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南寧11月17日訊(記者童瑩 通訊員 周瑩)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落實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統籌推進以政治改造為統領的「五大改造」新格局,11月17日上午,廣西女子監獄舉行「政治堅定勇擔當 規範執法展形象」開放日活動。監獄邀請自治區婦聯、司法廳等80名嘉賓、社會各界人士和家屬代表參加開放日活動。座談會上,廣西女子監獄黨委書記、監獄長王國傑介紹監獄工作。在常態化疫情防控期間,監獄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在指揮中心、會見室通過視頻方式了解智慧監獄建設、罪犯改造情況以及進行親情會見。
座談會現場。廣西新聞網記者 童瑩 攝
發揮智慧創建成果 打造陽光法治監獄
在監獄「最強大腦」——指揮中心,各位嘉賓正通過監控系統參觀警察運用「智能點名系統」管理「三大現場」、罪犯在監內進行「五大」改造等情況。這位「指揮官」耳聰目明腦瓜靈,以監獄數據中心為支撐,充分運用大數據分析技術,有效地挖掘數據中心隱含的規律價值,為監管決策提供支持。2019年10月,廣西女子監獄順利通過司法部審核驗收,成為廣西首個「智慧監獄」示範單位。按照司法部「五橫兩縱」的信息化體系建設架構,2018年女子監獄啟動「智慧監獄」建設,以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新興信息技術為支撐、以「一個中心、五大平臺(即應急指揮管理平臺、大數據管理平臺、智能安防平臺、智能應用平臺、綜合運維平臺)、多個應用系統」組成的一整套智能化監獄管理體系,實現各類資源協同共享和防控智能化、矯正智慧化、管理精確化、決策科學化,傾力打造法治、陽光、高效的現代監獄。
嘉賓參觀指揮中心。廣西女子監獄 供圖
創新文化建設思路 打造特色文化品牌
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各位嘉賓正在參觀罪犯「讚歌頌祖國 明月寄相思」主題書畫作品比賽作品,還有罪犯獨具匠心利用廢紙製作的手工藝品。2017年,廣西女子監獄榮獲第五屆全國文明單位。近年來,監獄以精神文明建設為載體,精心致力「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結合女性罪犯特點,著力打造「懿德文化」「壯鄉文化」等特色文化品牌,利用三八婦女節、母親節開展親情感恩教育,利用壯鄉「三月三」山歌比賽傳播民族文化等等,以文化「硬實力」助推監獄工作創新發展,以文化「軟實力」發揮治本攻心的功能,進一步提升教育改造質量,在積極推進構建「五大改造」新格局的路上不斷探索前行。
罪犯書畫作品。廣西新聞網記者 童瑩 攝
警察給嘉賓介紹罪犯製作的手工藝品。廣西新聞網記者 童瑩 攝
嘉賓參觀罪犯作品合集。廣西新聞網記者 童瑩 攝
親情「在線」面對面 搭起心橋促改造
「媽媽,我很想你.」屏幕那端,罪犯盧某滿懷激動地望著屏幕這端的兒子,這動人的一幕發生在遠程視頻會見室裡,罪犯盧某的兒子正在與在監獄服刑的母親進行親情會見。由於夫妻雙方服刑,罪犯盧某的小兒子無人照顧,在監獄和尚盟律師事務所的幫助下,由南寧市江南區劍橋實驗學校代養。罪犯盧某說:「一年多了,我第一次從視頻看到兒子,開心極了,得知他的情況很好,我就放心了,感謝監獄為我提供這次會見的機會。」今年二月以來,為有效阻止新冠肺炎疫情向獄內蔓延,確保監所安全,監獄實行全封閉管理,罪犯的親情會見也隨之按下「暫停鍵」。為了有效搭建罪犯盧某與兒子的溝通橋梁,緩解思親念故情緒,廣西女子監獄安排了這次特殊的親情連線,運用科技力量打造遠程視頻會見系統,進一步拓寬親情幫教途徑,實現高牆內外親情交流,激發罪犯積極改造的動力,促使罪犯走好改造之路,早日邁向新生。
罪犯盧某的兒子正在讀母親寫給他的信。廣西新聞網記者 童瑩 攝
罪犯盧某的兒子正在與在監獄服刑的母親進行親情會見。廣西新聞網記者 童瑩 攝
據介紹,廣西女子監獄舉辦開放日活動,是監獄向社會各界展示監獄公正、公平、公開、文明執法的良好形象,自覺接受社會監督、加強自身建設的重要舉措,對進一步增強監獄執法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增進社會對監獄工作的理解、支持與監督,具有重要意義。
【來源:廣西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