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伊朗國家電視臺報導稱,上周末,伊朗發射最新型「鳳凰」運載火箭,可惜因為火箭自身發生故障,致使該火箭最終發射失敗。伊朗航天機構發言人表示,火箭發射過程中並未出現異常,第一級和第二級發動機也成功完成脫離,但是火箭末端飛行速度不足,所以在進入太空之後失聯。
需要指出的是,伊朗鳳凰號火箭此前已經連續三次發射失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導稱,如果將此次發射失敗算上的話,「鳳凰號」火箭總共進行了4次發射任務,而此次發發射失敗對伊朗的損失無疑是最大的。據悉,鳳凰號火箭發射時搭載了「勝利」號衛星。
「勝利號」衛星是伊朗科技大學研製的一款遙感衛星,該衛星的製造費用約為200萬歐元,折合成人民幣約為1500萬元。該衛星發射成功之後,伊朗方面能夠利用該衛星對石油儲量、礦物進行勘測,同時也能對自然災害進行及時地預防。十分不幸的是,由於火箭發射失敗,導致該衛星無法進入指定軌道,這也意味著這顆具有重大意義的衛星已經在太空中報廢。
對於伊朗火箭發射失敗,美國和以色列等國面露喜色。半島電視臺報導稱,伊朗發射「鳳凰」運載火箭前夕,美國就曾強烈指責伊朗發射衛星是「挑釁」行為。按照美軍專家的說法,運載火箭和洲際飛彈技術基本相同,伊朗雖然是發射火箭,但是不排除用其測試飛彈性能的可能。
美國方面曾多次反對伊朗進行衛星發射活動,但是效果甚微。此次,伊朗火箭發射失敗,「間諜衛星」在太空中報廢,美國方面自然十分欣喜。畢竟,伊朗發射火箭的最終的結果是美國最想看到的。對此,美國軍事專家還發文表示,伊朗此次發射的運載火箭將對伊朗在飛彈領域的發展產生很大影響,而該火箭搭載的衛星是伊朗第一代間諜衛星,如果該衛星發射成功的話,將對伊朗武裝力量的信息化作戰能力產生很大影響。
美國方面還表示,伊朗此次火箭發射失敗,完全是其「過度發展武力」的下場。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在欣喜之餘,其背後的動作也被部分媒體曝光,有媒體報導稱,美國情報機構曾試圖賄賂伊朗航天機構的部分工作人員,以達到破壞伊朗航天計劃的目的,所以伊朗衛星發射失敗背後,少不了美國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