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足壇鬼才瓜迪奧拉就喜歡大賽前變陣,順便把節奏也帶壞。那麼弗裡克的拜仁會堅持自己的風格嗎?
從賽季中期臨危受命,在羅貝裡告老還鄉的情況下,把拜仁帶到現在的局面,不管成功失敗,先無條件支持一波,這些年能叫拜仁球迷趾高氣揚起來,真的很不容易了。
那麼決賽上,熟悉而陌生的主帥弗裡克,會繼續採取開場高位逼搶嗎?雖然筆者很理性的認為,不使用高位逼搶勝面會更大些。
前兩場比賽,大家也都發現了,開場沒有被先進球有一定的偶然性,尤其是對裡昂那場,開局兩個單刀,嚇的我一身冷汗,畢竟一局定勝負的比賽,先進球太重要了。不客氣的說,踢巴薩的前15分鐘、踢裡昂的前20分鐘,這些送給對手的機會放在大巴黎這邊一定會丟球。如果落後必須攻出來的話,比賽就進入了巴黎的節奏了,想想拜仁大舉壓上,巴黎前場那兩個怪物,內馬爾和姆巴佩,比賽就異常的危險了。
我倒是樂見球隊能苟起來,但又怕突然轉變風格球員不適應。但如果決賽上被巴黎先進球就非常被動了,所以希望拜仁還是保守一些,開場收縮打反擊就好,能先偷一個,再圖發展。只要後防穩住,拜仁的優勢就出來了,需要快時候可以快,需要繼續苟還可以苟,反正還要穆勒和萊萬呢!90分鐘的比賽,綜合素質和戰術素養高的球隊更容易取勝。
但是有時候打順了,確實有些不甘心,也許按照本來的套路就贏了,所以感性上又覺得該怎麼踢還是得怎麼踢,比賽本來就是一個互相限制的過程,你給人的壓力大了,人犯錯的可能自然就提高了,反之亦然,不到臨場碰一下很難判斷,就像你能想到巴薩的中場那麼不耐搶麼,堅持自己成熟的打法也是概率最高的方式。
而看紅牛的比賽,我們可以發現,巴黎中後場出球沒有受到紅牛的壓力,感覺法國球隊的中後場出球並不強。所以拜仁很大可能是繼續堅持高位逼搶,是直接搶開場,還是穩十五分鐘後再開始搶,都有自己合理性,只能看弗裡克的選擇了。
曾經科學家的拜仁喜歡玩防守反擊,但事實證明這並不適合他們,而弗裡克堅持高位逼搶打到現在,我是覺得變不過來了,只能通過合理的分工與戰術來限制對手贏得比賽。或者說如果決賽場面上拜仁連高位都打不出來,那至少場面上已經很被動了。弗裡克的高位和克洛普的高位,跟瓜瓜的高位則是完全不同的,我個人覺得瓜帥的高位是沒有後手的,而弗裡克其實相當重視防守,所以對巴黎如果堅持高位,也不一定是兇多吉少,沒準又是一場屠殺。
在半決賽3-0完勝裡昂之後,拜仁在本賽季歐冠取得了開局以來的連續第10場勝利,由此成為了歐冠歷史上第一支歐冠開局10連勝的球隊,一舉打破了巴薩在2002-2003賽季保持的歐冠開局9連勝的歷史紀錄。
拜仁和巴黎的比賽勝負還不可知,但這場歐冠決賽一定會是一場精彩紛呈的白刃戰,一場大快朵頤的進球大戰,而誰先進球,無疑將很大程度上成為最後的王者,問鼎歐洲之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