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院最美抗疫人|165所青年黨團員突擊隊:戰「疫」中的璀璨星光

2020-12-15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六院

他們不是醫者,救危難於生死,防疫情之蔓延;他們不是先鋒,守萬家於平安,固疫情之防線。

疫情當前,他們在幕後,志願為在隔離期的同志們服務,做好各項保障工作,為防疫防控助力。

他們,就是戰「疫」特殊時期,航天科技集團六院165所疫情防控單身青年黨團員突擊隊的志願者們。

在抗疫阻擊戰波瀾壯闊的畫卷中,他們默默地留下了一個個生動而又感人的剪影。

共同的名字:志願者

「我報名」,「我也報名」,團委支部書記微信群中,回復聲此起彼伏,沒有豪言壯語,短短幾個字,表達了大家在疫情面前的擔當和勇氣。

疫情發生後,165所團委立即行動,有效落實上級黨組織和團組織關於做好防疫工作的相關部署要求,所團委書記聯合團委委員和其他團員成立165所疫情防控單身青年黨團員突擊隊,本著安全第一、接觸範圍最小的原則進行了明確的排班、分工及志願人員防護保障工作。

突擊隊通過職工宿舍微信群,每日接龍統計第二天就餐情況,確認訂單後統一下單。如有職工提出其他購買需求,也都通通滿足!

每天中午11:45和下午5:45,在菁華公寓樓下總能看到兩個身穿紅色志願者服裝的青年,他們帶上口罩、手套,熟練地取餐,迅速兵分兩路為隔離人員送餐。

為確保食品運送安全衛生,所團委為每一個房間準備了裝餐收納盒,並為青年送上了消毒用品、礦泉水、體溫計等暖心包。

到達公寓後,送餐志願者將收納盒放到房間門口,敲門三下,接著靜靜地去往下一個房間。

敲門、人走、門開、取食、關門。靜默卻充滿默契,樓道間滿滿都是愛的傳遞。

我來護住大家的後方

「團幹部就得第一個上」,1月30日正月初六一大早,當大多數人都在家休息之際,165所團委書記韋明戴上口罩披上衣服就往家外走。

蕭瑟的寒冬,他駕著小車在冷清的街道上疾馳,每看到一個藥店他就停下詢問,差不多把轄區內的藥店跑完,總算買齊了體溫計。

在採買體溫計的間隙,一個電話掛斷又一個電話響起,疫情防控,後勤先行,作為突擊隊的領頭羊,韋明與後勤小組爭分奪秒統計信息,配齊各項防控物資。「大家放心,我保證人人都有必須的防控物品。」

儲備消毒液、購買體溫計、發放物資、定製宣傳橫幅、保證隔離人員就餐……一切有條不紊,一刻不能停歇。

今夜,他的家中又燈火通明,他說「我只怕做得還不夠細緻。」

為確保送餐全過程安全衛生,本著接觸範圍最小化原則,韋明決定給每一戶隔離人員配上獨立餐盒。

由於各類物資極度緊缺,他獨自跑遍了各大超市都沒找到。當看到家裡透明的收納盒,他靈機一動,用收納盒來裝餐品,這樣既安全衛生又不發生接觸。

但是收納盒也是緊缺物品,他想盡一切辦法聯繫到收納盒,雖然很折騰,但是解決了裝餐工具的問題。

第二天一大早,他獨自一人開始了送餐服務。「我是一名團幹部,更是一名黨員,這種時候,我就得首先站出來。」在他的帶動下,更多的青年加入到青年突擊隊伍中。

一封簡樸的感謝信

疫情阻擊戰仍然在緊張而又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同往常一樣,165所疫情防控單身青年黨團員突擊隊按照制定的防控措施和保障計劃,輕車熟路地為住在菁華公寓的隔離青年們配送餐品。

第二天送餐時,他們在15樓最靠後的一戶門前收穫了驚喜。空蕩蕩的餐盒上整齊地放著一張有點褶皺的信箋,上面簡單而有力地寫著「謝謝!辛苦了!」兩個志願者中的女同志眼眶瞬間溼潤起來。

