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關注澳大利亞大火的你(原因深度分析)

2020-12-23 觀雲筆談

起初,沒有人在意這場災難,這不過是一場災火、一次旱災、一個物種的滅絕、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這場災難和每個人息息相關……

——《流浪地球》

11歲的Finn坐在船頭,頭髮雜亂地披下來,戴著厚厚的口罩,身穿救生衣,腿上蓋著毯子,右手緊緊地握住馬達的操作杆。他乘坐的小船漂在海上,身後是橙紅色的天空——那是被持續燒了4個月的大火染紅的。

Finn一家人是馬拉庫塔鎮的居民。馬拉庫塔,維多利亞州的一個海濱度假勝地。但這一次,Finn和他的家人不是來海上度假,而是避難來了。

大火已經燒到了鎮上,濃煙遮蔽了天空,人們已經無法正常呼吸,他不得不隨自己的父母,還有兄弟逃到海上。和他們一起的還有5000多遊客和當地居民。

他們不知道什麼時候能返回岸上,甚至有可能會在船上度過2019年最後一天。

Finn是幸運的,或者說人類是幸運的,災難來臨時,人類可以憑藉本能以外的方式暫時逃離。而那裡的野生動物,卻不得不留下來,面對這不知是天災還是人禍造成的煉獄。

大火從2019年9月開始燒起,持續了4個月,沒有停下來的跡象,這給當地的野生動物帶來了滅頂之災。

《地球》雜誌拍攝的視頻顯示,公路邊慘死的動物數不勝數。

燒焦的袋鼠、考拉、牛羊等牲畜的屍體橫臥在路邊。

人們都在關心考拉,大火在12月之前,就已經毀滅了考拉80%的棲息地,加上考拉又行動緩慢,難以逃生。

據動物專家粗略估算,目前澳大利亞袋鼠島上約5萬隻考拉已經死亡過半、傷者不計其數,該物種的生存與繁衍已面臨「毀滅性的危機」。

然而這僅僅是山火災難冰山一角,據雪梨大學生態學家估算,自去年9月澳洲爆發山火以來,已有5億哺乳動物、鳥類和爬行動物喪生,讓澳洲成為了人間煉獄。

當人們正在為火災的原因爭論不休時,澳大利亞政客則爭執著要不要給義務消防員發工資,以及救火期間算不算帶薪休假!

似乎,沒有人關心大火應該怎麼救。

哦,不對,有人關心,那些仍然戰鬥在一線的義務消防員們仍然在和大火做殊死搏鬥。

新南威爾斯州南海岸的消防隊員名保羅·帕克已經連續戰鬥了幾天幾夜,他不敢停下來,因為之前山火已經讓他7次失去自己的家,他不想再失去。

不過,他的努力可能無法幫他實現願望。

最終他精疲力盡、癱倒在地,倒下前,他才對著鏡頭喊過:「告訴總理,叫他從內利真滾蛋!(此時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正在內利真問候群眾)」

帕克的憤怒不是沒有原因,澳大利亞幾乎年年都發生山火,但這次不同,政府對火災形勢研判不足,去年年底莫裡森甚至還跑去夏威夷度了個假。應對遲緩,4個月過去了,大火沒有任何緩和跡象,未來2個月,天氣將更加炎熱,澳大利亞當局只能祈禱老天爺的悲憫。

可是,在觀雲看來,這一切似乎都難以避免,帕克的悲劇還會重演,澳大利亞當局的難題也看不到解決的跡象,因為他們的消防救援模式出了問題。

以志願消防為主,職業消防為輔的消防救援模式是澳大利亞年年大火的禍源之一。

在澳大利亞,志願者人數遠超職業消防員,是撲滅叢林大火的主力軍。以這次林火重災區新南威爾斯州農村消防局(澳大利亞分農村消防局和消防救援局,農村消防局負責該州所有農村地區包括森林山火,消防救援局負責各大城市)為例,職業消防員只有900多名,志願者則達到7萬多名。

