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興豫 | 用好改革法寶 激發出彩動能——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

2020-12-17 河南日報官方網站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石可欣

  巨輪滾滾,航標指引前進方向。中原出彩,改革匯聚磅礴力量。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對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總部署、總動員,吹響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衝鋒號!

  近年來,河南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對標中央改革決策部署,堅持以全面深化改革作為中原更加出彩的關鍵,聚焦影響治理效能的突出矛盾、聚焦影響高質量發展的突出障礙、聚焦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全面發力,重點突破,縱深推進,把改革效能轉換為實實在在的發展動力。

  今日之河南,經濟體制改革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引擎,民生領域改革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民主法治改革讓公平正義的陽光照進百姓心田,黨建制度改革讓基層堡壘更加堅固……一幅風生水起的改革畫卷在中原大地躍然如見。

  奮楫猛進,高質量發展乘風破浪

  如果把中國比喻成一盤棋,位於中部之中的河南就是極具戰略地位的腹地。

  近年來,在國家戰略的拉動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省聚焦影響高質量發展的突出障礙全面深化改革,營商環境不斷優化、對外開放風帆高揚、創新引擎動力強勁、城鄉區域發展更加協調,不沿邊、不靠海的內陸大省,在全國發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明顯提升。

  ——優化營商環境為發展提供硬核支撐。構建高質量發展指標體系,建立健全高質量發展考核評價實施辦法,樹立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導向。在全國率先全面推行「三十五證合一」,整合證照數量和便利化水平全國領先;取消非行政許可審批類別,清理省級行政審批事項304項,投資審批事項精簡至36項,全面清理規範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全面推行跨部門聯合「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網際網路+監管」系統建設走在全國前列;建成貫通省市縣鄉村五級的政務服務網,全省政務服務事項基本實現網上可辦,「最多跑一次」事項佔比98.66%。在全國率先建立營商環境評價結果與績效管理、評先樹優、幹部考核「三掛鈎」制度,2019年全省平均得分較上年提升9.59分。

  ——擴大開放拓展發展新空間。以空陸網海「四路協同」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深入實施鄭州—盧森堡「雙樞紐」戰略,逐步形成覆蓋全球主要經濟體的國際樞紐航線網絡,鄭州機場客貨運吞吐量在中部地區繼續保持「雙第一」;鄭州成為建設中歐班列集結中心示範工程5個節點城市之一,中歐班列(鄭州)年開行突破1000班;首創「網購保稅1210」監管服務模式並向海外複製推廣,河南跨境電商年均增速20%以上;鐵海聯運城市和班列不斷擴容加密,「內陸無水港」實現通江達海。

  河南自貿試驗區160項試點任務基本完成,形成制度創新成果392項,累計入駐企業8.64萬家,一碼集成服務等一批經驗成果在全國複製推廣。全面推進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實行開發運營去行政化,主責主業去社會化,加快推進開發區「二次創業」。

  ——科技創新牽住發展「牛鼻子」。頒布實施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條例,深入推進自創區體制機制改革;修訂《河南省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條例》,落實以增加知識價值導向的分配政策,2019年全省技術合同成交額達到234億元,實現兩年增三倍,中部六省增速第一;深化以「鬆綁+激勵」為核心項目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改革,通過中國·河南招才引智創新發展大會招攬天下人才。如今在河南,國家級創新平臺達到166家,盾構、新能源客車、耐火材料、超硬材料等產業技術水平和市場佔有率均居全國首位。

  ——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格局逐漸形成。積極推進向鄭州、洛陽下放部分省級經濟社會管理權限,打造全省高質量發展的「雙引擎」。實行城鄉統一的戶口登記制度,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深化省直管縣(市)體制機制改革,開展踐行縣域治理「三起來」示範創建,全國百強縣數量穩居中西部首位。深入推進農村「三塊地」改革,適度規模經營面積超過家庭承包面積的60%,89.8%的宅基地完成房地一體權籍調查,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穩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整省試點任務基本完成,有集體經濟收益的村佔比47.3%。構建「1+5+5+5」脫貧攻堅政策體系,建立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全省698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普遍實現「兩不愁三保障」,53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

