接觸時,請佩戴口罩。戴口罩前、丟棄使用過的口罩後,均需要及時洗手。
  • 什麼是「14+7」隔離管理?大連市八問八答帶來全面解讀
    什麼是「14+7」隔離管理?生活如何保障?大連市八問八答帶來全面解讀→  從大連市本次疫情傳播情況和瀋陽病例傳播情況看,本次疫情呈現傳播速度快、發病情況複雜的特點。自2020年12月15日發生疫情以來,目前在大連的核心管控區仍有病例出現。
  • 長春:對舒蘭來長人員實行「集中隔離14天+居家隔離7天」
    長春:對舒蘭來長人員實行「集中隔離14天+居家隔離7天」 5月10日,舒蘭風險等級調整為高風險。
  • 集中隔離是種什麼樣的體驗
    澎湃新聞記者 張呈君 圖上海閔行一家酒店是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1月26日上午,澎湃新聞(www.theaper.cn)記者在該酒店一樓大堂看到,身著白大褂、戴著口罩的醫護人員正在梳理酒店內進行集中隔離的疫情重點地區來滬人員。
  • 去哪些地方需要隔離?
    截至目前,哈爾濱、大慶、烏魯木齊等地已將全北京市納入管控範圍,來自北京的人員均需隔離;石家莊、呼和浩特、鄭州等城市則針對來自北京高、中風險地區的人員,採取「14天集中或居家隔離醫學觀察+核酸檢測+血清檢測」措施。北京的高、中風險地區具體有哪些?一圖看懂↓↓那麼各省市和地區對於來自北京的人員具體有哪些隔離措施?
  • 河北重點村為何異地集中隔離?專家:居家隔離難徹底消除傳染源
    此次河北疫情集中暴發在農村地區,多數確診病例是農民。11日起,石家莊決定對重點村莊實施異地集中隔離。1月13日的《新聞1+1》關注如何在農村地區阻斷疫情。河北疾控中心病毒防治所所長齊順祥說,村民居家隔離,容易造成家庭成員、鄰裡之間傳播。
  • 2020年6月從北京回來需要隔離嗎?北京到其他城市要隔離嗎
    蘭州:中風險地區人員需集中隔離,到達蘭州當天要做一次核酸檢測,7天後需要再做一次核酸檢測,都呈陰性後即可通行;高風險地區人員必須集中隔離14天並進行2次核酸檢測。  新疆  烏魯木齊:來自北京的人員需要遵從當地工作人員安排集中隔離並進行核酸檢測。
  • 6月回國隔離最新政策 需要在入境城市集中隔離14天
    隔離多少天呢?關於6月回國隔離最新政策公布了,無論是從哪裡回來,都需要進行隔離14天,而隔離費用需要在隔離前結清。目前,新冠肺炎疫情,還沒有正式結束,而疫情防控工作不能鬆懈,對於從國外回來的朋友需要隔離。根據6月回國隔離最新政策,多地明確,入境的人員需要在入境的城市裡進行隔離14天,無論是嬰兒還是小孩都要隔離的。
  • 居家隔離時間到底怎麼算?
    科學實行「14+7」管控措施一是依據近期國內個別地區發現在隔離14天後出現陽性感染者的案例,根據本輪疫情傳播特點,又逢冬季氣溫低易傳播,結合專家研判意見,為了更大程度保證廣大市民生命安全,決定對居家和集中隔離人員實行「14+7」管控措施。
  • 去哪些地方需要隔離?一文看懂
    檢測結果正常的人,由社區、縣政府對接,根據來源地風險等級和各社區和縣政府具體政策,決定居家隔離7天或者14天;檢測結果異常的,根據具體情況決定採取醫學隔離或集中隔離14天。大慶——從6月15日起將全北京市納入中高風險級別管控,對於北京市來返慶人員全部按照中高風險地區管控政策執行,施行「14天集中隔離+7天居家隔離」的政策。
  • 全球看武漢|西班牙語版:丁香園居家隔離指南
    全球看武漢|西班牙語版:丁香園居家隔離指南 「全球看武漢」志願者團隊 2020-03-14 20:08 來源:澎湃新聞
  • 全球各地實施居家隔離令 持續焦慮該怎麼辦?
    1.社交隔離不意味著社交隔絕疾病控制中心和世界衛生組織的權威健康專家已經明確表示,要將新冠病毒的影響最小化,就必須通過居家隔離來減少病毒傳播。對於愛社交的人來說,這一措施令其煩惱。但是羅斯馬林表示,無法近距離接觸不意味著缺乏社交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