這種依賴志願消防員的體制有很大的優點,可以根據不斷變化的消防需求調配人員,災情嚴重的月份多叫些人,反之都放假幹自己的活(這讓我想起冰島國家足球隊)。這和全部僱用職業消防員相比,可以節省巨大的開支。而且可以解決及時救援的問題。

大家都知道,撲滅山火的第一原則是「早」,越早越好。志願消防員往往離火災現場近,有利於第一時間趕到現場。我國也有很多民間志願消防隊,福建長樂市金峰義務消防隊,就是一支有著77年歷史的民間義務消防隊伍。

如果作為輔助,這些隊伍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但如果作為主力,那它的缺陷也不容忽視。

首先,專業性不夠。雖然志願消防員也受過專業訓練,但畢竟與專職消防員不同,他們只能利用工作以外的時間進行基本訓練,一般每周,甚至更長時間參加一次訓練。至於火情研判,區域聯防等更專業性的東西,他們沒機會接觸。

其次,志願者消防大局觀是欠缺的。他們大多只關心自己所在的社區,以這次澳大利亞大火為例,《紐約時報》報導,一些志願消防員說,他們是出於對鄰裡的責任感才參與滅火。帕克就大聲說:「我這樣做是為了我的社區!」他們不大可能服從調配去其他地方救援。

而在我國,每年大概有20人左右死於火災救援,他們絕大多數倒在家鄉以外的地方。3月30日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木裡縣發生森林火災,27位消防隊員,2個00後,24個90後,1個80後,沒有一個是當地人!

向那些在他鄉戰鬥的消防員們致敬!

第三,現實往往逼得志願者放棄自己的身份。志願消防隊伍往往依託地方企業存在,但由於一些中小型企業負擔不起或不願負擔這筆費用,導致志願者的人數下滑。加上沒有保障制度,志願者參加救火時還不得不從工作單位請假,甚至休年假,以確保救火期間能獲得基本收入,致使志願者人數銳減。據澳大利亞當地媒體報導,在過去5年中,有超過7000人離開了澳大利亞全國各地的農村消防機構。其中,首都領地有20%的志願者選擇離開。

這些問題澳大利亞當局並不是沒意識到,迫於壓力下,去年底,當地政府也同意增加志願消防員的酬勞,然而,這些都只是形勢所迫。事實上他們根本不想在這方面花錢,他們寧願把錢花在軍費擴張上,自2012年以來,澳大利亞國防開支年均增長率達到7.8%!

前兩年,他們買了大量的美國裝備,說是要去中東打擊伊拉克和敘利亞「伊斯蘭國」!

相比之下,我們在消防救援方面的投入走在了全世界前列,1955年我國納入公安的消防隊伍是11165人,到2017年,我國政府專職消防隊伍規模達到25W人(澳大利亞只有1900人),2018年,政府機構改革後,消防救援隊伍納入國家行政編制,向更專業化、職業化邁進。

延伸:一個國家對消防的重視最直接的就是體現在投入上,一切寄希望與民間,只能說那是一個不負責任的政府。

一味倚重救援,忽視防禦,是澳大利亞大火的另一個禍源。

每次火災都會引來人們一陣唏噓,並引發反思,然而澳大利亞似乎從沒這種覺悟。年年山火,年年如此,甚至澳大利亞總理都說,我們就這命。

「消防」,事實上是先有「防」再有「消」,尤其是森林防火。

我國也曾吃過山火的虧,1987年5月6日,我國大興安嶺森林發生火災,引起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嚴重的一次特大森林火災,經過5.88多萬軍、警、民,28個晝夜的奮力撲救才得以控制。