  凝聚偉力,制度優勢持續轉化為治理效能

  進入新時代,城鄉形態、社會結構、利益格局發生了深刻變革,迫切需要轉變治理方式、提高治理效能。我省始終毫不動搖堅持黨的全面領導,聚焦影響治理效能的突出矛盾,把推進位度建設和提升治理效能結合起來,社會治理實現了從過去的「單兵作戰」向「協同善治」轉變。

  ——民主政治建設闊步向前。不斷健全人大組織制度和工作制度,特別是在民生實事項目中實施人大代表票決制,進一步提升了人民群眾的參與權、話語權;立足我省實際推進和完善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建設,建立健全協商民主制度機制,形成完整的制度程序和參與實踐,解決了一大批民生問題。

  ——司法行政改革再上新臺階。實施法官、檢察官員額制改革,改革裁判文書籤署機制,實現「誰辦案誰負責」。省市縣三級檢察院內設機構改革全部完成,省以下法院、檢察院人財物統一管理改革穩步推進。紮實推進人民陪審員、監督員改革,形成了人民監督員跟案觀摩、異地履職等具有河南特色的「四項制度」。全面落實執法勤務、警務技術職級序列改革,出臺警務輔助人員條例,建成全國最大的省級公安網際網路+政務綜合服務平臺。深化司法行政改革,覆蓋城鄉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基本建成。

  ——社會治理活力不斷增強。在所有省轄市同時啟動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在農村規範運用「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在城市社區推廣「一徵三議兩公開」工作法,基層群眾自治實踐不斷豐富;通過採取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打造「一村(居)一法律顧問」公共法律服務體系。治理效能的提升,讓更多群眾共享改革成果。

  ——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全面推進。推進學習教育制度化常態化,探索建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長效機制,推動黨內教育從「關鍵少數」向廣大黨員拓展;創新基層黨建工作機制,構建「五級書記」抓黨建格局,運用蘭考縣「六步工作法」等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形成了大抓基層、大抓支部的鮮明導向;建立具有河南特色的幹部工作機制,構建「1+N」人才政策體系,健全作風建設長效機制,持續營造學的氛圍、嚴的氛圍、幹的氛圍。紀檢監察體制改革持續深化,推進紀檢監察制度規範化法治化。

  春風化雨,民生改革成就美好生活

  「享受到了藥品集中帶量採購的福利,我現在每個月吃藥的錢還不足以前的零頭。」11月25日,常年吃藥的「老病號」劉曉梅同往常一樣,來到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門診購買了4盒拜唐蘋,這是她一個月的藥量。

  得益於今年我省推動國家組織藥品集中帶量採購落地實施,藥品價格「高臺跳水」,不少病患拿到實惠好藥。

  改革的價值,是為人民而改革;發展的終極目標,是為人民而發展。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我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圍繞人民群眾關心的教育、就業、收入、社保、醫療衛生等問題,不斷推出新政策、新舉措,為百姓送去改善民生、增進福祉的利好消息。

  ——中小學教育均衡發展。推進中小學教師「縣管校聘」、校長職級制改革,在有條件的市縣推行中小學生午餐供應和課後延時服務;推動普通高中教育多樣化發展,高中階段毛入學率91.62%,比2013年年末提高1.42個百分點;著力解決大班額問題,小學、初中、高中大班比例分別下降12.94個、35.4個、36.65個百分點。

  ——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不斷健全。加快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168個醫共體落地運行;開展家庭醫生籤約服務,組建29912個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團隊;深化藥品和醫用耗材集中採購制度改革,在落實國家組織三批藥品集中採購112種藥品的基礎上,開展5類醫用耗材和25種檢測試劑集中帶量採購,價格平均降幅60%以上;大力推進就醫「一卡通」改革,城鄉居民看病就醫更加便捷。

