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歷代統一王朝疆域,1820年的清朝疆域最為完美

2020-12-23 騰訊網

中國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其後歷代皇帝都以統一為念,由此產生了俗稱的秦、漢、晉、隋、唐、元、明、清等大一統王朝,其中強漢盛唐讓人熱血澎湃,而清朝雖然在近代飽受屈辱,但從疆域來看,本人還是認為在1820年的清朝疆域最為完美。我們來看一下歷代王朝的疆域,然後對比一下,就會知道讀者為何這麼說(採取各朝代鼎盛時期疆域)。

秦朝

秦朝作為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其開闢和影響都是其他朝代無法比擬的,但由於秦朝建立最早,因此面積也顯得狹小(340萬平方公裡),只包含了傳統的漢地,沒有戰略縱深,一旦遊牧民族攻破長城,往往就是對於腹地就是一場災難。

漢朝

漢朝是漢高祖劉邦在推翻秦朝後建立的,它基本上繼承了秦朝的領土,在歷代漢朝皇帝的努力下,漢朝相對於秦朝,多了河西走廊、西域、遼東四郡、西南地區,漢朝的疆域在漢宣帝時達到了極盛,達609萬平方公裡,幾乎相當於秦朝的兩倍。

漢朝擁有了當時富庶的西域,為漢朝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物資,加之有了遼東、西南,因此對少數民族的防禦和進攻都有了很好的戰略地位,但是仍然沒有西藏、蒙古、東北三個地區。

西晉

西晉是司馬家族建立的,雖然是統一王朝,但卻是歷代統一王朝最屈辱的,因為它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被少數民族滅掉的統一王朝。

西晉的疆域極盛時為541萬平方公裡,大體與西漢差不多,多了西南地區,但卻少了西域的烏孫和黃河的河套地區,河套地區內遷了大量少數民族,如匈奴、羌族等,為後來西晉滅亡埋下鋪墊。

隋朝

隋文帝楊堅在公元589年統一了全國,公元609年吞併吐谷渾,隋朝疆域達到極盛,為467萬平方公裡。

隋朝相對於西晉多了青海的一部分,少了大部分的西域、遼東和西南地區。因此從地緣關係上看,隋朝處於不利的位置,隋煬帝後續想收復遼東三徵高句麗,最後間接導致了隋朝的滅亡。

唐朝

唐朝完成了大一統,在唐高宗所處的版圖極盛時期,遼東、西域、蒙古、西南等地區全部被收復回來,是自漢朝以來疆域最大的王朝,面積達到了1237萬平方公裡,相當於漢朝全盛時期的兩倍。然而令人可惜的是,這一時期唐朝雖然龐大無比,但卻沒有東北地區以及西藏地區。後面唐玄宗時期雖然有東北卻失去了蒙古地帶。

元朝

元朝是唐朝分離後出現的又一個大一統王朝,這次的統一是空前絕後的,統一了遊牧、漁獵、農耕三個地帶,以及在上面居住的民族。元朝的版圖在元武宗時期達到極盛,以往數千年都沒能拿下的西藏成為了囊中之物,東北、西南、蒙古也首次一起歸於一個中原王朝治下。

但令人惋惜的是,元朝的疆域雖然規模空前,達1372萬平方公裡(如果抵達北冰洋則是2267萬平方公裡),但卻沒有傳統中原王朝控制的大部分新疆地帶和越南。

明朝

明朝的疆域基本繼承於元朝,但元朝的殘餘勢力仍居於蒙古,終明一朝都沒能收復蒙古地區。

在明成祖時期,明朝的疆域達到極盛,為997萬平方公裡,相比較元朝缺少了部分新疆地區、蒙古地區、但多了越南地區。

清朝

清朝雖然在近代以來飽受屈辱,割地賠款,但直到滅亡時仍控制著名義上1135萬平方公裡的疆域。清王朝的疆域在乾隆朝達到極盛,但因為清朝極盛地圖往往採用1820年的版本,所以這兒就用1820年的地圖來對比。清王朝鼎盛時期包括了傳統漢地十八省,新疆地區、蒙古地區、東北地區、西藏地區都第一次完全歸於一個王朝統治之下,這時候的面積達1300萬平方公裡。

清朝這一時期的版圖堪稱完美,擁有外東北,在外東北擁有了出海口,加上當地地廣人稀,礦產豐富,簡直就是寶地;擁有蒙古、外東北將極大的提升戰略縱深;而外西北地區將擁有外西北地區,並有著大湖巴爾喀什湖,或許可以讓新疆不像現在這樣水資源緊缺。

結語

因此,本人認為,1820年的清朝版圖實際上是中國歷史上最完美的版圖,而漢唐雖然強盛,卻不夠完美。各位又怎麼認為的呢?