火災的損失是慘重的,焚燒面積101公頃,燒毀木材85.3萬立方米,房屋61.4萬平方米,5萬餘人無家可歸,無數野生動物葬生火海。

事故之後,我們真正有了防的意識。

我們一邊推行「天保」(天然林保護)工程,一邊加強山火預防。

方法一:開闢隔離帶。大興安嶺火災後,多數中國人知道了必須在林區主動開闢防火隔離帶。這條隔離帶還必須很大,哪怕大風吹,著火的樹枝雜草都吹不過隔離帶。

方法二:「燒荒」。森林裡枯枝落葉雜草灌木是火災的主要燃料。這次澳大利亞火災為什麼燒那麼大,那麼久?就是因為澳洲的森林中數量最多的是——桉樹,而桉樹最大的特點就是體內富含油脂,落葉,樹枝,全是油脂,甚至還會被蒸騰到空氣中,形成一片藍色霧氣。

長年累月不處理,越積越厚,一點火星過來,迅速燎原。我們的經驗是,有計劃地每年人為製造小小火災,有控制地燒毀地面上的積累的落葉枯枝雜草灌木,那麼就不會發生失控的大規模山火。

方法三:疏散人口,從林區逐年外遷居民。你不要以為這樣只是為了減少人類傷亡,它的更大好處是最大限度地減少人類對森林的影響。要知道,山火多數是人為因素引起的,像這次澳大利亞大火,有180人涉嫌故意縱火(說來也奇怪,澳大利亞本地鳥都喜歡放火,鳥和人一個鳥樣)。

可惜的是,上述經驗對澳大利亞都沒用,因為所謂的環保和人權至上,開隔離帶被禁止了:破壞當地植被!燒荒更是不可以:你們怎麼能如此殘忍地放火燒毀森林,燒死可愛的考拉?搬遷一事免提,你哪裡有權利讓我從自己的土地上離開?

