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聯水產:存貨減值拖累業績 2020年有望重回成長軌道

2020-12-22 全景網

  4月30日,國聯水產(股票代碼300094)發布了2019年財年業績修正公告,公司全年營收46.85億元,同比下降1.11%。淨利潤出現較大幅度虧損,由2月28日業績快報的-8,105.84萬元,進一步下調至-4.80億元。

  公司披露業績調整的最主要原因是受全球疫情不可抗力因素的影響,國內外市場需求疲軟,疫情期間各地原料和成品價格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導致公司原料和成品的可變現淨值下降,以及公司部分出口產品轉為國內銷售,產品保質期將由24個月普遍縮短為18個月,產品可變現淨值下降。考慮到全球疫情仍將持續蔓延和國內餐飲流通渠道恢復緩慢等,合計增加計提存貨減值準備約43,211萬元,,從而導致公司淨利潤遠低於預期。同時,國內業務快速拓展、小龍蝦業務開發等因素導致的期間費用同比增加也是重要原因。

  當然,拋開一次性減值因素,上市公司仍有著明顯的業績亮點和利好:主要是報告期內公司一方面重點拓展國內市場,加快美國以外的國際市場開拓,強化全球供應鏈能力,積極開發小龍蝦等大單品,穩固與戰略客戶的合作關係。另一方面,在國內市場,依託成熟的覆蓋全渠道的銷售網絡,公司加強了市場營銷,推行「精品戰略」和「品牌戰略」,堅定推進渠道下沉,完善「八大區八大倉」建設。2019年公司實現國內收入21.39億元,同比增長30%,國內收入佔比首次超過美國收入佔比,成為全球第一大市場。

  行業分析人士指出,作為國內水產消費龍頭,國聯水產近年來的業績一直穩步發展,表現堪稱穩健。雖然19年淨利出現大幅下滑,但應看到這是海外疫情的客觀原因所導致,這也是國內外貿型企業或是海外業務佔比較大的企業所面臨的普遍性情況,相信隨著疫情的逐步消退,國聯水產所打造的全球供應鏈將迅速反彈,有望帶來全球業績的快速修復。更重要的是國內市場正持續性發力,在全渠道銷售網絡的基礎上,不斷開發小龍蝦大單品和深水網箱業務,走品牌化發展之路,國聯水產中長期的確定性增長態勢不會改變。

  不可抗力因素帶來存貨減值

  資料顯示,國聯水產2001年成立後,就將海外市場特別是美國作為了最大目標市場,到 2003 年公司銷售額超過 3000 萬美元,其中 95%是外銷,而且主要是銷往美國。2004年,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提出對中國、巴西等6個國家的冷凍和罐裝暖水蝦徵收高額反傾銷稅,國聯水產成為強制調查對象,公司果斷應訴,跟美國政府打起了反傾銷官司,結果勝訴,成為國內唯一「零關稅」企業,公司的海外訂單大增,帶動公司盈利快速增長。

  2010年公司率先成為國內通過ACC之BAP三星認證(進入美國大型超市的必備條件)的企業,2012年又收購了美國水產貿易公司SSC成為子公司,公司以自主品牌進入美國消費終端市場。到2017年,國聯水產出口到美國的對蝦佔中國對蝦出口美國市場總額的40%,在國內穩居首位。

  為了改變美國單一市場過大的局面,國聯水產自2016年以來積極進行了業務布局調整,一方面積極開闢非美海外市場,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市場增長迅速,另一方面重點開拓國內市場,並都已取得顯著成效,特別是此次公告2019年國內市場的業績已超越了美國市場,三足鼎立的市場格局逐步形成,全球市場結構進一步得到優化。

  但仍有分析指出,國外市場所佔比例仍不可小覷。今年疫情在全球爆發,各國陸續「封關」,海運、空運受阻,全球供應鏈告急,海外需求「冷凍」,全球經濟幾近停擺。國外需求下降,國聯水產的部分海外客戶訂單延期或取消,影響了公司的出口。公司不得不將原本出口海外的水產品拿到國內銷售,導致庫存品出現一次性大幅減值,從而大幅降低公司全年淨利水平。

  國內出口企業面臨的普遍現象

  這次疫情中,國內出口企業被國外買家大範圍取消訂單或要求延遲發貨,像國聯水產這樣出口業務受到嚴重衝擊的企業不在少數。

  海關總署的統計顯示,今年一季度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6.57萬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6.4%,其中出口下降了11.4%。分地區看,對歐盟的進出口同比下降10.4%,對日本進出口同比下降8.1%,對美國進出口同比下降18.3%,降幅最為明顯。