簡簡單單的一句話,普普通通的一個笑臉,融合在簡樸的一張紙上,就是對這支青年突擊隊、對衝鋒戰疫第一線的165所青年先鋒力量在危難之中、逆向而行最好的鼓勵與獎賞。

寫感謝信的是從外地探親返回的青年職工曹小倩。小倩家在河北,初五回到西安後,在菁華公寓宿舍裡自行隔離,僅有的屯糧只夠三天,正當她一籌莫展的時候,所在的機關團支部微信群傳來消息:住在菁華公寓的青年職工,在隔離期間由專人送餐。這個消息,讓小倩長舒一口氣。

更讓小倩感到溫暖和貼心的是,第一次送餐的收納盒中還有她急需的體溫計和一次性手套。自從開始每日上報體溫,沒有體溫計的她,每日要到別的宿舍借或者去一樓的門衛處測量,不僅麻煩還給自己和他人帶來風險。

收到體溫計,小倩想感謝大家,但每日也見不到這些志願者同事們,所以就手寫了一句話在紙上,放在盒子上面表達謝意。這一封簡樸的感謝信,也代表了許多隔離同志們的心聲。

以上三幅剪影是165所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隊伍的縮影。初心使命不是說出來的,而是真刀真槍幹出來的,165所疫情防控單身青年黨團員突擊隊此刻依然奮戰在防疫第一線。

每到飯點,公寓的門口永遠有熱乎的盒飯,樓道裡瀰漫著消毒水的氣味,防疫物品時時供應,這樣的場景近期都在重演,這世界可能確實沒有超級英雄,不過是有一分熱,發一分光的千萬螢火匯聚成星河,點亮人間。