相關焦點

  • 在我國歷代的疆域圖中,為何只有清朝是一種顏色?
    經常看歷史地圖的朋友們,一定都有一個印象,歷代疆域圖中只有清朝是一種顏色的,而其它朝代,即使是元朝,也有兩種顏色?為什麼?顯然不是因為清朝最大。我國歷史上疆域的最西端,由唐朝開拓,公元657年,蘇定方滅西突厥,大唐最西端延伸至鹹海沿岸。我國歷史上疆域的最北端,由元朝開拓,元朝的最北端,雖然不能完全確定,但超過貝加爾湖是一定的,至於是否到達北冰洋,那就無法而知了。
  • 中國傳統疆域觀視角下中國南海疆域的演變與形成(上)
    其次,中國古代的疆域觀中的 「疆域」 具有統治和控制範圍雙重含義。既可以指一個政權與王朝的疆界及國土範圍,也可泛指任何區域的外  在界限之內的轄域範圍。「疆」 本意是 「界」 的意思,「域」 指的是 「封境」,也可指代邦國、封邑,「疆域」一詞在本意上與當代國際法上的 「領土」 在內涵和意義上有很大區別。
  • 中國歷代王朝疆域版圖一覽,哪個朝代版圖最小,哪個最大?
    秦朝,公元前221年——前206年,歷經15年。秦始皇-嬴政建立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第一次明確劃定了中國版圖。東至海暨朝鮮;西至臨洮、羌中;南至北鄉戶;北據河為塞,並陰山至遼東,疆域面積約350萬平方公裡。
  • 李大龍:中國疆域形成理論研究的幾個問題
    雖然我們可以將1689年至1840年間清朝的疆域確定為中國疆域最終的形成時期,但不能由此而認為中國疆域只有150 餘年的歷史,因為這一時期清朝的疆域也是中華大地上眾多民族活動區域或政權疆域不斷碰撞、重組,分裂和統一交替出現而最終凝聚到一起的,是歷史長期發展的結果。
  • 中國歷代疆域演變概述(附帶地圖)
    這個疆域範圍是秦漢隋唐以來傳統的中國疆域的直接繼承與延續,是由中華各民族共同締造的。現在就以歷史時空為軸,給大家系統地講述一下我國歷代疆域演變。夏朝活動的主要區域是黃河中下遊一帶(相當於今山西、河南、河北地區),都城建於安邑。
  • 中國疆域到清代才開始定型
    自20世紀三四十年代以來,顧頡剛、童書業、白壽彝、孫祚民、譚其驤、葛劍雄、馬大正、李大龍等學者就中國歷史疆域的界定、分期、變革、影響等闡述了各自的觀點,形成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疆域說」、「漢族王朝疆域說」、「1840年前的清朝疆域說」、「各民族共同活動範圍說」和「中原統一王朝疆域說」等學術主張,並引發了較大的學術爭鳴。
  • 中國大一統王朝疆域地圖演變,經歷了哪些變化?
    秦漢隋唐兩宋元明清,中國歷史上實現了大一統的封建王朝,今天我們來看一看這些王朝的疆域與現今中國的地圖有什麼區別。
  • 清代中國疆域的變遷及其對中國民族發展的影響
    自20世紀三四十年代以來,顧頡剛、童書業、白壽彝、孫祚民、譚其驤、葛劍雄、馬大正、李大龍等學者就中國歷史疆域的界定、分期、變革、影響等闡述了各自的觀點,形成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疆域說」、「漢族王朝疆域說」、「1840年前的清朝疆域說」、「各民族共同活動範圍說」和「中原統一王朝疆域說」等學術主張,並引發了較大的學術爭鳴。
  • 看了中國歷代地圖才知道:清朝歷史貢獻最大!
    中國古代還沒有形成現代意義上的國家概念,所以古代中國的疆域面積有的時候是包括了一些附屬國的。以下是晨風讀史整理的歷代疆域地圖。
  • 最全的中國歷代疆域地圖集,終於找到了!
    秦朝疆域圖 秦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極為重要的朝代,它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制國家
  • 中國4000年疆域的形成過程:從小中國演變為統一東亞大陸的大中國
    何尊:中國一詞的最早記錄者春秋戰國,周王朝崩潰了,但是多個華夏國家崛起了。這些國家向「四夷」擴張,奠定了中國傳統疆域的基礎。該時期主要的擴張方向為:秦國統一西戎和巴蜀;楚國統一長江中下遊;齊國統一東夷地區;燕國向遼東擴張;趙國向河套擴張。
  • 段紅雲丨清代中國疆域的變遷及其對中國民族發展的影響