結果,5億哺乳動物、鳥類和爬行動物喪生,無數人無家可歸,給出了回答。

延伸:人類的善意有時需要用更理智的方式表達,不是口號好聽就一定會正確。

可憐的帕克,他的願望在當地真的很難實現,或許他還要一次次靠自己去守護家園。

相關焦點

  • 持續燃燒4個月後,澳大利亞大火為何仍滅不掉?背後原因值得深思
    澳大利亞大火已經燃燒了4個多月,造成了至少27人死亡,5億隻動物葬身火海。偌大一個澳大利亞,為什麼滅不掉一場森林火災?第一,澳大利亞政府應對失誤,甚至於,總理莫裡森在危急關頭跑到國外度假;第二,澳大利亞氣候異常,在2019年12月最高溫甚至達到了49度;第三,根本原因,澳大利亞政府推行了非常錯誤的能源政策,對氣候問題不夠關注。1.澳大利亞政府應對失誤。很多澳大利亞新聞媒體都在報導,該國總理莫裡森在前往災區的時候,想要與消防員、民眾握手。結果,莫裡森都遭到了拒絕。原因何在?
  • 一方面是天災,另一方面是人為,澳大利亞大火失控原因複雜!
    燃燒了四個月,燒死了近五億多隻動物,澳大利亞這場大火可謂刷爆了全球媒體圈。特別是澳大利亞國寶級動物,可愛又喜歡賣萌的考拉,在這場大火中已有兩萬隻喪生,讓人倍感惋惜!是什麼原因造成澳大利亞這場大火失控了呢,我認為天災是一方面,而人禍就是另一方面。
  • 澳大利亞大火為何難撲滅
    持續乾旱、高溫導致最嚴重火災爆發,應對、協調的遲緩又錯過了控火最佳時機——  澳大利亞大火為何難撲滅  每年9、10月份南半球春夏之際,是澳大利亞的山火季。可是,該國從去年開始燒起的這把火,延燒時間與規模遠超往年,甚至也超過了去年引發全球關注的南美洲亞馬孫森林大火,蔓延成了一場大災難。  澳洲火災有多嚴重?
  • 冷靜一下後,關於澳大利亞大火的幾點思考
    對於澳大利亞火情,國內民眾也非常關注,已經有許多媒體報導這場火災情況,也有不少媒體或自媒體理性分析了火災難以遏止的具體原因,但是,也有部分自媒體談及澳大利亞這場大火時,以發生在33年前大興安嶺的那場大火作對比,把過往的災難簡化,甚至吹奏起「讚歌」。這種表達在我看來,就是一種典型的當看到他人的苦難,最先想到的是替自己鼓掌的態度。
  • 森林大火燒毀了澳大利亞弗雷澤島的一半
    自10月中旬以來,澳大利亞弗雷澤島的森林大火一直在燃燒,在過去的六周裡,森林大火不幸地燒毀了約50%的島嶼。 而現在,截至2020年12月,政府官員終於在打擊這個問題,並命令居民撤離該島。 澳大利亞的弗雷澤島是什麼?
  • 失控的大火?澳大利亞已損失230億元?
    沒有人知道,澳大利亞這場始自去年9月的森林大火,何時才能結束。這一次的大火遍及澳大利亞6個州,嚴重程度歷史罕見。目前火勢仍在不斷蔓延,在衛星雲圖上,澳大利亞已成為火紅的一片,大火造成的濃煙清晰可見。澳大利亞迪肯大學的野生動物生態學家裡奇(Euan Ritchie)解釋道。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澳大利亞林火持續數月?澳大利亞官方宣布,高溫天氣和乾旱是澳大利亞各地持續數月林火肆虐的主要原因。
  • 澳大利亞大火如何引發長期全球影響
    澳大利亞大火澳大利亞首都坎培拉以南的孟巴龍附近的草叢中熊熊燃燒的烈火,澳大利亞最嚴重的野火減輕了,但是在首都坎培拉附近的熊熊大火還沒有結束。毀滅性大火造成至少30人死亡,估計有10億頭動物死亡。即使大火消退了,對空氣品質的擔憂仍然普遍存在,科學家們正在預測對全球的長期影響。
  • 關於澳大利亞大火,你得知道的真相
    燒了91個紐約,真是厲害了在森林大火勢頭最猛時,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卻去了美國夏威夷度假。所以即便他回國後屢次保證會盡力幫助消防員撲滅大火以做彌補,人民還是沒有原諒他。不過這位總理並不可憐,可憐的是那些災民,被毀的動物植物,和澳大利亞的焦土。
  • 5億動物葬身火海 澳大利亞大火為何難撲滅
    視頻:澳大利亞林火持續 專家:考拉遷居紐西蘭「不可行」來源:央視新聞  持續乾旱、高溫導致最嚴重火災爆發,應對、協調的遲緩又錯過了控火最佳時機——  澳大利亞大火為何難撲滅  每年9、10月份南半球春夏之際,是澳大利亞的山火季。
  • 【時事地理】澳大利亞大火肆虐,有多嚴重呢?
    最值得關注和星標的地理科普備考資源庫 澳大利亞大火肆虐,有多嚴重呢? 大火 這場始於2019年9月的澳洲山火,持續到2020年,燒了將近4個月的時間,愈演愈烈,已經到了失控的境地。
