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身處什麼圈子,都躲不開「鄙視鏈」。
玩主機的遊戲玩家看不起玩網遊的,就連髮型都有「鄙視鏈」。
當然,潮流圈也有「鄙視鏈」,而且根深蒂固。複雜程度讓人瞠目結舌,可以說用一天也說不完。
最近的一件事,讓我對潮流鄙視鏈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由於我最近十分痴迷新銳設計師Kiko Kostadinov,所以建了個微信群用來互相交流學習,畢竟一個人的時尚儲備是有限的,何況一個設計師品牌。
而國內算得上OG的某玩家,好不容易把他拉進群後,但是沒過一天,就退群了,給出的理由是「群裡太多潮童」...
就因為群裡的人出售一些較於hype的單品,比如Travis Scott x Air Jordan1。
連這麼貴的單品都被鄙視
事實上,潮圈鄙視鏈風氣一直存在,而且隨著近些年風格的多變,這種現象越發嚴重。
比如,國外潮牌 vs 國內潮牌「鄙視鏈」。
一些穿國外潮牌的就會瞧不上本土國潮,認為國潮都是借鑑抄襲國外品牌(簡單來說就是崇洋媚外)。
事實上,近幾年很多國潮都有崛起之勢。例如LINING,作為一個延伸運動領域到時尚鞋服領域的品牌,無疑是成功的。
而CLOT也開始慢慢進入時裝周,讓世界知道中國的潮流。
近幾年,國潮熱度也一度攀升。
所以,個人以為:
不是只有外國的月亮才圓,一概否定掉國潮,這種偏見也無異於不給本國潮流氛圍長臉。
那麼,你以為國外的潮牌就沒「鄙視鏈」了嗎?
比如前幾年高街風格大火,以Fear Of God&Amiri為主的高街品牌就曾紅極一時,但是在FOG第三季第四季時,原本就高的零售價+貨量極少的緣由,導致二級市場價格極高。
機智的Jerry Lorenzo深知其定價的不合理,便創立了其支線(之前叫FOG現在叫Essentials),但也躲不開被主線玩家鄙視的處境。
@.:只有主線才是真正的fog,不過6th已經不行了,那些穿複線和air fog的還是不要自稱玩fog的了。
@科科:6th怎麼就不行了
@伊莉莎黑:都是老狗的設計,nike fog就不叫fog了,樓上的哪來的優越感,就你主線101和軍靴是鞋?我真服了。
在FOG巔峰時,一條藍牛價格最高時,市場價高達1w+,能買得起的人屈指可數。
所以誕生了一些替代品牌,比如英國的Represent。
而這些穿著替代品牌的玩家們,就會收到主線支線玩家的瘋狂白眼...
如果說一個門派裡都有歧義,更別說不同風格的。
比如,玩街頭的OG,最喜歡Supreme、Palace和Anti Social Soical Club這類品牌的單品。總之來說就是,logo一定要大,大才能彰顯自己的品味。
而潮流圈「鄙視鏈」的代表,還有美潮 vs 日潮。
美潮日潮的戰爭從沒停息過...日潮延續了日本品牌的匠人精神,更執著於更高品質和更舒適的面料。
美潮更注重slogan,對細節和版型的把控相對日潮要弱一些,而日潮玩家一般都以「清高」著名,所以...一般穿日潮的玩家
而對於喜歡高街的玩家,這些品牌(街頭品牌)都是弟弟品牌,完全沒設計,如果沒有品牌效應,誰會消費呢?
高街玩家一般都覺得自己全世界最屌,不把任何人放在眼裡。
在鄙視鏈上,品牌越小眾則越個性,而個性一貫是弄潮兒們的座右銘。
那設計師品牌就相當符合這類人群的喜好了。
@MEI_Archive
需要丟出Kiko Kostadinov,Craig Green等人的名字來證明自己的時尚品味。
然後要站在至高點來批判別人的審美,認為他們的滯後性。
而上周剛剛提到《給你30萬,是買archive 還是hype ?》,就更小眾,一般這類玩家都會標榜自己單品的獨一無二。
但會得到其他派的玩家攻擊
@龍龍:只不過是通過不同細分領域得到優越感罷了——來自一個接觸潮流9年的玩家的心路歷程總結。
@夕陽戰士:你就算穿一套房出門,估計還得被說「亞逼」。
@我*:現在的潮流,就是看誰身上堆的錢多。
品牌之間為什麼會有「鄙視鏈」,主要是為了得到心理優越感。
除了增加自信外,少部分人就會出現看不起他人穿其他玩家的心態。
玩家理應消除偏見。美潮,日潮,國潮都有自己的風格和特點,懂得欣賞各種風格,每個風格都有其巔峰期,學會尊重。
除了品牌和風格之間衝突不斷,球鞋圈的「鄙視鏈」也不得不提。
現在連爺爺奶奶都開始知道Air Jordan了,甚至開始炒鞋賺錢,穿著的人也越來越多,穿著其他球鞋的玩家就開始嫌棄AJ玩家。
比如踩著Yeezy的人,看不起穿AJ的人。
反之穿AJ的人也會看不起穿Yeezy的人,順帶著還看不上穿實戰鞋的人。
買了The Ten系列的人,看不起穿Yeezy的人。
穿Fear of God x Nike 的人,又看不起穿The Ten的人。
而那些買小眾聯名鞋子的玩家,比如UnderCover x NIKE,Martine Rose x Nike的人,嘲笑著那些買爆款的人。
而穿著HOKA ONE ONE、Salomon的人,站得最高峰,覺得上面那群人俗不可耐,自己才是有品位的人。
近年來,隨著時尚潮流的界限越來越模糊,奢侈品牌把目光放在了球鞋市場,隨之也衍生了奢侈品牌 vs 街頭潮牌的「鄙視鏈」。
穿巴黎世家,LV和Dior的玩家想炫耀一下,殊不知對面的AJ都比奢侈品牌高。即便現在奢侈品品牌也不敢隨便在球鞋圈參與混戰。
上述純屬玩笑,品味這種東西很難定義,風格之間本身也沒有好壞之分。
對我個人來說,除了跟風和穿Fake這種原則性問題,穿自己喜歡的,穿適合自己,愛誰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