  各個行業的出口情況也不容樂觀。以紡織服裝業為例,一季度行業累計出口452.6億美元,同比下降了17.7%。特別是2月份出口額降幅達到62%,超過2008年金融危機時的跌幅(-35.1%),創下25年來的歷史記錄。

  再看製造業的一個例子。廣東汕頭澄海是國內重要的玩具生產基地,年產值超過600億元,素有「世界玩具看中國,中國玩具看澄海」的說法。新冠疫情席捲全球後,很多海外客戶取消訂單,基本沒有賠償,大批澄海玩具外貿企業陷入困境。

  回到水產行業,其出口形勢同樣不樂觀。以浙江舟山為例,水產品外貿出口是舟山一大優勢產業,主要出口歐盟、日本和韓國等地。受疫情影響,當地120家水產出口企業一季度的訂單都有下降,2月份全市出口水海產品同比下降超過了50%。

  中國水產流通和加工協會會長崔和今年3月發文指出,美歐日韓是中國近十幾年的主要水產出口市場,但當前對韓出口已經全部暫停,對日、歐、美出口均大幅下降,「中國水產品出口面臨有史以來的最大考驗」。

  另外,原計劃於3月15日至17日舉行的第40屆波士頓北美水產展,以及4月21日至23日舉行的布魯塞爾國際水產展,都已經因疫情延期,原本計劃出席展會洽談業務的200餘家中國展商無法出席。對水產企業的海外業務而言,這無異於雪上加霜。

  不改中長期向好趨勢

  儘管國聯水產2019年的業績受疫情影響嚴重,但公司的基本面仍然良好,並沒有受疫情太大影響。且隨著疫情的逐步減弱,海外業務的發展將重新走上正軌。

  國聯水產擁有從種苗到加工銷售的全產業鏈,以及全球採購供應鏈。在渠道方面,公司的優勢也十分突出,擁有沃爾瑪、家樂福、百佳等多個大型商超類客戶,還擁有良之隆、外婆家、海底撈、Carnival等眾多大型餐飲類優質客戶,是唯一一家同時背靠阿里、騰訊兩大巨頭的新零售企業。國內最大的主營生鮮連鎖超市的企業永輝超市,還是公司第二大股東。

  作為國內最大的對美水產品出口企業,國聯很早就認識到,單一美國市場比重過大,對公司構成了潛在的巨大風險。因此從2016年起,公司開始做戰略轉型,採取多種措施減少對美國市場的依賴,一方面積極開拓美國以外的市場,如加拿大、澳大利亞和南美洲,另一方面將業務重心移回國內,並為此成立了國內營銷中心,精耕深耕中國市場。

  事後證明,這個戰略轉型極大帶動了國聯水產的業績。2017年公司營收近41億元,同比增長56.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達1.53億,同比增長逾6成。到2019年,公司營收已經達到46.85億,如果沒有疫情帶來的存貨減值計提影響,營收將更加可觀。

  據公告,疫情發生後,國聯水產管理層研討後決定,將部分出口備貨轉為在國內通過商超、電商及新零售渠道銷售,以加快庫存周轉和保障國內市場供應。

  疫情之下,有危就有機,2020年以來,國聯水產動作頻頻,持續拓展新零售市場,全力布局小龍蝦和深水網箱,有力夯實了水產業的龍頭地位:

  2月中旬,成功試水社區團購,跟頭部網紅深度合作開展節日大促;

  3月16日,參與廣東省政府主導的「保供穩價安心-車尾箱家庭菜籃子保障」工程,產品上架國內最大的零售連鎖店中石化易捷便利店;

  4月1日,在廣東徐聞縣投資20億元建設深水網箱產業鏈項目,建成後可年產海水養殖10萬噸,年產值逾40億元。

  4月7日,宣布採購5億多元的湖北小龍蝦,每天採購量超過1萬斤;

  業內人士認為,此次疫情雖然衝擊了國聯水產業績,但要看到這主要是外部不可抗原因造成的,且是偶然事件,上市公司基本面沒有發生變化。考慮到水產業巨大的市場潛力、國聯水產優異的標準化產品、較強的市場定價權、以及明顯的全渠道優勢和快速增長的品牌影響力,國聯水產未來的業績增長空間很大,向好的趨勢不會改變。