  • 叢林大火!澳大利亞又燒了倆月
    近期,澳大利亞部分地區遭遇了極端炎熱天氣,在昆士蘭州的世界自然遺產地弗雷澤島,叢林大火在熱浪的助推下燃燒了幾個星期,仍然沒有得到控制。資料圖 圖源新華社當地時間12月7日凌晨,大火逼近一個海濱小鎮,消防部門向數十名當地居民發出「立即撤離」的警告。這場叢林大火從10月中旬開始燃燒,已燒毀了至少80000公頃森林,佔弗雷澤島森林面積的50%。
  • 關於澳大利亞大火的四大迷思
    2019到2020年澳大利亞森林大火已經造成34人死亡,1800多萬公頃的土地被毀,數百萬動物死亡。 氣候乾旱的鄉村是大火經常發生的地方。氣候變化對森林火災的影響有多大?有百分之多少的火災是由縱火者造成的呢? Myth 1:回燃是不必要的。
  • 澳大利亞大火,讓十億生靈喪生,到底是天災還是人禍?
    從去年9月開始,澳大利亞的山火已經整整燃燒了四個多月,迄今仍未看到熄滅的跡象。為什麼過了這麼久,大火還沒有被撲滅?天災還是人禍,哪個才是這場大火蔓延至今的罪魁禍首?這場大火過後,應該給人類和這個星球留下哪些教訓? 1.這場大火到底有多嚴重?
  • 大火蔓延4個月:失控的澳大利亞,還將燃燒多久?
    逐漸逼近的大火切斷了一切陸上的道路,小鎮的居民和遊客不得不逃向海岸,等待救援。這並不是末日電影的情節,而是發生在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馬拉庫塔鎮真實的一幕。不斷蔓延的森林大火,終於在12月30日抵達了這座旅遊小鎮。最終在澳大利亞海軍的幫助下,1000餘名居民和遊客在新年前夕成功坐船撤離。
  • 關於澳大利亞大火的幾個真相
    有記錄在案的此前200年,南半球的春夏之際,澳大利亞居民都會迎來山火季。可是,這一季的山火已經蔓延成了一場災難。截至1月10日,大火燃燒了4個月,肆虐過10萬平方千米的土地,差不多有15個半北京或330個紐約那麼大。NASA的衛星照片裡,整個澳洲大陸的幾乎三分之一被濃白的煙霧覆蓋。
  • 澳洲大火權威分析報告!來自牽掛他們的中國氣象人
    2019年9月以來,澳大利亞多地發生嚴重山火,焚毀大片林地和大量房屋,造成人員傷亡,山火引發的煙霧一度造成雪梨等大城市空氣品質嚴重下降,並飄散到近2000公裡以外的紐西蘭,引起國際上廣泛關注。對於一場與氣候異常有關的生態災難,我國氣象部門高度關注!
  • 澳大利亞世界自然遺產弗雷澤島遇大火,近半土地被燒
    【文/觀察者網 劉程輝】在北半球進入秋冬之際,南半球國家澳大利亞部分地區創紀錄的熱浪,正助推著山火蔓延。位於澳大利亞東海岸的著名旅遊景點、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的弗雷澤島沒能逃過一劫。在過去六周,該島已有近一半土地被失控的大火焚毀,大批遊客正被緊急疏散。
  • 澳大利亞大火是誰的鍋:政府、氣候變化,還是之前燒得不夠?
    澳大利亞南部的夏天大火燎原,黑煙滾滾,而一些批評,包括《金融時報》社論,將原因簡單地歸結為「否認氣候變化」。澳大利亞總理斯科特·莫裡森(Scott Morrison)因在救災工作上反應遲緩以及曾打算與家人在此期間在夏威夷度假而受到猛烈的批評。
  • 澳大利亞大火致損失慘重後無奈向中國求助,澳媒:這事都解決不了
    據俄羅斯衛星社1月18日報導,澳大利亞的山火已經持續了好幾個月,而這幾個月以來澳大利亞政府卻沒能採取有效的措施導致澳大利亞損失慘重,特別是在旅遊方面,損失更加不可估量,據澳大利亞旅遊局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截止今年1月份,澳大利亞因為火災而導致的旅遊景點關閉數量已經達到了5631家,
  • 消極減排、拿中國找「安慰」,澳大利亞大火誰的「鍋」
    1月3日,《紐約時報》指出,澳大利亞這場大火已經燒毀1450萬英畝林地,相當於一個西維吉尼亞州,是2018年加利福尼亞大火摧毀面積的三倍多,是2019年亞馬遜大火面積的六倍。科學家估計,將近有十億本地動物面臨死亡,部分物種可能因此滅絕。澳大利亞的這場火災不僅使本國遭受重大經濟損失,其造成的煙霧已經影響了世界其他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