    自20世紀三四十年代以來,顧頡剛、童書業、白壽彝、孫祚民、譚其驤、葛劍雄、馬大正、李大龍等學者就中國歷史疆域的界定、分期、變革、影響等闡述了各自的觀點,形成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疆域說」、「漢族王朝疆域說」、「1840年前的清朝疆域說」、「各民族共同活動範圍說」和「中原統一王朝疆域說」等學術主張,並引發了較大的學術爭鳴。
  • 從五張地圖看清朝的擴張歷史:從彈丸之地到統一全國
    、滿文書法研習會門戶網站——吉祥滿族,2002-2020年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大一統封建王朝,也是我們最熟悉的一個朝代。從疆域面積來看,清朝最強盛時國土總面積達1316萬平方公裡,遠超唐朝、宋朝、漢朝等,僅次於元朝。不過,清朝的領土不是一蹴而就獲得的。想當年,努爾哈赤在關外建立後金政權時,也僅僅是一塊彈丸之地。我們今天就拿出5張地圖,來看清朝是如何從零開始,逐漸統一全國,成為擁有千萬平方公裡的「超級王朝」。
  • 元朝和清朝對中國疆域方面的貢獻,這些地方都是他們打下的
    元朝和清朝是中國歷史上由北方遊牧民族建立的大統一王朝,這兩個王朝雖然是落後的民族戰勝先進的民族,對中華文明帶來極大的衝擊,甚至導致文化、科技等一些方面的倒退
  • 20張圖帶你回顧中國歷史上的疆域變遷,最後一張燃爆地球!
    華夏文明幾千年的歷史,可謂是一枝獨秀源遠流長。很多人都對歷朝歷代,中國疆域的變化,沒有太深的印象。我將通過二十張圖片,來帶你回顧中國疆域的變化歷史。希望你能從中感受出,華夏文明的艱苦旅程。尤其是今天的西安到鄭州這一帶,基本是最為密集的區域。第二張是中國的第一個王朝夏。基本和華夏文明遺址的分布相符,都是位於黃河兩岸附近。其他區域基本都是一片空白,黃河確實堪稱中國的母親河。中華民族早期的發展脈絡,基本都是沿著黃河而展開。第三張是商朝。
  • 後世人民眼中的清代疆域——幾乎包括整個東南亞
    、滿文書法研習會門戶網站——吉祥滿族,2002-2020年在民國時代,領土的概念和現代是不同的,比如計算清朝疆域,不但把清朝的內地十八省、滿洲、內外蒙古、西域、吐蕃算作清朝領土,還把外藩(各個藩屬國)也算成清朝的領土!
  • 商朝疆域有多大,考古發現或推翻歷史:商朝疆域大於周朝?
    談及奠定中國古代版圖的王朝,一般認為是秦朝,秦始皇一統六國之後,南徵百越、北擊匈奴,基本打下了古代中國的核心版圖。後世歷代王朝的核心,其實都是建立在秦始皇版圖基礎之上。從這一意義上來說,秦始皇不愧是真正的千古一帝,為中華民族打下了2000多年的生存空間。
  • 中國歷史上大一統帝國疆域圖(精美圖集)
    圖二 大秦帝國鼎盛疆域圖大秦帝國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帝國。消滅六國後,大秦帝國繼續對外開疆拓土。向北,秦始皇派蒙恬統帥三十萬大軍北伐匈奴。蒙恬不僅重新收復了河套地區,還打到匈奴不敢南下牧馬。在中國歷史上,大宋帝國以疆域狹小、軍力不振、不復漢唐榮光而出名。這裡要澄清一下,大宋帝國雖然過度的重文輕武,但是,並不意味著他不想恢復漢唐榮光。只是大宋帝國面臨的形式與之前不一樣了。
  • 李大龍,鐵顏顏 | 「有疆無界」到「有疆有界」——中國疆域話語體系建構
    摘要:中國疆域的形成與發展,以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尼布楚條約》的籤訂、1840年爆發的鴉片戰爭、新中國的成立為界,劃分為4個不同時期。歷代王朝的疆域固然是中國疆域的重要組成部分,歷代王朝之外,尤其是邊疆地區存在的眾多族群及其所建政權的疆域,也是中國疆域的重要組成部分,稱之為「自古以來」並無不妥。
  • 中國曆朝國號的由來及中國疆域圖之變遷
    南宋疆域圖十三、遼(916~1125年)遼朝是中國歷史上由北方民族契丹人建立的王朝,國號初為「契丹」,後改名為「大遼」。金疆域圖(1142年)金是中國歷史上由東北女真族建立的王朝。元朝疆域圖元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把「大」字加於正式國號之中的大一統王朝,除此前僅統治了華北地區的遼朝和金朝等外,之前各朝的「大」字均為尊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