  ——就業「基本盤」穩穩託住。實施「穩崗擴崗」「政府購崗」等專項支持計劃,完善創業擔保貸款規定,城鎮新增就業連續7年保持在140萬人左右,約佔全國的1/10;建立省市縣鄉「四級聯動」工作格局,實施載體支撐、金融支持、政策扶持「三輪驅動」,設立省級農民工返鄉創業投資基金,累計扶持返鄉創業160多萬人、帶動就業948萬人。

  ——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完善。在全國率先完成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居全國第一、參保率98.8%;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建成老年醫院、康復醫院、護理院、安寧療護等專業機構131家,醫養結合機構312家,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2400多家。

  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

  惟其艱難,方顯勇毅;惟其磨礪,始得玉成。這些年,全面深化改革從夯基壘臺、立柱架梁,到全面推進、積厚成勢,再到系統集成、協同高效,一路蹄疾步穩、勇毅篤行,在新起點上實現了新突破。

  站在2020年這個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節點上,遠眺前行的道路,全省上下將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論述為指引,進一步堅定信心、攻堅克難,搶抓機遇、砥礪奮進,為譜寫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絢麗篇章貢獻更多改革力量。

相關焦點

  •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河南省全面深化改革成果圖片展·洛陽篇
    改革奮進的城市永遠年輕。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開啟了全面深化改革新徵程。洛陽市委對標對表、看齊緊跟,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和省委決策部署,堅持「四個聚焦」「四個圍繞」改革思路,以改革增動能、添活力,持續深化改革開放創新「三力聯 動」,經濟總量先後突破4千億元、5千億元大關,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連年居全省第一方陣,洛陽都市圈場域效應正在形成;以改革調結構、促轉型,「三產超二產」格局更穩,「新興超傳 統」基礎更實,「消費超投資」態勢更強,成功入選國家產業轉型升級示範區,產業核心競爭力持續提升
  • 「革故鼎新 改革興豫」全面深化改革成果圖片展在洛展出
    這是「革故鼎新 改革興豫——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河南省全面深化改革成果圖片展」及「革故鼎新 改革興豫——洛陽篇」在洛展出的現場,該圖片展為期1個月。展出現場本次圖片展按照省委宣傳部、省委改革辦通知要求開展,目的在於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生動反映展示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全省全面深化改革的實踐和成效,在全社會營造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的濃厚氛圍。
  • 天水市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綜述
    深化改革風正勁 奮楫揚帆新徵程——天水市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綜述巨輪滾滾,航標指引前進方向。天水奮進,改革匯聚磅礴力量。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對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總部署、總動員,吹響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衝鋒號!近年來,我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市委各項改革部署,充分發揮改革的突破和先導作用,緊緊扭住關鍵,積極探索實踐,堅持問題導向,突出改革實效,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黨的建設等各項改革全面發力,為全市實現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改革動力。
  • 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 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全面深化
    學生從過去的500餘名增加到如今的4179名,瀋陽市瀋河區文藝路第二小學東校區用幾年時間,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從面臨生源逐年流失困境的薄弱校,逐步發展成為百姓心中的好學校。這一切,源於以集團化辦學為主要抓手的辦學模式改革。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黨中央對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作出一系列戰略部署。
  • 深化改革有「三度」 改出發展「加速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
    東南網9月14日訊(本網記者 盧金福 福建日報記者 鄭璜)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前所未有的決心和力度推進全面深化改革,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取得歷史性成就。2013年11月,十八屆三中全會開啟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統整體設計推進改革的新時代,開創了我國改革開放的全新局面。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 黨的十八大以來改革開放的重要特徵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總結了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積累的寶貴經驗,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尊重人民主體地位,發揮群眾首創精神,緊緊依靠人民推動改革。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首次提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變成黨的行動和奮鬥目標,把人民的希望變為現實,讓人民群眾有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
  •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永州市全面深化改革綜述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市以逢山開路、遇水架橋之勢,堅定不移銳意改革,繪就了一幅波瀾壯闊、氣勢恢宏的歷史畫卷,譜寫了一曲感天動地、氣壯山河的奮鬥讚歌。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為推動新發展階段改革取得更大突破、展現更大作為,為大力實施「三高四新」戰略、奮力建設現代化新永州匯聚更大合力,本報推出系列報導「改革潮頭看永州」,敬請關注。
  •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成就述評之一