相關焦點

  • 計提50億減值拖累業績
    計提50億減值拖累業績 被下調目標價) 就在中信證券發布了2020年Q3季度報告,並成為國內首家總資產過萬億的券商、當之無愧的「券業一哥」後,友商中金公司在點評3季度報告時卻對中信證券發表看空觀點,將其目標價進行下調。
  • 國聯水產:2020年前三季營收增長7.64%
    中證網訊(記者 萬宇)國聯水產(300094)近日披露了2020年三季報,前三季度公司營收同比增長7.64%,達到34.67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虧損1.04億元。  具體來看,三季度公司業績已恢復至正常增長軌道,環比二季度增長17.33%,第三季度共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83萬元。
  • 商譽減值潮來襲 中小創年報業績雙雙跌落
    商譽減值風險全面暴露  中小創上市公司2018年業績增速雙雙跌落,部分公司商譽資產減值導致的一次性虧損,成為拖累業績增長的重要原因。  自2012年以來,上市公司商譽規模一直呈上升趨勢。  招商證券分析認為,在諸多上市公司主動在2018年年報階段計提商譽減值的背景下,預期會有更多擁有較高商譽的企業一次性出清虛高的商譽資產,為未來幾年圍繞主營業務發展的業績成長營造良好基礎。  「目前成長股的商譽風險已經全面暴露,未來會持續多久仍有待觀察。」
  • 國聯水產:上半年國內市場大增25.65% 雙循環發展顯成效
    來源:時刻頭條水產食品龍頭國聯水產(300094)日前發布了上半年業績。期內上半年營收達到21.05億元,同比增長3.87%。分季度來看,二季度實現營收11.60億元,同比增長28.94%,環比一季度增長22.75%,顯示隨著國內消費活動和水產市場的回暖,二季度公司業績快速反彈。
  • 北汽藍谷對公紅利用盡 超50億元存貨何時減值?
    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北汽藍谷歸母淨利潤分別為-0.16億元、0.73億元、0.92億元和-18.63億元,扣非後的歸母淨利潤分別為-729.65萬元、-7.29億元、-8.74億元、-19.89億元,呈持續擴大態勢。
  • 國聯水產:股權結構持續優化 中長期發展充滿信心
    來源:時刻頭條一增一減,國聯水產(300094)近期的股權變化折射出未來發展的新動向。而張新華的入股是繼永輝超市後,國聯水產再次迎來連鎖商超戰略股東。對於此次減持安排,國聯水產表示股東減持主要源於吸引產業投資者,優化股權結構,用資本來推動業務合作。國聯水產強調,大股東對公司控制權與經營信心並沒有改變,此次減持的資金主要支持上市公司的發展。
  • 國聯水產2020年一季度虧損3000萬至3500萬 餐飲行業大面積停業
    挖貝網 4月10日消息,國聯水產(300094)近日發布2020年第一季度業績預告,公告顯示,報告期內預計虧損3000萬元至3500萬元,比上年同期減少435.63%至491.57%。據了解,業績預告期間: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業績變動原因是報告期內,受國內新冠疫情的影響,餐飲行業大面積停業、部分農貿市場關停及物流不暢等對公司傳統流通及餐飲渠道造成較大的影響;同時水產品主產國部分轉向美國市場出口,美國水產品消費市場價格受到短期衝擊,美國SSC公司毛利率下滑。
  • A股「減值潮」開啟:第一波炸響200億
    不過,今年的減值「景象」與去年相比略有不同。差不多一年前的此刻,一批上市公司陸續開啟了商譽減值的披露,根據Choice數據,最終一共「釋放」了約1536億元的商譽。時隔一年,2020年的1月前後,A股上市公司資產減值公告也在不斷增多。
  • 科大智能:主動計提減值22億,行業影響有望消除
    來源:證券時報網科大智能(300222.SZ)於1月17日晚發布2019年業績預告,預計2019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虧損25.9億元。根據公告,公司2019年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在於國家宏觀經濟環境走弱和汽車行業增長承壓的客觀因素影響下,公司計劃計提相應的商譽減值和其他資產減值。科大智能在公告中表示,公司出于謹慎性原則,主動對此前收購的上海冠致、華曉精密和永乾機電三家公司計提商譽減值準備。近年來,科大智能通過產業鏈延伸,積極布局智能製造上下遊公司。
  • 國聯水產連遭股東減持 引入地方商超或為加碼社區團購
    恰逢社區團購概念火熱,此時國聯水產引進外地商超品牌,招致外界揣測。12月14日,時代周報記者致電國聯水產董秘辦,對方未予正面回應。數據顯示,2016―2019年,國聯水產股價持續低迷,年內跌幅分別為-66.94%、-16.57%、-26.76%和-16.50%。今年以來,國聯水產股價開始止跌回升。