韋明 王瑋婕/文

何怡/編輯

張美書 張平/審核

歡迎訪問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六研究院

投稿郵箱:httjnews@sina.com

主辦:航天六院企業文化部

相關焦點

  • 戰「疫」團旗飄:城鄉社區防控青年突擊隊在行動
    來源:根據人民網及有關團屬新媒體和各地上報材料等綜合採編築起防疫青春長城團員青年們在沒有硝煙的戰場後方,實打實的服務,在城鄉社區黨組織的領導下,發揮著共青團組織在城鄉基層治理體系中的獨特作用,展現出黨的助手和後備軍的擔當、共青團生力軍和突擊隊的作為,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貢獻青春力量
  • 戰「疫」中的共青團員們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續,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已成為一場人民戰爭。「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要組織動員所聯繫群眾積極投身疫情防控。」這是總書記的明確指示,更是匯聚在團旗下千千萬萬共青團員和廣大青年的自覺踐行。共青團員——一個閃亮的名字!他們是億萬普通青年中優秀青年的代表。
  • 青年突擊隊在戰「疫」中擦亮名片
    青年有擔當,國家有力量。在國家危難之際,總有一代代青年挺身而出,在這次戰「疫」中,一批「90後」「00後」成長起來,衝鋒在前、捨生忘死,彰顯青年本色,展現青春擔當。在這些青年人中,活躍著一支特別的青年隊伍——青年突擊隊。
  • 以吾輩青春 護錦繡中華——共青團組織動員團員青年投身戰「疫」述評
    在沒有硝煙的戰場,千千萬萬團員青年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奮勇投身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讓團旗緊跟黨旗高高飄揚在抗疫一線,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面對疫情,這群80後、90後、00後所言鏗鏘:「我們年輕人不上,誰上?」「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疫情不退,我們不散。」「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  還有很多人,不惜用年輕的生命踐行誓言。31歲的鄉村防疫志願者賈慶臣,30歲的藏族民警阿真能周,29歲的醫生彭銀華、夏思思,27歲的優秀共青團員王輝、徐昊,25歲的輔警章良志、曾文聰……痛惜!
  • 鹽都龍岡鎮青年突擊隊讓青春之花在抗「疫」中綻放
    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共青團鹽城市鹽都區龍岡鎮委員會積極響應鎮黨委、政府和上級團委號召,組織基層團幹部、團員青年和青年志願者有序、科學地參與疫情防控工作,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青春力量,唱響了抗擊疫情戰役的「青春之歌」。
  • 青春戰「疫」,團旗飄飄 ——上海寶冶南京分公司團員青年積極投身...
    上海寶冶南京分公司團委自疫情發生以來,在黨委和集團團委的領導下,江蘇、安徽、山東區域兩級團組織的青年文明號、青年突擊隊和青年安全示範崗等「青」字號集體奮戰在防控一線及復工之中,在疫情防控「急、難、重」任務和有序復工工作中彰顯生力軍力量。
  • 戰「疫」團旗飄:聯防聯控中的大學生團員們
    返鄉大學生團員們積極響應號召,到社區(村)報到,努力當好疫情群防群控的「戰鬥員」「宣傳員」「保障員」。他們聽從指揮、服從安排,穿梭於街道上、樓棟裡、社區中,用腳步、用技能、用擔當參與構建聯防聯控的人民防線。響應黨的號召,動員、引領、服務大學生團員投身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彰顯團組織在服務大局中的貢獻度,是當前各級團組織和廣大大學生團員的重要職責。
  • 女本柔弱 遇「疫」則剛 ——綻放在戰「疫」一線的鏗鏘警花
    沒有人生來勇敢,因為初心,她們選擇了逆風前行;正是有了這一朵朵綻放在疫情防控戰場上最璀璨的「鏗鏘警花」,我們在戰「疫」路上的步伐才會更加堅定。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一支由10名共青團員組建而成的「昆明鐵路公安處青年突擊隊」在隊長周曉旭的帶領下勇敢逆行,火速開赴抗「疫」阻擊戰的第一線,執著堅守,把青春無悔和無私奉獻銘刻在鮮紅的團旗之上。  今年33歲的共產黨員周曉旭曾經也是一名有著傳奇經歷的女乘警長,在她並不太長的從警生涯中,勇鬥過持刀毒販,三次榮立個人三等功,並榮獲了全路的火車頭獎章。
  • 戰「疫」團旗飄·醫護用品物資生產領域青年突擊隊在行動
    浙江:戰「疫」突擊,物資生產青年突擊隊奮戰在一線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中,浙江各級團組織火速組建物資生產青年突擊隊,找準突擊點、衝鋒在前、積極奮戰在生產一線。「醫院水膠體嚴重缺貨,隔離病房只有6片水膠體了。」
  • 戰「疫」團旗飄:返鄉大學生團員活躍在城鄉社區疫情防控一線
    截至2月23日,南開大學共有2891名團員青年通過到社區(村)報到的方式參與疫情聯防聯控,這2891人中有青年黨員513人、入黨申請人673人、入黨積極分子329人。所有人的累計服務總時長近12000小時。