    「要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深刻回答了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深刻揭示了教育的本質規律與價值目標,鮮明反映出黨和國家對教育事業的時代要求與歷史定位。  教育是民生之基,國家大計。「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始終是教育的根本問題和永恆主題。
  • 凝心聚力破難題 激發改革新動能
    凝心聚力破難題 激發改革新動能 2020-12-22 18: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為什麼說「十八屆三中全會是劃時代的」?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也是劃時代的,開啟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統整體設計推進改革的新時代,開創了我國改革開放的全新局面。 2從成功到偉大的歷史跨越:十八屆三中全會既然過去 40 年如此成功,為何還要又一個「劃時代」的「十八界三中全會」?與印度、巴西等眾多發展中國家相比,中國過去 40 年表現更為出色。
  • 落實三中全會精神應當把握好「變與不變」的關係
    十八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開啟了新一輪改革大幕,繪就了「五位一體」改革的壯麗圖景。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是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的一項重要政治責任,應當把握好「變與不變」的關係。 十八屆三中全會的主題是深化改革。深化改革就是要啃硬骨頭,這就需要「變」。「變」是一種智慧和勇氣。萬物皆變,這是哲學的基本理念。
  • 追求更好、更有質量的教育——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教育領域...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教育事業的中國特色更加鮮明,教育現代化加速推進,人民群眾教育獲得感明顯增強,教育國際影響力加快提升。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為經濟發展、科技創新、文化繁榮提供了有力支撐和重要引擎。教育改革發展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為實現2035年奮鬥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鑄魂育人,為高質量教育指明方向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
  • 激發發展新活力——從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看深化國資國企改革
    新華社北京12月4日電題:激發發展新活力——從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看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新華社記者王希市場主體有活力,經濟社會發展才有充沛動能。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這為激發國有企業活力進一步指明了方向。加快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是激發國有企業活力的重要基礎。
  • 河南日報評論員:把改革成果寫在中原大地上
    5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先後37次主持召開中央深改領導小組和中央深改委會議,以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改革精神,親自部署了一系列事關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重大改革,改革涉及範圍之廣、出臺方案之多、觸及利益之深、推進力度之大前所未有。發展出題目,改革做文章。
  • 改革開放40年國企改革的基本邏輯與寶貴經驗
    1993年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突破了非公有制經濟作為公有制經濟「有益補充」的傳統定位,提出:「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的方針」「國家要為各種所有制經濟平等參與市場競爭創造條件」。1997年黨的十五大報告首次確認了「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一項基本經濟制度」。
  • 中央深改委審議通過《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
    會議審議通過了《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關於深化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深化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方案》、《關於加快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關於深化國有文藝院團改革的實施意見》。會議還聽取了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進展情況匯報。
  • ...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 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
    寧吉喆強調,全面從嚴治黨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抓黨的建設的鮮明主題,統計系統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以加強黨的領導、黨的建設保障和促進統計事業健康發展,奮力推動統計改革不斷取得新突破、數據質量不斷邁上新臺階、分析研判不斷體現新水平,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堅強統計保障。
  • 三中全會是什麼意思?
    三中全會是什麼意思?由廣東公務員考試網時事政治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三中全會是什麼意思?,廣東公務員時事政治的內容,請關注廣東公務員考試頻道/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 抗擊疫情,為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改革提供重要契機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大命題,並把「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確定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從新的歷史高度對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行系統總結,提出與時俱進完善和發展的前進方向和工作要求。
  • 給十八屆三中全會的兩個建議
    在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之際, 筆者提兩點建議,供參考。一、建議中央設立高水平的改革諮詢院。國家改革發展幾十年,目前積累的問題是眾多的,有些問題是硬骨頭,如何解決,需要好的辦法,如何產生好的辦法,需要智慧的集中,為此,建議中央設立改革諮詢院。一是改革諮詢院應集中全國最有思想的學者。名氣大,未必有思想。頭銜多,未必有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