  • 二股東永輝超市減持 國聯水產稱優化股權結構
    來源:e公司一增一減,國聯水產(300094)近期的股權變化折射出未來發展的新動向。12月10日晚間,國聯水產發布公告稱,該上市公司已收到第二大股東永輝超市出具的減持通知函,其於12月9日通過大宗交易平臺減持公司股份1839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2%。無獨有偶,12月8日,國聯水產控股股東新餘投資宣布減持公司5.98%股份的計劃已實施完畢,持股比例由23.15%進一步降為17.17%。
  • 利潤受挫、存貨創新高 「狼性」盡失的七匹狼能在2020年「翻身」嗎?
    來源:每日財報作者:呂明俠七匹狼主業疲軟,轉型不利,前三季度營利雙降,資產減值超2億。《每日財報》注意到,前三季度七匹狼的存貨創多年新高,為12.24億元,佔2019年歸母淨利潤的56.6%。值得一提的是,七匹狼之前宣布主動「排雷」,計提1月-9月各項資產減值準備2.1億元,其中計提存貨跌價準備1.97億元。存貨計提準備金額超過淨利潤的30%。
  • 國聯水產牽手中石化易捷,共同開拓生鮮O2O新零售市場
    作為中國最大的便利店連鎖,中石化易捷線上線下擁有巨大的流量紅利,雙方攜手不僅有望拉動公司收入快速提升,提升品牌影響力和產品開發能力,還擁有包括建立聯合品牌、專屬車間和生產線,聯合設立產品研發廚房、建立研發協作機制,以及資本合作等在內的更多合作可能。由此國聯水產既進一步打開了市場空間,又打開了與中國便利店之王更深層次合作的想像空間。
  • 國聯水產與永輝超市2020年關聯交易額度調高至5億元
    原標題:國聯水產與永輝超市2020年關聯交易額度調高至5億元   國聯水產
  • 【圖解中報】國聯水產2020年上半年淨利潤-1.08億元 同比下降1212...
    國聯水產8月29日最新公布的2020年中報顯示,其   近年來,公司的業績情況如下表所示: 國聯水產歷史業績 報告期
  • 國聯水產:攜手鍋圈食匯打造火鍋爆品 乘資本風口快速上量
    國聯水產依託自身擁有豐富的水產品類、強大的創新研發能力、嚴格的食品安全以及完善的供應鏈管理等方面的優勢,可以較好的與鍋圈食材的渠道優勢進行深度互補,更好地滿足消費者對優質食材的需求,不斷打開新的市場空間。事實上,持續打開國內市場,不斷渠道下沉正成為國聯水產最大的業績增量。
  • 國聯水產:獲大張集團股東入股 戰略發展打開新篇章
    年永輝超市戰略入股成為第二大股東後,國聯水產再次迎來連鎖商超戰略股東。值得一提的是,其生鮮加工配送中心集冷藏冷庫儲存、農產品分揀配送、中央廚房、豆製品及中、西式面點加工配送於一體,設計年配送能力50萬噸,年生產加工能力10萬噸。截至目前,大張集團有商業面積近百萬平米,每天迎接80萬人次的客流。大張集團絕對是區域性零售的標誌性企業。國聯水產此次能夠引入大張集團作為戰略股東,可以說是其渠道進一步下沉的又一重大舉措。
  • 股價連續漲 國聯水產三大股東共計減持9%
    財聯社(廣州,記者 關婉怡)訊,12月10日晚間,國聯水產(300094.SZ)披露,公司第二大股東永輝超市(601933.SH)減持公司2%股份。國聯水產曾在周二(12月8日)披露了控股股東新餘國通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新餘國通」)和廣東省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下稱「農業基金」)的減持公告,三大股東接連減持,比例接近9%(包括協議轉讓5%)。對此,公司方面表示,股東一直堅定的看好公司發展,減持主要源於其自身財務安排。近期,「水產+社區團購」雙概念讓國聯水產股價突飛猛進。
  • 國聯水產:聯手宏東漁業補鏈健康海洋食品雙循環,綜合品類助力國內...
    湛江國聯水產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創建於2001年,是目前中國最大的水產品食品企業。公司以「為人類提供健康海洋食品」為使命,專注於水產行業的全產業鏈發展,以水產食品研製為龍頭,現已發展成為集「對蝦、羅非魚、小龍蝦、深水網箱」從「育苗——養殖——水產飼料——水產科研——食品加工生產——貿易」為一體的全產業鏈跨國企業集團。2019年公司年銷售額46億元,位居A股行業板塊上市公司第一名。
  • 國聯水產永輝超市聯姻兩年 2019年交易金額同比增179%
    資料顯示,2018年5月份,永輝超市斥資5.38億元,戰略投資國聯水產(受讓國聯10%股本),成為後者第二大股東。國聯水產與永輝超市達成入股協議後不久,雙方就頻頻互動,永輝超市派出多名高管實地考察國聯水產,雙方圍繞採購、代加工、養殖基地等做深入探討,並一致同意在蝦和深加工領域進行戰略合作,快速提升國聯水產在永輝的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