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其後歷代皇帝都以統一為念,由此產生了俗稱的秦、漢、晉、隋、唐、元、明、清等大一統王朝,其中強漢盛唐讓人熱血澎湃,而清朝雖然在近代飽受屈辱,但從疆域來看,本人還是認為在1820年的清朝疆域最為完美。我們來看一下歷代王朝的疆域,然後對比一下,就會知道讀者為何這麼說(採取各朝代鼎盛時期疆域)。
秦朝
秦朝作為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其開闢和影響都是其他朝代無法比擬的,但由於秦朝建立最早,因此面積也顯得狹小(340萬平方公裡),只包含了傳統的漢地,沒有戰略縱深,一旦遊牧民族攻破長城,往往就是對於腹地就是一場災難。
漢朝
漢朝是漢高祖劉邦在推翻秦朝後建立的,它基本上繼承了秦朝的領土,在歷代漢朝皇帝的努力下,漢朝相對於秦朝,多了河西走廊、西域、遼東四郡、西南地區,漢朝的疆域在漢宣帝時達到了極盛,達609萬平方公裡,幾乎相當於秦朝的兩倍。
漢朝擁有了當時富庶的西域,為漢朝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物資,加之有了遼東、西南,因此對少數民族的防禦和進攻都有了很好的戰略地位,但是仍然沒有西藏、蒙古、東北三個地區。
西晉
西晉是司馬家族建立的,雖然是統一王朝,但卻是歷代統一王朝最屈辱的,因為它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被少數民族滅掉的統一王朝。
西晉的疆域極盛時為541萬平方公裡,大體與西漢差不多,多了西南地區,但卻少了西域的烏孫和黃河的河套地區,河套地區內遷了大量少數民族,如匈奴、羌族等,為後來西晉滅亡埋下鋪墊。
隋朝
隋文帝楊堅在公元589年統一了全國,公元609年吞併吐谷渾,隋朝疆域達到極盛,為467萬平方公裡。
隋朝相對於西晉多了青海的一部分,少了大部分的西域、遼東和西南地區。因此從地緣關係上看,隋朝處於不利的位置,隋煬帝後續想收復遼東三徵高句麗,最後間接導致了隋朝的滅亡。
唐朝
唐朝完成了大一統,在唐高宗所處的版圖極盛時期,遼東、西域、蒙古、西南等地區全部被收復回來,是自漢朝以來疆域最大的王朝,面積達到了1237萬平方公裡,相當於漢朝全盛時期的兩倍。然而令人可惜的是,這一時期唐朝雖然龐大無比,但卻沒有東北地區以及西藏地區。後面唐玄宗時期雖然有東北卻失去了蒙古地帶。
元朝
元朝是唐朝分離後出現的又一個大一統王朝,這次的統一是空前絕後的,統一了遊牧、漁獵、農耕三個地帶,以及在上面居住的民族。元朝的版圖在元武宗時期達到極盛,以往數千年都沒能拿下的西藏成為了囊中之物,東北、西南、蒙古也首次一起歸於一個中原王朝治下。
但令人惋惜的是,元朝的疆域雖然規模空前,達1372萬平方公裡(如果抵達北冰洋則是2267萬平方公裡),但卻沒有傳統中原王朝控制的大部分新疆地帶和越南。
明朝
明朝的疆域基本繼承於元朝,但元朝的殘餘勢力仍居於蒙古,終明一朝都沒能收復蒙古地區。
在明成祖時期,明朝的疆域達到極盛,為997萬平方公裡,相比較元朝缺少了部分新疆地區、蒙古地區、但多了越南地區。
清朝
清朝雖然在近代以來飽受屈辱,割地賠款,但直到滅亡時仍控制著名義上1135萬平方公裡的疆域。清王朝的疆域在乾隆朝達到極盛,但因為清朝極盛地圖往往採用1820年的版本,所以這兒就用1820年的地圖來對比。清王朝鼎盛時期包括了傳統漢地十八省,新疆地區、蒙古地區、東北地區、西藏地區都第一次完全歸於一個王朝統治之下,這時候的面積達1300萬平方公裡。
清朝這一時期的版圖堪稱完美,擁有外東北,在外東北擁有了出海口,加上當地地廣人稀,礦產豐富,簡直就是寶地;擁有蒙古、外東北將極大的提升戰略縱深;而外西北地區將擁有外西北地區,並有著大湖巴爾喀什湖,或許可以讓新疆不像現在這樣水資源緊缺。
結語
因此,本人認為,1820年的清朝版圖實際上是中國歷史上最完美的版圖,而漢唐雖然強盛,卻不夠完美。各位又怎麼認為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