  • 「戰「疫」青春」大同市五醫院疫情防控青年突擊隊的硬核報導
    在共青團大同市委號召下,全市各級團組織和廣大團幹部、團員青年立即行動,積極作為,充分發揮生力軍和突擊隊作用,不畏艱險、衝鋒在前,扛起疫情防控青年責任,以小我之奉獻,為遏制疫情擴散、奪取防控鬥爭勝利貢獻出青春力量。青春大同特推出【戰「疫」青春 】先進團組織和青年突出事跡系列報導,為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做出貢獻的大同青年鼓勵加油!
  • 黨旗所指 團旗所向——記戰「疫」中的共青團組織
    正是依靠組織體系優勢,堅持組織化動員為主,社會化動員這一流暢的工作機制,戰「疫」中的共青團才通過一級一級組織實現了對廣大團員青年的有效動員。引領:青年志願者、青年突擊隊兩大品牌比翼齊飛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迅速動員的過程中,各級團組織同樣第一時間為團幹部與團員青年提供了明確的工作指引。
  • 戰「疫」:「青蔥」在「疫」線閃光
    「共青團員,跟我學」。甫抵監管區,何新成就對全獄共青團員吹響戰「疫」集結號。從未有過基層工作經歷的他,帶著青年戰「疫」突擊隊,值班帶班、清監查鋪、出工收工、隊前講評、個別教育、計分考核……從「零」開始,從頭學起。這個一線「菜鳥」,年屆不惑「疫」線「拜師」——態度誠懇,監區車間現場「學藝」——一絲不苟。
  • 新時代·鐵路榜樣 | 武漢站「頭雁」黨團員突擊隊:壯翅江城雁 已盼...
    有一群人胳膊上戴著紅色袖章、胸前佩戴閃亮的黨徽,格外耀眼。他們就是武漢站「頭雁」黨團員突擊隊隊員。疫情防控期間,這支突擊隊在武漢站夜以繼日服務7000多名防疫人員、爭分奪秒搶運4萬多件防疫物資。一次次的快速精準轉運為戰「疫」贏得了寶貴時間。
  • 校團委組織開展「南開團旗飄,戰『疫』勇擔當」線上特別主題團日活動
    為更好地學習領會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在特別時期加強對團員青年的制度自信教育、團員先進性教育,學校團委在活動中結合共青團中央推出的新一季「青年大學習」資源,開展了一次「總書記關於疫情防控的重要論述」的集體學習。截至目前,全校共有1萬多名團員青年進行了14000餘次的線上學習,引領廣大團員青年服從學校防疫工作整體安排、堅定戰「疫」信心,科學有序面對疫情。
  • 路北區557名青年志願者上崗抗「疫」 累計服務時長5.9萬小時_路北+...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 (路北宣)「五四」青年節之際,路北團區委對一年的工作進行了總結。一年來,路北團區委聚焦青年主業,服務中心大局,團結帶領全區廣大團員青年在路北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中貢獻青春力量。  積極組織團員青年參與「青年大學習」主題團課,累計學習人數10萬餘人次;舉辦第一期路北區青年讀書會;國慶期間,開展「70名路北青年告白祖國」活動;組織100多名團員青年觀看主題教育影片;組織70餘名青年開展義務植樹活動,打造青年林。  五十四中團委獲評「全國五四紅旗團委」,區少工委獲評「河北省十佳少工委」,6名路北青年被評為「唐山最美青年」。
  • 當塗縣:吹響戰「疫」青春號角
    為了在當塗縣黃池鎮勞動村拉起牢固的疫情防護網,她和青年防疫突擊隊的隊員們全覆蓋拉網式走訪,耐心開展防疫宣傳工作,堅守村口的卡點執勤、勸返,常常忙至深夜。「我是生物學博士,我去跟老百姓宣傳,效果或許更好。」1月24日,當塗縣太白鎮太白新村小區的青年防疫志願者服務隊裡,來了一位博士志願者姜友明。聽說志願者防疫宣傳過程中常常遭遇老百姓的不理解、不信任,姜友明主動報名,與弟弟組成了防疫小分隊。
  • 肩並著肩,逆光飛翔 ……山東青年突擊隊和志願者戰「疫」正激昂
    黨旗所指就是團旗所向,面對疫情防控的嚴峻形勢,團員青年們毫不畏懼,在防控疫情戰鬥的前線接受考驗、經受鍛鍊,凝心聚力、共克時艱、奮勇當先。  團旗飄起來,團徽戴起來,團員衝上來。我們將全省各地青年突擊隊和志願者在抗疫前線拼搏奮鬥的事跡進行整理,製作《肩並著肩,逆光飛翔……山東青年突擊隊和志願者戰「疫」正激昂》,共分為上下兩期。讓我們一起加油,共同努力,讓團旗高高飄揚,築起防疫青春長城。
  • 退伍不褪色 吹響戰「疫」集結號——汝城退役軍人群起奮勇請戰抗疫...
    退役老兵郭保松在請戰書中說。類似的請戰書,近日該局已收到上百份。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面對生與死的考驗,不少人避而遠之。在汝城,有這樣一群人卻選擇了堅定「逆」行。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關鍵時刻,汝城縣退役軍人紛紛挺身而出、主動請戰,加入到各地戰「疫」的工作行列中,成為各地抗疫阻擊戰的生力軍。
  • 戰「疫」團旗飄:返鄉大學生團員投身疫情防控人民戰爭
    響應黨的號召,動員、引領、服務大學生團員投身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彰顯團組織在服務大局中的貢獻度,是當前各級團組織和廣大大學生團員的重要職責。@共青團中央 網友投稿,作者:遼寧大學周美君北京大學北大共青團先後發布《致全體北大青年的一封信》和《投身疫情防控,北大青年行動起來》的號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